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洛陽35歲女教師攜女自殺,這事你怎麼看?

文軒閣


教師,抑鬱症,自殺……

又一次看到這些令人心悸的字眼,而且,是連同年僅12歲的女兒一起!

震驚、惋惜、痛心!

35歲女人,雖非青春正好,卻也飽滿豔麗;高中教師,雖非中產階級,卻也職業穩定。為什麼就會抑鬱?為什麼選擇了自殺?最不該的是,為什麼要帶走自己花兒一般可愛的女兒?

據稱,張會芳是一位工作努力、積極上進、自我要求很嚴格的優秀教師。事發前四個月,張會芳已被醫院確診為抑鬱症,曾向學校請假,卻未獲批准。

張會芳在遺書中說:

  • …走了,我終就(究)是個不善言詞的人,臨走也不知該說些什麼。工作壓力大,無法忍受,生活也毫無樂趣,無法接受現在這個面目全非的自己。給親人帶來傷害真的很抱歉。
  • 我是自己走的,孩子是我帶走的,我認為這是對她們好。一切不再解釋。
  • 我所有財產、物品,一切歸愛人李國民處理!
  • 張會芳絕筆

抑鬱症最可怕之處,在於患者表面看來似乎一切正常,而內心卻已完全崩塌,因而很難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及時救助。


張會芳老師患病後曾向學校請假,如果學校能給予足夠重視,也許悲劇不會發生。偏偏,張會芳本就是個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人;而學校,師資不足是常態,中青年教師擔當教學主力也是慣例。自己沒有積極主動溝通,學校對老師也缺乏充分關懷,才導致張老師的病情進一步惡化,最終發生悲劇。

在常人眼裡,教師這個職業,雖然比較清貧,卻也穩定有閒。每天只上一兩節課,每年一百多天假期,算是不錯了。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教師職業的辛苦,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得到。外人所看到的,只是光鮮的一面。你看到那些生意人腰纏萬貫日進斗金,卻不知他歷盡艱辛的不易,也不知有多少人血本無歸在深夜哭泣;你看到官員地位顯赫呼風喚雨,卻不知他宦海沉浮的危險,也不知他多少年含辱忍恥只能一個人獨自舔傷。

教師為了每天的一兩節課,要查資料充分備課,要預演課堂,要反思總結,要批改作業,要個別輔導。教師每年一百多天假期,真正能休息的日子並不多,開學準備,期末收尾,繼續學習培訓,還有偶發的各級行政事務安排,會佔去至少一半的假期。特別是高中學校老師,忙完了上個學期,馬上開始學校統一安排的補課;補課結束,下個學期又來了,幾乎沒有假期。年復一年皆是如此,似乎生命不息,就永遠沒有盡頭。

張會芳老師說,工作壓力大,無法忍受,生活也毫無樂趣。我想,這應該是大多數老師的內心感受,也是他們最真實生存現狀的寫照吧,只是因環境而異、因人而異,程度各有不同而已。

成績排名的壓力,升學指標的壓力,學生難管的壓力,家長難應付的壓力,還有工資低帶來的生存壓力。種種壓力堆砌一起,令人喘不過氣來,卻很少有放鬆紓解的機會,真的很容易使人崩潰。

生活一成不變,只有無盡的壓力,沒有驚喜,看不到未來,對有些老師來說,甚至連走出校門也是一種奢望。這樣的生活,哪裡還有樂趣可言?

教師這個工作,沒有職業發展的空間,評職稱是唯一的上升通道,可這條路上,又充滿了黑暗與骯髒,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只能評上中級職稱。

人的一生,如果找不到自我突破的方向,任憑你參加工作之初有多麼飽滿的熱情,也終究會被現實消磨殆盡。要麼沉淪,成為一個純粹的教書匠,要麼抑鬱,陷入危險的境地,很少有人實現自我超越。

張會芳老師抑鬱了,她的抑鬱,也許與性格有關,性格內向、不善言詞的人,確實更容易患上抑鬱症。但工作壓力,才是她走上不歸路的真正原因。

還有更多老師,正在抑鬱症中掙扎,或正在走向抑鬱,卻很少為外人所知曉。我們的媒體和有關部門,只強調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卻忽略了教師的心理健康。事實上,教師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反之,就會給學生的成長帶來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

