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農村深山養殖馬蜂窩,蜂蛹一公斤能賣150元,可以靠養蜂能脫貧致富嗎?

樊溢明


養殖成本

雖然說目前蜂蛹可以賣到150元一斤,但是我們沒有去核算成本,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養殖馬蜂,這150元裡面,有多少是成本,我們能夠賺到多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預測一年養殖馬蜂可以賺到多少錢。

本地氣候條件

馬蜂需要一定的養殖環境,並不是什麼地方都適合養殖,所以我們首先要看本地是不是適合飼養馬蜂,環境氣候適合到什麼程度,是不是有自然條件可以減小馬蜂飼養的成本。

出產產品

從產品來說,其實馬蜂的產品不光是蜂蛹,還有蜂王和蜂群也是馬蜂的主要產品。如果我們養殖馬蜂,這些產品我們是不是都有實力去產出,而且能夠比較精準的直到養殖成本和產出數量,最後得出我們養殖後可以賺到多少錢。

產品產量

還是回到成本問題,舉個簡單例子,就算馬蜂蛹能賣到一萬元一斤,但是我們的成本花了9999元,顯然這樣我們的利潤空間並不大,因為養殖成本太高。除了馬蜂蛹之外,還有蜂王和蜂群。還是上面的道理,這些產品我們每年能產出多少,需要消耗多少成本,我們是不是用這個經濟實力,能不能把產品銷出去,這也是一個問題。

銷售問題

其實很多種養殖業面臨的問題已經不是生產問題,而是銷售問題,所以不管我們是做養殖還是種植,首先應該考慮的是銷售。我們是粗加工還是精加工,成本預算是多少,通過什麼渠道銷售,能銷出去多少,這些都需要進行前期的預算,否則我們就面臨巨大風險。

就養殖胡蜂是不是可以脫貧致富而言,蜂部落認為每個行業都是有人賺錢的,但是也是有人虧本的,而能賺錢還是虧本,主要看我們創業的人怎麼去操作,是不是能夠做出比較可行的方案,降低創業成本和風險,找到更好的銷路。


蜂部落


感謝提問:農村深山養殖馬蜂窩,蜂蛹一公斤能賣150元,可以靠養馬蜂脫貧致富嗎?在蜂蟲蟲看來,這完全可以實現,360行,行行出狀元,有人靠養馬蜂賺錢,也有養馬蜂賠本,關鍵看你怎麼做。


目前養馬蜂的前景還是樂觀的,蜂蟲蟲飼養馬蜂也有幾年了,也是從一個新手一點一滴做起來,如今雖然算不上養殖大戶,通過養殖馬蜂,賺起點工資錢還是沒問題的,在這把個人的一些飼養經驗分享出來,希望對一些想養殖馬蜂的朋友起到幫助。

養殖馬蜂,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養蜂環境:養馬蜂,不同於蜜蜂,馬蜂對人群以及家畜有致命的傷害,所以養馬蜂,對蜂場的選擇有很高要求,必須遠離村莊,農田,附近沒有蜜蜂養殖場,馬蜂是蜜蜂的天敵,避免引起紛爭,選擇較為偏僻的環境,沒有外界的干擾,對馬蜂發展也有利。

養蜂技術:有了場地,只有第一步,學習養馬蜂的技術,最為關鍵,無論有無經驗,蜂蟲蟲建議還是系統的學習整個養蜂流程,因為職業養殖不比業餘的,需要的技術含量很高,學技術最好去專業的馬蜂養殖場學習。

選擇王種:馬蜂與蜜蜂一樣,有多種蜂種,根據所在地區的環境,選擇適合當地飼養的馬蜂王種,才能發展得更好。

養馬蜂,能出產哪些蜂產品,價格如何

養馬蜂,主要還是以賣蜂蛹為主,不同的地區蜂蛹價格略有不同,在貴州黔南這邊,花腳蜂的蜂蛹零售價格,帶蜂窩的90元左右一斤,不帶蜂窩的零售價在180元上下,紅娘的價格高一些,帶蜂窩的在120一斤,不帶蜂窩的200,批發的價格會優惠一些,冰凍的蜂蛹,在年前,價格會明顯上浮。

