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外景,在山西大同曾引起片場群眾啥誤會

“送戰友,踏征程。默默無語兩眼淚,耳邊響起駝鈴聲。路漫漫,霧茫茫,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樣分別兩樣情···”

這首傳唱了近四十年的《駝鈴》,目前仍被人們所喜愛,並且已經成了當今同學、戰友、同事不二的經典“分別曲”。

人們喜愛這首歌曲,當然會想起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因為《駝鈴》就是這部影片的插曲。

1980年,著名電影演員於洋自導自演,將《戴手銬的旅客》搬上了銀幕,他在片中扮演受到迫害痴心不改的老公安戰士劉傑。

《戴手銬的旅客》上映後,獲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響。也正是這部電影,將國產反特影片創作推向了一個新高潮。

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外景,在山西大同曾引起片場群眾啥誤會

於洋塑造的銀幕形象,一般都令人難以忘記。他那深邃的目光、血性剛毅的面容、寬大的雙肩和健壯的體魄,被普遍認可為典型的“銀幕硬漢”。

從12歲接觸電影藝術,於洋從影幾十年,先後塑造了多個銀幕角色。諸如《暴風驟雨》中的肖隊長,《影雄虎膽》中的偵察科長曾泰,《青春之歌》中的江華,《大浪淘沙》中耿直、倔強願為真理而獻身的靳恭綬,《戴手銬的旅客》中的老公安劉傑等。

早在1962年,於洋就與崔嵬、謝添、趙丹、孫道臨、王心剛等一道,榮幸成為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

於洋生於膠東、成長於東北。他是山東黃縣人,1930年出生在農民家庭。 1942年,偽滿洲映畫株式會社為一部兒童片挑選臨時兒童演員,12歲的於洋抱著自己找活路以減輕母親負擔的心理去應試,結果被選中,初次“觸電”。

1945年,於洋在八路軍當兵的哥哥隨部隊來到長春,找到了他,引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1947年冬天,於洋進入東北電影製片廠,參加影片《留下他打老蔣》拍攝。當時17歲的於洋,出演我軍部隊年輕的連長。他以其身材魁梧、劍眉朗目的英俊形象,得到編導認可,從此正式開始了電影演員生涯。

於洋原本名叫於延江,17歲參拍電影時,他找到當時的東影廠藝術處長陳波兒,請她為自己改個名字。陳波兒想了一下說,叫於洋吧,簡單好記。就這樣,於洋成了他一生使用的名字。

已經載入中國電影史冊的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於1949年投拍。於洋和陳強分別扮演兩代鍊鋼工人。

1955年,於洋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訓練班學習,接受了前蘇聯“斯坦尼表演體系”專業培訓。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他表演生涯的黃金階段。

這期間,於洋連續參加了《山間鈴響馬幫來》、《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大浪淘沙》等影片的演出,成為當時中國觀眾最喜愛的演員之一。

“文革”期間,於洋經歷了衝擊和磨難,曾被扣上許多大帽子強迫到農場勞動。雖然荒廢了十載藝術年華,但並沒有動搖他的理想信念。

從1975年起,於洋開始做改做導演,憑藉幾十年的從影實踐來拍攝電影。除《戴手銬的旅客》等幾部影片外,他拍的大多是冷門題材。如反映內蒙古人民生活的情感影片《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及反映革命戰爭年代兒童命運的電視連續劇《哪裡是我的家》等。1989年,於洋擔任了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

2019年10月4日,是這位著名錶演藝術家89歲生日。如今已經年屆90的於洋,看起來依然精神矍鑠。他還習慣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也非常喜歡和年輕人一起做事,常說:“看到年輕人哪一點做得好,我就很振奮,我看到了一種希望。”

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外景,在山西大同曾引起片場群眾啥誤會

於洋說,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追求,他堅持的是孺子牛精神,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最大的愉快和安慰。他表示,自己一輩子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但這些形象代表的民族電影和民族文化,不屬於他個人。

銀幕上下,於洋留下了許多傳奇。尤其是他參拍影片《英雄虎膽》和自導自演影片《戴手銬的旅客》,留下的花絮故事最多。

他最早的一則軼聞,發生於建國前有一年在東北農村拍戲時。當時村民反映夜裡經常有狗熊之類的動物出沒,嚇得人們夜晚都不敢出屋。於洋為了給老鄉除害,也為了給攝製組改善伙食,就和同事商量著除掉狗熊。因為當時新中國還沒成立,處於戰爭時代,劇組拍戲荷槍實彈在當時是必須的。

