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關於“骨刺”,你還不知道的那些事

骨科大夫坐門診,最喜歡的就是拍X光片,X光片經濟,快捷,通過X光片,骨科醫生可以發現骨科大多數疾病的癥結所在,但是有時候,X光片的報告也會給患者帶來一些誤導。

最為常見的誤解就是大多數人患者的 X片報告裡面都會有這樣一句話:某某部位可見“骨質增生”表現。

對於“骨刺”你還不知道的這些方面。

01骨質增生(骨刺)其實是關節在“維穩”

骨質增生,也叫骨刺,是一個我們常常聽說的病症,它是機體為了穩定關節,恢復新的受力平衡所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是一種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且當關節新的力學相對平衡建立後,骨質增生自然會停止;同理,當關節失衡時骨質增生將再次履行其“修補工”的職責,尋找新的平衡和穩定機制。

為了重新維持關節的穩定,此時人體的關節就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機體為了適應這些變化,重新達到平衡狀態,就會通過骨質增生的方式增加骨骼的接觸面積,減少骨骼單位面積上的壓力,使脊柱或關節更加穩定。

所以,在關節的周圍就自發長出“新的骨頭”來增加關節面的接觸面積——這就是“骨刺”,也就是“骨質增生”!

因此“骨刺”是“好”東西,不是所有的骨刺都需要治療!


關於“骨刺”,你還不知道的那些事


有人會問了,既然說“骨刺”是“好”東西,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卻為何會引起疼痛,還如此不招人待見呢?

凡事都兩面性,骨刺也一樣。當關節軟骨遭受破壞,機體修復性地長出了“骨刺”後,其實是為了提升整體的穩定性,避免繼續遭到損傷。大部分情況下,人體並不會對細小的骨刺感到有什麼不適感,只有當進行影像學檢查後才發現存在骨刺。

發生骨質增生後,隨著關節用的次數繼續增加,導致構成關節的各種組織如軟骨等就會很大概率出現老化、發炎等反應,這些變化導致關節周圍的組織受刺激或者受壓迫,從而引起腫脹疼痛等一系列症狀,如頸痛、腰痛、肢體疼痛或神經疼痛、關節疼痛等,這個時候骨刺就需要治療了。

03骨刺如何治療?長了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既然你說“骨刺”是“好”東西,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卻為何會引起疼痛,還如此不招人待見呢?凡事都兩面性,骨刺也一樣。當關節軟骨遭受破壞,機體修復性地長出了“骨刺”後,其實是為了提升整體的穩定性,避免繼續遭到損傷。大部分情況下,人體並不會對細小的骨刺感到有什麼不適感,只有當進行影像學檢查後才發現存在骨刺。發生骨質增生後,隨著關節用的次數繼續增加,導致構成關節的各種組織如軟骨等就會很大概率出現老化、發炎等反應,這些變化導致關節周圍的組織受刺激或者受壓迫,從而引起腫脹疼痛等一系列症狀,如頸痛、腰痛、肢體疼痛或神經疼痛、關節疼痛等,這個時候骨刺就需要治療了。

骨質增生最常見的部位是人體負重的大關節,尤其膝關節,其次是人體脊柱關節,尤其是頸腰椎,除此之外,還有負重的跟骨骨刺也非常常見。這些關節要麼是活動度很大,要麼就是負重很多的部位,也就是應力集中區域。因此這些區域最常發生骨質增生,儘管有那麼多人檢查出有骨刺,但並非所有長骨刺的人都有臨床症狀,且臨床症狀嚴重程度也與骨刺的大小、多少不一定呈正比,通常也都不需要手術治療。

04骨質增生,重在預防

1. 適當補鈣

長期以來廣大群眾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補鈣會造成骨質增生,尤其已經出現骨質增生了,就更不能補鈣了。

骨質增生只是機體對骨質疏鬆的一種代償,本應進入骨骼內部的鈣沉積修補在某些受力最大的骨面上,如頸椎、腰椎足跟骨等,從而形成骨刺。

因此患骨質疏鬆要補鈣,患了骨質增生也要補鈣。補鈣方法:輕度骨質疏鬆患者建議堅持每天高鈣飲食,比如:奶製品、海產品、堅果,等等;對於已經出現中重度骨質疏鬆患者,需要藥物進行抗骨質疏鬆治療。

2. 保持正確姿勢,適當運動

避免長期面對電腦長時間工作,避免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工作,女性朋友少穿高跟鞋,睡覺時枕頭儘量用矮枕頭或者健康枕,避免久坐和久站。

改變生活方式,適當的活動,特別是關節的正確運動,可以增加關節腔內的負壓,有利於關節液向關節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骨刺的發生。

3. 控制體重

體重超標加重了機體負重關節的負荷,使得關節軟骨過度受損,勞累,引起骨刺。同時,在體重增加的同時,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維持關節穩定的組織並沒有增加,關節的穩定性減弱,在活動時關節容易發生拉傷、扭傷等,這些也是誘發骨刺的因素。

因此對於體重超標的人,適當的減輕體重可以預防脊柱和關節的骨質增生。

溫馨提示:某種程度上講,骨刺是“好”東西。骨質增生與疼痛之間有關係,但絕大多數疼痛與骨質增生是沒有關係的。“骨質增生”不是“疼痛”的必然原因,“疼痛”也不是“骨質增生”必然的後果。不是所有的骨刺都引起疼痛,更不是所有骨刺都需要治療!

關於“骨刺”,你還不知道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