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月薪5千的人,憑什麼活得像月薪5萬?

職場上個原理叫收入裝B守恆,

即全世界所有人的收入和逼格基本守恆。

這個世界上不乏月薪5萬,卻活的像月薪5千的逼格守恆器“西二旗er”,用黃燜雞米飯和格子襯紗拉低中產階級的整體逼格;

但也有月薪5千,卻活的像月薪5萬的“國貿er”,用368元一份的冷萃混合果汁套餐和滿嘴的中英文混合單詞提升全世界的逼格。

月薪5千的人,憑什麼活得像月薪5萬?

如果說“西二旗er”月薪5萬卻過得像月薪5千是因為生性低調,那麼“國貿er”信奉的“月入5千,也要活的像年薪百萬”的理論怎麼來的呢?

-01-

自信與懷疑

普通人家的“富二代”怎麼越來越多

知乎上有一個關注度很高的問題:

為什麼國內的“小土豪”都宣稱錢靠賺不靠省,而巴菲特和芒格卻仍推崇節儉的生活方式?

月薪5千的人,憑什麼活得像月薪5萬?

這個問題本身就已經解釋了為什麼那些月薪5千的普通工薪階層,寧肯透支信用卡也要維護自己的精緻和體面,哪怕是吃方便麵也一定是要吃海淘的:

一方面他們對未來有盲目的自信,錢是可以賺出來的,而不是省出來的;

另一方面他們對未來很恐慌,手握價值幾百上千萬的case卻跟他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讓他們不太相信“節約成本,永續經營”這回事。

明明生在普通家庭,過得卻像富二代。

月薪5千的人,憑什麼活得像月薪5萬?

深植於內心的自信與懷疑,讓這一群生活得像年薪百萬的年輕人騎虎難下。

-02-

補償心態

I Deserve It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補償心理,意思是在一個地方造成的心理損失感,就一定要在別的地方補回來。

現在太多年輕人就有這種心理機制:

我工作那麼辛苦,難道不應該過得好一點獎勵自己麼?

就像我的朋友:

減肥一公斤要買個LV,KPI比去年提升了3%要買個愛馬仕,這周加了三天班,那週末一定要去吃個懷石料理犒勞一下自己……他們在補償自己內心的損失感。

月薪5千的人,憑什麼活得像月薪5萬?

-03-

“偽百萬年薪”的強制驅動力

職場鄙視鏈

王小波在《椰子樹和平等》裡說人人理應生來平等,這一點人人都同意。

但實際上是不平等的,而且

最大的不平等不是有人有椰子樹,有人沒有椰子樹。

於是有椰子樹的人就通過鄙視那些沒有椰子樹,甚至連椰子都沒有的人,來建立自己的優越感。通過各種高額消費來來表達自己的身份訴求,人為地建立人跟人之間的鄙視鏈。

想想一下你穿著短褲、T恤,揹著雙肩包,去三里屯盈科中心頂樓找朋友喝酒。電梯裡所有的人都穿著得體的套裝,不管男女都帶著精緻的妝容,瞬間你就能感受到身上的寒酸氣息……

他們必須把自己同第三世界的屌絲們區分開來,哪怕月薪幾千也要活得像年薪百萬,否則就會被老闆同事、客戶各種鄙視,想翻身就難了。

很大程度上來說,他們也是被動的成了“為百萬年薪”族。

月薪5千的人,憑什麼活得像月薪5萬?

-04-

老鼠陷阱

老鼠在輪子上跑步,老鼠跑得越快,輪子轉的也就越快。

之前有一篇爆文說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沒什麼積蓄了?就是因為這些拿著幾千月薪,過著月薪幾萬生活的年輕人,掉入了老鼠陷阱。

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增長乏力的薪水,永遠跑不過慾望增長的速度。中國的年輕人的“光速”正在加快,因為他們正在從年光到月光,再到日光……

月薪5千的人,憑什麼活得像月薪5萬?

那怎麼才能讓“光速”慢一點呢,拿好多融君的這隻“良方”:

合理管控慾望,制定長期理財規劃。缺乏規劃的人生往往是混亂的,工資下來之後,還信用卡、還花唄、還借唄……還完之後沒剩多少,但是也從不記賬,反正還有信用卡、還能用花唄……每月花銷多少,有沒有結餘完全沒有概念!這很危險,會讓你的財務狀況惡化與無形之中,因此合理控制、規劃理財迫在眉睫!

轉變消費觀念,設置自動定投。該節省的一定要節省,哪怕每天省10塊錢,每個月定存500,日積月累也是一個小金庫,急用時也有準備。如果每月能結餘幾千大洋,用於穩定型投資,那你就走在了很多人前面呢!

打造自己的護城河。為什麼好多人開闢第二職業乏力?因為缺乏一項過硬的技能,所以你還不如把購買奢侈品的錢省下來去購買成長課程,學學外語、學學PPT、嘗試運營自己的公眾號……打造一項過硬的能力,幫你賺錢。

定期接收最新的財富資訊,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學會理財,用於嘗試。

月薪5千的人,憑什麼活得像月薪5萬?

如果你連第一條也做不到,光速只會越來越快的。因為你的收入很難實現指數級的增長,往往都是線性的。

今年你能賺1w,明年也可能只能賺1.1w。用線性增長的收入去追指數增長的慾望,跟夸父逐日有什麼區別呢?

就像古印第安人的一句俗語:“別走得太快,等一等你的靈魂”,多融君也想說“別讓慾望走得太快,快來多融財富投資,等等你的錢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