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發現孩子有這5種症狀,就要當心了,可能是多動症!

“我的孩子天天從幼兒園開始就很好動,常常跑來跑去,坐也坐不住,原本以為是小朋友愛玩,也沒多加理會,一直到小學,天天開始會在課堂上打斷老師說話、容易和同學起衝突,也時常接到老師的關心電話,真的好煩惱”單親媽媽小晴(化名)訴說著6歲的天天情況。經過朋友建議,帶天天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居然患有多動症!

發現孩子有這5種症狀,就要當心了,可能是多動症!

“聽到醫生宣佈的當下,簡直晴天霹靂,內心很難接受,但還是決定要辭掉工作陪伴天天治療。一開始天天很排斥治療,甚至還會大哭抱怨自己很努力了,卻還是無法專心,讓我好心疼。”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加上小晴耐心溝通,以及利用輔助器材教導天天課業,現在天天已經進步到在學校可以專心上完一堂課,並且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連老師也感到欣慰。小晴說:「除了耐心,還是耐心,自己的小孩總不能放棄,而且他也沒辦法控制自己搗蛋的狀況,我不怪老天給我這樣的考驗,看到天天的進步,我也學到很多,也希望可以花更多時間陪伴他。」小晴眼泛淚光地看著一旁寫著作業的天天,微笑著說。

像天天這樣的狀況,很多家長或老師都會先責怪是孩子沒有用心的問題,殊不知有可能是因為注意力不足,患有多動症的影響,導致沒有辦法專心。多動症其實是一種腦部發育不夠成熟的疾病,根據研究顯示,約有7~8%的孩子有過多症狀,且最容易在升上小學後被發現,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下5種症狀,就有可能有多動症的問題,建議應趁早就醫確認診斷:

1、無法持續注意做事,譬如作業寫很久卻還是寫不完。

2、常忘記每天該做的事。

3、上課坐不住,喜歡東張西望或自行離座。

4、容易打斷別人的話。

5、容易有人際關係的衝突。

發現孩子有這5種症狀,就要當心了,可能是多動症!

我們最常看到多動症的孩子會出現上課無法專心,課業表現不好,又與同學們處不好等問題,導致孩子心靈受到傷害。這些孩子在學校不被老師瞭解,常被標籤化或經常受到處罰,甚至會被同學霸凌等,若再加上孩子本性都有點衝動,一生起氣來便出手打架等,如此惡性循環造成有可能造成孩子的自信心低落及人際困難,久而久之還可能衍生出更大的問題。

在多動症的治療上,根據美國研究顯示,多動症的孩子利用單純的行為治療成效最低;單純的藥物治療排名第二;利用行為治療輔以藥物治療,孩子的進步成效最明顯。

然而,許多家長擔心藥物會有副作用,其實家長多慮了。的確有少數孩子服用多動症藥物可能會有胃口不佳的問題,但只要調整劑量,並在對的時間服用藥物,一般就能克服胃口不佳的問題。此外,若孩子平常有持續性的運動,比如慢跑、快走或登山等等,也有助於孩子的神經發展。

發現孩子有這5種症狀,就要當心了,可能是多動症!

曾經一位16歲的高職男生,他在幼兒園時就有多動症的狀況,上課期間常常一直打斷老師或同學的對話,也不守秩序,甚至被同學霸凌,原本成績中等的他,變得越來越不喜歡上課,成績也跟著一落千丈,與父母的關係也變得緊張。但是經過父母精心的照顧與陪伴,同時通過一些有利於他的活動行為及藥物治療雙管齊下,他的多動狀況逐漸獲得改善,人際與家庭關係越來越好,成績也開始名列前茅。

因此提醒家長,一旦察覺孩子有多動症的症狀,除了儘早診斷與積極治療外,同時也呼籲,在治療過程中,家長的配合及參與尤其重要,應認識到孩子的不良行為不是故意的,並給予耐心及關愛,才是幫助多動兒最好的方式。

關於多動症,你還有什麼想說的,或是有什麼相關的小故事可以跟我們分享的,來評論區,我們一起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