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抗日戰爭時期的兒童節

抗日戰爭時期的兒童節

兒童團員們慶祝四·四兒童節(1944·河北安平縣)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我國的兒童節是四月四日。1931年3月7日,由中華慈幼協會向政府申請,經國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同意,並制訂了相關紀念辦法,下文命令各省、市、縣教育廳局照此執行。1932年4月4日,全國各地都舉行了一系列活動,慶祝第一個兒童節的到來。在抗日戰爭時期,儘管環境非常艱苦,但是全國各地照樣舉行兒童節慶祝活動,內容大多是圍繞抗日救亡運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

毛澤東為兒童節題詞

抗日戰爭時期的兒童節

抗日戰爭時期的兒童節

在陝甘寧邊區及敵後抗日根據地,我黨十分重視兒童工作,從團中央到地方各級團組織,都設立兒童局,領導兒童團工作。毛澤東非常關心邊區兒童的培養和教育。在延安時期,他多次為兒童工作題詞。1938年6月,陝甘寧邊區政府創辦了一份石印的4開小報《邊區兒童》,目的是為了教育引導孩子們在戰爭環境中茁壯成長。毛澤東得知後,引起了極大的興趣和關注,親筆為這份兒童小報的創刊題詞:“兒童們起來,學習做一個自由解放的中國國民,學習從日本帝國主義壓迫下爭取自由解放的方法,把自己變成新時代的主人翁。”1938年10月,陝甘寧邊區政府在延安柳林村建立了“陝甘寧邊區兒童保育院”,即延安保育院,目的是為了保障抗日根據地的孩子們健康成長。毛澤東專門題字兩副,“好好的保育兒童”;“為教育後代而努力”。毛澤東的這些題詞,既體現了他對兒童工作的重視,又體現了對兒童工作者的嚴格要求。

毛澤東對兒童工作的關心還表現在兒童節上,他曾三次為“四四”兒童節題詞。1940年4月4日,毛澤東專為兒童節題詞:“天天向上”。陝甘寧邊區政府機關報《新中華報》於4月12日以醒目大字發表了這個題詞。1941年4月4日,陝甘寧邊區政府舉行第十屆兒童節慶祝活動,毛澤東題詞:“好生保育兒童”,並發表在4月13日的《新中華報》上。1942年4月,延安紀念兒童節時,毛澤東特地為《解放日報》題詞:“兒童們團結起來,學習做新中國的新主人。”這三次題詞,體現了毛澤東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殷切期望。

陝甘寧邊區的兒童節

抗日戰爭時期的兒童節

一首《四四兒童節》歌曲

“抗日兒童團,愛國好少年,努力學習為抗戰!機動靈活撒傳單,快速行動把情報傳,救護傷員勇敢上前線。抗日兒童團,為打日寇做貢獻,抗戰勝利把國建、把國建!”這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流傳在邊區的兒童團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和邊區政府,每到“四四”兒童節,孩子們唱著這樣的歌曲,舉行各種活動,展示自己的力量。

每年的兒童節,兒童團都要舉行大檢閱,檢閱學習成績、野外演習和遊戲等,生動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

1940年4月2日至6日,陝甘寧邊區舉行隆重的兒童節紀念活動。《新中華報》1940年4月12日刊登了一篇“四四”兒童節紀念大會特寫《成立了兒童營》,文中說:“這群孩子們開到延安來後,這幾天延安簡直成了孩子們的世界。邊區各地的孩子們,從四歲到十五六歲,被他們的教員率領著,用兩條小腿,爬著山,過著河,冒著西北高原上的大風沙,走過了長長的路程,趕到延安來。”來自延安保育院小學部和安塞、延川、延長、固林、安定、延安等縣市的600多名兒童參加了紀念活動。在大會上,成立了兒童營,組建了總指揮部,15歲的劉德才被選為總指揮;600個孩子編為六個大隊,過著有組織、有嚴格紀律的軍營生活。4月2日晚飯後,孩子們在窯洞裡舉行政治測驗,他們將平日裡的學習和思考,幾分鐘內寫在一張紙上,並評選出成績優秀者。3日下午,他們在一個長滿嫩草的山坡上召開座談會。吳克仁報告了晉察冀邊區兒童工作情況,講了那裡的兒童團殺敵人、捉漢奸的很多故事;在西北青救會工作的小同志汪導海報告了晉東南兒童工作情況;報告後大家又提出問題互相討論。在活動期間,兒童團員們舉行健身操、棍棒操和隊形轉換、刺槍、劈刀、投手榴彈、拳術等軍事項目表演;五個孩子在表演秧歌時,突然走上主席臺,獻出一張畫像《毛澤東同志與兒童》,給人們一個驚喜,一個孩子還高聲朗誦了獻詞,陳雲代表毛澤東接受了畫像;有的孩子還向毛澤東獻出從家鄉帶來的大紅棗、花生等土特產。還舉行了兒童文藝晚會、遊藝運動會,放映電影;評選獎勵了模範兒童和勞動小英雄等。這次慶祝活動非常隆重,除了兒童之外,還有幾百名大人也參加了活動,陳雲、孟慶樹、張邦英、馮文彬等邊區領導人還在大會上與兒童開展互動。

