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從一個眼睜睜看著父親被明軍處死的小屁孩到帶領越南獨立,阮籍傳

公元1407年,一隊明朝官兵正押著近千人的安南(今越南)俘虜往南京趕去,他們皆為安南大虞國(胡朝)(領地大致為今越南中部和北部地區)的文武百官。不過這個時候,世界上已經沒有大虞國這個國家所存在了,所取代的乃是大明朝交趾省。因為在前一年,雄才偉略的明成祖朱棣藉口征討安南王陳氏叛臣胡季犛之名(安南陳朝原為大明藩屬國,其權相胡季犛於公元1400年篡位登基,建立胡朝,改國號大虞,朱棣由此發兵安南),悍然違背朱元璋訂下不侵領國的祖訓,率兵80萬大軍發動了"明徵安南之役"。並用了短短一年的時間徹底征服了安南大虞國,越南史書稱之為"明與大虞戰爭",既"明越戰爭"。

如今國破家亡,故土全部淪陷為外族領地,這群前胡朝的文武百官自是一路哭哭啼啼,對押解自己的明軍罵不絕口。

從一個眼睜睜看著父親被明軍處死的小屁孩到帶領越南獨立,阮籍傳

"阮廌,就送到這裡,你趕快回去看看你媽!"眾人循聲望去,原來是前胡朝榜眼阮飛卿。作為安南前朝臣子,明軍此行是要把他們壓到南京去受審,當然也預示著這輩子都不可能往回歸土了,於是他的兒子阮廌就特意前來送行。可前面就是南關隘口,阮飛卿不得不叫住自己的兒子。他不像別人那樣垂頭沮喪,反而小阮廌一念今生再也見不到父親,哇的一聲便猛烈哭了起來,阮飛卿只得一臉嚴肅的對阮廌說道:

吾兒回去,當為父報仇,為國雪恨,長隨慟哭何益?
從一個眼睜睜看著父親被明軍處死的小屁孩到帶領越南獨立,阮籍傳

而在另一邊,朱棣在侵佔安南之後,按大明的行政劃分,藉口當地官吏耆老"原復古郡縣"的請求,將之改名"交趾"。"交趾"為先秦時期駱越國的地名,大致為廣西南部加上越南北部的部分區域,後秦始皇徵百越令其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可惜秦末被南越國君趙佗趁亂侵佔。到了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11年漢滅南越,交趾再次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這情況一直延續到唐朝末年的五代十國,越南歷史稱之為"北屬時期"。

然而接下去中國隨即進入大亂,安南吳朝的開國君主吳權在公元938年以一場"白藤江之戰"擊敗當時統轄他們的南漢,開啟了越南的獨立史。之後的宋元兩代,中原王朝幾次發動大軍也再未拿下交趾,只是保持了對其的宗主國身份。

從一個眼睜睜看著父親被明軍處死的小屁孩到帶領越南獨立,阮籍傳

而這次朱棣滅安南的大虞國,將其設名為"交趾",並置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三司",包括把儒學經典《四書五經》頒發交趾各縣強制作為學習讀本,傳佈佛、道二教,令其男女穿著與明朝相同的衣冠制度等,皆是為了"使安南人同化於中國"。

然而問題這裡就出來了,一是越南獨立已經近四百餘年,民族獨立性和認同感已然形成,要想完全同化他們,顯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二朱棣原本是藉口幫助陳朝復國才出兵攻打胡朝的,結果打完之後直接接管了安南,這使得陳朝後裔火冒三丈。早在公元1407年10月,陳朝後裔陳頠就自立為帝,建元"簡定",號召所有忠於陳氏的豪傑一起"興復陳室",驅趕明軍。史稱後陳朝。

從一個眼睜睜看著父親被明軍處死的小屁孩到帶領越南獨立,阮籍傳

所以哪怕是明朝統治越南時期(史稱"安南屬明時期"),實際上這個時候他們也還有一個"後陳朝"一起活躍著,以驅趕明軍為己任。不過其中更為至關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天高皇帝遠,特別是朱棣遷都北京之後,中央政令對這當時的極南之地控制已非常薄弱,這裡明朝官員幾近成為土皇帝。特別是原先張輔、黃福等官員尚能善待安南原住百姓的情況下,等到後面的明朝官員上任,一個個以征服者姿態居高臨下,不僅苛捐雜稅極重,更是因為文化差異無法調和矛盾,激起了越南人民激烈反抗,由此開始各地起義反明運動不斷。