除了蜂蛹,還有馬蜂王,馬蜂王也可以吃,但是走的量不大,主要還是買去泡酒的多,馬蜂酒的作用,好處不少,用過的人都清楚,今年蜂蟲蟲在蜂場裡泡了幾十斤的馬蜂酒,60元一斤,都賣完了。

馬蜂還有一樣東西最值錢,價格在600元一克,就是馬蜂的蜂毒,藥用價值高,用途廣,一群馬蜂,一季最多隻能取兩次蜂毒,超量了對馬蜂群發展不利。

據說馬蜂窩也有人來收購,但是在蜂蟲蟲這邊還沒人來諮詢過,每年預留下的也不多。

靠養殖馬蜂,能否脫貧致富,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雖然能把馬蜂養好,但是說到賺錢,就看你怎麼去做,規模養殖不同於業餘,量大,想要賣出,需要有一定的銷售渠道,但是這東西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因為蜂蟲蟲飼養這幾年,真的沒愁過銷路,幾乎都是上門來收購的,今年還多了一條銷售渠道,一個製造廠裡來收購,專收蜂蛹。



以上來自蜂蟲蟲的分享,真誠希望對想養殖馬蜂的朋友有所幫助,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可在評論區留言,謝謝,還請關注一下蜂蟲蟲。

山娃養蜂


說說養馬蜂,我養過那種土裡面很小的身形綠色的蜂(我們叫褲襠蜂,據說這種蜂喜歡鑽褲襠蟄人!)

如果大量養殖馬蜂,需要考慮的是食物、氣溫!

1、食物

馬蜂主食為肉,各種肉,比如我們村小夥主要捕殺老鼠、蝗蟲等來餵食!各種腐肉也是馬蜂喜歡吃的!農村常說的死牛爛馬大都被各種蜂當做食物吃掉!

馬蜂還會捕食其他蜂、蒼蠅等!蜜蜂,對馬蜂毫無殺傷力,馬蜂往往膽大到直接鑽進蜜蜂蜂巢捕殺蜜蜂(也就是說馬蜂不能和蜜蜂一起養)!

如果沒有足夠的食物,蜂卵就無法快速成長,這直接影響馬蜂成品產量!

2、氣溫

和蜜蜂不同,馬蜂在天氣寒冷時沒有蜜蜂那麼“勤快”,如果氣溫太冷,還容易凍死!

3、安家

如何給新的王子安家,這是重點!當然現在有很多養馬蜂教程的,這裡就不說了!

如果決定養馬蜂,就祝你多多賺銀子~


溪門飛雪


可以的,我們村就有一個,還上中央7臺農業頻道,對對,就是你們說的致富經。

先給大家說說他的故事吧

因為在農村,家庭貧窮,兄弟姐妹多,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他連小學都沒上完。就幫父母幹活養家。我們那裡環山連綿,雨水充沛,氣候溫和,非常適合馬蜂生長。

因為窮嘛,吃不大魚大肉,為了改善生活,他就上山找馬蜂.(我們叫瞄峰子),就像下圖,在峰子的腰上栓上白雞毛,要絨毛噢,不然蜂子帶不動。跟著標記找到它的窩。

從小受父親的影響,耳濡目染,他可以聽空中飛過的蜂判斷蜂窩,如上圖,馬蜂找到食物都是要回家哺育幼蜂的,也可以通過馬蜂腰上栓的標記準確找到。就這樣,每年都養上百窩。除了自己吃外,還可以賣一部分錢補貼家用。

嚐到甜頭後,他發現,每冬季時,蜂王就要鑽進樹洞越冬,樹洞要暖和嘛。他嘗試著不讓蜂王進樹洞,但是都過不了冬天就死了 。憑藉著對蜂習性的瞭解,經過多次的實驗,終於解決了蜂王越冬的問題。

