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西北的政治、經濟、交通戰略核心在哪裡?西北中心城市是哪座城市?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翻開我國地圖,從地圖上看西北五省(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的區域位置,你一眼就能看出甘肅、青海、新疆三個省份處在西北位置,而寧夏基本上位於我國版圖的偏中心位置,而陝西從幾何地理上去看,非但不屬於西北區域,甚至還在中心點以東。既然陝西並不是特別靠近西北,為何還會被劃分在西北五省之內呢。這就源於陝西是帶動西北五省的龍頭所在,所以自然而然西北中心城市就非西安莫屬。

交通方面,我國交通網絡發達,不管是高速公路還是高速鐵路都排在世界前列,從國家的公路網可以看出,密集的網絡大部分集中在東部區域,從東部一直延伸至到西北部的西安都還算比較密集,但是西安再往西就開始變得稀疏,所以西安是西北地區的交通戰略核心,從西北部省份進入沿海,基本都要經過西安,西安在國家層面也有著交通樞紐的作用。
經濟方面,西安或許在全國城市的排名中並不是特別拔尖,但是在西北五省當中絕對是龍頭城市的存在,蘭州、烏魯木齊、西寧、銀川與之西安比較都沒有優勢,西安自歷史上便是很多朝代都城的存在,現在仍然是國家西北戰略的中心城市。西北五省當中西安的城市規模最大,高校數量最多,人口數量最多,這些都屬於經濟戰略的一部分。
政治方面,西安不但是省會城市更是副省級城市,在西北五省裡面西安是唯一一個副省級城市,在政治級別上要高出其他城市半級,並且西安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都要大於西北其他城市,雖然沒有明確的政治對比,但是從人文、城市規模、經濟、高科技等一系列方面可以說明一切。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如果要評選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個人認為陝西省省會西安比西北地區其他任何一座城市都符合中心城市的定位,至於為什麼,我們還是用數據來說話。

最能反應一個城市的規模大小的最直觀數據就是人口和GDP了,下表列出了2015年和2016年中國西北地區地級以上城市GDP的前50排名,從表中不難看出,西安無論是在人口還是經濟總量上都要遠遠高於第二名,從這兩項數據就足以認定西安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城市。

當然,光看人口和GDP兩項指標還不足以認定一座城市是否可以被選為中心城市。傑西萊,我們再來看西安的地理位置。

從地理位置看陝西省幾乎處在了中國的中心,因而就成了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而西安作為省會城市,更承擔著連接東西部的橋樑作用。陝西省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將逐步形成以西安為中心的全省“米”字型高鐵動車網,屆時將使得西安作為綜合交通和信息網絡的樞紐能力更強。截至目前,在全國30多個省會城市、直轄市中,已有近二十個城市實現了和西安的高鐵直連。

接著我們來看一張中國夜晚衛星航拍圖,圖中呈現黃色的地方就是夜晚的燈光,我們用燈光指數來表徵一個城市或地區夜晚燈光亮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城市夜晚亮燈指數其實是一座現代城市是否發達的標誌之一,因為燈光越多標明人類活動越活躍,下圖右側朝鮮半島上韓國和朝鮮的鮮明對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這張衛星遙感地圖上,在西北地區,西安的燈光亮度區域明顯要比周圍其他地方要大

除了燈光指數外,判斷一座城市是否是中心,還要看人口的遷徙。一般來講,越是中心的城市,它對人口的吸引力就越大。每年春節的人口遷徙數據最直觀最客觀。一座城市可以最吸引到多少人、吸引到哪裡人……可以判斷出一座城市的產業、魅力和特色所在。

從上面這張表不難發現,春節前夕人口流動最為龐大的北上廣深這四座中國一線城市,而西安是排名最為靠前的西北地區城市。

除此之外,作為十三朝古都,歷史文化資源更是西安一直以來的優勢,聞名天下的秦始皇兵馬俑就不說了,西安比較出名的名勝還有大雁塔、興教寺塔、大明宮、未央宮、華清池、大唐芙蓉園、西安明城牆等等。憑藉眾多的歷史古蹟和旅遊資源,光2016年西安就吸引了1.5億人次的遊客,旅遊總收入1200億元。

最後,用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榜單來說話,就是2016年全國百強城市排行榜,這個榜單指標體系包含經濟和非經濟(軟經濟)兩大系列指標。其中經濟指標由GDP和居民儲蓄兩部分構成。非經濟(軟經濟)指標由科教、文化、衛生、生態環境四部分構成,可以全面、科學地衡量一個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綜合發展水平。

