03.06 四川長虹2019年業績預減超八成,說明了什麼?

東震木


長虹電視電器,技術革新沒有創意,不耐用。我搬新家花了七千多買臺液晶彩電,用了不到兩年就黑屏,維修幾次仍然如此。而且維修費很高,還要自己掏腰包。毫無疑問,近些年,長虹電視電器在利用曾經輝煌時期創建的品牌效應大肆賺錢,並沒有創建百年老店的意願與雄心。賺一把就倒下去乃其真實目的!我發誓不再夠買長虹電視及其其它產品了!


風景此地最好


提起長虹,我是感慨萬千啊。我是96年進入股市的,買的第一支股票就是四川長虹。

記得當時剛進入股市,不知道買什麼好。走在街上看到滿大街的長虹廣告,突然靈機一動,現在長虹賣的這麼火,那不如就買長虹的股票吧。

我記得很清楚,96年底當時我買進時的股價是22.28元。買進後一直在22元左右振盪,就是不漲,當時的股民有句話形容長虹的:績優股裡面的垃圾股。

到了97年2月份的時候,長虹開始發力,漲到25的時候我就憋不住賣了。後面的漲勢讓我後悔不已,一直最高飆到了66.18元。當時的績優股就是看長虹發展,大盤股看馬鋼石化。管理層想調控指數,就一定會動四川長虹,深發展,馬鋼股份和上海石化。

炒股這麼多年,一直對長虹的股價比較關注的,時常都會翻出來看下。

直到現在長虹的股價再也沒有回到66元。在我看來其實就是國企的通病了,思想僵化,跟不上市場的變化了。彩電市場自98年以後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液晶逐漸佔據了主流,國企要想改變經營路線,受到的阻力是非常大的,沒有人願意冒險,也沒有人敢於承擔失敗的責任,就算當時的倪潤峰想做點變革,也是很困難的事。就這樣長虹還是把大部分的資金和資源壓在顯像管上面,所以導致慘敗。

到了今天,長虹依然沒有什麼亮點,這樣下去,保住上市資格估計都有點危險了。



上善若水ccj


我記得15年買手機就是長虹的,買到手一試微信聲音太小說話語音聽不清楚,售貨員調了幾次還是不行,用了幾天就換別的牌子了,16年買對開門冰箱是美菱的,用了不到一年壓縮機就出了故障,維修後用不了幾天又壞了,維修人員說是得加製冷劑要500元。設辦法只好賣廢品了。這樣的質量以後誰還能買長虹的東西。


庚鑫326


2019長虹業績為何下滑,2020長虹業績一樣不會翻身!

我是四川綿陽人,我來簡要回答下長虹的今天為何會衰落。

都知道四川長虹是國企,軍工、民品兩條線。王金誠先生作為長虹第一代帶頭人,讓長虹有了主力產品,第二代帶頭人倪潤峰先生讓長虹有了市場,綿陽這個城市也開始因為有了長虹而擴大了知名度,不管後來的囤積彩管事件還是什麼,倪老對於綿陽對於長虹甚至對於整個國內家電企業,我們都應該摸著良心說:倪老功不可沒!然而看看倪老之後的長虹:賭等離子失敗、擴張手機失敗。。。想想當年倪老長虹的年代,整個四川人都以進長虹工作為傲,每個今天都以有一臺長虹電視為榮,而如今長虹滿大街招工,想方設法剋扣工資,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其實,現今的長虹主力產品沒有競爭力跟不上市場步伐,多元擴張又像無頭蒼蠅亂求整,就連近幾年搞得風生水起的長虹置業(房地產)在綿陽本地也是滿城臭名昭著!誰把長虹弄成今天這個樣子的,過中原因耐人尋味,我只想說:企業沒有靈魂人物(如格力董明珠,華為任正非)是沒有前途的,企業沒有競爭力(諸如技術核心、市場先機等)是活不下去的!