希望國家儘快暢通教師的職業發展通道,多措施減輕教師工作壓力,提高教師待遇,並建立教師心理疾病監測與干預機制,讓老師們都能愛崗樂教,永遠不再抑鬱。

張會芳老師的遺書中,還有一句細思極恐的話:“孩子是我帶走的,我認為這是對她們好。”

從“她們”一詞判斷,她自殺之前,是打算將兩個孩子全部帶走的,但可能因為一些別的原因,小女兒才得以倖免。否則,這個悲劇,就又沉重幾分了。


毫米


哎 。。。。看到這樣得消息真的讓人很心疼!現在的人那個壓力不大,作為教師的很多人都羨慕得很的呢?主要是有鬱郁症需要及時的治療及心理輔導等!

我們打工的不也是工作壓力、生活壓力、育兒壓力!每天就周旋於工作、家庭、家務、及各項事物!

我也是一個80後的媽媽,有一個上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平時週一到週五每天5點30分起床,開始做早餐,打掃衛生、洗衣服。。。他們6點30左右吃好早飯,7點爸爸送孩子上學、上班!他們吃好早餐我收拾餐桌、鍋碗瓢盆、整理清潔垃圾、晾衣服,自己收拾好(洗臉、換掉睡衣、個人洗漱完)匆忙的上班!下午下班到家就晚上6-7點鐘!平時都是孩子的爺爺幫忙接孩子放學,到了17點多了爺爺回鄉下家裡!爸爸到家5點30!做飯,等我回來家人一起吃飯!吃好飯又是洗碗刷筷子等家務都弄好都快晚上8點來鍾!休息一會,開始檢查孩子的作業!複習、預習、一起閱讀就到了晚上9點多了,有時都十點,洗漱睡覺!每天不是十五六小時的,容易嗎?


沉香空氣淨化器


大致能感受這種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為。

曾有過類似的煎熬和痛苦折磨

也為教師的困境感到濃重的悲哀。

原本,我也該是一名高中的老師,雖然我大學成績並不優秀,但也曾幻想做一名了不起的教育者,也曾嘗試過在農村義務給孩子們補課,但幾次面對家長們質疑我從孩子們身上撈了好處,寒了心。

人生的蹉跎際遇,顛沛流離,令我固執的想做出一些積極有意義的事情。但在一家四口生活的所迫下,今年也曾動過重入教師行列的打算,結果是1200元/月,學期期末才有可能支付工資——這令我感到不可思議和震驚!因為這是尚且不夠餬口的薪水,還要在學期結束才有可能領取到,雖然只是代課的薪資水平,但有編制的又能強多少?如果去做這個教師,恐怕一家人就得捱餓了。

我的同學們也多有在小學直到大學任教的,平日多有信息交互,我的孩子也上小學了,因此,我對教師們的生存狀態,有著更為清醒的認知。固然有去補課或者玩著花樣撈錢的,一線城市的工資固然是看得過去的,但有想過絕大多數的教師群體怎樣的生存嗎?

一名同學是省會某高中的高級教師,偶爾週末想請他到鄉下吃個飯,經常沒空,早晨五六點,晚上十點,基本都在學校,週末也要補課,一星期就休息一天——我感嘆比我在企業打工還要忙得多,比我這小農業創業還要繁瑣沉重。

一名同學在鄉下教學,比老太太還嘮叨,上學要接送防止人販子啦,快遲到了怎麼還沒來啊,下雨下雪路滑啦,你家孩子作業沒完成啦——現實版的唐僧——不嘮叨不行,學生不能打不能罵,出了點事,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都是學校的錯,也自然是她的錯。萬一要是有學生出了任何意外,學校和她都得倒黴!而事實的案例,不知出多少了。教師,儼然成了比新農人風險還大的職業。

臭老九!

對老師的生存狀態有點了解後,再來說老師抑鬱自殺的問題。

我不知道目前心理學對抑鬱症的研究有多深入了,也無從知道這位老師究竟經歷了什麼。但我可以從自身的認知與類似的經歷來推導。

來自良好祈願與社會現實不斷碰撞產生失落和壓力,並且長年累月無法排遣,而周遭的人和社會,對當事人的追求或者遭遇,漠視不理解,甚至嘲笑,甚至懷疑,甚至打擊排斥,這個人,給外人的印象可能還是剛強不屈的,樂觀的,積極向上的,甚至是某一領域的能手,但在身邊卻常常難以獲取認同。

