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德川幕府年表

德川幕府的第二任將軍德川秀忠(1579年-1632年)在1605年繼任將軍

,但實際上並未掌握真正的權利,因為此時的政權還是由其父德川家康掌控,直到11年後,也就是1616年,德川家康去世,德川秀忠才真正獨掌大權。德川秀忠能獲得繼承權,主要靠的是運氣。德川家康的長子在德川秀忠嬰兒時期自殺,次子被豐臣秀吉收為養子。而且在關原合戰中,德川秀忠因延誤戰期差點被暴怒的家康逼殺。也算他福大命大,活著等到了家康掃平天下的一天。德川秀忠在軍事上的能力一般,但是在政治上頗有手腕,否則德川幕府也會像織田家或者豐臣家一樣撐不過二代。德川秀忠於制定武家法度規範武士行為舉止,又改易強藩封地削弱大名力量,規定大名朝覲制度增強幕府權威,同時嚴厲打擊影響中央集權的基督教。其執法不避權貴,令權貴們紛紛夾著尾巴做人。1623年,為了進一步鞏固了確立幕府傳承製度,他將位置傳給了長子德川家光,自任大御所。1632年,德川秀忠病逝,死時53歲,德川秀忠即是德川幕府的奠基人,也是守護者,正是因為他的傑出政治能力,才化解了他父親留下的矛盾,維持了德川家的統治。不過,就是這麼一個人物,卻是出了名的妻管嚴。
德川幕府年表​​

德川家光(1604年-1651年),德川幕府第三代將軍,乳名被家康賜予“竹千代”,可見德川家康對長孫的喜愛,有一種說法就是德川秀忠之所以能即位,是因為家康期望家光能即位,跟康熙看上乾隆一個道理。德川秀忠在當了九年的將軍後親政。德川家光的少年時代並不幸福,他一出生就被帶離秀忠夫婦身邊,被乳母明智光秀的家臣齋藤利三之女春日局撫養。由此導致德川秀忠夫婦對德川家光並沒有多少的感情。所以,德川秀忠曾經動起了改立其他兒子的打算,德川家光一度想要自殺,不過在德川家康的干涉下,德川家光還是坐穩了世子之位。德川家光在做了九年的將軍後才親政,而這位德川幕府第三代將軍在玩政治方面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直接規定幕府將軍是最高權力者,絲毫不給天皇一點面子,在他的任上,把那些有小心思的大名弄的服服帖帖,法度也更加完善。德川家的江山在他的守護下更加穩固。不過,隨著集權的加劇,也意味著閉關鎖國的加劇。德川家光在就任將軍18年後去世,死時年僅48歲。
德川幕府年表

德川家綱(1641年-1680年),德川幕府的第四代將軍,德川家光的次子,德川家光翹辮子的時候,他才年僅10歲,正是頑劣的時期,所以要讓這個年紀的小孩對政治提起興趣,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事實證明,他可比同時期的康熙差遠了。他不愛管事,所以有著隨便將軍的稱號,領導不管事並非是壞事,要看輔助他的人是誰?德川家綱的運氣不錯,他的幾位輔政大臣,老中,大老等都忠心正直,能力出眾,社會治理倒也不錯,家綱雖然懶,但也還明事理,比如他將父親的武治改為文治,禁止殉死等。德川家綱一直體弱多病,1680年,德川家綱病死,死的時候沒有留下子嗣。
德川幕府年表

德川綱吉(1646年-1709年),德川家光的第四子,德川家綱的異母弟,因哥哥無子嗣由蕃主即位第五任將軍,總共在位19年。德川綱吉因幼子夭折,潛心佛法,受佛法影響。1687年,作為一個愛狗人士,德川綱吉頒佈“生類憐憫令”,目的是禁止濫殺狗,剛立法時也算正常,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綱吉對狗的保護到了偏執的情形,他不僅請人保護狗,給狗看病,還專門為狗建造居室,再到後來德川綱吉宣佈殺只蚊子都要被判刑。由此,德川綱吉獲得了“狗將軍”的外號。不僅如此,德川綱吉時期,幕府財政進一步惡化,他本人溫和獨斷,樂善好施,推行仁政,熱衷文化事業,才有了元祿時代的文化成就。但德川綱吉在實施政策喜歡拍腦袋,往往不合時宜,所以有亂政的嫌疑,比如他破格提拔人才導致幕府機構臃腫,改鑄錢幣造成經濟混亂,生類憐憫法更是搞得民間怨聲載道,他本人揮霍無度等等。1709年,德川綱吉在主政近30載後去世,留下功過參半於後人評說。

德川幕府年表


德川家宣(1662年~1712年),是德川綱吉的侄子,父親德川綱重是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三子,繼任時已年滿48歲,不過他一即位,就廢除了前代將軍的生類憐憫令和酒稅,提拔有才能的賢臣間部詮房和新井白石,因此在民眾獲得較高的聲譽。不過,德川家宣在位僅三年,就遺憾去世。死時兒子德川家繼不過四歲。
德川幕府年表