一天夜裡,屋外有動靜了。於洋就和同事起床,趴在窗戶上,朝外面的模糊黑影啪啪就是幾槍。等了一會兒過去確認,才發現把老鄉的一頭牛給打死了。這不僅鬧了個天大笑話,於洋還為此受到了紀律處分。

1958年拍攝影片《英雄虎膽》,於洋在片中扮演男一號----我軍偵察科長曾泰。

經過十幾年的從影創作實踐,於洋悟出了一個道理:演員在創作中應該做到我就是“他”,而不是我在表演;演員要以飽含激情的語言和動作打動觀眾,而不能搞虛假的賣弄。

《英雄虎膽》中的曾泰,要在敵人內部驚險博弈,他必須取得敵人的信任,才能進行活動,完成配合部隊聚殲匪軍的任務。

於洋抓住人物的這一特點,按照在特定環境中人物的特定身份去表演,使銀幕上的曾泰勇敢、機智、臨危不懼,面對匪首李漢光的威脅和女特務阿蘭的引誘,從容不迫,有理有節。展現了我軍偵察員所具有的“英雄虎膽”。

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外景,在山西大同曾引起片場群眾啥誤會

在《英雄虎膽》中,曾泰這個角色有兩個身份,一個是解放軍的偵察科長,一個是匪軍的副司令。劇情要求曾泰絕不能暴露自己偵察科長的身份。

於洋在和導演編劇討論完劇本後,給這個人物定了一個基調:“讓我演國民黨的副司令,我就得像國民黨,不能在臉上貼一條,說我是共產黨,那就概念化了。因為在劇情當中,我不能有任何露馬腳的地方。”

基於這樣的設定,於洋大膽拋棄概念化表演方式,在兩種身份之間進行自然微妙轉換。

有一場曾泰審訊自己被俘同事耿浩的戲,是五次審訊中最緊張的一場。

劇中我軍偵察參謀耿浩,冒充送煙土的狗腿子前來接應曾泰。狡猾的女匪首李月桂對這個新來的人產生了懷疑。耿浩暗中把新聯絡點的情報交給曾泰。女匪首則根據暗藏在我軍內部49號特務的報告,誤以為耿浩就是曾泰,抓捕了耿浩。

更關鍵的是,匪首讓曾泰親自審訊,以此考驗他。

戰友耿浩為了幫助曾泰完成任務,一口咬定自己就是曾泰,幫助曾泰闖過了難關。

這場戲表演難度極大,一方面,曾泰必須掩飾審判自己同事時的心理矛盾;另一方面還要像真的匪軍副司令審查一個共產黨員那樣兇狠粗暴。

於洋拍這場戲時,由於入戲很深,顯得特別緊張,額頭上一直冒汗。但這些都不是設計的,而是一種真實的感情流露。

於洋回憶,拍攝時,自己精神高度集中:“我拿打火機的手都在顫抖,但是我還得掩飾自己的緊張。所以拍完這場戲後感覺特別疲憊,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於洋和許多演員經歷有區別,他參加革命後真的拿過槍、上過戰場,當過部隊偵察兵。

經歷過戰場考驗、當過偵察員的於洋,扮演偵察科長並不難,演起來也得心應手。但對於國民黨匪軍副司令這個身份,於洋演起來有些犯難。最難的一場戲是跳倫巴舞。

跳舞這一段,是女匪首李月桂考驗曾泰真假身份的一個毒招。

按照李月桂的推斷,土裡土氣的解放軍是不可能會跳倫巴舞的,也許一上場,這位副司令就會露陷。

這場戲,是影片中最精彩的高潮。但一曲舞還未跳完,觀眾已被片中曾泰精彩的倫巴徹底征服了。

於洋後來回憶說,自己在解放區曾學習跳過探戈,但也都屬於簡單比劃比劃的水平。對於難度較高的倫巴舞,真的沒接觸過。

拍片時,八一廠有一位從香港回來的技術員,他正好會跳倫巴,於是就被請來給於洋和王曉棠當“跳舞指導”。

於洋說:“王曉棠的舞感非常好,她一學就會了。而我卻總是找不著感覺,學的比較慢。當時跳舞這場戲拍的鏡頭很多,設計了各種各樣姿勢。但在當時按要求,這樣的鏡頭搞不好就成了美化敵人了,所以後期剪掉了大部分···”

