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熱衷於關注中國年輕人現狀的日本NHK電視臺最近曲線拿高分,用社會現實意義重擊觀影人內心,推出了繼《上海求職旅館的年輕人》和《北京鼠族》之後的第三部紀錄片《三和人才市場》,以生活在深圳底層日薪族的視角,講訴了中國年輕一代的彷徨與看不見的未來。

不到一個月,喜提豆瓣8.5巨分。

三和人才市場

看點:紀錄片 | 日本人眼中的中國青年

2018 | 110分鐘 | 美國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三和人才市場:日薪百元的中國年輕人》

深圳,引領中國經濟崛起的奇蹟之地。

它是國家的崛起,也國人造夢的溫床。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三和人才市場坐落在深圳龍華。區別于都市的繁華,三和人才市場更像是都市周遭的陰暗面,遍地低矮破碎的樓房,魚龍混雜的旅店,烏煙瘴氣的網吧,以及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前來求職的年輕人們。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這群求職的年輕人中,有這麼一群人:

吃著,四塊錢一杯的泡麵。

喝著,2塊錢2升的自來水。

住著,天橋、網吧或是15塊錢一晚的地下旅社。

整日沉迷在網絡遊戲或賭博中,只盼今朝有酒今朝醉。

求職,只是生存的迫不得已。

他們工作一天,玩樂三天。不要穩定的長期工作,只求當天就能拿到錢的日結零工。

白日裡在三和人才市場來回遊蕩,黑夜裡在虛擬世界中枕戈待旦。

他們在瞬息萬變的三和人才市場,穩定得像是一灘洋溢著笑容的死水,沒有夢想,不求遠方。

這群年輕人,人稱三和大神。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東東是三和大神中的一位,十六歲高中肄業後從江西老家外出打工,今年二十二歲。

一年前來到深圳,一個月後,迅速加入三和大神大軍中。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為什麼要來深圳?

東東靦腆地笑著說:我也不知道,可能是這邊網吧多,什麼東西都多。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最初來到深圳的東東,在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工廠FSK工作,不到一個月後便辭職開啟了日結零工生涯。

隨後,鏡頭跟隨著東東在三和人才市場裡找工作。

可他不是嫌棄工作無趣,就是害怕工作太累。半日下來,一無所獲。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東東至今單身,去年他也有過一個女朋友,因為嫌他整日閒賦在家不找工作,就此分手了。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比起東東這樣入坑不久的新大神,宋春江,李磊和趙偉可以說是三和大神中的老油條了,他們的血汗錢被網絡遊戲和賭博敗光,意志也早已坍塌。

趙偉倒是說得很誠實:打工累,來錢慢,漸漸心裡面就疲憊了,煩了,稍微有點不如意就辭工不幹。現在年紀大了,又沒有什麼專業技能,找工作不好找,能做的又嫌累。

沒有經濟來源,就靠網貸度日,三和大神們的老手往往負債累累,極度困難時,靠賣身份證的一百多塊錢來果腹度日。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在三和人才市場做了幾年招聘工作的鄧大海,對三和大神的心態瞭如指掌,對三和大神的工作要求做了三點總結:工作輕鬆,工資高,來錢快。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沒有專業技能,學歷不高的三和大神們,卻樂不彼此地做著這樣的美夢。

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嗎?

有,他們當中很多人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卻還是甘於過著這種有今天不管明天的生活。

宋春江說,一年前自己都還是有鬥志的,可是因為長期這樣的生活下來,一是懶,不願意去找工作;二是去找了工作又嫌工資低,不想幹;三是找到工作又嫌累,幹兩天就不想幹了。不如這樣每天混吃等死的生活過得舒服自在。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他們沒有考慮過遠在他鄉的父母妻女嗎?

有,三和大神們並非大奸大惡之人,遠方的家人是他們身陷深淵也放不下的牽掛。

東東會在四下無人的夜裡給老媽發一條微信報平安,謊稱自己工作穩定還得到上司的賞識。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手機這端的不安和黑暗,只有自己知道。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他們沒有想過離開嗎?

想過,卻離不開。

宋春江說:自己當初是帶著夢想來的深圳,希望在這裡通過自己的雙手打拼出一份未來,對世界的無知和技能的缺乏卻讓夢想被現實活生生地熔化了,他不甘心就此離開,衣錦還鄉的想象還禁錮在腦子裡。而閒散腐敗的生活又像一隻無形的大手抓住了他,他也離不開。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他們心中還有夢想和改變現實的信念嗎?

李磊:有過,現在沒了,只有絕望,人已經廢了。回不去了,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了,就那樣了,走一步是一步。以後老了,死了也就死了。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看到這裡,三和大神們的墮落似乎是他們好逸惡勞,自我放逐的後果。

第一代來深圳的務工人員用實際行動佐證了這一觀點,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吃苦耐勞不抱怨,勤儉節約,一發工資就把大部分打回老家供養老人小孩生活。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來深圳務工十八年的第一代打工者陳用發,在工廠工作了幾年後,因為一場機械事故整隻右手被機械壓斷,用工廠賠償的錢開了一家早餐店。

身殘志堅的陳用發給出了三和大神不一樣的回答:任何事情,只要你想做就總是有辦法的,沒有了右手了你不可能老是怨天怨地,失去的東西你怪也沒用,所以好好把左手練熟了照樣能工作生活。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陳用發認為新一代務工者頻繁跳槽,甚至是隻找日結零工是一種沒有責任心的表現,哪裡舒服往哪裡鑽,沒有刻苦的精神。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而另外一位三和大神的經歷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端倪。

劉鎮,一年前來到深圳謀求發展,渴望在深圳為遠在湖南故鄉的妻女掙一份未來。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鏡頭給到劉鎮,他的第一句話:這個社會就是這麼不公平。

劉鎮初到深圳時,被很多黑中介和黑工廠騙了不少錢,報警後卻因為上面有人而不了了之。長期工作中陷阱多,限制多,想求一份安穩似乎也是一件難事。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鏡頭找到了鄧大海求證。

鄧大海直言有這樣的存在,而且形式多種多樣。

有的給你剋扣工資,有的長時間在惡劣的環境里加班,有的在合同裡做文章,總之就是給你畫一個大餅然後拿不到相應的工作酬勞。

這樣的黑幕屢見不鮮一方面源於那些黑工廠黑中介有錢有勢,一方面是三和大神們抱著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心態,幹得不爽我就走。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老一輩前來深圳打工的人,他們吃苦耐勞,不怕髒不怕累,困擾著他們的是如何能讓自己的下一代能在深圳讀書、生活,擺脫留守兒童的厄運。

而隨波逐流、聽天由命的新一代三和大神們,他們大多數是留守兒童出身,延續著老一輩的足跡來到了深圳,卻丟失了老一輩刻苦的精神,困擾著他們的是懶惰的身體和日漸萎靡的心態。

電影的最後,東東決定離開深圳,從虛擬世界的澡澤中迴歸現實,擺脫三和大神的命運。

東東離開,自然會有新的東東補位進來,而這裡不會因為他的離開就帶走三和大神的病態。

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棄民,真實得讓人膽戰心驚

深圳,這座謳歌中國經濟奇蹟的都市,驚人的發展力下的代價是年輕勞動力的肆意擠壓。

飛速發展帶來的貧富懸殊和惡性循環我們又能不能找到它的平衡?

而三和人才市場周遭熔化的青春,到底是黑心工廠和中介的作惡?還是新一代年輕打工人的逃避現實、自甘墮落?

我想你我都給不出標準答案,但願三和大神們熄滅的青春會引發我們的一番思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