在這個榜單中,西安名列第17位,是西北地區排名最高的。


熊貓愛飛行


作為土生土長的關中平原上的緊鄰西安的渭南人,我從小就很疑惑,西安為什麼是大西。從氣候類型和地理條件上,陝西的關中地區更應該是等同於華北平原地區。西安平均海拔在400米左右,常年氣候四季分明,溫潤適合人居,在全國從歷史上看數千年自然災害最少的地區,除過西安,能找到還真是不多。只是到了近現代,隨著人們治理自然的能力提升,一些地方的地理優勢才逐漸顯現並超越了西安。但從整個西北區域上,還是沒有那個城市能夠從自然條件上優於西安。

作為陝西省會的西安,對全省的政治、經濟帶動作用是無疑的,陝西從南到北地跨南北方不同氣候類型,地理類型更是包含平原、山區,黃土高原,沙漠等複雜地理環境。

從以上似乎可以得出,陝西人的地域包容性更強。從情感上感覺自己似乎更像是內地省份,但實際上又不得不承認自己從屬大西北的現實。這也確定了西安在西北地區的地域承接地位。

從歷史上看。西安自秦漢以來,就是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優越的地理環境,使得西安能夠有力輻射整個地少人稀的西藏、甘肅、青海、新疆等,並促使這些地區發展經濟文化,連接民族感情,對西北作為全國一部分的大一統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比較而言,西北還沒有哪個城市能與西安從歷史上對比它對整個西北的輻射能力。

新中國後,西安歷史性地位得到延承。國家更是把發展西安,穩定西北確立成國家戰略。在西安重點發展教育,國防工業等,使西安成為國家的穩定中心之一。改革開放後,得益於國家政策和世界科技、交通發展,沿海地區率先發展起來,西安落後了。但隨著國家一體化均衡發展的戰略思路,發展西北,穩定西北再次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課題。西北穩,國家才能穩步發展,西北發展,國家才能發展。

近幾年,西安經濟的發展取得了舉足輕重地位。它的航空交通樞紐地位,米字形高鐵,高速交通連接,更是把西安變成了全國又一個交通中心。國家剛剛批覆的關中城市群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將會使西安在整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確立。它對整個西北的引領橋頭堡作用將更加體現。

隨著現代交通體系的發展,再過數十年,西安可能只能作為一個國家中心城市來發展它對西北的輻射影響可能會有所降低,但那是要到整個西北都得到充分發展以後的事了。


GQ學習法


首先,需要確定西北政治、交通、經濟行政區域。

  • 沿用建國之初行政區域劃分:西北由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陝西五省區組成;
  • 各地區已經沒有大區行政機構。各大區行政官員、大區鐵路局、大區軍區均已經不存在,已經沒有實際意義。


  • 這個圖將華南、華中兩個區放在同一大區。有錯誤,看看就好,實際上這種劃分已經沒有實際意義。


  • 從政治、地理、交通、歷史、文化等方面,西北實際上由:青海、西藏、新疆、蒙古西部、寧夏、甘肅、陝西組成。因地緣板塊西北實際上分成四個板塊:
  1. 以陝西關中為核心的陝西板塊;

  2. 以蘭州銀川西寧為核心的甘寧青蒙(西寧以東、內蒙古西部)板塊;

  3. 青藏板塊(西藏按行政劃分在西南地區,但歷史、文化、經濟、交通等受西北影響,常劃入西北政治板塊);

  4. 新疆西域盆地板塊。


西北的政治、軍事、交通、文化核心是蘭州,是歷史、地理造成的。

1)清在總結歷史經驗過程中最終確定蘭州為陝甘總督府所在地。清置總督從1645年開始,前後轄制陝甘、山西、四川等地,多次變化後。1748年甘肅分置,1764年陝甘總督府置蘭到清滅亡。因此,陝甘總督府大多數時間置蘭,說明蘭州西北政治、軍事核心地位。

2)陝甘總督置蘭歷史貢獻。對穩定西北,甚至穩定陝甘、青藏、新疆,蒙古西部等整個西部,有重要意義


A)陝甘總督置蘭。從甘肅劃西寧、河湟地區入藏,以西寧為首府。青藏地區形成兩個政治核心,強化青藏行政,穩定吐蕃;