當時在延安等抗日根據地還流傳著一首《抗日兒童團歌》:“月兒彎彎,星光閃閃,我們都是兒童團。站崗放哨,又當偵探,盤查行人捉漢奸。鬼子來了,我們就跑,跑到八路去報告。領著八路,拿著槍刀,殺退鬼子,家鄉保。”陝甘寧邊區的兒童全部動員起來了,積極參加抗戰,查路條、送情報、演文藝節目。曾經到延安採訪的華僑女記者黃薇在戰地通訊中寫道:“途中遇到不少站崗放哨的‘小哨兵’,他們有的站在道路的叉口,有的站在不令人注意的地方……看見遠處來了生疏的人,他們便停止遊戲,注意來人的一舉一動。”

嶺南兒童致信八路軍

抗日戰爭時期的兒童節

《新中華報》上刊登的廣東省新會縣1440名兒童與八路軍來往書信

1938年兒童節,廣東省新會縣1440名兒童給遠在數千裡之外的八路軍總指揮朱德暨將士們寫了一封信,對浴血奮戰的八路軍表示敬意。八路軍政治部代為朱德回了信,對新會縣的小朋友表示感謝,並提出了一些希望。經八路軍政治部同意,往來書信內容刊登在1938年5月5日的《新中華報》上。

從信的落款上看,此信是廣東省新會縣二小和平山小學等六所小學校在聯合慶祝兒童節大會上,1440名兒童聯合寫的。新會平山小學是由愛國華僑馮平山先生於1917年出資創辦。民國時期的兒童節是4月4日,是由中華慈幼協會於1931年3月7日提出申請,民國政府教育部批准,於1932年4月4日開始實施。之後,全國各地每年4月4日都要開展活動慶祝。

新會縣兒童之所以給八路軍寫信,是因為被八路軍在前線英勇抗戰的精神所感動。1937年8月,八路軍改編後,即奔赴抗日前線,禦敵衛國,並接連取得平型關大捷等幾次較大的勝利,開闢了華北敵後戰場,建立了抗日根據地。八路軍不怕犧牲,奮勇殺敵的事蹟獲得了全國各界及中外僑胞的讚揚。遠在嶺南的新會小朋友們也深受鼓舞,所以寫信給八路軍表達敬仰之情。小朋友們在信中說:“親愛的將軍暨忠勇的戰士們!你們拋棄了可愛的家鄉、親愛的妻兒,奮不顧身在飛機大炮夾攻的底下,冒著槍林彈雨,與敵人苦鬥,這種為國民犧牲的偉大精神,照耀在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真是多麼令人敬佩啊!”在信中,全體小朋友們決議,將一些費用節省下來,捐獻給戰區裡的逃難小朋友,努力去做抗日救亡工作。表示在後方決心盡最大力量,不斷的幫助八路軍抗戰。信中最後寫道:“我們把骨頭敲響自由的鐘,把筋肉疊成平等的塔,把熱血培養著解放之花吧!”

八路軍政治部代朱德總指揮覆信一封。在信中,對嶺南小朋友們熱情和好意表示感謝,並決心用戰爭的勝利,來報答他們的好意。信中介紹了八路軍與日軍作戰的地區和戰略方針。重點介紹了1938年4月取得的晉東南戰役的勝利。日軍“動員了八個步兵聯隊及騎炮工輜各種特種兵種,向晉東南之遼縣、榆社、武鄉做拼命的進攻。可是由於我們有充分的戰鬥準備,採取了靈活的運動戰和游擊戰相配合的作戰方法,指戰員的英勇堅決和當地同胞的有力協助下,經過十六天的大小數十個戰鬥,終於擊碎了敵人的九路進攻。敵死傷四千人以上,並斃聯隊長一名,繳獲無算。”回信中還揭露日軍的野蠻暴行,介紹了全國抗戰的形勢,“特別是津浦前線的勝利,為了消滅敵寇企圖進攻西北之陰謀,為了挽救欲生不得欲死不能的戰地同胞,勇氣培增。日寇強盜,終要在我全國同胞的精誠團結,抗戰到底的意志下被殲滅。”信中還給小朋友們提出了幾點希望:一是鼓勵父兄去前線打日本侵略軍;二是勸勉不能上前線的老人和婦女努力生產,支援抗戰;三是安慰在前方受傷的官兵,為他們唱歌、演戲;四是合起夥來捉漢奸;五是要加倍學習;六是團結起來,建立兒童組織。信中最後勉勵小朋友們“加緊你們的工作,努力你們的學習吧!在不久的將來,更盛大更熱烈的兒童節,一定在前面等著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