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麼樣才能把殲20改成戰鬥轟炸機?

一坑四彈


其實不僅題主這麼尋思,611所的工程技術人員也在思考這個問題。而且很走運這個問題應該能夠找到解決辦法,在這裡答主無責任猜測一下,目測殲20的對地攻擊增強型或者說承擔著類似於殲-16任務的雙重任務型號很快就可以面世了。

至於這種殲20的對地攻擊增強型(注意不是戰鬥轟炸機)到底什麼樣,筆者認為應該比較類似於美軍已經放棄了的FB22方案。相對於基準型號的F-22制空型,FB22設想採用無尾三角翼/菱形機翼設計,增大其機翼面積,提高升力性能。同時加大機身彈艙,確保其能夠攜帶更多的大型對地攻擊載荷或數十枚100/150公斤級的小型靈巧炸彈。經過改進後的FB22預計最大起飛重量比F22增加4-5噸,但是得益於F119發動機的超強性能,其主要的空戰指標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具備同第三代戰鬥機抗衡的能力。

有所不同的是,美國空軍對於第四代戰鬥機的空對面攻擊任務在後來走向了F35系列的分佈式殺傷路線,而預想中的“新一代的F-15E”FB22也隨著F22的停產與生產線拆除而不再被人提起。但是,如果我們能按照這個思路改出國產版的殲20雙重任務型,對於未來我軍第四代戰鬥機的任務編成,以及未來空軍的空中戰役學說都有很強的象徵意義,值得我們繼續拭目以待。


軍武次位面


具體先看下圖:


飛機作為現代最複雜的工業品之一,一樣遵循這張圖中的大部分流程。

當飛機制造公司有想法制造一款新飛機時,都會先進行這一步。問問終端的需求,問問供應商的技術能否支持,同時也會將自己的一些構想推銷給終端,看看大家的反映。這個階段可以天馬行空,也可以隨意發揮。但是隨著項目深入,大家會很仔細地研究未來需求,然後分析可行性,把飛機的大概輪廓確定下來,比如說是氣動佈局,要飛多遠,用多少個引擎,需要實現的戰略和戰術意圖等。這個階段的費用都由飛機制造商自己承擔,調研時間可以持續幾年時間,畢竟這個是為未來準備的。


戰鬥轟炸機是一種結合戰鬥機與轟炸機功用的軍用飛機,有“戰轟機”的簡稱。

戰鬥轟炸機同時具有攻擊海上、地面目標和空中反擊的能力,與以往執行轟炸時需要戰鬥機護航的轟炸機不同,戰鬥轟炸機本身具有防空能力,一架就可以確保任務順利執行。戰鬥轟炸機的任務是對目標進行密接支援,作為戰術轟炸機使用,它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空防能力,可以充分在區域衝突中與地面支援中展露頭角。戰鬥轟炸機雖然具備2種飛機的功能,但直至第四代的戰機為止,大部分的戰鬥轟炸機在空戰上不如專用空戰的戰鬥機,如F-15E在空戰上不如F-16(由於武器掛載變化之故)。加上很多戰鬥機也具備一定的空對地能力,因此現代的戰機發展多以空戰為主、轟炸為輔,或一種專門空戰的戰鬥機配合一種專門轟炸的戰鬥轟炸機,如:F-16配F-15E、F-22配F-35

殲-20於2007年作為重點型號工程立項進入研製階段。軍方與機關支持有能力的單位承研子系統、分系統級機載設備,研製過程採取多家競爭方式,以降低項目風險。2017年3月9日,央視首次證實殲-20已經服役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軍事專家王明志2017年5月23日通過央視節目解讀,目前,中國的航空裝備體系主要以三代機為主題,四代機為骨幹。殲-20是中國新一代隱身飛機,主要發揮“尖刀”的作用,可穿透敵方防控體系,對敵方空中作戰體系中至關重要的目標進行打擊。 王明志表示,殲-20的優勢在於進攻,而不是防禦,即使殲-20要掩護轟-6K執行護航任務,也會以進攻性制空作戰的方式進行前伸護航,為轟-6K形成一個屏障,確保其安全。