B) 從甘肅劃寧夏地區,設獨立行政區,加強銀川政治行政職能,穩定河套地區;

C) 控河西首設甘肅新疆省,為新疆最終建省,強化伊犁行政功能,最終穩定新疆地區;

D) 張國臂腋與山西、北京成犄角壓縮、分化北方少數民族騰挪之地;強化烏察到烏蘭巴托及額濟納到烏里雅蘇合的交融,穩定蒙古高原等北部地區;

E) 內聯陝、巴 、蜀,西北戰略核心無可動搖。

F) 新中國建立,老一輩領導集體同樣確認蘭州之戰略定位。

3)西北文化核心。

  • 陝西、甘肅(隴地區),首先是周、秦、漢、唐、隋等文化發祥地、重要傳承區。

  • 甘肅蘭州周邊有36個民族,是多民族彙集中心;

  • 甘肅是新疆、青藏、蒙回少數民族文化交匯核心;

  • 絲路文化交融區,西北或西部文化重要傳承區;

  • 因此,甘肅是西北文化核心。

  • 甘肅天水,人文之祖

  • 李唐、大順李自成、西夏李元昊等等李姓發祥地,甘肅隴西李姓祖地


  • 周文化發祥地,甘肅慶陽周祖地


  • 秦文化發祥地,甘肅隴南禮縣秦祖地

A)甘肅處於西部各大民族交融核心。

B),河西走廊,隴原大地沿線大量中西文化交流歷史瑰寶。

  • 佛教聖地:拉卜楞寺、大佛寺等等;
  • 石窟文化:敦煌、麥積山;
  • 伊斯蘭文化:中國小麥加,臨夏河州伊斯蘭文化;
  • 道教文化:崆峒山,北武當山等等;

  • 甘肅武威白塔寺,青藏納入之見證;


  • 甘肅敦煌莫高窟,東西方文化交融之見證


  • 甘肅臨夏拉卜楞寺,藏傳佛教大學殿堂,藏書量極大。


  • 甘肅臨夏河州清真大寺,中國小麥加

  • 甘肅平涼崆峒山,道教名山

C)西部邊塞文化:嘉峪關、石門秦長城、玉門關、陽關等等;


  • 甘肅嘉峪關,西部天下第一關


  • 甘肅敦煌玉門關

D)大漠、高原、戈壁文化;黃土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文化交匯等;

E)甘肅是除 大海 以外所有旅遊資源覆蓋最豐富地區,是地理,也是歷史;

4)甘肅,同時是西部生態、水利核心。渭水、黃河、黑河、石陽河、昌河等等是西部民族的母親河。祁連山是西北各民族聖山,同時也是中國民族孕育聖山。西北南水北調核心同樣在蘭州。


5)西北交通樞紐,西北門戶。蘭州東北直聯銀川、太原,聯繫華北、東北;東向直聯西安、武漢聯繫華中、華東;南向直聯成都、重慶,聯繫西南、華南;西向聯繫青海、西藏、新疆。國家確立的廣蘭、滬蘭、京蘭、蘭新、蘭藏航空、鐵路、公路大通道;天然氣、石油、成品油管道運輸均表明西北地區蘭州交通樞紐地位。

  • 客貨兩運鐵路幹線

  • 西北高速客專
  • 全國骨幹鐵路走向


  • 歐亞-西北-西南-華南--中南半島新幹線

  • 歐亞大陸橋

  • 國際幹線走向

  • 石油、天然氣、成品油管道輸送

綜合上述,蘭州是西北政治、軍事、交通、文化中心。

西北經濟、教育、衛生中心是西安。爭議較大的是文化中心,西安是中國文化中心,但不是西北文化中心,這樣更好理解一些。

  • 西安,鐘鼓樓

  • 西嶽華山

  • 全國最重要的客運樞紐之一,西安北站

  • 西安,兵馬俑

西安,在全國曆史、文化的定位不能只看西北,從全國範圍來看,西安是西北體量最大的城市,放在西北區域卻太偏東一些。因此,西安應該站在中部地區的更高戰略高度求發展。

西安、蘭州是西北第一、第二大城市,工業齊全,基礎雄厚。但從1980年後蘭州經濟掉落比西安更快,蘭州和西安經濟規模差距開始拉開。

西北向西開放中心城市是烏魯木齊。烏魯木齊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烏魯木齊發展潛力巨大,同時看好喀什的發展潛力。新疆地區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從一定意義上講新疆已經不是簡單的西北戰略,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烏魯木齊或喀什或將成為全國向西開放的中心城市。

