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上兵伐謀,因離間計而死於自己人之手的四大名將,你知道嗎?

戰場上,不只有明刀明槍的熱血爭鬥,在兩軍相爭時,背地裡的陰謀詭計有時候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離間計,就是敵對雙方之間經常採用的計策,離間,顧名思義,使用計謀造成敵人內部互相猜忌發生內訌。

中國古代戰爭中,有不少名將就是因為離間計不幸身亡,他們都是軍事天才,卻敵不過敵人的陰謀詭計。對於一個戰神而言,最成功的人生莫過於建立不世功勳,幫助帝王成就千古霸業,或守衛疆土保境安民,但是對於一個戰神來說,最悲壯的結局莫過於馬革裹屍戰死疆場,這也是武將們一生的追求。但是在中國古代史上,卻有這麼六位武功蓋世、能征善戰、統兵有方的戰神,最後卻沒有戰死沙場,而是在敵人的離間計下,死於自己人之手,其結局可謂無比悲涼,可歌可嘆。

此四人皆是兵家之中聲名顯赫之人,伐交、伐兵、攻城皆勝,卻亡於伐謀之中,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哪四個人?

第一位:白起
上兵伐謀,因離間計而死於自己人之手的四大名將,你知道嗎?​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秦國著名軍事家,統帥。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白起擊破魏韓連軍,攻陷戰國時超級大國楚國都城,在長平之戰把另外一個強國趙國打得元氣大傷,白起率領秦軍征戰三十載,攻下70多座城池,為秦國立下了戰功赫赫,由於他的軍事才能和卓越戰績,被後世尊為兵家四聖之一,(兵聖孫武,亞聖吳起,戰神白起,兵仙韓信)。

白起之威,讓東方六國驚恐莫名,在白起請求一鼓作氣滅掉趙國時,趙國派出間諜蘇代到秦國使用離間計,蘇代找到了秦國名相範睢,重金賄賂,同時向範睢進言,白起功勞過大,如果幫助秦國滅掉趙國,必然位列三公,地位會超過範睢,範睢嫉妒白起的功勞,後來不斷挑撥秦昭王與白起的關係,導致白起被賜自刎。

白起之死,讓東方六國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很大程度上推遲了秦國的統一時間,直到秦國另一名將王翦出現後,才徹底掃平了六國。

第二位:李牧
上兵伐謀,因離間計而死於自己人之手的四大名將,你知道嗎?​李牧,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趙國名將,戰國末期東方六國最優秀的軍事統帥。長平之戰後,趙國國力嚴重下降,面對強秦和北方匈奴的進攻騷擾,李牧橫空出世,北抗匈奴創造了以步兵戰法戰勝匈奴騎兵的奇蹟,保趙國北方十幾年的安寧,西卻秦國使其兩次志在必得的進攻無功而返,李牧是趙國最後的名將,以一己之力撐起了諾大的趙國。

公元229年,秦國趁著趙國兵荒災害頻發,國力嚴重衰退時,派遣名將王翦率領數十萬大軍進攻趙國,王翦知道李牧的厲害,在正面戰場,如果想贏李牧,以秦國的兵力之多,兵勢之強,也非常艱難,所以,王翦派人賄賂趙王的寵臣郭開,讓郭開散佈李牧將要叛亂的謠言,蠱惑趙王設計殺害了李牧。

“李牧死,趙國亡”,三個月後,這句話變成了事實,六國中比較強大的趙國被攻滅,東方六國再無比李牧更加優秀的將領,秦國統一天下的大勢已經不可阻擋。

第三位:岳飛
上兵伐謀,因離間計而死於自己人之手的四大名將,你知道嗎?​岳飛,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建炎二年遇宗澤起到紹興十一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靖康元年岳飛應招在相州參加趙構為大元帥的部隊,金軍南下江南,岳飛獨樹一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紹興三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次年春,岳飛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font>

紹興十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趙構、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飛班師。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於風波亭之中。/<font>

岳飛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font>

第四位:袁崇煥


上兵伐謀,因離間計而死於自己人之手的四大名將,你知道嗎?​明末抗清名將,傑出的軍事家,統帥。袁崇煥以進士身份,毛遂自薦,轉型成為武將。在遼東邊關,袁崇煥受到明朝另一名將孫承宗的賞識提拔,逐漸成長為抗擊後金的優秀統帥,先後取得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的勝利,讓後金八旗精銳傷亡慘重。袁崇煥在與後金兩大軍事天才努爾哈慈和皇太極的交鋒中,佔據著優勢地位,是明朝抵抗後金的中流砥柱。

袁崇煥歷來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他的人品和性格上的缺陷,雖然掩蓋不了他天才的軍事才能,卻最終讓他走向了末路。公元1629年,後金繞過寧遠,兵分幾路進攻北京,袁崇煥率師馳援,與其他同僚共同擊退了後金軍隊。皇太極恨死了袁崇煥,以離間計讓崇禎皇帝對袁崇煥產生了懷疑,加上朝中不滿袁崇煥大臣的共同努力,袁崇煥以叛國罪被凌遲處死。

袁崇煥之死,是明末抗清形勢的重要轉折點,即使此時明朝的還是人才濟濟,皇太極卻是除掉了他一生中最忌憚的敵人,已經視明朝如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