來年天氣暖和,蜂王鑽出樹洞,他模擬馬蜂生長環境,成功的培育出了一窩窩馬蜂。等蜂窩稍長大後,放到野外讓它自然生長。

他人工養殖馬蜂,一窩最大的有幾百斤,可以賣三萬多塊。蜂蛹需求非常大,價格也高,每年他都賣不少錢。很多村民都一起跟他養。都賺錢了。

文字功底不好,一個字一個碼出來的

勿噴,一個村的,親眼所見。

歡迎大家在評論裡一起交流。


石斛之道


在農村,農村人有太多養殖馬蜂的條件和資源,馬蜂喜歡在森林中的樹上鞏巢安家,樹林中的蜘蛛和森林害蟲都是馬蜂的食物。馬蜂蛹價格在雲南省內各市有所不同,有高價也有低價,一斤平均保持在40元――80元之間,馬蜂巢一斤售價在30元左右,活體馬蜂市場銷售價每隻0.9元――1.2元,經濟效益不錯。

馬蜂人工培育野外放養,看似簡單,其實技術難度高,養殖大棚建設也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來進行建設,並不是所有的馬蜂養殖大棚都是一樣的規格。

如果計劃在農村發展馬蜂養殖脫貧至富,請務必注意以下幾點。

一、多去了解野外的馬蜂生活規律,高度模仿野外馬蜂的生活方式進行人工培育。

二、選取強壯發情期的新蜂王,人工干預下完成交配。

三、正確的越冬管理方法,讓馬蜂王安全越冬。

四、春後馬蜂王的鞏巢管理,選用適合的材料引導蜂王鞏巢。

五、根據馬蜂的生活習慣進行群野外放養。

六、掌握合理的人工取蛹方法,一窩馬蜂多次取蜂蛹,可增產。

在農村養殖馬蜂的確可以脫貧至富,但是必須掌握養殖技術,希望回答能對所有想在農村發展馬蜂養殖的朋友有所幫助。






滇中胡蜂新農人


養蜂致富也是個很好的路子!

養蜂有很大的優勢,可以賣蜂蜜。而且便於管理。

蜂蜜是個很暢銷的東西,全國市場都有需求。只要有蜂蜜,有渠道,特別好賣!

具體的問題就是,你有沒有合適的銷售渠道!如果渠道沒問題,那麼養蜂自然是勤勞致富的好路子!所以,關鍵點要落在如何銷售出去這裡!



田家風味


1,銷路,就是賣給誰?最重要,一定要提前考慮好。針對最終客戶群來。

2,養殖蜜蜂的技術,要學習紮實,不可盲目養殖。

3,看你提到蜂蛹產品,這個在北方市場應該不大,據我瞭解像蜂蛹,麵包蟲,螞蚱等北方人幾乎都不吃。所以要選擇合適的地方。

有不同見解歡迎討論,以上只代表個人想法。感謝閱讀!



天水特產


問:到農村深山老林養馬蜂,一公斤蜂蛹可賣150塊,那可靠此致富不?

養殖馬蜂應該沒有養蜂蜜的競爭大,若運作得當,致富不是不可能,但也可致負。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有些地區野生的馬蜂比較多,根本不用養殖,在下半年要多少有多少,野生的蜂蛹一公斤才賣150元。而有些地方雖然養馬蜂的很多,但愛吃的人也多,價格也就長期居高不下,僅一市斤蜂蛹都能賣上百元。

一、馬蜂養殖模式

馬蜂也叫胡蜂、大黑蜂,不是養雞也不是種菜,不是想養就能養出來的。刺楸認為養馬蜂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懶人散養模式,二是專業養殖模式。所謂懶人散養模式,就是跑到野外想方設法把蜂窩取回家,爾後將其掛在方便管理的地方,任由其自由活動、生長繁殖,最後獲得蜂蛹、蜂窩等產品。



專業養殖模式有別於懶人散養模式,需要克服種種困難,為馬蜂創造生長、食物、越冬、繁殖等一系列條件,也就是掌握相應的養殖技術把馬蜂養殖做大做強。其中,懶人散養模式適合普通農民業餘養殖,以便好打牙祭或換取一定收益,而專業化模式則適合願意付出一定投入並以此為業的專業養殖戶。想靠養馬蜂來脫貧致富,那就是走專業化模式了。