於洋認為:“當時這部電影反映的東西,是廣大的群眾喜歡的,因為有懸念、細節、故事人物也特別。今天人們常說要拍觀眾願意看的電影,像這種電影,就是觀眾願意看的,沒有講什麼大道理。”

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外景,在山西大同曾引起片場群眾啥誤會

(多年後,《英雄虎膽》導演嚴寄洲(右)和王曉棠於洋重逢)

《英雄虎膽》片中,還有一場非常有挑戰的心理戲:

偵察科長曾泰發現戰友耿浩被敵人識破,又無法相救,焦急地在房間走來走去,真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難熬。這是導演嚴寄洲用一個長達幾分鐘的長鏡頭拍攝的。

於洋在表演時,從近景走到遠景,再走回近景,沒有一句臺詞,全靠眼神、表情和形體動作動,在表演上做到了此處無聲勝有聲。後來嚴寄洲導演評價;於洋拍這場戲時,眼睛裡有一種迸發出來的激情。

於洋透露說,當時連女特務阿蘭的死,也拍了好幾個版本。

在片中,曾泰和阿蘭產生了感情。有一場戲是阿蘭幻想未來和曾泰在一起的場景:兩人一起出國,一起開車,一起游泳,過各種各樣上層社會的生活。

在於洋看來,這樣的設計是很有味道的,“但是拍完之後,導演還是擔心美化了特務形象,就把這段戲做了一些處理。”

影片結尾女特務阿蘭的死,當時也還拍了另外兩個版本:一個是雖然曾泰朝阿蘭開了一槍,但她並沒有死;第二個是阿蘭為了救曾泰,捨身替他擋了一槍而死。但最終還是改成曾泰將阿蘭親手擊斃。

《英雄虎膽》拍得比較順利,因為導演嚴寄洲並沒有給演員太多的約束。演員在理解劇本人物之後自己去盡力發揮,完全是按照演員自己的感受來演。

於洋成功飾演的曾泰,受到廣泛喜歡,觀眾的來信雪片一般飛來,當時他一天最多曾接到過四五十封來信。不過,也因為這部電影,江青評價於洋“演得比土匪還像土匪”,以至於他在“文革”中因此被說成“比敵人還壞”,受到批判迫害。

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外景,在山西大同曾引起片場群眾啥誤會

正是《英雄虎膽》這部影片熱映後,於洋以他精湛的演技贏得了觀眾,讓他真正成為了觀眾所熟悉和喜愛的影星。

粉碎“四人幫”後,於洋除繼續擔任演員外,開始從事電影導演工作。《萬里征途》是他的導演處女作,這是1977年攝製的一部表現工業支援農業題材的影片。

《戴手銬的旅客》是於洋導演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他復出後主演的第一部影片,算得上是於洋電影創作後期的一部代表作品。

這部電影以"文革"特殊時期為背景,描寫的是一位受迫害的公安幹警如何不計個人安危得失、克服重重困難,將盜取國家武器機密的特務繩之以法的故事。

年過半百的於洋,親自出演動作場面,成功塑造了身受迫害但對黨的事業痴心不改的老公安戰士劉傑,影片中的一些驚險刺激場景,也吸引了大量觀眾。

最初,《戴手銬的旅客》編劇設計的故事背景是西北,於洋執導時將把背景改成了西南昆明附近。他考慮昆明附近地處亞熱帶,景色優美,風光迷人,拍起來也好看。

他還將故事中的小男孩魏小明,換成了一個傣族小女孩,後來由蔡明飾演。蔡明穿上傣族服裝,很有民族風情。

於洋還參與了片中許多臺詞的創作。如有句臺詞“拿大頂看世界,一切都顛倒了”就是他親自改的。

因為於洋有在“文革”中受批判迫害的切身經歷,與片中主人公劉傑的命運相似,生離死別的劇情,有時候拍著拍著他很難過。就想起這部電影應該加一首好聽的插曲,來突出戰友情誼。