久而久之,當失眠症狀開始出現,當內心中的失望或者焦慮持續滋長,內心中的另一個聲音,就會如同鬼魅一般出現,折磨你,吞噬你的神智。

在人群中,你看不出他/她的異樣,但一旦獨處,這種幽靈一般的聲音就開始在腦海裡迴盪。

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及時脫離那個環境,或者排遣掉負面情緒,悲劇發生的幾率會與日俱增。

我不知道心理學如何看待這種現象,但我曾經看到有人說,越善良的人,越容易出現抑鬱症。

但我相信,如果教師的地位高一些,人們對待教育更理智一些,不再唯經濟論,以金錢衡量人的價值。

至少,這種悲劇發生的幾率要小得多。



林隱風情


一位35歲的優秀教師,由於工作壓力大,無法承受而選擇自殺,並且帶走了自己的女兒。令人痛心的一個消息!

這位隕落的教師叫張會芳,在河南洛陽新安縣某高中任教。去年,她剛休完產假就帶高三,經常抱著孩子備課。

由於教學和家務等長期壓力,在事發前四個月,她被醫院確診為抑鬱症,曾因此向學校請假,卻未獲批准。

她有兩個女兒,帶走的是大女兒。而且,她是帶課到學生們高考結束後才選擇自殺離開的,在臨終前,都怕耽誤學生們的學業.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位優秀的好老師!可惜,她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並且留下了一份遺書。

她在遺書中說:

走了,我終究是個不善言辭的人,臨走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工作壓力大,無法忍受,生活也毫無樂趣。無法接受現在這個面目全非的自己,給親人帶來傷害真的很抱歉。我是自己走的,孩子是我帶走的。我認為這是對他們好,一切不再解釋。我所有財產、物品,一切歸愛人李國民處理。張會芳絕筆

那教師的壓力具體來自哪裡呢?

大概有內部及外部兩大壓力,內部包括教育系統、學校及教師自身等帶來的壓力。

外部壓力包括家長、社會等各方對教師的各種要求、及一些言論和行為的傷害,都是無形中的壓力。

另外,便是來自家庭、生活等生存的壓力。

這些壓力都需要去承受,並逐步消化。對每一位教師個人的承受能力,是個極大的挑戰。張老師明顯是被這些壓力壓垮了,再加上其抑鬱症狀。多重因素,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確實,如今社會對教師存在各種的說法和看法,在給教師這個職業增加各種壓力。為教師賦予了太多的要求和責任,弄的教師成了神一樣的職業。

比如,要求教師教好學生,卻不讓適當的管教。面對不聽話、不好好學習的學生,也要求像父母一樣將學生捧在手心裡。

再如,前幾天看到的一個事情,讓老師暑假期間頂著豔陽在河、渠邊巡查,以防有學生玩水、溺水等。

其實,教師也是普通人,他們沒有那麼神通廣大,滿足不了那麼多要求。

各方應該做的是儘量減輕教師的壓力,讓老師能夠輕裝上陣,不帶任何負擔的去教學生,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當我們對教師賦予太多的期望和壓力時,是否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假如我是教師,是否能做到我們所要求的那樣,是否能承受的了那麼多。

每一個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積壓太多,必然會有爆發那一刻,結局都不會好。

教師這個職業,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孩子,所以,為了孩子們,我們能否對教師多一些理解、包容和鼓勵!

在面對壓力時,應該採取適合自己的方式去解壓,而不能採取極端的方式解決壓力問題。

張老師不僅自己不應該採取這種方式,更不應該將孩子也帶走,她還沒有認真看過這個世界......

另外,學校對張老師這個事情的處理,也存在不妥之處。教師在患病的狀態下,學校應該給予一定的關心、撫慰。根據教師的狀態,來確定是否可以繼續執教,還是給予一定的調養假期。

作為校方,應該多關心教職工及學生的身體、身心狀況,盡好職責內的責任。

對於這個事件,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教師作為傳統高尚行業,去始終無法得到所謂高尚的待遇去支撐,可能部分城市重點學校近兩年教師福利待遇提高不少,可是偏遠鄉村的教師待遇依然很差,也不允許教師有副業,他們一方面頂著巨大的生活壓力,一方面還要保持最好的心態去教書育人。

