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原創」DApp求生之路:日活僅有個位數,野心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原創」DApp求生之路:日活僅有個位數,野心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區塊鏈的價值不應止於投機。

幣價之外,區塊鏈蘊含更多可能,比如在底層協議上建構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

你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場景:在不需要中心化權威機構認證的情況下,用戶就可以進行數字資產(包括但不侷限於數字貨幣)的購買與支付,並且所有權信息公開透明。

看起來很美好,但是當區塊鏈概念已經流行起來,市面上還沒出現一款現象級DApp,原因何在?與互聯網產品相比,DApp有什麼短板?具備什麼特徵的DApp才有可能脫穎而出?


1


什麼是DApp

DApp是搭載在公鏈的應用程序。與APP建立在IOS系統或者Android系統上不同,DAPP建立在底層區塊鏈開發平臺和共識機制上,屬於分佈式應用。

說明兩者區別最簡單的例子是:如果一個作家在以太坊上搭建一個DApp,發行一本書籍,並基於此發行1萬個Token,每個Token 1美元,除去少量轉賬Gas費用,他個人將直接獲得這1萬美元;但如果作家把作品放到騰訊旗下的閱文APP平臺,平臺扣除服務費,只有其中一部分支付給了作家,這種存在中間商的模式就是App。

顯而易見,DApp的特徵之一是去中介化。

據國外信息分析網站DappRadar的分類,目前市面上的DApp可以分為以下幾類:遊戲、交易所、加密收藏品、博彩、以及為加密收藏品提供交易的市場、其他等6大類。

「原創」DApp求生之路:日活僅有個位數,野心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2


DApp開發現狀

雖然從總量看DApp未成規模,DappRadar收錄的DApp沒有超過1千。但這僅是基於以太坊區塊鏈開發數量,隨著新的公鏈主網上線,基於EOS、NEO、MOAC等公鏈開發的DApp已經在逐漸增多。

根據ProChain整理的一份資料,EOS主網上線僅2個月,EOS索引網站EOSIndex就已經收錄224個DApp項目。

「原創」DApp求生之路:日活僅有個位數,野心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EOS生態佈局


從上圖看,整個EOS生態已初見規模,基於該公鏈開發的DApp涵蓋了生態支持、交易所、側鏈、開發服務、行業應用等五大類。

此外,基於NEO上的DApp超70種,基於Moac公鏈開發的DApp已經有33種,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但從影響力來看,DApp還遠遠比不上很多互聯網產品,能走紅的DApp也多是一些打著擦邊球的菠菜類、炒作類產品,前者如Fomo 3D,後者則以CryptoKitties(加密貓)為代表。


3


遊戲引領DApp方向?

7月20日,一款名為Fomo 3D的以太坊遊戲開始在國內傳播。和其他遊戲不同,在Fomo 3D的機制中,“最終Key購買者獨佔獎池所有ETH”、“所有過程有智能合約完成”的設定,吸引了大量投機者蜂擁而上。

但當大家以為遊戲會長時間持續的時候,Fomo 3D首輪被玩家以技術的手段終結,贏家直接拿走了近2000萬元的獎金。

而更早些時候的加密貓,僅在去年春節期間就創造了7天4.5萬ETH交易流水的天量記錄,而上文提到的DappRadar網站數據,同類型DApp的日流水數據卻只有幾十。

為什麼只有這幾款遊戲會如此火爆?

“其實加密貓並不算真正的遊戲,只能說和同時期還處在原型或者demo階段的遊戲相比,它的完成度是比較高的,加上區塊鏈‘價值屬性’和‘唯一性’首次亮相帶來的效應,這款遊戲才突然火了。”一位區塊鏈遊戲玩家小A告訴31區,加密貓出現之後,出現了很多同款,“基本上都圍繞虛擬資產買賣展開,從總統、明星、貓狗,再到郵票、顏色、表情,各類遊戲層出不窮。反正只有你想不到。”

但熱度一過,這類遊戲的缺點就暴露出來:機制單一,沒有長期價值的情況下,交易量斷崖式下跌,“現在談遊戲類DApp比肩手遊、超越端遊、重新定義遊戲還為時過早。”小A表示。

除了遊戲類產品,早早進場分一杯羹的還有區塊鏈即時通訊產品。


4


區塊鏈社交DApp

社交是人類社會基本、高頻行為,互聯網時代QQ、微信佔領了用戶大量的時間,在區塊鏈開發過程中,少不了以社交為屬性的DApp。

據瞭解,目前市面上至少有Beechat、Mixin Messenger、幣用、ONO等多款區塊鏈社交產品。

以Mixin Messenger為例,它是搭載在Mixin Network上的DApp,設計了數字資產錢包和聊天通訊軟件兩個功能,“Mixin Messenger 的特徵是資產上鍊、數據加密。”Mixin運營總監王乃嶺告訴31區。

對於社交DApp而言,什麼性能最為重要?

王乃嶺認為,未來數字資產越來越普及,社交DApp保證資產安全、便捷轉賬會是必備功能,目前已經能實現。

資產上鍊可以理解,畢竟需要保證數字資產安全,不過與大家想象不同,“聊天信息”上鍊並不是一個必要功能。

“Mixin Messenger聊天屬性和Whatsapp一樣,數據做加密處理,至於大家提到的‘聊天內容上鍊’,不現實,也沒必要。因為用戶社交是私密的,如果上鍊,那就透明化了;另一方面,服務器也無法支撐。”王乃嶺告訴31區。

遊戲、公證防偽、物聯網、AI人工智能、社交通訊、內容版權等板塊,都是DApp能夠釋放效能的領域。

BeeChat國際社區架構師Eric Johnson認為,“由於DApp和交易數據、資產,以及不可篡改的存儲關聯密切,它的進展也取決於區塊鏈技術的成熟程度。對普通用戶來說,目前很多DApp設計還相對笨拙和複雜。”


5


難點還是技術

雖然很多團隊宣稱自己的DApp用戶已經達到百萬、千萬級別,但不可否認的是,距離DApp大眾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

首先是技術問題。

目前市面上DApp大多基於以太坊、EOS區塊鏈底層,但當某一款DApp大火,比如加密貓、Fomo 3D等區塊鏈遊戲,用戶短時間大量湧入的時候,整個網絡卻癱瘓,不僅影響體驗,還嚴重影響投資收益。

其次,由於上鍊信息的不可篡改,DApp運行過程中哪些信息需要上鍊,哪些不必要,隱私與開放的邊界還將持續探討。

而用戶體驗則直接影響了用戶數量。

DappRadar網站數據顯示,即使是最活躍的遊戲類DApp,用戶日活也僅在數百,大多數甚至不過百。以最火的Fomo 3D為例,該遊戲首輪日活最高破萬,但這個數據和互聯網App千萬級,甚至億級用戶量相比,還相差甚遠。


-------------------



當“空氣幣”逐漸散去,區塊鏈的未來肯定要著眼於落地應用。目前來看,如果DApp背後是未來三十年發展趨勢,那麼我們在2018年看到的DApp,至多走了1/30而已。

不過,從“區塊鏈產品”能引起的公眾追捧看,似乎已經在說明:DApp時代已來,只是尚未流行。


(應受訪者要求,本文部分人名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