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徐悲鸿不止画马!书法造诣很高,常被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

徐悲鸿不止画马!书法造诣很高,常被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

徐悲鸿(1895-1953)


江苏宜兴人。现代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其父徐达章是当地小有名声的画家,徐悲鸿自小耳濡目染受到薰陶,少年时代便刻苦学习绘画及书法。他二十岁到上海谋生学画,结识了康有为,并崇尚其改良思想,并推崇“卑薄四王,推崇宋法,务精深华妙”之见解。1919年,获官费赴法国留学。在欧期间,曾写过《中国画改良论》,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补之,西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艺术主张。1927年回国,先后任职于南京中央大学、南国艺术学院,历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徐悲鸿既是一位中西全能的画家,更是一位出色的美术教育家。他极推崇具有写实能力的中西方大师,贬斥文人画和野兽主义绘画。在中国画教育中,他主张写实的学院观念,并以素描为造型基础,对中国画进行改造。

他的书法造诣很高,之所以常常被人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曾经得到康有为的指点,作行书喜用中锋,结体漫不经意,有种稚拙的儿童体的韵致。

徐悲鸿不止画马!书法造诣很高,常被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

徐悲鸿不止画马!书法造诣很高,常被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

徐悲鸿不止画马!书法造诣很高,常被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

徐悲鸿《行书四言》纸本 纵128.8cm 横31.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上联释文:“明耻教战。华度先生惠正。”

下联释文:“多难兴邦。卅二年岁始悲鸿客贵阳。”

钤“徐悲鸿”印。

卅二年即指民国卅二年(1943年),徐悲鸿时年48岁。

书学方面,徐悲鸿在临摹北碑的基础上又先后摹写了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的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风骨开张、运笔连贯、笔法俊朗、古拙天真的个人风格。

此联是徐氏书法成熟期的代表作。其笔意在行草之间,以中锋用笔,圆润中见方拙,尽显魏碑书法外拓方整的笔法特点,同时又不失明朝王铎等人硬倔的书风笔韵,并在飘逸俊秀中得自然天成之趣。所书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抗战热忱。

徐悲鸿不止画马!书法造诣很高,常被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

徐悲鸿不止画马!书法造诣很高,常被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

徐悲鸿《行书五言联》 112cm×26.5cm×2 宜兴徐悲鸿纪念馆藏

释文:儿童说妙法、烟雨障遐思

徐悲鸿不止画马!书法造诣很高,常被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

徐悲鸿 行书韵君诗

徐悲鸿不止画马!书法造诣很高,常被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

徐悲鸿《行书评刺轴》 纸本,纵128cm 横12.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苏州胡粹中君擅写水彩风景,一日投刺过访,余览其刺,书法雄奇绝伦,魏晋人不能更优。既而询之,乃五岁孩童笔也。朱溪先生属正,壬申初春。悲鸿。

下钤“一乐斋主”印。本幅右侧钤“爱石庐”印。

壬申为1932年,徐悲鸿时年37岁。

此幅是徐悲鸿早期的书法作品,字形结体似疏朗而实则凝密,笔画似柔软而内含刚劲,具有浓厚的北碑遗韵。

徐悲鸿21岁在上海结识康有为后,便以康氏为师研习书法,从此走上以汉魏六朝书法为基础的书学道路。他有幸遍览了康氏所藏的全部碑版,在康氏的指导下摹写《经石峪》、《爨龙颜碑》、《张猛龙碑》、《石门铭》数遍,书艺得以精进。

徐悲鸿不止画马!书法造诣很高,常被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

徐悲鸿不止画马!书法造诣很高,常被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