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華為、阿里、美團,為何“折騰”員工?1個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華為、阿里、美團,為何“折騰”員工?1個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字數 ▍2000字,閱讀約4分鐘


01 有職場就有“折騰”

職場從沒有過一天風平浪靜的時候,頗像金庸的武俠世界,有人就有職場,有職場就有折騰,職場就是折騰,你又怎能逃得掉。大折騰、小折騰,此起彼伏,猶如浩蕩江水,連綿不絕,職場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華為、阿里、美團,為何“折騰”員工?1個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有人就有江湖,有職場就有折騰


02 華為是職場折騰的“龍頭老大”

國內的企業中,創造力比較強的都是好折騰的,華為當屬龍頭老大。《勞動合同法》剛剛頒佈不久,華為就搞了一個全員“辭職”,重新聘任上崗,重聘得不到崗位的,不好意思你就“自由了”,為此華為一次就花了十多億人民幣。

職場人都搔頭大駭,值得花這麼多錢,這樣大折騰嗎?華為就是有錢,任正非真敢花,在公司幹過十幾年的人,如果沒聘上,按新《勞動合同法》,會得一大筆補償金,這比正常退休養老划算多了。很多人關注在錢上面。

華為、阿里、美團,為何“折騰”員工?1個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華為集體大辭職“折騰”

這是華為的大折騰,華為日常的小折騰就更是家常便飯。“幹部能上能下”就這一條組織原則,配合華為的強執行,就夠職場人喝一壺的。“華為的紅旗能夠打多久”“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從制度到企業文化宣傳,無一不是時時刻刻為職場製造危機,讓壓力山大的職場人時時都在焦慮之中。

華為、阿里、美團,為何“折騰”員工?1個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2007年,華為集體大辭職,包括任正非


03 阿里巴巴鐵軍的“折騰”

阿里的“平凡人做非凡事”文化鼓動,就是讓平凡的人不甘於現狀,極具折騰的能力。阿里系中的銷售團隊中國供應商部門,更是馬雲驕傲的“鐵軍”,這個鐵軍就向來以可“折騰死人”而聞名。

這支銷售鐵軍,不但早啟動、晚分享,用封閉特種兵式的銷售激勵,讓你無暇想及其他,還動不動就搞大大小小的“啟動會”,到處旗號飄揚,人人扎著“慷慨赴死”的頭帶,喝雞血酒,下重誓,鉅額獎金PK,團隊口號“喊殺聲”此起彼伏。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拍抗日劇的片場,那可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的壯烈”。

華為、阿里、美團,為何“折騰”員工?1個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早期的阿里中供鐵軍


04 美團的“折騰”

美團的王興是個很能折騰的“戰士創業者”,不折不扣的創業專業戶,九敗一勝,一次次創業失敗,一次次重新開始,打不死,拖不垮,到底“千團大戰”只剩下一個成功的美團。

王興的折騰還表現在他的“好鬥”,外賣獨霸一方還不夠,收購摩拜共享單車,做出行,與滴滴程維正面交鋒,程維大怒,“爾要戰,便戰”,開始做外賣。伴著王興的南征北戰,團隊跟著東擋西殺,折騰得緊。

華為、阿里、美團,為何“折騰”員工?1個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美團王興


05 職場“折騰”的深層邏輯

整個職場,很多公司搞“996”,用加班折騰員工;“271”強制績效分佈,用“末位淘汰機制”折騰員工;都在做組織變革,平臺化管理,加大管理寬度、管理難度;都在幹著“5個人的活,3個人幹,給4個人的工資”。

這些商界大佬們,都是“腦殘”嗎?花這許多錢,費這吃奶的力?——原因在於,不這樣企業就會死!背後的邏輯就是“熵”。

華為、阿里、美團,為何“折騰”員工?1個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越是好公司,“折騰”技術越高明


06 什麼是“熵”

“熵”是熱力學的第二原理,用來度量體系的混亂程度,失效程度。自從被引入管理學,很多管理大咖都在使用,利用這個理論來進行組織變革。

華為的任正非就用得很多,這也是促使任正非做出很多重大組織變革的思想基礎。“熵”是事物的客觀運行規律,即使一些企業不用,但也逃不過“熵”的組織原理。

華為、阿里、美團,為何“折騰”員工?1個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任正非重“熵”,華為警鐘長鳴

我們簡單理解下“熵”。一塊鐵,一頭被燒熱了,另一頭是冷的。只要不再加熱,熱的一頭很快就會涼下來,最後達到和冷的那頭一樣的溫度,變成冷鐵一塊。水總會向低處流淌,如果沒有地球的蒸騰作用形成雨,所有的水都會流到低處不動。

“熵”有三種形態。地球如果沒有太陽的加熱,就會沒有溫差,沒有風,沒有雨,生態系統就不再活動了,徹底寂滅,這就是“熵死”。持續加熱鐵塊,大氣蒸騰有雨形成,系統在外力的支持下會持續活躍,這叫“熵減”。沒有外力作用,系統持續遲滯、混亂,叫“熵增”。外部力量,叫做“負熵因子”

華為、阿里、美團,為何“折騰”員工?1個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熵有3種形態


07 管理的本質就是保證“熵減”

熵增是很恐怖的,很多時候難以逆轉,很多知名公司就那麼轟然倒下來。熵增的表現有:組織決策速度慢;流程越來越長;招募隔級不再決策;福利更多傾向於功臣,而不是打仗的人;傾向於有戰功,而不是有戰鬥力的人;對新鮮事物不敏感,不接受;居功自傲,覺得自己牛X就是開始傻X的時候。

華為、阿里、美團,為何“折騰”員工?1個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熵增”的公司,都這麼轟然倒下,就像e租寶

這些現象,當局者是比較難於察覺到的。即使察覺到,逆轉比登天還難,因為太多的利益、人性的糾結。智慧的管理者,總是在事情發生之前做好準備,這就是戰略與格局。

阿里巴巴三年十多次的組織變革,華為的全員下崗再聘任,海爾的賽馬不相馬,美團的持續擴張,就是為系統加入負熵因子,形成熵減。

管理的本質就是保證系統的熵減,要保證熵減就必須加入負熵因子,也就是“折騰”,不但折騰自己,更折騰員工。

華為、阿里、美團,為何“折騰”員工?1個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美團組織騎手活動,保持“熵減”


08 “熵”理論對職場人的作用

這個“熵”對於職場人、打工者來說還是很“傷”人。職場人搞清楚管理的原理,就不要妄想寧靜的職場生活——管理的本質就是不寧靜,就是“折騰”你。

要想避免被動接招,就要給自己先增加負熵因子——自己提前折騰,主動折騰,起碼要和組織的折騰同步。

折騰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很多折騰都是被動的,如果變為主動,不但不會有痛苦,還會有快樂和驕傲——這就是成長髮展和職業規劃了。職場要想不焦慮,要先把自己看成一個“熵”,覆盤自己,找到自己的負熵因子。

可見,這個熵理論適合組織,也同樣適合個人,避免自己的職場熵死,持續保持自己的熵減狀態。

華為、阿里、美團,為何“折騰”員工?1個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瞭解企業折騰的熵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嬉笑怒罵砸職場,看清本質再出發,咱們下期再會。歡迎關注趙貓貓砸職場,找到你的職場發展顧問。

華為、阿里、美團,為何“折騰”員工?1個原理,職場被動變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