二、馬蜂養殖有諸多難題亟待解決

與其他養殖類似,養馬蜂也輕鬆不到哪裡。一是要掌握養殖技術;二是當地氣候要適宜;三是周邊環境條件要滿足。現在一些農民喜歡養幾箱中蜂,就與養幾隻土雞類似,不為掙錢,只求能採收來供自家以及親朋好友使用。而馬蜂是蜜蜂及其他小型昆蟲的天敵,周邊只要有農民養了蜜蜂及其它小型蜂,很容易成為馬蜂的食物,所以要遠離養蜜蜂的農家,不然養中蜂的農民有的是辦法來對付上門的「不速之客」。


馬蜂的飛行半徑很大,可達十幾公里,然而,該範圍內的食物有限,馬蜂養得太多則會造成食物短缺。因此,應根據經驗動態調整飼養的數量。當然,規模化養殖就不同了,大棚圈養,可人工投餵,但要根據密度適時增加食物,一般可用豬、牛等牲畜的肺。

三、可脫貧致富不?

山裡環境好,也能增加野生食物來源,有人提出了到深山老林去養殖,那這樣可不可脫貧致富不咯?刺楸認為,有三種結果:

1、懶人散養模式。既然到大山去養殖馬蜂,則多半是採用非圈養的方式,如此一來養殖規模受限,最後得到的蜂蛹、蜂毒、蜂窩、蜂王等產品的產量高不起來,但這種方式不投餵或少投餵食物,成本較低,對於脫貧的目標來說並不難,在山裡只要耐得住寂寞,假以時日,致富的目標指日可待。退一步來講,即便養殖失敗,因投入少,虧倒不至於,刺楸用句土話來說,也就是「耗子喝米湯」——夠糊嘴。

2、專業養殖模式。山林養殖馬蜂採用大棚圈養,技術要求高,要喂肉,喂蜂蜜,投入多。此種情況就難以預料了,成敗因素很多,與市場行情息息相關,市場需求大且競爭少,即便保持價格低的150元一公斤(即75元一市斤),那隻要產量跟得上需求,脫貧可以,致富也可實現。另外,如果因掙錢而有眼紅的競爭者加入,則要找好穩定的銷售管道,比如長期供應餐館酒店。



3、幫別人掙錢。雖然養殖馬蜂在不少地區已很成為可能並有成熟的養殖基地,還成了當地的特色養殖項目,但並不排除有人熱炒,以此作為行銷手段賣蜂王、蜂群,以及教授別人養殖技術掙學費。到最後,嘗試的養殖者因開拓不了當地的市場而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補鍋匠摔跟斗」——倒貼!

4、賠湯藥費。馬蜂養殖可致富,也有風險,踏入這行就該有預見並能承擔。除了不掙錢外,馬蜂的危險性很大,萬一有村民誤入養殖區而被蜂蜇到,賠湯藥費是免不了的。被蜇得嚴重點的,那就不只是賠湯藥費那麼簡單了。

四、刺楸說在最後

要想靠養馬蜂脫貧致富,倒是可以去嘗試,但事前要做好本地市場的調研,不打無把握之仗。根據市場需求,選擇相應的養殖模式,但不管哪種模式,都應循序漸進,從小規模開始,爾後慢慢擴大,如此一來即便虧本,也能及時止損。刺楸言盡於此,望欲養馬蜂者深思。



以上就是刺楸對在農村深山老林養殖馬蜂能否致富的分析,要是覺得回答的對你有所幫助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你好,根據你的提問可以看出蜂蜜的銷路你已經解決了,要是你再具備蜜蜂養殖的技術,那脫貧致富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另外在深山養殖蜜蜂,你完全可以參考現在很多蜂農做自媒體的做法,把自己平時養殖蜜蜂的工作日常用視頻記錄下來,每天發一些小視頻和短視頻,分享一些你的養殖心得,這樣的話即使沒有銷售現成的銷售渠道,通過自己做自媒體介入電商,相信銷售是沒問題的。

對於蜂農的生活,還是有很多人不熟悉,所以即使單純的做蜂農自媒體也是很有前途的。


甘肅記憶


可以致富,前幾天去三門峽考察了,陝州區靳國保今年養蜂收到達到5萬多元,因此,對於深山的農民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產業,投入小見效快,技術好學,當年就能脫貧。

而且深山花比較多,環境好,適合養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