不要問我為什麼那麼感慨,我的父親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師,我是單親家庭,從小跟著父親,老爸一個月一千多點的工資根本沒法買得起城市裡很好的房子,去掉我學費等學習相關費用,他自己就留200日常生活開支,後來因為長期省吃儉用營養不良,做手術前我買了好幾千塊錢的白蛋白打才可以,否則醫生說怕老爸醒不過來。

去年開始教師福利有所提高,老爸待遇好些了,但是我也永遠忘不了人過去十幾年來的苦日子。

但是我相信現在偏遠地區的教師待遇依然很差,想要去給孩子進城買房、學習、生活壓力都會很大。

願這位老師和她的女兒在天堂不會那麼壓力山大,可以幸福快樂,過過許久沒有過的輕鬆快樂的生活


淮南見


每每看到有人因為抑鬱症而自殺的事情,心中都很悲痛,因為在去年的5月份,我的一位親人也因為抑鬱症上吊自殺了,帶給我們的傷痛至今都還在。

我學的是教育心理學,對抑鬱症這種心理疾病略有了解,深知心理疾病帶給人的傷害有時會比身體疾病更為嚴重,可是依然有很多人認識不到心理疾病的危害。

有的人會覺得不就是不開心嗎?有什麼了不起,也有人認為心理疾病就是精神病,對有心理疾病的人排斥,敬而遠之。更為可怕的是,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屬,覺得這是丟人、抬不起頭的事情,不敢去看心理醫生,最終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

洛陽的這位老師她自己及其家屬已經知道自己患有抑鬱症,可學校卻沒有高度的重視,長期讓這位老師帶病堅持,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更令人心痛的是,一個無辜的孩子也牽連其中。

希望慘痛的教訓能夠驚醒人們,認識到心理疾病的危害,其實,心理疾病就如感冒一樣平常,它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我們任何人都可能在人生的某個低谷階段被心理疾病困擾,只不過有時通過自我調節,走了出來,我們更不應該歧視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他們更需要關愛。



沛澤媽讀心理


社會上有許多人認為老師每天只上二、三節課,課上完了啥事沒有,每天的工作似乎很清閒,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小學教師,還不是班主任,也沒帶畢業班,以週一舉例: 週一五節課,早7:30到校執勤至8:30,8:30要快速的吃早餐然後馬上進班帶學生準備升旗儀式,8:50參加升旗儀式到9:20,9:20第一節課空堂改學生週末作業(改不完),第二、三、四節課上課,每節課的課間要執勤(喝水和上廁所得抓緊時間,不然進班遲到),12:10第四節課上完後馬上進班給學生打飯髮菜,打完飯後要快速吃完午餐,12:30安排學生整理餐具打掃教室衛生。12:50到1:45管理學生午自習(講題或輔導學生作業),1:45到2:00午間執勤,2:00到3:50上二節課以及課間執勤。3:50到5:00進班課後管理服務(講題、作業輔導),5:00放學,要集合整隊把學生送出校門,5:15返回辦公室。

也就是週一這一天從早上7:30到下午5:15之間幾乎沒有一分鐘的休息時間,連吃飯喝水上廁所都要抓緊時間,這是常態。

另外老師除了上課以外還有:教研活動每週1-2次,聽課每週1-2節,開會每週1-2次,各種學習培訓考核,教研會議記錄,學習筆記要求萬字,各類填表,各級檢查,參加教學訓練比賽,各類學生活動,工會活動。如果是班主任那每天還得跟學生鬥智鬥勇,真實心力交瘁,生無可戀啊。

那可想而知初三、高三畢業班每天早7:00到校,晚10:00下晚自習,頂著巨大的升學考試壓力,分數排名,如果不修煉成超人誰能承受這種高壓力高強度的工作?

一個家庭6個人面對的是一個孩子,一個老師面對的是40,50個孩子!


purplemapleleaf831


一封絕筆,帶走了兩條人命,這是需要我們去反思的。到底是教育的問題,還是自身問題?


一個高三畢業班的老師,一個生完孩子的家長,一個事業與家庭都要兼顧的女性,在多重壓力下,終於熬不住了。而且每天都加班,基本上被家裡的孩子,家庭的事物搞得精疲力盡,最後向學校請假看病無果,最終走上了不歸路,而且還帶上了自己的大女兒。


這個悲劇的發生引人深思。有幾個關鍵詞:產後抑鬱、二胎、無休止加班、夫妻關係。我想正是這幾個原因綜合的作用才導致兩條人命沒了。

產後抑鬱,這是很多產婦容易患的病,很多產婦在生產之後,脾氣莫名大,人變得一驚一乍,精神有些不太正常,這都是為了孩子所付出的。因此這時候一定要對產婦特別關注,給與溫暖。


而這個二胎,也是這件事的導火索了。為什麼工作這麼累還要二胎,是有計劃還是意外?這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很大的負擔。那麼二胎這個是不是應該量力而行呢?