軍事科普作家陳光文5月16日通過中國《科技日報》表示,就目前中國官媒披露的消息看,殲-20在空戰中主要用來“踹門”和攻擊關鍵節點。

2017年11月12日,央視播出的有關解放軍空軍的節目中介紹了殲-20、運-20等裝備及各種新型戰術使用。在該視頻報道中,解放軍飛行員形容殲-20是“踹門一腳”,“一根針破一張網”的進攻性武器。央視報道暗示,由於具備優異的隱身性能,面對雷達、預警機等現代戰場上至關重要的節點,殲-20的隱身性能可以縮短被發現的距離。

分析稱,作為一名“刺客”,逼近到合適的距離突破對方防空網,獵殺關鍵節點,擊破防空網。最重要的偵察—指揮節點被點殺將導致戰場信息偵察的一邊倒。正因為這種改變戰場局面的決定性作用,殲-20才被稱為“進攻性武器”。

綜上所述,殲20的功能和定位早就定義的非常清晰了,它所有的性能指標也是為了實現這些定位而制定的。


閒人閒話正合適


戰鬥轟炸機。這個題目說的很好,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其實我們去看一下歷次局部戰爭裡面,美國軍隊對於自己隱形戰鬥機還是轟炸機的使用,其實更多的並不是說跟對方的戰鬥機形成代差以後屠殺對方的戰鬥機,而f22b2f117等等一系列隱形飛機所執行的任務都是擔任尖兵,突入到敵方防空領域比較重要的地區,殲滅掉敵人比較重要的防空目標或者是戰略目標。

你比如說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當時美國f117編隊的那些飛行員最驕傲的事情就是我們在敵方防空任務最。嚴格的巴格達地區對敵人實施了斬首運動,對敵人實施了扔炸彈這種光榮的傳統。

大家是否想過f117。戰鬥飛機為什麼會執行這樣的任務呢?其實美國人研究隱形戰鬥機的目的一部分就是為了遏制敵方的先進戰鬥機。但是現如今美國已經全球無敵了,在這種情況之下,根據鄧公的理念,現如今大型熱戰爭是打不起來的,只有局部的熱點戰爭,這種局部的熱點戰爭裡面,那自然能夠把損失降到最低,這是最好的,所以這些隱形飛機能夠以高額的殺傷比對敵人實施重創的同時減少自身傷亡就成為了一個比較讓人滿意的地方。

這已經不是那種拿人命去堆得勝利的時代了,能夠減少一個技術人員,尤其是高級飛行員損失,這是特別重要的前提,對於很多國家來講,研製隱形戰鬥機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奔著這個目的去的,所以這也就所謂的戰鬥轟炸機的這個理念。

當然,很多人都提到了要改裝成為戰鬥轟炸機,必須要增掛外射武器掛點,一點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為什麼?咋戰爭的區域這個時候進入武器高尖段話了,有時候一顆導彈的作用可能比幾百噸的炸彈來得更加重要,這不是吹牛,比如說高空有幾百家戰鬥機,再家一家預警機,你認為目標的優先等級是消滅完這幾百家戰鬥機以後去消滅這個預警機。更加重要的還是先消滅這個預警機,然後再消滅幾百家戰鬥機呢。

天空之中有預警機,(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地面上就有雷達,如何解決敵方的地對空雷達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一顆導彈足夠了。

這就對飛機本身提出的要求就不高了。飛機本身帶一顆導彈或者是幾顆導彈,能夠精確地命中目標,這已經是可以說很值得嘗試的一件事情了,這對於導彈本身的要求就有點偏高了。

說一句實話就是能夠在敵方干擾嚴重的區域。高精度的命中敵方的戰略目標,這種導彈具有隱身性,具有快速突防能力,具有強大的看干擾能力,具有大威力,一擊致命一發子彈直接打中對方的大腦,讓敵人的四肢癱瘓,這才是隱形戰鬥轟炸機所必須要承擔的戰爭任務,而不是掛著一大堆炸彈去進行地毯式轟炸,那樣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漩渦鳴人yy


