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百果園用了10年深耕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終極模式

8月13日,百果園宣佈入駐京東到家三週年,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21個城市的1400多家門店已與京東到家平臺建立線上合作,線上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441%。

百果園用了10年深耕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終極模式

這是百果園與第三方合作的一個縮影,除此之外百果園還與餓了麼、美團、口碑等深度合作;加上自營APP、小程序與社群,構成了百果園線上渠道負責人蘇彥所說的到家業務。

在到店板塊,除了門店消費,百果園還通過小程序拼團、社群電商等模式鼓勵顧客去門店自提。

百果園用了10年深耕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終極模式

在到家和到店的場景之外,百果園也在無人零售市場進行了探索,目前在深圳、上海等城市都有佈局。

8月16日在億邦動力百人講線上講堂,百果園線上渠道負責人蘇彥分享了百果園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目標、內容和歷史。

“百果園希望能夠在各個板塊實現一體化,真正地把互聯網新技術新工具使用好。從而在人、貨、場方面進行整體升級與變革,這是我們的目的。”蘇彥說。

線上十年探索

百果園2002年開出首店,最新的數據,迄今為止在全國有3000+家門店,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等。在國內外有近300多個水果基地,目前60%-70%國產水果從基地直接供應。

蘇彥負責百果園的線上渠道,從大學畢業一年之後的06年之後12年一直供職百果園,做過採購、市場、運營等相關板塊。他詳細講述了百果園線上渠道的發展過程。

十年之前的2008年,百果園上線了公司電商平臺--網上百果園,那時候蘇彥剛到公司一年多,公司任命他為整個電商部的經理,主持線上工作,“那時候很年輕,公司也比較年輕,現在看很多行動比較簡單”。

公司花了四萬塊錢,請一家公司幫百果園建了一個PC網站。當時的系統很簡單,顧客上線訂購後,然後送貨到客戶家中,一切的系統都沒有打通。

2005年易果生鮮成立,開啟了中國生鮮B2C的大幕,2008年天天果園誕生,此時大量資本快速湧入生鮮電商賽道,但對百果園來講,由於線下零售起家所致,其內部孵化的團隊很難與電商行業特質契合,雖然一直沒有虧過錢,但一直髮展不起來。。

在2014年智能機使用已經非常普遍,基於地理位置的應用如火如荼,2011年到2014年美團的興起標誌著O2O的開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百果園開始思考渠道線上線下一體化,百果園認為一家傳統的水果零售企業,能提供的核心就是一體化模式,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千果網在2014年上線,這是基於門店為終端的一個App系統,通過門店提供最後一公里送貨服務。這便是百果園自營App的前身。

對話億邦動力的時候,蘇彥認為,發展生鮮電商,離不開線下的支撐,離不開愈加成熟的供應鏈和冷鏈倉儲物流技術;與此同時,在企業內部也離不開對技術研發、團隊建設等資源的持續投入。

2015年百果園專門成立了百果科技,另一方面百果園開始跟美團、餓了麼這些外賣平臺展開合作,2016年3月份,百果園APP上線,5月份百果園與當時的生鮮電商品牌一米鮮進行了合併,這對於百果園整個線上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點。

通過跟一米鮮的合併給百果園帶來了線上的視野和互聯網人才。接下來就是百果園的線上渠道的快速發展,到了2017年九月份線上的單月銷售已經破億,到2018年的五月份單月銷售額已經破兩億。

蘇彥介紹說,電商方面百果園正在全力推廣小程序,億邦動力2018年7月的消息,百果園小程序“百果園+”上線半年多的時間內,小程序總積累用戶超600萬,月新增用戶峰值超300萬,日活峰值超50萬,日訂單峰值超5萬,日均到店用戶超2萬。這相當於百果園App在過去兩年半所積累的用戶數。據百果園最新發布數據顯示,其小程序用戶數已突破1000萬。

一體化六個方面

“線上線下一體化是終極模式。”百果園創始人餘惠勇在一次採訪中說。

他將水果零售業態分為9種:街邊小攤販、雜貨店、農貿市場、超市、配送企業、水果專賣連鎖店、B2C電商、O2O、線上線下一體化。在他看來,線上線下一體化是水果零售業態的最終極模式。

什麼是對於一體化?蘇彥帶來了以下理解。

百果園用了10年深耕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終極模式

第一、商品;線上線下消費場景的差異性;拿外賣來講,顧客群更多的是辦公場景的,線下主要客戶是家庭生活的消費群;針對不同消費場景,同樣一種產品,不同的消費需求,包裝、外觀、規格等都會差異化。

