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時候,會引起那麼大動靜?

一日搞笑短視頻


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為救老婆私自調兵攻打平安縣城,這種行為是絕對不允許的。

但最後的結果是:屁事沒有!還受到高規格的嘉獎。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仔細一盤點,李雲龍至少犯了三個嚴重的錯誤:

一是私自調動部隊。

二是給隊伍造成了較大傷亡。

三是作了個壞榜樣。

可以說無論是哪個錯誤,都夠他喝一壺的!


李雲龍自己也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所以他把隊伍託付給了邢副團長,平靜地去接受懲處。

出人意料的事,李雲龍竟然屁事沒有!除了被旅長臭罵(表揚)一頓,毛都沒掉一根,樂呵呵地回來了!

那麼,李雲龍憑什麼平安無事?有人說是因為他是首長的愛將,有人說他多次立下戰功,這些都是次要的。

李雲龍此戰的意義時,無論是攻打平安縣城積累攻堅經驗,還是各部默契配合給予日軍以重創,或者是小片根據地連成了片,這些其實都是表面上的效果。

真正的原因是:李雲龍做了副總指揮一直想做,卻沒有做的事。


第一、當時,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和雙方實力的變化,抗日隊伍不斷髮展壯大,實力看漲。

鬼子卻因為兩線作戰,戰線過長,兵員素質、後勤保障和整體實力不斷下降。抗日戰爭已經進入了“相持階段”的尾聲!

是該發起反攻的時候了!

然而,從哪裡著手呢?


第二,此時,山西的敵我態勢錯綜複雜、犬牙差互,八路軍、晉綏軍、皇協軍、日軍勢力交織,保持著微妙的平衡。什麼時候反攻,從哪裡入手,如何打響第一槍!至關重要。

槍響之後,日軍、晉綏軍和嫡系的反應如何?山西戰局對整個華北乃至全中國抗日局面的影響如何?沒人說得清。

所有的這一切,如同一團亂麻,絞在一起!副總指揮日夜推演苦苦思索卻不得其解,各方面都在尋求突破之機!

筱冢大力推行特種作戰、晉綏軍於戰略要地不斷調整佈防、八路軍修養生息侍機作戰,無不是在尋求破局之機!


第三,李雲龍,正是這一戰略轉折的導火索,正是打破平衡的破局人!李雲龍的衝冠一怒,如快刀斬亂麻,粗暴直接而又精準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平安一戰之後,八路軍所面對的整個戰場形勢豁然開朗——在一定範圍內,發動小規模的反攻戰役的時機已經成熟。

在戰略層面上,最難的就是破局。

思慮周詳的丁偉無法破局,穩打穩紮的孔捷無法破局,只有劍走偏鋒、有仇必報、敢想敢做、不顧後果的的李雲龍無意中成為了破局人!局一破,大勢可得!

這場戰鬥的規模放在整個華北並不大,但是它是晉西北戰場的破局之戰!李雲龍破的不僅僅是戰場上的局,更破了副總指揮心中的局!

此戰之後,晉西北八路軍各部加緊擴充實力、擴大規模,整個抗日戰場的態勢逐步趨於明朗!而副總指揮的總體戰略佈局也在此戰之後,開始進入了局部反攻!

一石擊破水中天!這就是平安之戰的意義所在!


脂肪故事


以下屬於個人觀點,不喜勿噴。首先看平安縣城的守軍是縣城憲兵隊和剛逃回平安縣城的山本一木。平安縣是小說中一個虛構的地方,丁偉說過給李雲龍一兩個師他敢打太原,說明李丁孔等部隊離太原應該不會很遠,最起碼在缺少運輸車輛的情況下是在八路軍的攻擊半徑內的。請大家看看山西地圖,劇中所提到的福安潞陽水泉等地名是確實存在的,根據李雲龍部的阻擊部隊和其他配合部隊的阻擊時間等條件,可以推定平安縣應該是指現在長治附近的平順縣,該地距離太原直線距離在兩百公里左右,距離其他文中提及的地名距離在20到80公里不等。翻開看山西的地形圖,此縣城地形地貌特徵並非險峻的兵家必爭之地,由此,光光攻擊該縣城還不至於讓鬼子不要命的前去增援的。我們在回頭看看縣城裡的人,憲兵隊長是誰就直接忽略了吧,重點是山本一木,還有他的突擊隊。山本一木是日本第一支特種部隊的指揮官,大佐軍銜,第一軍司令官筱冢一男的得意弟子,被筱冢寄以重望。由於當時戰爭進去了相持階段,拼的就是意志力,如果這支小部隊真的可以摸到八路軍總指揮部或者國軍戰區指揮部甚至國軍總指揮部來個斬首行動,那麼後果對我們中國來說不可設想。但是現在該部隊被圍困在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縣城,朝不保夕,為了營救這支部隊,增援平安縣,兩個條件相結合,日軍才會不要命的向平安縣城靠攏。還有一點可以證明,那就是在李雲龍打下平安縣城以後,所有增援的日軍都撤退了。要知道太原過來的鬼子是日軍的精銳,並攜帶重武器,如果是為了縣城,那麼就算平安縣被攻破他們也應該繼續前進在把縣城攻下來,雙方的戰鬥力不用我說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所以鬼子撤退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城以破,山本和他的特種部隊也肯定全完蛋,就算去也只是在佔領縣城而已。可見,山本及其特種部隊的救援意義要比縣城的戰略意義要重要,鬼子增援平安的第一目標也應該是給山本解圍。


