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紅葉小檗的栽培管理要點

紅葉小檗為落葉灌木,枝葉均為紅褐色,喜光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萌芽力強,耐修剪,是我國北方綠化樹種之一。惠農學堂總結積累了一些經驗,供園林同行參考。

春季栽植栽植宜早,修剪宜狠。最好在土壤表層初化,樹液尚未流動之前(北方3月10日至4月10日)進行。栽後踩實,噴霧,漫灌,自枝條上部剪去2/3,3至5天灌水一次,風沙較大時每天需噴霧1至2次,第三次灌水後培土封根。栽後需設風障,以避免風搖損傷新萌發的鬚根。風季過後,新芽多已經萌發(約20至30天),灌水2至3次,撤除風障。

施肥應選在當年雨季,長勢較弱者可適當噴施葉面肥以促進枝葉及根系的生長,達到良好的觀賞效果。夏秋季節栽植栽植宜晚,修剪宜少而輕,最好在入伏之後,當年生枝條半木質化後進行。此時正值雨季,供水充足,土溫較高,有利於生根。

紅葉小檗的栽培管理要點


立秋之後亦可栽植,這時當年生枝條木質化基本完成,植株生長勢明顯減弱,並逐步轉入休眠期,但地下根系仍在生長。由於地上部分蒸騰的減弱,養分和水分的需求相對減少,利於根系生長和休眠。栽後踩實灌水,輕剪或不剪,需搭遮陰網(或棚),每天對葉面噴霧3至5次,嫩枝嫩葉枯落屬正常現象。待新芽萌發(約15至30天)後方可撤去遮陰網(或棚)。施肥時間應選在次年早春,為紅葉小檗新枝萌生提供充足的養分。

栽植成活率與選苗、水、肥、氣、熱等多項內容有關。應選擇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的小苗,如用做造型最好選2至3年生苗。移植時儘量多的攜帶母土或土坨,夏秋栽植必需帶土坨。施工中應密切關注天氣情況,春季避開大風、沙塵暴等惡劣天氣。

夏季趕在雨天前栽植,可大大提高苗木成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