至於長虹2019年業績為何會下滑,應該可見一斑了吧。



綿陽虎哥


2020年1月18日晚間,四川長虹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約為4500萬元到6500萬元,同比下降約80%-86%。扣非後淨利潤預計為-4.37億元到-4.57億元。2018年,四川長虹的業績已經出現了下滑態勢,淨利潤為3.23億元,同比下滑-8.45%。

四川長虹在公告中表示,業績下滑的主因,是主要產品線之一的彩電產品線2019年度虧損。從行業看,2019年國內彩電零售市場加劇了疲軟態勢,量、額均同比下滑明顯,價格競爭較為激烈,擠壓了彩電企業的利潤空間。

於此同時,電商的發展使得用戶購買行為產生了巨大轉變,四川長虹渠道升級調整相對滯後,渠道效率不高;自身營銷體系變革涉及渠道升級及人員優化整合等相關工作的推進,短期內增加了當期費用,並對終端零售市場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以及產品生命週期管理還有待加強,運營效率同行業標杆比仍有差距等原因造成了其業績下滑的狀況。

四川長虹,主營業務電視、空調、冰箱。後面擴大了業務範圍IT、通訊、數碼、網絡、商用系統電子等產業都有涉及到,並有軍民共建題材。目前家電企業競爭激烈,加上國外形勢動盪影響出口。在過去的電視市場,傳統液晶顯示技術一直獨霸電視產業,但伴隨著時間推移,傳統液晶已經逐漸滿足不了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消費理念從過去盲目追求性價比轉向品質化與健康的產品體驗,整個傳統液晶電視行業的整體銷量下滑。目前推廣OLED電視,電視處在換機階段,但過去OLED電視在中國市場的認知度和普及度不高。但是價格相對偏貴;其OLED廠商不多,推廣力度不夠。加上目前消費群體基本為手機族,電視消費慾望不高。而中老年擁有財富的一群集中於房產消費之中,甚至欠了一屁股債,基本沒有電視類的消費能力。

不過一切都會好起來,目前的困難不代表未來,相信四川長虹會走出困境,迎來新的增長。


阿龍130300051


這是長虹的悲哀,也是目前大多數國有企業的悲哀。和前段時間發不出工資的海航集團一樣,不思進取,機構龐大,老舊思想,不開拓進取!

長虹在建廠60週年慶典的時候,有四個戰略,讓我們剖析一下。

此四大看點將決定長虹企業的未來。

看點一:推進控股集團整體上市及員工持股

長虹創立於1958年,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也是當時國內唯一機載火控雷達生產基地。

在經歷保軍轉民、相關多元化、國際化轉型等發展階段之後,今天的長虹已發展成為一家集軍工、消費電子、核心器件等產業為一體,產品服務遍佈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

長虹近三年銷售規模已穩定在1000億元以上,在全球擁有超過2億的產品用戶。

其中,長虹華意作為冰箱壓縮機制造商,全球市場份額超過20%,自2013年以來一直穩居全球第一;長虹旗下愛聯科技,截至2018年9月已累計為超過2億件電子產品提供聯接服務,是中國最大物聯網模塊提供商。

在軍工方面,長虹電源市佔率超過80%;近程防空雷達全國第一;高純氧化鈹陶瓷基板、高性能氧化鈹夾持幹填,市佔率達80%。

長虹由研發服務、供應鏈服務、製造服務、財務服務、投融資服務五個方面組成的產業服務平臺,可以為企業級用戶提供一體化、全流程解決方案。以製造服務為例,目前,長虹為小米、惠而浦、京東方、海爾、國家電網、中國電子、富臨集團、華晨汽車、英業達等數十家國內外知名製造企業提供服務,覆蓋家電、軍工、教育、酒類、家居等多個行業。

在此基礎上,長虹控股集團董事長趙勇發佈長虹企業中遠期發展目標:2025年實現營收2000億,實現淨利潤40億元;並推進控股集團整體上市。

未來,長虹將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具體而言:推進落實控股集團層面混改,控股集團整體上市。

看點二:退出無競爭力產業,把子公司從240家精簡到184家

在企業體制機制轉型的同時,長虹還加速推進另一轉型:產業結構轉型。即:退出不符合長虹發展方向的產業,精簡企業數量,實施全面數字化轉型。

未來,長虹將聚集優質資源重點發展信息家電、產業服務和軍民融合三大主業。

看點三:堅持AI領先,發佈新一代CHiQ電視、冰箱、空調

借60年大慶之機,長虹發佈了三大創新產品,三大產品均圍繞AI人工智能技術深度開發。

其中,CHiQ人工智能電視Q6A,除具備OLED電視畫質卓越優勢之外,開機狀態是人工智能電視,關機後變身為物聯音箱;通過集成高識別率的新遠場語音識別技術+一句話聲紋註冊技術,消費者只需對電視發出語音指令,即可通過CHiQ電視操控跨品牌的智能家居設備。

看點四:開建新產業園,智能製造瞄準全球最高水平

10月28日,投資50億,佔地580畝。

長虹的策略是美好的。但是目前彩電在海信,創維等的包圍下很難突破。冰箱在海爾和美的的強勢下難有起色。只有在軍工方向上,才有可能突破。讓我們拭目以待!