其中有一個叫做黎利的人,他本是清化地區的豪紳,為人仗義疏財,不管是豪傑之士還是草寇山賊都對其敬仰幾分。面對明朝官員對安南百姓的壓迫和剝削,公元1418年2月,其自命"平定王"正式在藍山鄉起兵,史稱"藍山起義,明朝的多米諾牌開始傾瀉倒下。

從一個眼睜睜看著父親被明軍處死的小屁孩到帶領越南獨立,阮籍傳

和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的陳勝吳廣起義以及斬白蛇起義的劉邦一樣,黎利在起義初期為了彰顯自己是為民除害,推翻明政的正義性,也弄了一出"還劍湖"的故事。說是黎利起義時,上天賜給他一把寶劍,劍刻"順天"兩字,後來他又撿到一個劍柄,兩者相合可發出劈天之力。黎利正是利用此劍驅逐強大的明軍,光復越南,成為越南鼎鼎大名的民族英雄。所以稱帝之後,他也日常佩戴此劍。

有一天黎利泛舟升龍(河內)綠水湖的時候,突然一隻巨大的金鰲浮出水面,開口對黎利說道,"敵人已退,天劍歸還"。說完還不等黎利反應過來,掛在他腰間的"天劍"便化作一道白光射入金鰲口中,金鰲就此含著寶劍沉入湖底不見蹤影。越南百姓有感上天之意,逐把該湖取名為"還劍湖",正是如今河內最美風景區,"黎太祖還劍"的故事亦家喻戶曉。

從一個眼睜睜看著父親被明軍處死的小屁孩到帶領越南獨立,阮籍傳

當然了,作為唯物主義人士,這個故事當然不比當真,上天不會真掉一把天劍給黎利,但是命運卻真的會送給他一把"天劍",這把劍不是別人,正是文章開始我們提及的阮廌。

在藍山起義初期,黎利對面強大的明軍只能使用山林游擊戰進行小股的伏擊,利用地形優勢取得一些優勢。但是一旦和明軍進行正面衝突,黎利的部隊就開始大敗,結果被明軍俘虜無數,自己率著殘兵又躲到了靈山裡。總之從公元1419年起義初期到1424年長達五年的時間裡,黎利的部隊就是在靈山、藍山等深山老林裡不斷和明軍周旋,並沒多大的突破。直到那個愛哭鼻子阮廌長大成人,當他聽聞黎利在藍山反抗明軍的時候,毅然加入了他們的隊伍。

從一個眼睜睜看著父親被明軍處死的小屁孩到帶領越南獨立,阮籍傳

事實證明阮廌確實就是黎利的天劍,他為這支草莽出身的起義隊伍建立了嚴格的軍規,例如不殺明俘,除了偽明官員的財產以外,普通老百姓不取分文。更是制定了許多戰略方針,避實擊虛,為藍山起義軍實現逆境反轉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有如劉邦之韓信、朱元璋之李善長。

公元1427年,明朝交州總兵王通被黎利困在升龍城,阮廌提議圍而不打,放長線釣大魚,在明軍進越南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果不其然,王通向明廷求救,曾組建中國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炮兵營"—神機營,開啟中國熱武器時代的永樂朝名將柳升率領十萬大軍來援。但是這一切已經全部在阮廌的掌握之中,柳升當場戰死,其他幾路軍隊也被藍山軍打的大敗。

從一個眼睜睜看著父親被明軍處死的小屁孩到帶領越南獨立,阮籍傳

見大勢已去,王通不得不跟黎利議和,宣告著短短20年時間的越南屬明時期結束。在這之後,越南再沒有歸屬過中國。公元1428年,黎利在升龍稱帝,成為越南後黎朝的開國君主,史稱"黎太祖"。

你以為故事就這樣結束了麼?關於明朝和越南的確實結束了,但是阮廌的卻沒有。"飛鳥盡良弓藏"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黎太祖上任之後開始大肆屠殺開國功臣,甚至連親屬也全部遭殃。而阮廌似乎也看透了這點,他見自己輔佐功成便告老返鄉,隱居在鄉下。

從一個眼睜睜看著父親被明軍處死的小屁孩到帶領越南獨立,阮籍傳

但是,你以為這樣就能躲避想殺你的人麼?

彼時黎太祖已死,黎太宗繼位。新王長大成人,開始親政,突然興致大發要去阮廌隱居的至靈縣看望老臣,結果卻看中了阮廌的侍女。這本也沒什麼,蹊蹺的是黎太宗在回升龍的路上居然不明不白的死了,阮廌隨即被下獄,誅殺三族。

命運,真的是任你再聰明也看不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