德川家繼(1709年-1716年),幕府第七代將軍,德川家繼即位時因年齡過小,政事基本依託輔政大臣,聰明的家繼卻在八歲的時候,突發疾病夭折。德川家繼與其父在位時間短,但在賢臣的輔政下,社會穩定,史稱正德之治。

德川吉宗(1684年-1751年),幕府第八代將軍,這位被稱為“米將軍”乃是德川家康的重孫子,出自御三家的紀尹德川家,其祖父是德川家康的第十子德川賴宣。德川吉宗33歲即將軍位,正是年富力強之時,德川吉宗生活簡樸,一天只吃兩頓飯,且是青菜糙米為主。德川吉宗以旁系即位,面臨著被人輕視乃至大權旁落的挑戰,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威,他首先清除前朝重臣,提拔新人。德川吉宗鑑於幕府財政惡化情況,成功的實施了改革,包括裁汰冗員,開源節流,穩定米價,史稱“享保改革”。德川吉宗也被譽為“中興之祖”。1745年,德川吉宗讓位於長子德川家重,六年後,1751年,德川吉宗去世。
德川幕府年表

德川家重(1712年-1760年),第九代徵夷大將軍,共在位15年,德川幕府時代著名的將軍,因為有尿失禁的病,所以被稱為尿床將軍。史載幾公里的出行路程,臨時設了23個臨時廁所,也不知他老爹怎麼想的,明明有文武兼備的兒子可以傳位,非得要讓體弱多病的家重即位,德川家重初期有其父的改革保駕護航,社會穩定,待到中後期,因其健康日益惡化,導致權臣亂政。
德川幕府年表

德川家治(1737年-1786年),幕府第十代將軍,德川家重的長子,深受其祖父德川吉宗的喜愛,因此也有說法德川吉宗為了讓他即位,而傳位給他的父親。德川家治在位26年,政績普通。德川家治喜歡將棋,因此經常把政事甩給大臣。德川家治因兒子早夭,死的時候沒有子嗣。


德川幕府年表

德川家齊(1771年-1841年),幕府第十一代將軍,他是八代將軍德川吉恩的曾孫,八歲過寄給德川家治,十四歲即位,德川家齊在位之初罷免了前朝弄臣,任命自己的叔父松平定信為老中,松平定信為了改善幕府財政,推行寬政改革,後來因太嚴被家齊厭煩。緊接著德川家齊與定信在是否封自己生父為大御所的事情上出現分歧,導致定信被免。1817年,德川家齊啟用貪官水野忠成,導致幕府財政更加惡化,政治已趨於腐敗。德川家齊最出名的是能生,所以有海狗將軍的綽號,他有55個子女,28男,27女,不過有一半未活到20歲。1834年,德川家齊把將軍位讓於次子德川家慶,當起了大御所。7年後,德川家齊病死。享年71歲。


德川幕府年表

德川家慶(1793年-1853年),德川幕府的第十二代大將軍,與德川家綱類似,他也是一個隨便將軍。他常把隨便掛在嘴上,隨便臣子們做事。德川家慶在其49歲的時候掌握幕府實權,他在位23年,人們對他的評價是愚蠢。家慶死的時候,日本面臨著巨大的外部威脅,美國的海軍提督佩里正帶著堅船利炮準備敲開日本大門。
德川幕府年表

德川家定(1824年-1858年),德川家慶的第四子,家定的三個哥哥早夭,所以才輪到他即位,他體弱多病,生性懦弱,除了乳母沒人能跟他溝通,所以他的幕府基本是交給了大臣,因為喜歡親自下廚炒豆子,蒸芋頭,所以綽號芋頭將軍。家定僅在位5年,幕府因佩裡事件分成強硬派和保守派,搞的焦頭爛額。1858年,一說病死,一說被毒死。

德川家茂(1846年-1866年),幕府的第十四代將軍,因前代將軍無子,他與其血緣最近,他是德川家齊的孫子,德川家定的堂弟,家茂13歲成為將軍,德川家茂的實權已經掌握在權臣的手裡。1866年,德川家茂20歲,正是開始一展宏圖的時候,可惜就在這一年,德川家茂就染病不起,臨死時,德川家茂還留著淚感慨:“我到底幹成了些什麼?”
德川幕府年表

德川慶喜(1837年-1913年),德川幕府的末代將軍,因為喜歡吃豬肉,又稱豬一將軍,1866年,他30歲被一橋派擁立,1868年,他選擇結束了幕府,將政權歸還天皇。作為末代將軍,他與所有的末代王朝一樣,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德川慶喜一定是不甘心失敗的,他把權力歸還給天皇后,又發起了王政復古的復辟運動。不過最終德川慶喜選擇了順應時代潮流,放棄戰爭,減少流血,讓政權和平過渡,為接下來日本的明治維新掃清了障礙。最後得知高壽善終。

德川幕府年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