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全國性金融要素市場在上海集聚

在金融改革開放過程中,一批在滬首創誕生的金融要素市場,可謂是見證者,它們既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也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最大優勢。目前,上海已集聚了包括股票、債券、貨幣、外匯、票據、期貨、黃金、保險等各類全國性金融要素市場,成為國際金融市場體系中最為完備、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

外匯交易中心開先河

上世紀80年代,中央醞釀啟動我國金融市場領域的改革開放。1988年,全國首家外匯調劑公開交易市場在滬成立,正式啟動了我國金融業改革開放的先河。

彼時的外匯市場,面臨著不少考驗:一是分割的市場造成多重匯率導致了黑市投機交易,扭曲了進出口貿易行為,不利於外匯資源的優化配置;二是調劑市場主要由企業參與,中介機構的缺位,不利於供求雙方超越時間、空間的差異充分匹配,限制了外匯市場的發展,不利於發揮外匯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三是對外經貿往來的擴大、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都要求進一步發展外匯市場。

“首先,上海的外匯交易流程比較全。其次,在滬的金融機構、外資企業都比較多,創匯能力強、需匯數量可觀。”時任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副總裁汪德順告訴記者,正是在這樣背景條件下,1988年4月,上海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首家外匯調劑公開交易市場,真正將原先在辦公室裡的業務推向市場。

走“市場化”路線的外匯調劑公開交易市場,首創了“會員制”與“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撮合機制,最大限度使交易公開透明,避免了企業場外“補差價”情況的產生。

如今互聯網的發達,讓王德順回憶起一幕幕當年的趣事時,感慨萬千:當時電腦尚未普及,在場內的交易幾乎完全通過人工報價,會員在臺下報價,工作人員便在小白板上,寫下報價、時間及交易量,並根據買入方、賣出方的信息進行配對成交。1992年,中心開啟期貨交易,而如何區分交易品種又成為了難題。“我們想出,用地毯顏色來區分,比如做1月期貨、3月期貨或6月期貨的交易員,就站在對應顏色的地毯上,便於區分交易。”他說。

有了前期的基礎,1994年4月18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正式開業。由此,我國外匯市場進入了統一、規範、快速發展新時期。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心已經建成境內人民幣及相關產品交易主平臺和定價中心。交易的產品從利率、匯率擴展到信用產品,從現貨擴大至遠期、掉期、期權等基礎衍生品,形成了利率、匯率、信用等3大類共20多個產品系列。在此基礎上,計算和發佈25大類、400多個品種構成的市場基準系列,為2萬多家境內外機構投資者提供交易前中後各類服務。交易量在2017年接近1000萬億,在包括銀行間市場、股票市場、期貨市場、黃金市場在內的我國主要金融市場體系中,佔比超過70%。

上交所建立證券市場框架

上世紀90年代,全國性金融要素市場體系在上海初步形成。浦東開發開放後,中央正式提出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構想,賦予了上海當先鋒、打頭陣的重任。自1990年末上海證券交易所建立開始,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1996年)、上海期貨交易所(1999年)相繼成立,上海金融要素市場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改革開放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股份制企業的出現,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募集資金髮展經濟漸成共識。隨著交易規模的擴大以及場外黑市交易的盛行,建立規範的集中統一的場內交易市場必要性和迫切性與日俱增。如何樹立我國堅持改革開放的國際形象?上海證券交易所應運而生。

黃浦路15號浦江飯店,28年前,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便設立於此。在開業典禮上,時任上海市委書記、市長朱鎔基在致辭中表示:“上海證券交易所是我國大陸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它的成立具有重大意義。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大陸開業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標誌著我國證券市場有了固定的現代化交易場所,標誌著我國證券市場的基本框架已經建立,也標誌著我國證券市場試點階段的結束。

一位曾供職於上交所的“紅馬甲”告訴記者,上交所開業當日,交易方式是採用自主研發、微機聯網的電腦自動撮合競價交易系統進行證券交易,實現了證券委託電腦錄入、系統自動撮合成交、成交行情遠程自動實時傳送等自動交易功能,領先於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手工競價交易方式,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而交易規則是“價格優先、時間優先、大宗優先。”交收方式是實物券交收,交收時間是T+3。

據瞭解,上交所首批上市品種共有39只,其中,包括延中實業、真空電子、飛樂音響(600651,股吧)等股票8只(俗稱“老八股”),債券31只。

經過28年的快速成長,上交所已發展成為擁有股票、債券、基金、衍生品四大類證券交易品種、市場結構較為完整的證券交易所。依託這些優勢,上海證券市場的規模和投資者群體也在迅速壯大。截至2017年末,滬市上市公司家數達1396家,總市值33.1萬億元;2017年全年股票累計成交金額51.1萬億元,日均成交2095億元,股市籌資總額7578億元。滬市投資者開戶數量已達26296萬戶。

上海金融市場“三轉變”

在上世紀90年代市場集聚的基礎上,進入新世紀,上海黃金交易所(2002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2006年)、上海清算所(2009年)等陸續成立,進一步完善了上海金融要素市場體系。隨著2016年上海保險交易所、上海票據交易所、中國信託登記公司成立,上海形成了完備的金融市場體系。

回顧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近三十年的建設歷程,上海金融市場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轉變。金融市場體系逐步齊備,金融市場規模逐步擴大。2017年上海金融市場成交額達1428萬億元,比2001年增長了132倍。2017年直接融資總額達7.6萬億元,佔全國直接融資總額的85%。

二是市場功能從單一到多元的轉變。上海成功推出了中期票據、國債期貨、股指衍生品、利率衍生品等一批有重要影響力的金融產品和工具,從傳統的投融資功能拓展到價格發現、套期保值、政策傳導等多種功能。

三是市場資源配置從面向國內到走向國際的轉變。證券“滬港通”、黃金國際板、“債券通”、原油期貨等相繼啟動,“滬倫通”正在穩步推進,為更多的境外機構和投資者參與上海金融市場開闢了多種渠道。銀行間債券、外匯、貨幣等市場加快開放,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跨境ETF等試點順利推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