創業王魯泰


長虹當年和海爾是一樣牛的企業,但是離開了倪潤峰的長虹真的是有點一蹶不振了,但是反觀海爾在張瑞敏的率領下,依然邁著穩健的步伐,雖然不像前些年那樣的耀眼,但是仍然是保持了自己的應該有的市場地位。

上個世紀90年代可以說是長虹的年代,當時長虹的廣告是鋪天蓋地,長虹的彩電真的是進入了千家萬戶,長虹彩電的質量具備軍工背景,質量是相當的好。而當年的長虹自研出來當時國內最牛的電視機生產線,能夠將電視機的生產效率比原來提升數倍,而且當時就建立了長虹科技研發中心,還創造了很多的專利技術等,可以說當年的長虹真的是一個非常牛的存在。

1996年的時候,當時的長虹電視機最高的時候市場佔有率達到了將近三分之一的樣子,收入實現了105億元,淨利潤達到了16.75億元,淨資產收益率達到了37.69%。當時長虹股價在1997年的時候最高也漲到了66元。

當時在2000年的時候,去綿陽參觀過長虹,當時長虹廠的人自豪的說,綿陽有一半的地皮都是長虹廠的。確實當時的長虹集團軍工技術非常領先,民用家電等技術也是國內一流,可以說當時的長虹真的是如日中天。

但是後來長虹廠開始押寶等離子生產線,結果卻被液晶全面超越,這些年的長虹生產上和營銷上幾乎沒有過多的作為,結果就是錯過了一個又一個的發展機遇,這樣的長虹出現業績下滑,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在電視機領域內,小米已經崛起,華為還要進來搶一杯羹,那麼傳統的家電廠商真的是如果質量不硬,競爭力不強,真的是很難競爭過這些企業的。

長虹的冰箱和空調領域內,現在也一直沒有進入領先的梯隊,現在格力和美的海爾在空調領域內稱霸,而長虹控股的美菱冰箱也是位於海爾冰箱之後。因此,現在長虹的家電產業的發展已經沒有一個領域能夠進入領先地位了。

因此,現在的長虹如果想再次崛起,一定要有互聯網思維了,從互聯網思維入手去發展,那麼未來可能還是能夠重新崛起的。


睿思天下


四川長虹2019年的增長怪圈:營收增長,業績下滑

1月18日晚間,四川長虹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約為4500萬元到6500萬元,同比下降約80%-86%。扣非後淨利潤預計為-4.37億元到-4.57億元。2018年,四川長虹的業績已經出現了下滑態勢,淨利潤為3.23億元,同比下滑-8.45%。

四川長虹在公告中表示,業績下滑的主因,是主要產品線之一的彩電產品線2019年度虧損。從行業看,2019年國內彩電零售市場加劇了疲軟態勢,量、額均同比下滑明顯,價格競爭較為激烈,擠壓了彩電企業的利潤空間。

於此同時,電商的發展使得用戶購買行為產生了巨大轉變,四川長虹渠道升級調整相對滯後,渠道效率不高;自身營銷體系變革涉及渠道升級及人員優化整合等相關工作的推進,短期內增加了當期費用,並對終端零售市場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以及產品生命週期管理還有待加強,運營效率同行業標杆比仍有差距等原因造成了其業績下滑的狀況。

淨利潤不斷下滑的另一面,是四川長虹營收的平穩增長。2018年全年,其營收為833.85億元,同比增長6.68%。2019年前三季度,其營收為622.1億元,同比增長7.56%。四川長虹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2018年年報中,四川長虹的彩電業務就已開始下滑。2018年全年,四川長虹實現銷售收入132.68億元,同比下降5.97%。四川長虹解釋,受行業零售均價下行、中高端產品銷量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利潤同比有所減少所致。

下滑態勢延續到了2019年。四川長虹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其電視業務營收為51.98億元,上年同期,該數字為61.23億元,彩電營收下滑。從收入結構看,以冰箱/空調、IT產品為核心的家電業務,為四川長虹貢獻了主要的收入增量,彩電業務營收佔比降低。

