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走進通道:雙江鎮

雙江鎮位於縣境中部,東與牙屯堡鎮、黃土鄉相鄰,西與下鄉鄉接壤,南與馬龍鄉相連,北與菁蕪洲鎮交界。境內山嶺起伏,溪河環繞,名山峰有太平山、巖鷹坡、獨巖等。坪坦河、馬龍河於鎮政府處交匯後名雙江河,雙江河貫穿全鄉南北流程為20公里,209國道、221省道穿越境內,長17.5公里,加上縣、鄉道,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境內寨上村為通道百里侗文化長廊起點,芋頭古侗寨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該鎮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赤鐵礦蓄量較大,主要土特產有芋頭紅茶等。

該鎮為通道縣治所在地,以境內雙江河得名。明清時屬石驛裡,清乾隆六年(1741)移臨口巡檢司於此。民國時期屬綏寧縣蓉江鄉,為鄉治所在地。1951年11月劃入通道,為第五區駐地。1956年成立雙江鄉,為鄉政府駐地。1958年由雙江、馬龍、菁蕪洲三鄉組建雙江公社,1958年秋,縣治從縣溪遷於此,1959年春,通、靖合併,縣遷回縣溪。1961年秋,通、靖分治,縣治復遷於此,同年10月,以城區之杉山腳、老街、橋頭一部等地組建新城公社。1963年5月,撤消新城公社,設立雙江鎮。1997年1月,雙江鄉併入雙江鎮,成立新的雙江鎮至今。2010年,鎮人民政府下設財政所、計生辦、經管站、國土所、安監站、林管站、派出所、農技站、司法所、畜牧站、文化站等部門。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28人,病床20張,有村級衛生室16個,12112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2.37%。有中心小學1所,2007年在校小學生1225人,2010年在校小學生1158人,教職人員113人。全鎮有16村開通有線電視,14個村完成農村電網改造,16個村開通程控電話,全鎮有移動電話基站3座(電信)。

全鎮總面積1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707.8畝,林地面積130186.5畝,森林覆蓋率79%。轄16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112個村民小組,2007年有9045戶,4萬人,2010年有    戶,   人。有侗、漢、苗、瑤等13個民族,侗族佔總人口的85%以上。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22354.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87.2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6438元,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553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98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8557元。

紅香苗木協會   該鎮紅香村有苗木種植傳統,1996年苗木種植面積達數十畝,進入新世紀以來,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鎮黨委、政府的重視引導下,2004年紅香村成立全縣首家農民苗木協會,種植面積擴大至260餘畝。2007年,該協會有會員560餘人,其中省、市、縣三級科技示範戶28戶,苗木種植面積達988.5畝,會員農戶人均純收入2800元,至2010年,苗木種植面積1200畝,會員農戶人均純收入46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