昔我來時


背景是八路軍在百團大戰和五一掃蕩之後採取了化整為零深入敵後的戰略,打破了

岡村寧次的囚籠困局,並在戰鬥中迅速發展了自己,這使得李雲龍有本錢攻打一個

重兵守備,工事堅固的縣城。(此時獨立團已經有近萬的兵力,相較分兵前的五百多人

,兵力增長了十幾倍,相較之前的鼎盛時期也擴充了三倍有餘)。

由於百團大戰後很快就遭到了鬼子的報復,這使八路軍意識到過早的暴露實力的

後果,所以到平安戰役爆發前雙方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鬥,小規模的戰鬥鍛鍊了

大量擴充的部隊,八路軍實力在這一時期有很大的提升。在山本偷襲了李雲龍

團部並血洗陳家峪後,戰士的復仇情緒被點燃。楚雲飛率先截擊撤退的山本炸燬

汽車使山本改道平安城最終被集結起來的李雲龍部隊包圍,這時山本已經插翅難逃

只得依託工事死扛待援。

馳援平安的援兵大部分要經過李雲龍,孔捷,丁偉,楚雲飛四人的防區,天然的圍

點打援戰鬥開始,這四個防區至少都有各一個聯隊的援兵想通過,四個聯隊的兵力

已經相當於一個甲級師團的全部主力,如此大規模的機動兵力的調動必定會引發一些

地方的兵力真空,於是各地民兵趁機攻據點炸炮樓,平安戰役也開始從平安地區擴大到了

平安周邊這些企圖調動兵力支援平安而導致空虛的地區,最後平安城破,八路軍

作戰目標達成,戰役結束。而平安戰役也作為二戰中國戰場的轉折點被載入史冊

/傲嬌臉/


空心菜不傷心


為什麼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的時候,會引起那麼大動靜?這還用問嘛?無論是從李雲龍方的角度,還是從日方的角度,都必須引起大動靜。


首先,李雲龍不想整個大動靜嗎?肯定想。從個人的角度來講,政委被打了,媳婦被人搶了,大家都看著呢,以李雲龍的性格,他能不整個大新聞出出這口惡氣嗎?要是人氣吞聲,他的手下士兵怎麼看,這還是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李雲龍嗎?老百姓怎麼看,八路軍都怕日本鬼子了,還能擁軍愛黨嗎?李雲龍個人也是個極具亮劍精神的人,正是這股拼勁,促成了李雲龍聲勢浩大攻打平安縣城,整了個大新聞。

從日方的角度來講,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為什麼會引起大動靜?平安縣城只是個具有戰略意義的縣城,但是更重要的時候,縣城裡面駐紮著山本一木和他的突擊隊。山本一木是誰?大佐軍銜,第一軍司令官筱冢一男的得意弟子,被筱冢寄以重望,你說說司令家的得意弟子被困了,不論放在哪,周圍的地區還不得拼命解圍?不解圍要是司令怪罪下來,誰擔著?最後,日本人認為敢攻打平安縣城,估計人數眾多準備充足,自然不敢懈怠各方來援聲勢浩大。

綜合一下,以李雲龍的性格,在各方關注下,自然要搞個大動靜,讓手下人和老百姓都暗吃一驚。面對敢於亮劍的李雲龍,日方判斷清楚情況,為了救山本一木自然調兵遣馬,兩邊一配合,這動靜能小嘛!