從利潤結構看,彩電業務受行業零售價格下行加劇的影響,淨利潤大幅下滑;冰箱(櫃)業務表現穩定,白電整體利潤同比微增;冰箱壓縮機業務受原材料上漲、終端售價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淨利潤同比出現輕微下滑;機頂盒業務受益於採購降本、經營提效,淨利潤同比出現大幅增長。

四川長虹對自身的發展也做出了一些探索。2012年,長虹開始涉足人工智能產業;2013年,長虹發佈“智能化、網絡化、協同化”的“新三座標”智能轉型戰略,擁抱互聯網、物聯網,開啟了探索智慧家庭、智慧社區及智慧城市等新興業務;2018年10月,長虹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勇即對外宣佈了推動集團整體上市的計劃。

上述改革雖有一定成效,但並不顯著。業績結構顯示,四川長虹仍舊是一家以家電為主的國有企業。家電行業整體疲軟的當下,四川長虹想要突破下滑現狀,還有需要更多的轉變。


李大媽的退休生活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手一部手機已經成為常態,傳統的彩電已經大部分被智能手機所替代,整個彩電行業的業績也在逐年下降。曾經的彩電之王四川長虹,在行業的整體衰敗之下業績也是一落千丈。

四川長虹經營情況不佳

根據四川長虹發佈的2019年年度業績預減公告,四川長虹2019年度的歸母淨利潤只有4500萬元-6500萬元,而扣非以後的歸母淨利潤預計為-43700萬元到-45700萬元,說明四川長虹2019年度的非經常性損益為48200萬元-52200萬元。也就是說四川長虹的主營彩電虧損巨大,2019年能夠實現盈利得益於政府補助、投資收益等業務。

而根據四川長虹2019年12月31日發佈的公告,2019年度四川長虹共取得政府補助2.78億元。其中,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為1.97萬元,這部分政府補助將直接影響四川長虹2019年度的歸母淨利潤,將近佔預公告的非經常性損益40%。

彩電行業經營情況

隨著小米等互聯網電視的加入,傳統的彩電行業受到了衝擊。根據海信電器2019年半年度財務報告,海信電器2019年上半年能實現盈利得益於理財,而彩電業務也處於虧損狀態。

彩電曾經是人們業餘享受生活、接觸世界的一個重要端口,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的消費更傾向於以智能手機為平臺的互聯網產品,比如抖音、愛奇藝、騰訊、優酷等。

彩電行業的前景

雖然用智能手機看視頻、資訊非常方便,但是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對眼睛等的傷害正在逐步被人們所重視,傳統的彩電需求也在逐步迴歸到家庭中。彩電行業也在不斷地技術升級,很多電視已經實現了無線聯網、手機投屏等功能,同時大屏、高清電視正在逐步受到市場地喜愛,抓住消費者的核心需求,相信彩電行業還能有所發展。


墨非鳴


傻子都知道說明什麼,說明快倒閉了,一共十成,預減八成,說明基本沒有利潤了,臨近倒閉狀態,即使暫時沒事,這種企業也是垂死掙扎,苟延殘踹,很多時候人為在控制,但是也沒有實際意義了,就像山西鋼鐵大王,幾百億最後還是成了老賴,所以長虹也是未來的山西鋼鐵,說沒就沒了。

曾經的王者現在成了這班狀態,什麼原因,沒有幾個人能說的明白,但有一點是很清楚的,企業倒閉了個人富裕了,很多東西不好說也不便說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所以我們也無需過多闡述,但是長虹沒有未來。

基本沒有業績了,靠什麼生存呢?難道指望國家扶持嗎?切不可盲目投資,很多時候會打水漂,現在彩電競爭這麼激烈,不適應在折騰了,關鍵長虹也沒有什麼創新,老路線,舊產品,根本就沒有市場競爭力,大家說對嗎?

大家看看現在的彩電市場,競爭的如火如荼,主要是價格戰,天天拼殺,消費者笑了,花最少的錢,買最好的電視,當中居然還停了很長時間,靠什麼競爭,現在不要談品牌了,長虹基本被人遺忘了,大家看看是嗎?

長虹基本翻身無望,畢竟大品牌如雲,長虹只能算冰山一角,曾經的過去已經成為歷史,只是說明那是那個時候的狀態,在那個彩電剛剛興起的年代,不火都不行,長虹的過去說明不了什麼,只是市場決定了命運 攤上好時候了 明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