  • 烏魯木齊,將成為西部最重要的現代化大都市

  • 美麗的烏魯木齊,將成為中亞地區最大的國際化城市

  • 新疆區域旅遊資源豐富,新疆發展潛力巨大。美麗的天池。

當前西北主要形成三個核心區域。三大核心區域實際上歷史已經定位。

1、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處於渭河盆地關中地區。

  • 域內經濟發展較好,全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

  • 處西北地區東南部,中部地區重要交通樞紐,西北地區第二交通樞紐;
  • 全國第二防線軍事戰略位置;
  • 西北經濟、教育、衛生中心。

2、以蘭州為核心的河湟河套地區,祁連山河西走廊東端、湟水黃河沿岸、六盤山賀蘭山中心,主要包括西寧--蘭州--銀川區域。

  • 域內經濟發展較好;

  • 處西北地區中部,西北地區交通樞紐核心;
  • 全國第一防線軍事戰略位置;
  • 西北政治、軍事、交通、文化中心。

3、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天山周圍地區,地處西北地區西北部。

  • 域內經濟發展較好;

  • 全國向西開放核心區,中國向西開放中心平臺。

西北人口分佈

1、陝西人口共3800萬,其中關中地區人口2500萬,主要人口在西安以東地區,已經是傳統中部地區。

2、甘肅人口2600萬、青海580萬、寧夏670萬、總人口3800萬,人口集中在西寧--蘭州--銀川黃河,渭河沿線。

3、新疆人口2400萬。人口主要集中在北疆及庫喀核心區,人口1800萬。

4、人口承載發展情況:

  • 關中盆地開發較早,人口密度已經很高,近年區間霧霾程度較大,不是將來人口增長承載區。

  • 西寧--蘭州--銀川處於我國人口增長主承載區,發展潛力大,有大量土地可供發展。
  • 新疆處內陸乾旱地區,將來人口主要彙集在 天山北部地區、喀什地區、哈密地區,人口承載力強。

5、西北水利主要是南水北調和黃河水利,集中在甘肅、寧夏沿黃周邊地區,水利收益地區主要是河套陝北高原、蒙西高原、河套地區、新疆地區。

  • 引水成功,人口主要增長區間為:河套陝北高原、河西走廊、新疆北部地區,這是西北將來發展的主方向。主要集中在烏魯木齊核心區和蘭州核心區周邊,這是西北將來最有發展前途的兩個中心區域。

西北區域土地廣闊,任何一個城市都無法承擔中心城市功能,應該由很多城市或城市群帶動,西北是多中心城市格局。


1)按照國家規劃,西北最重要的三個城市群為:西安關中城市群;蘭州-西寧—銀川經濟帶;新疆北山城市群。

2)西北區域太大,沒有任何一個城市具備中心城市地位,是多中心城市格局。

3)西安、蘭州、銀川、西寧、拉薩、烏魯木齊等城市都具有各自無可替代的中心城市功能。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當然是西安!

隨著互聯網、高鐵技術的發展,全球迎來了陸權經濟的新浪潮,作為世界上最大陸權國家,中國新時代發展離不開城市佈局的新陸權時代特色!2018年2月7日,發改委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規劃當中明確了關中平原城市群的總體發展目標,並正式提出將作為城市群核心的西安建設成為我國第九個“國家中心城市”。規劃甫一出臺,西安乃至整個西北地區在未來規劃當中的重要性當即躍然紙上。

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確立,與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的出臺,為“大西安”發揮優勢、創造條件、把握機遇提供了絕佳的契機,正如規劃當中所強調的“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無論是在直接響應“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層面,還是從根基影響中國海權與陸權經濟金融格局的再平衡,在多方面均大有可為。

縱觀現如今已經獲批的國家中心城市與城市群,多數瀕臨江海水系,交運方面的便利往往帶來天然的經濟發展優勢,而西安作為身居內陸地區的新晉成員、後起之秀,勢必要探索出新的發展方向。