戰鬥轟炸機好嘛?飛機不是人,不能文武雙全。而且古往今來,也沒有誰夠的上是文武雙全的。

現在的戰鬥機由於發動機推重比越來越高,推力越來越大,在不對空作戰時,有能力攜帶對地打擊彈藥,執行對地攻擊任務。而且電子設備越來越完善,雷達既可以對空搜索跟蹤,也可以對地對地導航,瞄準轟炸。

即使不叫戰鬥轟炸機,也可以擔負轟炸任務。所以二戰後早就沒有輕型轟炸機了。第三代戰鬥機出現後,通用的輕型對地攻擊機也基本沒有了。幻影、F-5,F-4,F-16都可以對地投彈轟炸,發射導彈。只有蘇聯還堅持對空和對地使用不同的機型。

殲20外部機翼下有四個掛載點,可以很容易增加對地打擊能力,只需要稍加改動,再修改雷達火控系統功能就可以了。殲20無外掛也是有對地打擊能力的。

不過對地攻擊要冒著敵方防空活力,採用外掛武器降低隱身性,內置武器載彈量小。十幾億的飛機只適於打擊雷達站等高價值目標。作普通轟炸任務得不償失,大材小用。

況且中國的外部空中威脅很大,殲20主要還是用於制空作戰,對地攻擊機還待從長計議。短時間內既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

美國的F-22也是對空為主,對地打擊主要依靠F-35,F-15E,F-16C/D。

所謂戰鬥轟炸機,已經是一個過時的稱謂。其本身含義也是和截擊機相呼應的。現在專用截擊機也趨消亡了。

現在都是多用途戰鬥機,根本沒有戰鬥轟炸機。這個概念早就過時了。

中國有很多的專用作戰飛機。現在有殲轟七、殲七和殲八。殲十一是以空戰為主的,不是多用途戰鬥機。

多用途戰鬥機只有殲十和蘇-30。

殲二十沒必要強化對地攻擊。應該發展一種隱身無人攻擊機,伴隨殲二十作戰,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殲-20隱身戰機改裝成戰鬥轟炸機,不是不可以,只是以目前的狀況來看,我們還會以生產製空型為主,但是作為戰鬥轟炸型依然可以做預研。畢竟我們也有這樣的需求,未來隱身化的發展是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趨勢。


殲-20隱身戰機

通過國外的空戰機型最後都是更改為戰鬥轟炸型來看,我們未來在一定的時期內,必然也會走這條路。比如F-16戰機在Block60批次以後都是屬於戰鬥轟炸型戰機,像以色列引進的F-16I戰機就是屬於戰鬥轟炸型的。也就是通過機背增加保形油箱來增加戰機的航程,加強了遠程對地打擊能力。
F-16戰機的Block60批次的對地打擊型

F-15戰機同樣也有這樣的改進型,比如F-15戰機的最新型號F-15E就是戰鬥轟炸型的。通過更換更大推力的發動機和增加機翼兩側的保形油箱的方式增加戰機航程。比如沙特購買的F-15SE就是這個類型的,增加了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


F-15E
眾多的武器掛架

俄羅斯的蘇-27系列也同樣有這樣的改進型,蘇-34戰鬥轟炸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其採用的世界首創的並列雙座佈局,憑藉強大的機內燃油,增加了垂尾油箱,讓其擁有良好的作戰航程。還有一款就是蘇-30MK系列,我們國家引進的就是蘇-30MKK,而印度引進的是蘇-30MKI。
蘇-34的強大掛載能力