生命是可貴的,又想不通的時候,千萬別衝動。希望每一個生命都能被善待。


老王偵查記


抑鬱——慢性病,自己不說,別人不知道。嚴重了,發作了,自殺了,還不被原諒,還給加上道德綁架。 腦力勞動者易得的一種病。教師最常見的病,為什麼?

最近大家都在議,說一陣子,各種噴子罵一陣子,然後就沒事了。再然後,再出現,再重複。

為什麼?為什麼?

憋屈的人有萬千,為什麼教師這個職業抑鬱自殺?

總結理由如下:

一、對己要求太高。

寒窗十年苦讀,家人希望工作後拯救家庭經濟,光耀門楣。無奈現實太骨感,一月2-3千的工資連自己上學時的欠款都還不上,更不用說考證考編制時的花費了。

如今的學校,再也不是那個能讓你甘守清貧的樂土了,你的孤傲清高只能招來領導蔑視,同事非議,學生恥笑。尊重已經很稀缺。家長看你的眼神裡不是帶著懷疑就是含著輕蔑。教師,就是那個多唸了幾年書的小服務員而已!忙的沒時間刷屏,就聽不懂時髦的網絡用語;自以為的樸素為美,被斥為窮酸和貧窮限制了想象力。自然的,一切就變得不可言喻。沒錢送禮,加上不屑送禮,把自己變成了“不諳世事,人情冷漠的書呆子”。

除了一張嘴,會上課,忙到沒時間鍛鍊身體 ,沒時間保養自己,年紀輕輕,老氣橫秋。未來就擺在那兒,運氣好點的,遇上個好校長,好領導,按時升個職稱,頭疼腦熱能體諒你,只要不影響工作就不扣工資給你法外開恩放你去休息會。遇上運氣不好的,一切就只好看自己造化了。

沒有成就感,越老越悲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幹了一年有一年,偶爾一點疏忽或摸不對領導脾氣,無論誰,老了,精力不濟了,下場可想而知(年輕時親耳聽到過有一位領導曾經說過:你老了是你自己活老了,還給別人擺什麼功勞!)。在年輕同事眼裡,你比他高一點的工資是對他的剝奪,他們不會考慮你年輕時和他們一樣曾意氣風發的奉獻過,只會嫌棄你閱卷批作業還要顫悠悠的戴著老花鏡。所以,教師這個職業,養小不養老。

二、 看不慣社會上一些人的言行,教師的本能想糾正,然而又無力改變,久而久之,怎會不抑鬱!

三、社會道德綁架嚴重,這個行業被用嘴捧上天,用腳踩在泥裡;老鼠屎效應讓全體背鍋謝罪!

以上導致心理失衡,就有病了,這叫精神病!精神病!精神病!

試問:哪個行業能有這種殊榮?唯有教師!教師!教師!

不重要的話也可以說三遍!



貓看世界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易。教師看起來自帶光環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家長是孩子價值觀形成的源泉。教師只是孩子價值觀形成的渠道。問渠哪的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靈魂的工程師!呵呵!忘了高三老師如何被砍死的了嘛?更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園丁”的稱號!修剪是園丁的基本工作。帶刺的花木園丁你管管試試。東北的副校長忘了嘛?

老師是人不是神。自己本身也是要食人間煙火的普通人、柴米油鹽醬醋茶依然是老師日常生活、在學校與學生“鬥智鬥勇”依然是老師的工作重點。更何況除了備課、講課、批作業……的日常工作外。還有應付不盡的檢查、評比……更可笑的是老師也有扶貧任務。誰扶誰?升學率永遠是老師避不開的話題,評優、評級、評職稱的標準之一。學生管的嚴,升學率上去了,師生關係緊張了。管的松的,家長不願意,社會會罵娘。處在漩渦中的老師誰來替他們分擔。壓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壓力使人進步,但壓力過大而無從釋放時,怎麼辦?人死心安。願這位老師的死可以引起大家對教師群體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