他因此找到作曲家王立平,一起研究創作了後來大家耳熟能詳的主題曲《駝鈴》。

不曾想到,這首描述戰友情的歌曲,竟然引起了極大轟動,而且傳唱至今。

《戴手銬的旅客》的美術設計師屠居華透露,於洋在導演期間,對劇本創作和主題曲《駝鈴》的創作都付出了大量心血,但是在編劇和作詞名單上他並沒有給自己署名。

於洋晚年接受採訪時說:《戴手銬的旅客》這個本子是個年輕作者寫的,為什麼我下子看上了它呢?因為首先我覺得它的立意很好,它從公安戰線一個鮮為人知的側面,再現了那個非常年代,再現了那個年代各式各樣人物的千姿百態。表達了良知不可在逆境中泯滅,真理不可在風浪中歪曲的主題。

參加《戴手銬的旅客》拍攝的幾位老演員,也都傾情投入,成為這是這部影片成功的基礎。片中扮演王豐年的趙子嶽、扮演魏局長的印質明,都是觀眾所喜愛的藝術家。看了劇本後,趙子嶽說:拍這部片子,不用去專門體驗生活,就反映咱們自己的生活就行。

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外景,在山西大同曾引起片場群眾啥誤會

1979年影片籌拍時,團裡通知演繹經驗豐富的演員邵萬林去找於洋報到。邵萬林一度不想演劇中的特務蘇哲。他在看了劇本後,覺得自己“已經演了夠多的反面人物”,不能再演了。於洋捨不得他的好演技,就多次跟他談,叮囑他“演員應該嘗試各種各樣的角色,蘇哲這個角色就按照正常人演,別臉譜化。因為片中蘇哲這個人物一開始是隱藏很深的特務。”

考慮再三,邵萬林最終同意了。演完《戴手銬的旅客》這部戲,邵萬林更是認可了於洋的說法。

青年演員馬樹超,擔任了劇中男二號張強的扮演者。這對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演員來說,是個十分難得的好機會。而張強在劇中的角色設計,就是於洋所扮演的劉傑的學生和徒弟。

馬樹超在石家莊公安局工作過,曾經是貨真價實的警察,他有一身好武功,片中所有的武打場面,幾乎都是他和於洋設計的。

當時沒有高科技,全是用真功夫表演。於洋拍攝這部電影時已經近半百年,腿腳已不如當年拍《英雄虎膽》時那麼利索了。但那時不講究替身。在拍劉傑在大同石窟裡被幾個人打的那場戲時,於洋負了輕傷,被送到醫院治療了兩三天才回來接著拍。

一則趣聞說:劇組當時把拍攝基地選在山西大同,開拍時,工作人員連夜重新佈置外景街道,在牆上刷標語,把大字報重新貼起來,紅衛兵活動的舞臺也搭建了起來。第二天一大早,上班的人們看到這情景都嚇壞了,當地公安局接到很多詢問電話,問:“怎麼'文革'又來了?”

後來,在大同市委宣傳部門和公安局的幫助下,通過廣播向群眾解釋這不是真實的,而是在拍電影,這才消除了一場誤會,安撫了當地受到迷惑的群眾。

於洋記得,在山西省大同市集貿市場拍戲時,幾位深受觀眾喜愛的老演員剛亮相,立刻就引來了洶湧的人潮圍觀,場面一度失控。當地派來了三百多名公安幹警幫助維持秩序,也無濟於事。

但當圍觀群眾得知,這是場為了反映那個非常歲月裡申張正義的場戲,需請大家協助之後,場面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大家自覺地接受了劇組的設計安排,使整個場地很快恢復到往昔歲月時的情景。

《戴手銬的旅客》於1980年四月開機,八月中旬殺青,以生產週期短,耗費開支少,開了北影廠先河。

為了求得最大限度的真實,影片大部分都是採用實景拍攝的。僅從北京到昆明外景地的途中,就拍完了六十多個鏡頭。

列車上的旅客,從年過七旬的老人到剛學步的兒童,配合演出都分文不取,自願充當了群眾演員角色。

影片結局更是將“傷感”場面推向了最高點。

抓住了潛赴特務蘇哲,追回了武器機密的劉傑,並沒有以此得到“清白”的待遇,而是戴著手銬離開的···。

於洋數年後說,回頭來看《戴手銬的旅客》,仍有很多不足,如女特務王黎的身份交待的不清,劉傑被推下火車而沒有死,究竟掉到了何處,也很含糊等,都是在今後的創作中需要認真推敲,力避缺憾的地方。

他也真的不負眾望,說到做到。此後又成功地導演了《大海的呼喚》等影片,如願以償得到了觀眾的厚愛。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