第二、營銷活動;線下渠道更多的是一種常規經營,為了拉動銷售偶爾有些大的活動,而線上渠道銷售波峰波谷非常密集,意味著一週經常可能三四個活動。

這導致線上活動跟線下活動的策略差異,線下是比較平滑的上升曲線,而線上是波峰波谷非常明顯的曲線,所以如何線上線下不影響也是需要百果園去探索的。

第三、會員;大家應該都清楚了,如何讓線上線下會員數據一致,權益一致,是各個企業都遇到的問題。

第四、服務;如何讓顧客體驗一致的服務,比如說線上是瞬間退款,那線下也要立刻退款。

第五、技術決定的系統以及數據;需要完成突破的就是系統以及數據;就

目前來看,百果園的整個系統是非常繁雜的,系統、數據之間的互通,需要技術解決的。

第六、整個團隊的認知以及技能;是否每個人或者大部分人都能明白線上的運營技能,這對於擁有兩萬員工的百果園集團是一個挑戰。

以上是百果園對於一體化的系統理解,以及目前需要突破的困難。

“認知上,百果園認為互聯網就是一門工具,一種渠道,雖然內部推進上會遇到阻礙,但百果園一直都在積極推進互聯網+的建設”蘇彥說。

百果園用了10年深耕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終極模式

視野與團隊

“通過百果園十年的發展,百果園也得出了兩點:第一點是視野;第二點是團隊。”蘇彥總結說。

百果園用了10年深耕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終極模式

所謂視野,就是作為一個項目的leader或者企業的leader,在一個項目建立之初要思考到底該不該做,其次就是我們該怎麼樣、什麼時間去做,因為順勢而為發展最快的;第三個就是,我們有沒有能力做,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才能夠做好這件事情。這是百果園關於一個視野的總結,因為只有視野足夠了,才能夠做出充分的判斷。

對於蘇彥來講,視野的變化來自於外界的影響,第一個是2015年6月13日天圖資本等對百果園進行的A輪3.5億投資;第二個是2016年對線上O2O品牌一米鮮的合併,不同於併購果多美后重新搭建經營團隊、獨立運營,一米鮮的人才團隊融入進百果園。

百果園用了10年深耕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終極模式

第二點就是團隊,團隊是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的基礎,蘇彥認為,百果園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沒有完全實現在於,線上團隊對於線下運營的理解和線下團隊不熟悉線上運營方式方法,而完全實現這需要一點時間。

這兩方面還將是百果園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核心基礎。

未來水果店經營模式:百果園是如何領跑水果新零售,成為行業霸王?

再小的行業,抓住時代趨勢,精細化運營,也能打敗巨頭,成為微小行業裡的霸王!

而百果園就是水果行業的小霸王,馬雲、劉強東等大佬想進來都困難,全國上萬家水果店老闆都擠破了頭,百果園卻做到了第一。

百果園用了10年深耕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終極模式

一家只賣水果的公司,在全國開店近2700家,一年銷售近70億,中國連鎖百強中唯一一家水果零售企業。從百果園,我們可以總結出未來的水果店運營模式。

傳統水果店老闆解決不掉的問題

說到水果行業,有一個所有老闆都頭疼的問題,就是水果的保鮮期比愛情還短,更換比川劇變臉還快!

同樣的水果,隨著時間的變化,品相、口感、質量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從而導致價格出現大幅度的變化。而水果又不是工業產品,很難標準化。人家都習慣挑挑揀揀,有一點問題的水果就會擠壓最後只能隨便處理掉。

在客群上,水果店主要的利潤來源於周圍三公里,生意受地段位置影響很大,所以很難突破規模。

百果園用了10年深耕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終極模式

那麼電商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嗎?水果新零售電商怎麼做?

馬雲會告訴你很難,盒馬鮮生雖然開一派之先,劉強東的7 Fresh雖然匯聚了世界各國的生鮮品類,但是豪強如他們,也都不敢果斷試水水果生蔬。

水果電商雖然以標準化的模式,解決了客戶挑揀的問題,還可以通過電商的快速營銷活動,來解決季節性問題。

但是,大部分人吃水果都是即時性需求,傳統的電商物流時間需要三天左右,週期長,而且物流成本高,需要冷鏈配送,而且容易發生損毀等問題。

百果園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

第一是品牌,第二是服務,第三是經營模式。

就品牌來說,百果園早期就主打品牌戰略。百果園率先提出“不好吃三無退貨”的行業標準,在一向有挑三嫌四優良傳統的服務業,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也表明了百果園對自身產品的自信。通過品牌增加客戶的信任力,實現品牌溢價。

線上線下一起飛,事實證明,水果店最好的經營模式就是線上線下的聯動。早在08年,百果園就上線了自己的水果電商平臺。

用戶在線下進行體驗後,直接在線上購買,可以擴大用戶的半徑,突破三公里生意,而且消費的場景也發生了變化。之前很多都是家庭消費,現在辦公室白領消費越來越多,通過手機隨時隨地下單,還可以作為禮品贈送,這就是對比傳統實體店的優勢。

因為有周邊的實體店,所以配送的時間短,可能三十分鐘就能送貨上門,還不需要花費大量價錢做冷鏈,這就是對比傳統電商最大的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