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央行放水7000億,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昨天央行發佈一則消息,宣佈從7月5日起,五大行(中農工建交)、十二家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城商行等銀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存款準備金率,就好比你去銀行存100,但銀行只能放貸出去80,被扣除的比例,就叫存款準備金率。

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就如水龍頭擰鬆放水,釋放更多的資金到市場上。

不過這次放的有點超預期,達到7000億。

央行放水7000億,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這些增發的錢會流入一部分到股市、樓市中,所以對股市和樓市是個小利好。

話說現在才2900點,已經創下了近幾年的最低位,可以加碼佈局一些股票、指數基金等資產。

其實這次消息最大的利好不是樓市也不是股市,而在於小微企業。

這裡又得提下“去槓桿”政策。

槓桿,就好比你原先有1000元資產,銀行貸款給你3000元做生意,也就是3倍。

現在銀行到期只給我貸2000元了,槓桿瞬間下來了,錢也更緊張了。

這個政策,本來是用於應對現在負債高企的國企以及地方政府的。

可一旦市場長期的資金面趨緊,也會殃及無數的中小企業,導致中小企業貸款更難了。

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所以央行推出了降準這個大招:

“5000億資金用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2000億資金用於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前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白話解釋就是,釋放5000億資金,針對資金鍊瀕臨斷裂的企業,把它的債權換成股權,用貨幣全部稀釋掉,一方面避免企業大批量破產,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銀行的壞賬。

後一句話的意思則是,釋放2000億資金給農商行、城商行用於給小微企業放貸,用於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總而言之,就是用貨幣放水去稀釋壞賬,支援小微企業。

這也不難理解,看看今年多少債券違約就知道了,足足有20只,去年全年才8只。

所以這也是政府不得已而為之的政策之一。

因而現在推出這個政策,也能有效減少中小企業的違約情況。

對於持倉企業貸為主的P2P、債券基金、私募債以及信託的朋友,可以暫緩口氣了。

那麼長期來看,是否這次的放水是有悖於市場去槓桿的大背景呢?難道預示著新一輪量化寬鬆即將啟動?

我認為,這次降準主要是鑑於“信用緊縮”問題的發酵,央行才採取“寬貨幣”來進行合理對沖,目的精準,就是針對了融資難的中小企業來施展救援。

但大環境下,面對美國持續加息,國家外匯儲備持續減少的大背景下,大放水、上槓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