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一位帶著3歲孩子媽媽的270天CMA備考之路

她叫唐楠,是一位三歲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名企業的財務會計。每天的工作非常忙碌,下班後需要帶孩子,週六日還要加班。她為什麼如此堅定的要報考CMA呢?她是如何在270天時間裡高分通過兩科CMA考試呢?下面我們來看她的故事。

一位帶著3歲孩子媽媽的270天CMA備考之路

我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在金融行業從事管理會計工作快8年。從2017年選擇優財學習CMA開始,到2018年順利考取CMA,整整經歷了270天。我的P1是430分,P2是450分。

為何選擇CMA?

2017年8月28日,我記得很清楚,彼時的我正經歷一場升職的考驗,但我並沒有一個機會能夠系統、完整地梳理一遍和管理會計有關的知識和理論,對應用實踐案例的接觸也非常有限。我需要藉助一些外力幫我拓展管理會計視角和認知,以及管理應用的能力,同時也需要一個標準的認證以證明我的知識體系。因為我知道,進入職場10年,我很快就會進入傳說中的女性職場瓶頸。

我很早就開始關注CMA,也瞭解財政部對其的推崇以及中英雙語對體制內從業者的便利,但買來教材自己研讀後,發現西方人編寫教材的方式,實在不適合短期內快速掌握知識要點和應試要點。我需要報考一個專業的培訓班,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CMA。

為何選擇優財?

一個無意的場合,我瞭解了優財。優財是業內唯一始終專注於CMA培訓的機構,也是業內唯一採用案例式教學的CMA培訓機構,全國10000名CMA持證者中,5100餘名就出自優財。優財的專注值得所有人尊敬,優財的實力值得人選擇。幾乎沒有猶豫,我成了一名優財學員。

每天下班後,我輾轉兩條地鐵線,走進五道口優盛大廈。晚上8點,我走出大廈。我捧著厚厚的CMA書籍和講義,開啟了這270天的CMA考試之旅。

CMA備考之路

2017年9月準備P1的過程略顯坎坷。因為我完全沒有任何實體企業或商業企業的從業經驗,而P1當中最重要的成本會計,是決定分數高低的基礎。而距離考試只有70天。我從聽楊曄的老師的視頻課開始,一點一點整理不熟練的知識點。工作的繁忙讓我缺少整塊的時間靜下心來鑽研,我就把優財的講義一頁頁撕下來隨身攜帶。上班坐地鐵,可以聽一節課,中午吃過午飯,可以聽一節課,下班坐地鐵,可以聽一節課。晚上哄孩子入睡後,複習今天的課程,做題,週末用一整天時間在圖書館梳理知識點並系統測試。連續兩個月,天天如此。

而在這個過程中,優財的教輔實在讓人驚豔。因為教輔把厚厚的教材,按照中國學生的思維習慣進行了整理壓縮,每個知識點的前後關係和邏輯聯繫清晰明瞭。例題完全是真題難度,對知識點的考察和擴展恰到好處,簡答題總結方向也是有的放矢。配合楊曄老師的講解,可以完全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

同時,按照自己的習慣,做一張知識點邏輯圖,是特別重要的。因為每一個章節裡的知識點都是交叉立體的。比如在績效評價一章,要分解出銷量、價格、用量的預實差異和實際影響,尤其再加上銷售組合的千變萬化,所以不能獨立看待每一項因素,把他們放在一張結構解析圖裡更便於理解;再比如,P2公式再多,大部分也逃不出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設計出符合自己習慣的最詳細的三表模板,做成小巧的卡片,和手機、鑰匙、口紅一起,享受“手包常住人口”的待遇,利用零碎時間回憶公式定義。當概念可以手到擒來,當新COSO要素可以任意默寫,當在計算時體會到數據邏輯相互交疊的快感,你會覺得,一切都很棒,一切都很精彩。

年底年初,是財務人最崩潰的時候,決算、預算、計劃、考核,在這個時候,能安心準備考試,是一件奢侈的事。而我的家人和優財的班主任給予了最大的支持。每當孩子問爸爸,媽媽星期天還要加班嗎,爸爸會說,媽媽在準備考試,媽媽很努力;而我們親愛的班主任老師,會把一切注意事項和日常操作都準備好了,幫我省出了更多的時間專注最要緊的事情。

2017年12月19日,收到P1成績430。2018年5月25日,收到P2成績450。我終於可以送自己一個微笑了。

2018年4月14日是CMA考試的日子,4月15日是我唯一的堂弟大婚的時間。14日下午5點58分,離考試結束還有32分鐘,我舉手示意老師提前交卷,然後拖著行李奔去機場。我在飛馳的汽車上,手裡心裡,都是沉沉的充實。考試結束只是開始,還有如海的案例、豐富的人脈和精彩的實踐等待我去拓展。我知道,我想要的,就在奔來的路上。

更多CMA考試相關內容,詳情諮詢優財官網:http://www.ucfo.com.cn/#tgt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