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2650億!央行終於“降雨”了!

出其不意的驚喜。

18日,央行開展500億元7天逆回購、500億元14天逆回購,由於沒有逆回購到期,等於向市場淨投放2000億元。

而17日,央行意外宣佈開展2650億元的1年期MLF(俗稱麻辣粉)操作。

也就在十天前(7日),央行已經開啟了本月的首次1765億元1年期MLF操作,當日剛好有17645億元MLF到期,所以上次將到期的MLF和降準置換的MLF全額對沖。

因此,本月此次二度開展的MLF操作將會全部淨投放到市場,2650億!

要知道,這MLF操作向來都是一個月一次,而這次僅僅相隔10天后央行再次操作,背後到底有何深意?

MLF乃何方神聖?

最近總有看官跟本君抱怨,說看不懂財經新聞,我表示很惆悵啊!

畢竟我們一起共度了上千個日日夜夜,竟然還沒能讓各位上道……

看來,藥不能停,科普得繼續。

您要知道SLF、MLF、SLO、PSL這些一連串的英文,一年能在新聞裡出現300天,希望各位看官務必自己心裡有個明鏡!

其實這些英文縮寫都是央媽手裡的武器,不僅能調節利率跟貨幣供應量還都各自暗藏玄機。

民間常常說央行又“印鈔”了,其實在現代銀行體制下,央行增加貨幣投放並不一定要真的開動印鈔機印錢。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

2650億!央行終於“降雨”了!

因時間有限,今兒就暫且拿本月二度開展的MLF來細說~

它全稱叫中期借貸便利,是2014年9月由央行創設的貨幣操作工作,這幾年用得非常頻繁。

MLF和文章開頭提及的“逆回購”本質都是:

央行給銀行們“貸款”,然後商業銀行們用國債、金融債等抵押,最後銀行借到了央行的錢。

MLF期限一般是一年或者半年,而逆回購期限一般是7天和14天,所以當央行開展MLF或逆回購操作的時候,也就是意味著央行向市場投放貨幣。

需要注意的是,央行通過MLF向市場投放的貨幣只是“基礎貨幣”,基礎貨幣通過銀行渠道還可以派生出數倍的M2(存款+現金)。

此次MLF意外在何處?

都說是武器了,自然不能隨意亂用。

這MLF操作一般是一個月一次,而這次僅僅相隔10天后央行再次操作,確實有點非同尋常。

之前一段時間,央行都是用逆回購投放市場,逆回購都是相當短期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對沖到期的逆回購,相當於就這麼一期一期的往下續,到期一筆投放一筆。

而這次剛好有一筆2700億逆回購到期,大家原本都以為央行還是用投放逆回購來對沖,但沒想到這次用了一年期的MLF。

這就相當於拉長了期限,這筆錢就暫時不著急還了,銀行們一下就為緊繃的資金鍊鬆了一口氣。

市場真的要轉向了?

那這次MLF發行之後,是不是就可以說市場轉向寬鬆了呢?樓市是不是又要起來了?

現在其實就這麼一個僵局,打個比方來說吧:

一個胖子跟一個瘦子同時減肥,胖子還沒瘦下來,但瘦子已經快餓死了。你怎麼辦?

你很想給瘦子一點吃的,但是胖子一定會第一時間搶走,難道就坐等瘦子餓死嗎?

這肯定是不行的,最理想的辦法是,先把胖子捆上,然後給他們一點吃的,保證他們誰都不能餓死。

這才是央行要乾的事。

在本君看來,對於一月二度的MLF操作,釋放出來的信號是目前市場“需要流動性”,但是不會採取絕對的貨幣寬鬆政策。

換句話說就是央行對於流動性的總體力度還是不變的。

貨基寶寶“躺著也中槍”

就在這一來二去的博弈中,最受影響的,便是貨基類寶寶,只要流動性恢復正常,貨基的收益就註定起不來。

shibor全線下跌

2650億!央行終於“降雨”了!

相信各位看官也發現了,最近以餘額寶為首的貨基寶寶,收益率已經跌得不忍直視(3%左右)。

或許有看官要說:“沒事,我還有餘利寶呢。收益比餘額寶高,額度也比餘額寶高。”

But……馬雲9月10號宣佈即將退休之後,支付寶就出了個公告:

“調整餘利寶服務,從2018年10月18日開始,餘利寶的即使取現額度,也從100萬元下調到1萬元。超過1萬元的贖回在T+1日(即下一個交易日)到賬。”

且用且珍惜啊!

就在貨基寶寶日漸失寵的時日裡,銀行們為了趁機吸金,都推出了一些現金產品,如果對資金流動性有比較高要求的看官,以後可以多關注一些“銀行理財T+0”。(篇幅有限,下回詳談)

那樓市和股市呢?

對於樓市來說,開展MLF操作對於開發商的影響是最大的。

因為目前開發商正在面臨的一個很大問題就是缺錢,而現在央行的這一舉動已經在釋放出不會大量印錢的信號。

那麼銀行也不會向開發商拋出大量貸款,這對於開發商來說也是一個噩耗。未來開發商有可能要面臨一個煎熬期。

對於股市來說,國家開展MLF操作不是直接的降準,傳遞的信號是適度的流動性,未來資金不可能十分寬鬆,進入股市的資金還是偏緊。

本君認為,未來股市將會進入資金存量博弈的階段,而這個時候對於聰明的投資者來說,正是好時機。

外資早就嗅到了機會,他們這半年來倉位大幅上升,已經佔到了A股流通市值的6%,距離我們的公募基金的9%,已經越來越近了。

他們敢加倉,就說明現在A股有很強的價值,外資就是這樣,他們總是被嘲笑,但卻總是很賺錢,每次他們抄底,都會被人視為傻子。

但根據長城證券的統計,QFII長期年均收益率高達22.43%,遠超國內的基金保險券商社保,所以你會跟誰站在一起呢?

股市永遠是一個擦肩而過互道傻逼的地方,也永遠是一個少數人吃肉,多數人割肉的地方。

所以,被罵傻逼最多的,往往是最後最賺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