中國一直以來是一個傳統的大陸國家,陸權及其金融與經濟發展一直以來是國家的根基與主體。而由於近代中國的飽經風霜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高速發展之間所形成的客觀差距,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主要學習與模仿的對象仍是來自於面向海洋的外部。在以英美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代表的海權金融的影響下,改革開放的幾十年來,在發展上領先的也以沿海地區及城市為主。而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與國內外形式的不斷變化,在新時代下的西安若只是單純地複製套用已經沿襲許久的老一套模式,難以在新的環境之下尋得突破與進展,對於我國長久以來所欠缺的、而今正在成為新的引導方向的的“向西走,向內看”,對於陸權經濟金融的重新重視與強調,勢必是發展的突破口與快車道。

相比於當下我國的各中心城市與經濟發達地區多數所具備的良好的先天稟賦與區位優勢,在西安身上所肩負的更多是前人所未能觸及的、全新的發展方向與觀念,可謂是更具中國特色的一條偉大的建設與發展道路。

西安的繁榮發展,一方面是在為國家建立起穩定的西北門戶與樞紐,更重要的是肩負著開拓出一條具備中國特色的,陸權與現代金融經濟體制機制相結合的優秀髮展道路,從而由後進追趕轉向引領超越,爭取為我國接下來的發展改革樹立新的思路與方向。


許維鴻


首先中心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兩個,看要從什麼角度考量,我說說我的看法西安從經濟地理看已經不能算作西北了,為什麼高速鐵路的開通已經大大縮短了空間距離了,西安更接近內地,從軍事來說蘭州才是真正的西北中心,首先蘭州做中連6個城市,是中原關中內地西出的大城市,蘭州在地理位置來說才在真正的西北中心國家想要穩定西北發展蘭州是第一要務,蘭州可以吸收附近的少數民族,大西北雖然人少可加起來也得幾千萬快一億人口了吧,可是幅員遼闊,人口加起來還可以的西北竟沒有一個經濟數據上像樣的特大城市,這個政府實在說不過去啊!看看美國的洛杉磯,拉斯維加斯,那個不是建立在沙漠只上,而且這些城市周邊沒有人口基礎,蘭州有黃河穿城而過,周邊人口基數眾多,只要國家傾力支持,在西北起碼應該發展出一個能和東部能抗衡的超大城市,(這個城市的水平人口在800要左右,GDP在2萬億左右)這樣才能帶動大西北的發展,才能穩定西北,緩解東西部的發展不平衡問題,這是我的看法,把西北人口聚集在城市才能緩解西北的生態危機,別和我說什麼環境承載能力,那美國建立在沙漠的城市有什麼環境承載能力,只要水源能得到解決就可以了,這是我的看法!


夢裡不知身是客65410762


一帶一路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戰略性項目 文/張明正 改革開放中所採用的核心手段之一就是引進資金、技術來發展我們自己。但到今天我們的國家發展了,再想引進資金、技術等的可用空間顯得也比較小了。而反觀現在的我們當下經濟、技術等方面也發展的不錯了。何況當下競爭激烈,因此我國還想高速發展顯然是遇到瓶頸了的。因此我們需要走出去。 因為我們有資金、也有技術,而周邊也不乏窮國,他們在基礎建設上、在資源開採上、在各種技術上、在資金上都是很欠缺的,所以他們要想快速發展是存在眾多的溝溝坎坎的,因此他們要想快速發展是會急需資金、技術等方方面面的支持的。所以我們的資金、技術有了很強的外延空間的。當然與一些技術先進的國家我們也是有不少的潛在可合作空間的,我們知道技術是先進生產力,也是回報最豐厚的。當然這些技術所能發揮的使用價值也是最高的。所以我們是可以與他們進行各種形式的合作開發的。這樣一來我們不僅能夠更好的提升我們的能力水平,並且還可以獲得較為可觀的利益回報。退而求次即使我們不能與他們進行合作開發,僅僅只是引進其優秀產品,這對提升我國國民的素質、生產水平等等方方面面來說也是會有很大好處的。當然與世界各地資金、技術、資源的緊密聯繫、貿易往來進行的互利互惠聯通,這對我們的發展也是會有諸多裨益的。 我們知道滿足需要都是贏利性形為,所以無論在別國或是我國需要的方面進行合作,都是會存在有很大的贏利空間的。所以合作越多,贏利也就越多,對我們國家的發展也就越有利。 何況一般來說我們擁有的是資金和技術所以在合作中是擁有較為主導性話語權的,而在利益分割中同常也是會有較豐厚的回報的。所以向窮國、弱國輸出資金、技術、產品同常我們是可獲得較高的回報的。而對富國輸出產品、合作開發、引進技術、產品等,同樣對促使國家發展是很有利的。 因此這種走出去戰略對我們來說是相當高明的,一方面它降低了國內的競爭壓力,可以使國內企業能有一個更輕鬆的更有發展性的空間。而對於走出去的資金、企業等同樣的會贏得相應的較好發展機遇和豐厚回報。除此之外還可能由於我們的走出去,可以使我們在經濟、技術、資源等方方面面的輸出和引進都獲得及時、高效、互利互惠的立體聯動,這樣一來自然對於我們國家整個的快速發展而言是有很強的推動作用的。 當然除了這些直接利好外,其它的好處也是不可忽視的。首先它提升了我們的國際地位、擴大了我們的朋友圈,使我們的聲音能夠更有份量。這樣一來也降低了我們的種種安全風險,也會更利於我們實施種種主張。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與我們進行各種合作的國家越多,合作的層次越深、對其經濟影響越大,那別國與我國產生敵對行為的可能性就越低。因為他的敵對對他自己的國家也是很不利的,所以他們的所作所為就得有考量。因此彼此發生衝突、戰爭、敵對的風險自然也就小了。同樣的因為彼此有合作、有聯繫、有利益互動,所以在我們有需要的時候,對方的態度就可能會顯得軟化和更有利與我們。這樣一來,自然對我國的整個生存環境而言是有很好的良性作用的。何況當我們主導一帶一路,並使幾乎全世界的國家都參與進來時,這對整個國家地位的利好、經濟的利好等方方面面的利好作用必將是非常巨大的。所以一帶一路絕對是一個戰略性的頂級優質項目。


