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扶贫日,他们的脱贫攻坚事迹令人感动

扶贫日,他们的脱贫攻坚事迹令人感动

2019年10月17日,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在这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关键的时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表彰大会,对在全国扶贫、脱贫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40个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进行了隆重的表彰。我们选登部分青年先进典型的事迹,使更多的人都投身到脱贫攻坚中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尼吉拉姆:女,藏族,35岁,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嘎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村民。

主要事迹:1997年,因一场交通事故尼吉拉姆落下终生残疾,但她没有因此放弃上学。在初中、高中期间,尼吉拉姆成绩优异,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称号。2012年,她四处筹借2000多元,开了一家商店,自食其力。起初生意不太好,但尼吉拉姆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她耐心经营,坚持每周两次给驻地的边防连、边防前哨送货上门,在方便了边防战士的同时,生意也逐渐好起来,现在每年收入有1万多元。2016年,她主动申请脱贫。逐步致富的她,拿出自己商店的一部分利润,每年给村里的3名孤寡老人和2户贫困户发放生活物品。

刘入源:男,汉族,35岁,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

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

扶贫日,他们的脱贫攻坚事迹令人感动

刘入源

主要事迹:刘入源16岁时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手掌,曾一度痛不欲生。2009年,他用家里仅有的3.5万元积蓄买了30只母羊和1只公羊,因经验不足,赔了个精光。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四处学技术,又借了几万元购买了31只羊。他反复钻研,大大地提高了幼羊成活率。不到两年,羊群发展到近1000只。他成立的广西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是广西最早集山羊科研、科普、繁育于一体的农牧公司之一,年产值过千万元。他参与探索出"自主经营""托管代养""入股分红"三大产业扶贫模式,带领37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养羊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带动了全县29个贫困村脱贫。

郝大宝:男,汉族,33岁,中共党员。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双店镇三铺村党总支书记。

主要事迹:三铺村是"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定经济薄弱村。2017年,郝大宝担任三铺村党总支书记。为摆脱贫困,他广泛进行市场调研,积极寻找致富门路,自筹资金16万元建造花卉大棚,并示范带动村民建造温室大棚发展花卉产业。目前,全村已新建温室大棚500多座,协调惠农贷款600多万元,已经建好大棚的农户每棚户均增收5—7万元,帮助4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开发"花直达"网上销售APP软件,利用扶贫项目资金220万元新建了占地3190平方米的三铺村电商物流中心用于运送农产品。组织花卉管理技能培训300多人,已有50余人通过培训上岗实现年人均增收约2万元。建立村干部坐班和走访制度,累计为村民办实事、排忧解难64件次。在他的带动下,三铺村2018年村集体收入增加52万元。

程 桔:女,汉族,29岁,中共党员。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

扶贫日,他们的脱贫攻坚事迹令人感动

程桔

主要事迹:2014年,程桔放弃城市高薪工作,回乡担任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村集体+贫困户""发展大户+贫困户""贫困户+贫困户"三种脱贫模式,她带领大市村走上了一条"支部带头人+阵地建设+产业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治理"的"1+4"致富路。她带领全村村民改造了1700米主干道,加固河堤、拓宽河堤道路1200米,新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方便接纳游客观光的停车场,建成60千瓦光伏发电站、150亩绿色茶园基地,引进占地300亩的淡水龙虾养殖基地,年产值达到150多万元。2018年,村里建成了扶贫车间,帮助20多个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3万元。大市村已经在全县率先脱贫出列。

廖竹生:男,汉族,22岁,群众。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励志园电子商务团队创办人,宁都县航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主要事迹:廖竹生双手先天性残疾,拿不起重物,家境贫困。2015年,他参加宁都县免费电商培训班后,在政府的帮扶下开了一家布鞋分销网店,并获得人生"第一桶金"。2016年,他借助15万元贴息贷款,找到4个合伙人组建励志园,开始组团创业,种植脐橙。采取"电商团队+种养基地+农户"的模式,解决了周边贫困群众的农产品销售难题,带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现在,廖竹生创业团队成员从组建之初的5人发展到16人,成立了2家电子商务公司,联合120亩脐橙和柚子园、50亩茶园、500亩生态种养基地成立产业联盟,年营业额100多万元,利润30多万元。他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布 哈:男,彝族,35岁,中共党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四开乡梭梭拉打村驻村干部。

