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雲龍講壇】|大話易經與潮汕風水(一)

【雲龍講壇,拍古論今】

【雲龍講壇】|大話易經與潮汕風水(一)

風水有時不得不信,但也不可全信,潮汕人不僅信風水,而且也好多人略懂風水。會看山掠龍的都認為“不到潮汕不出師”的說法。 我曾收藏一本《河洛神圖》是大禹治水時用的,最先提出八卦的名字。比周文王最少早幾百年。”天地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語出《河洛神圖》。從古代來說,有關風水成說的,最早應數《河圖》《洛書》了。

《河洛神圖》裡面記載如何看山掠龍,因疏利導,風水五行,占卜卦象,有三十六卦四十八乂。每卦都畫有圖形卦象並配古詩四句,高深莫測!

想想也覺得有點道理,大禹要治好水,首先必須熟悉全國地形地貌,水汶山川。講究形住氣數,所以中國風水鼻祖更首推大禹。

【雲龍講壇】|大話易經與潮汕風水(一)

大禹在治理洛河遇到難題,數日在河邊徘迴思索,苦無良策。忽見河邊爬上一隻老烏龜,龜殼形如先天八卦圖,大禹大悟,終於用八卦方位生旺死絕的對沖原理把洛河治好!後大禹把治水心得寫成《河圖》,《洛書》,第一次闡述先天八卦的由來。“天地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乾為父得九,坤為母得一,震長男得八,巽長女得二,坎中男得七,離中女得三,艮少男得六,兌少女得四”。《河圖》《洛書》之精妙,清代術士江慎修說“卦之精即圖,書之精,卦其右契,而《圖》書其在券也“。即卦出自《河圖》《洛書》也,周文王之《易》來源於《河圖》《洛書》,《河》《洛》是開啟《易經》研究之門,《易》之前已有《易》,那就是大禹的《河圖》《洛書》,從宏觀講為宇宙運動變化的圖式,包羅萬象,從微觀講揭示人體的秘碼,奧妙無窮,對氣功,特異功能奧秘研究都有啟示。

《易》民國之前的書都稱佔或《卜易》多,也有不少專門的研究書籍,卜易,顧名思義,就是算卜卦數,以起四柱,測字之類為主,始祖首推周文王,我查了《歷代帝王錄》,周文王實為大禹的後代,禹之前帝位實行禪讓制,堯禪讓給舜,舜禪讓給禹,但從禹之後才實行世襲制,他的兒子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所以文王應是禹的子孫後代。由於祖傳和天賦,他把《河洛神圖》中的卦數推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用龜殼和金錢起數,便能斷吉凶禍福,精準無比,比現時北斗衛星定位還牛B,他執政時全國不設監獄,

劃地為牢,誰都難逃他的卦數。 但強中更有強中手,他的奇門遁甲之術卻不如姜子牙姜尚。周文王只懂卦數之精妙而不在行於萬物精氣的形成聚散,以及如何把大禹的風水學《河圖》用於打仗時排兵佈陣 。

【雲龍講壇】|大話易經與潮汕風水(一)

姜尚手下有個大將叫武吉的,原來是個樵夫,與姜尚是鄰居,姜尚曾叫他近日不出門,有大厄,不聽。砍柴至城門,放柴擔時不小心撞死一老婦。剛好周文王出行路過,文王圈地為牢,令第二日處斬,武吉家有老母,告求文王允其回家看一下老母,文王念其孝,同意。

武吉回家看老母之後,即找姜子牙救命。姜子牙早算出武吉乃一代將才,為周朝開國大將,便用奇門遁甲術破了周文王卦象卜數。 姜子牙讓武吉在家中東南角挖一地坑,躺一日假死。巡城武士見武吉第二日沒歸案報文王。文王起卦搜尋,競找不到武吉蹤跡, 武吉失聯! 文王暗罵武吉小人,背信棄義。後武吉在街上行走,撞見武士被抓,文王問其故,武吉將實情上告。原來姜子牙用奇六盾甲破了周文王姬昌的易數!(待續)

作者簡介:入雲龍,真名林奕藝,嶽麓小說網簽約作家,曾供職南方都市報和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現系《潮商在線》總編,汕頭市作家協會,揭陽市作家協會會員 。易學研究者,書畫詩歌愛好者。追求由心而形,執手寫意,不刻意,求隨意。以真誠感悟人生,讓緣份造化未來。

【雲龍講壇】|大話易經與潮汕風水(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