張明正走在尋真路上


1、整個西北地區(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陝西+內蒙古西部),其面積36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960萬平方公里的37.5%。其人口11543萬人,佔全國人口138271萬人的8.35%。GDP產值53686億元,佔全國GDP產值744127億元的7.21%。人均產值47967元,居全國人均產值53817元的89%。西北地區是中國面積最大、資源豐富、氣候條件相對惡劣、交通條件相對閉寒、人口相對稀少、經濟相對落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區域。 2、西安是陝西省會,西北唯一付省級城市、西北地區第一大城市。國家區域(西北)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與工業基地與中國製造業基地。陝西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科教中心,世界文化名城,中國西北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西北地區唯一新一線城市。 3、烏魯木齊是新疆首府,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與中亞、西亞交流的商貿中心城市。蘭州是甘肅的省會,歷史上是中國的軍事要塞,是原蘭州軍區所在地,現為中國西部戰區陸軍司令部所在地與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西北中心城市之一。烏市與蘭州是西北地區兩個二線城市…


留研


西安市規劃面積10108公里,2017年末常住人口達908萬人。2017年被稱為西安大發展元年,實現GDP是7469億元,增長19.37%,總量在全國城市排名為21位,上升5位,測算人均GDP為82257元。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未來5-10年的西安將實現跨越式發展,再創昔日古都的輝煌!

西安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知名高校雲集,擁有普通高校63所,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7所“雙一流”建設大學,在校高校學生73萬人。另有研究生培養單位43個,在學研究生9.47萬人,各類科研機構3000多所,高新技術企業數1506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29家,僅2016年一年,就實施科技計劃項目116項,申請專利量46103件,專利授權量38279件。在高科技人才和高新科技的引領下,西安的高科技產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西安擁有西鹹新區、陝西自貿區、西安港等經濟工業高地,2017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迅猛,有近30家的大企業總部級項目入駐西安,包括阿里巴巴、京東無人機、圓通快遞等知名企業。



西安還是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交通戰略核心,公路、鐵路、航線網絡在西北地區排在首位,已開通至北京、廣州、長沙、深圳、武漢、鄭州、石家莊、成都等的直達高鐵線路。貨物週轉量、旅客運輸週轉量、機場旅客吞吐量、接待國內外遊客人次,旅遊收入等在西北地區都名列第一。所以,西安作為西北的中心城市當之無愧!


正哥說民生


從國家層面看西北中心城市應是西安,她承東啟西,是大西北連接祖國各地的承接點。就西北來看,中心位置放在蘭州更合適,對周邊輻射帶動作用更大些。西北幅員太遼闊,新疆應單獨區域化,以烏魯木齊為中心建立中亞中心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