主要事迹:驻村期间,布哈为609名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举措、逐人建立帮扶档案的做法在全县获得推广。他指导驻地中队党支部与村支部结对共建,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作用。通过规模发展10多个特色产业,152户贫困户每户增收上万元。携手"非遗扶贫联盟"打造刺绣示范点,通过发展刺绣让贫困群众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积极协调总队医院为152户贫困家庭配发常用药品应急箱,发放价值6万余元的药品,巡诊义诊33次,免费体检2000余人次。他先后6次协调总队幼儿园老师到村支教,选派5名大学生士兵担任校外辅导员,长期资助1名家境贫寒的彝族女孩。

孟 刚:男,达斡尔族,36岁,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尔拉镇党委书记。

主要事迹:孟刚带头扛起镇里脱贫攻坚的重任。他筹措资金落实了200多万元的桥涵项目,修建了1998年被山洪冲毁、20多年未能修建的桥梁,解决了100多户群众出行和几十名孩子上学难题,仅一年时间就改造1600栋危房,占全镇危房的80%。他采取"合作社+集体+贫困户"模式,以种养殖合作社为纽带,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全镇有6个村落实了880万元的光伏扶贫项目,3个村落实了285万元的菌棚、采摘园扶贫项目,2个村落实了100万元的肉牛肉羊养殖项目。在他的推动下,仅一年时间全镇437户贫困户已脱贫411户,脱贫率达93.27%。

秦 倩:女,汉族,33岁,中共党员。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迟营乡孙庄村第一书记。

扶贫日,他们的脱贫攻坚事迹令人感动

秦倩

主要事迹:秦倩在孙庄村协调启动"中国梦·脊梁工程"精准医疗扶贫行动,引进医疗救助工程,基金会为每位患者捐赠5万元手术费,累计投入1亿元,先后救治652名贫困家庭患者。她还引进河南首家村级互联网分级诊疗医院,为全省医疗扶贫作出突出贡献。她帮助合作社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互联网+合作社+农产品"的模式进行产品营销,带动100户贫困户352人入股,户均年增收2000元。她建立扶贫车间诚信鞋厂,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建成光伏发电站,使户均年增收1100元。她积极探索"孙庄脱贫模式",组织举办帮扶活动210余次,办成惠民实事350多件,引进资金2180多万元,新建村基础设施13个,使该村贫困发生率从34.2%降到0.9%,2017年被评为脱贫攻坚示范村、党建工作示范村。

孙永斌:男,汉族,35岁,致公党党员。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扶贫日,他们的脱贫攻坚事迹令人感动

孙永斌

主要事迹:2014年,孙永斌带着所有的积蓄来到大理宾川,围绕特色水果产业开发,开启了产业扶贫新征程。开展优质鲜食葡萄及晚熟柑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5万多亩,免费培训种植农户及贫困户50785人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户实现劳动力转移。探索创立"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党建扶贫双推进产业扶贫模式。建成葡萄扶贫示范基地、车厘子扶贫示范基地,带动541户1744人脱贫致富。推动发展集体经济,帮助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所帮扶村(社区)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积极投入资金扶贫济困,累计在扶贫日捐款50.7万元,捐款30多万元资助家庭困难大学生30余名,为宾川太和华侨农场27户困难归侨家庭累计捐建价值300多万元的住房。

李幸泽:男,汉族,34岁,群众。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扶贫日,他们的脱贫攻坚事迹令人感动

李幸泽

主要事迹:李幸泽依托公司,围绕马铃薯产业发展,构建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定西市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按照股份合作方式,组建甘肃福景堂马铃薯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吸纳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入股,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乡村建设马铃薯储藏库,降低农户运输成本,提供就业岗位。与银行合作,创新连带责任保证担保、马铃薯和库存淀粉质押担保、保证金担保、信誉担保、马铃薯销售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模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与农户签订订单种植、购销、代耕代收、土地流转等合同,形成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增强贫困群众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几年来,蓝天马铃薯公司带动定西市2.6万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辐射带动兰州、白银、张掖、武威、平凉、临夏等地发展马铃薯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进程不值得出了重大贡献。

全面建在小康社会,农业农村是短板。脱贫攻坚,"三农"问题是重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解决三农问题是解决社会矛盾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休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民感受到发展带来的"获得感",让农村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幸福感",让农业感受发展带来的"创新感"。向全国脱贫攻坚获奖的先进个人以及先进单位们学习,你们的精准扶贫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你们的返乡创业发挥了农村致富能人的示范带领作用。

数字】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从2018年起,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由各省统一组织实施,并对退出贫困县的质量负责,中央进行抽查。当年,中西部22个省份共有284个贫困县申请退出,截至今年5月中旬,283个贫困县通过了省级专项评估检查,由省级人民政府宣布脱贫摘帽。至此,全国共有43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占全部贫困县的5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