殲-20改進成為戰鬥轟炸機,擁有一定的基礎優勢,那就是殲-20戰機龐大的機體設計,讓擁有2000公里作戰半徑的殲-20戰機完全可以勝任遠程對地打擊要求。雖然說殲-20戰機的內置彈倉只有6個掛架,但是對隱身要求不高的打擊情況下,完全可以掛在隱身彈倉的方式,來進行大規模的對地打擊。殲-20戰機的戰鬥轟炸型只能等到殲-20安裝完WS-15發動機以後才可以考慮。
殲-20的內部彈倉

但是如果只是利用隱身要求突防打擊,也完全可以使用內置彈倉攜帶內置空地導彈或者小直徑彈藥,並且兩側攜帶兩枚PL-10E格鬥導彈自衛。完全可以摧毀敵方的防空節點,達到為後續空襲戰機的鋪路先鋒。


網友設計的殲-20轟炸型的狀態

從美軍運用F-117的狀態來看,一次空襲只能攜帶2枚激光制導炸彈的能力來看。我們的殲-20戰機遠勝於這樣的方式。但是目前的狀況我們不會有對殲-20戰機有這樣的改進,畢竟空軍的需求還沒有得到一定的滿足,再加上我們WS-15發動機還沒有完全定型裝機。殲-20戰機的整體設計性能還沒有完全發揮,沒有大推力發動機,戰鬥轟炸型的殲-20也無法更好的發揮其性能。
退役的F-117一次只能攜帶2枚激光制導炸彈


而目前我們只能用殲-16戰機作為殲-20戰機的最佳搭檔。我們殲-16戰機擁有12噸的載彈量,自然可以彌補殲-20戰機的無法大量對地攻擊彈藥的問題。但是最好的方式還是,戰鬥轟炸型的殲-20配合空戰型的殲-20是最好的組合。
殲-16戰機
圖片來源於網絡 殲-20的最佳搭檔殲-16組合


而等我們的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研製成功後,進入部隊服役,我們就可以使用全隱身戰機突防,給敵人以最難以發現的軍事反擊。並且殲-20戰機也可以是轟-20戰略轟炸機最好的護航戰機。期待未來我們也可以讓那些對我們充滿敵意的傢伙們能夠面對我們的隱身打擊力量望而卻步!!


淡然小司


怎樣能把殲20改成戰鬥轟炸機?我是雪松,我來回答你的問題:殲擊機與轟炸機使用性質不同,殲擊機屬於制空戰機,要求速度快,爬高快的靈活機動性能。如果把殲擊機改成戰鬥轟炸機勢必增加載彈量造成機動性遲緩。那就失去殲擊制空意義了。所以不能亂改。


雪松127947852


把殲20改成轟炸機,理論上可以,實際行不通的,兩和飛機作戰理念不同,

這就好比把80年代的彩色顯像管電視機改成液晶電視,改已經失去了意義,如果改的話殲20從內到外都將改變,可能改完了我們己經找不到殲20原來的影子了,改裝所需要的時間和費用將遠遠超出從新設計一架轟炸機,從世界航空發展史沒有這樣的例子,,,,,,




孤家寡人tth


我覺得把大型客機改裝為轟炸機還是靠譜的,但是戰鬥機本身就是為了空中狗鬥用的,身材不適合裝那麼多炸彈的


藍鳥啃蘋果


試著設想了一下,在不做大改動的前提下,無法進行修改。主要是卡在了隱身要求上,

殲20的機頭部設計保證了他的隱身性能,機身下表面,進氣道側面都有彈倉,無法增掛保型油箱和彈倉,唯一的可能性:在機翼下面掛載保型彈倉,戰鬥機機背處,掛載保型油箱。彈倉的效果並不好,遠沒有正常掛載的多。


筆不意馳


改戰鬥轟炸機最應該考慮其效費比的問題。特別是四代戰鬥機單價非常昂貴,造價都在十億人民幣以上。殲20作為制空型戰鬥機且具備隱身能力,在未來空戰中擔負的是臨門一腳的存在。與其將其改為戰鬥轟炸機,倒不如將提升主要能力制空。如果發生戰爭,在殲20取得絕對制空權後,由殲16擔負此項任務豈不是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