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雲南省一個縣,人口僅16萬,建縣歷史超2000年

雲南省,簡稱雲(滇),省會昆明,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雲南省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戰國時期,這裡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雲南即“彩雲之南”“七彩雲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截至2018年底,雲南省下轄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其中,就雙柏縣來說,人口僅16萬,隸屬於雲南省楚雄自治州。對於雙柏縣這一建制,始於西漢時期,因建縣時縣衙門前有兩株古柏而得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雲南省一個縣,人口僅16萬,建縣歷史超2000年

首先,雙柏縣,是雲南省楚雄自治州下轄縣。在地理位置上,雙柏縣地跨東經101°03’至102°02’,北緯24°13’至24°55’,東西橫距95公里,南北縱距76公里,總面積4045平方公里。雙柏縣位於楚雄州南部,哀牢山以東,金沙江與紅河水系分水嶺南側,地處楚雄、玉溪、普洱三州市交界處,東與易門、祿豐毗鄰,南與新平、峨山交界,西與景東、鎮沅相連,北與楚雄接壤。就雙柏縣的歷史來說,早在先秦時期,該地區屬古滇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不過,秦朝沒有將郡縣制推行到今雲南省雙柏縣一帶。等到西漢時期,正式在今楚雄自治州雙柏縣一帶建縣。

雲南省一個縣,人口僅16萬,建縣歷史超2000年

漢朝時期設立雙柏縣,屬益州郡,轄今易門、雙柏二縣及新平縣的西北地區。因建縣時縣衙門前有兩株古柏而得名。由此,就雙柏縣這一建制,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在雲南省的各個縣中,2000多年的建制歷史,可以說是非常悠久的縣了。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雙柏縣一帶成為蜀漢的疆域。在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平定南中,改益州郡為建寧郡,雙柏縣屬建寧。西晉時期,該地區為雙柏縣,屬寧州建寧郡;東晉至南朝梁為雙柏縣,屬寧州晉寧郡。北周時期,今雙柏縣一帶屬南寧州。

雲南省一個縣,人口僅16萬,建縣歷史超2000年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今雙柏縣一帶屬南寧州總管府。唐初屬劍南道姚州所轄傍州,南詔國時屬弄棟節度轄地。宋大理國時,該地區名摩芻,屬威楚府。公元1256年,也即元朝時期,設立摩芻千戶所和鄂嘉千戶所,隸屬威楚萬戶府。至元十二年(1275)改摩芻千戶所為南安州,下轄廣通縣;改鄂嘉千戶所為鄂嘉縣,南安州、鄂嘉縣均隸威楚路。公元1382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設立楚雄府,南安州、鄂嘉縣均屬楚雄府,廣通縣直屬於府。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裁鄂嘉縣併入南安州,今雙柏縣一帶屬之。

雲南省一個縣,人口僅16萬,建縣歷史超2000年

最後,到了1913年,南安州改為南安縣,屬滇中道。1914年1月,因與福建南安縣重名,所以改為摩芻縣,隸滇中道。到了1929年6月,摩芻縣改為雙柏縣,也即恢復了西漢時期的名稱。彼時,雙柏縣直屬於雲南省。1958年9月,雙柏縣併入楚雄縣。1959年11月,恢復了雙柏縣這一建制,屬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1962年,雙柏縣駐地由雲龍鎮遷至妥甸鎮。截至2018年底,雙柏縣總面積達404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16萬人,也即為雲南省人口較少的一個縣。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