電影爛番茄


經歷了百團大戰,日軍對八路軍各個根據地進行殘酷的掃蕩之後,在隨後的一兩年期間,根據地的八路軍又重整旗鼓,開始重新發展實力,當然,為了避免在百團大戰中過分暴露自己實力的教訓,在擴充實力的同時,儘可能的避免向日軍大目標進行攻擊,已逐漸蠶食小目標和襲擾為主,這樣在擴大自身實力的同時也避免與日軍主力進行正面接觸,當然在事發的1943年,受困於太平洋戰場的消耗,日軍也不斷的在向太平洋和東南亞轉移兵力,也無法再像兩年前那樣,對八路軍根據地進行重點掃蕩,國共和日本三個方面實際上進入了對峙局面。


伴隨著山本一木偷襲李雲龍團部,在李雲龍所在的根據地區域,這個對峙的平衡局面被打破了,經歷了趙家峪慘案,性格剛烈的李雲龍自然要進行報復,這樣一場大戰就在所難免。

所以李雲龍攻擊平安縣城,雖然只是一個縣城攻堅戰,主角也不過是一個擴充編制的八路軍主力團,但他所獲得的影響絕對是轟動的。

其一如上面所說,安靜了將近兩年的平衡局面重新被打破,而且主動發起攻擊的竟然是最不引人注視的八路軍,此舉勢必會引起日軍的恐慌和注意,同時也為了防止像兩年前百團大戰那樣,各處的日軍頻繁遭到八路軍的四面圍攻,所以當平安縣城首先起火時,日軍的第一反應就是要在第一時間將這個火苗滅掉,以避免後續的連鎖反應。

其二縣城中有山本一木剩餘的特工隊,這也是日軍太原司令筱仲義男苦心經營多年的一支精華部隊,並且剛剛立下戰功,在這個敏感的時間段,日軍本部也不允許這隻特工隊遭受滅亡的損失。


由於長期以來八路軍一直避免與日軍大據點硬碰,因此在平安縣城戰役發行之前,已經形成了八路軍游擊區包圍日軍各個據點的局面。因此,平安縣城一旦失守,平安縣四周的各個八路軍游擊區,將重新走向匯合,屆時會形成以平安縣為中心的一個大型八路軍根據地,這個結果是日本鬼子絕對不能容忍的,而且一旦讓八路軍達成這一戰略目的,也勢必會在晉西北地區產生連鎖反應,隨後其他地區的日本據點很有可能也會遭受到同樣的下場,所以在八路軍首先宣戰的同時,日軍也必須在第一時間選擇回應,以避免後續產生更大的負面反應。

由於在對峙期間除了日本和八路軍之外,還有國民黨軍隊,而在平安縣戰役發起之後,周邊的國民黨軍隊自然也不甘心充當旁觀者,也加入到了戰鬥中,於公來說是為了助八路軍一臂之力,於是來說也是為了藉機擴大國民黨的勢力範圍。當八路軍和國民黨聯手向日軍宣戰時,日軍所面對的危機和壓力更大,所以更要在第一時間進行反制。


遼寧資深球迷


很多人開玩笑說,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是抗日戰爭從相持階段轉為反攻階段的轉折點。

當然《亮劍》不過是一部影視作品,歷史上也沒有這麼一次戰役。但是通過這場戰役,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獨立團化整為零,就是為了對抗岡村寧次的囚籠政策。分兵後,駐紮在趙家峪村的只是李雲龍的獨立團團部,最多也就一個警衛連。

山本一木帶領特戰隊偷襲趙家峪,打了個李雲龍措手不及。政委趙剛負傷,還沒有入洞房的老婆被抓,一兩百號人只逃走了幾個人,其餘人員和趙家峪的鄉親們都死在山本這小子手裡。但是,李雲龍屬於那種有仇就報,而且馬上就報的人。你給我一刀,我回首就是一劍,絕對不肯吃虧。這一點,山本到死都沒有想到。



山本被楚雲飛在將軍嶺襲擊後,倉皇逃到平安縣城。李雲龍不經請示,就集結部隊,把那些隱藏在山溝溝的各連各營部隊集合起來。好傢伙,分兵前也就一千人的獨立團,幾年下來,變成八個營的人馬,按照過去三三制的原則,這基本人數都超過一個旅了。

而山本特戰隊屬於筱冢義男的心疼肉,絕不會讓這個特戰隊受一點點損失。當他接到山本的電報,立馬就派平安周邊日軍馳援。因為,山本的狂傲的傢伙一旦示弱,說明情況更糟。

其實,李雲龍壓根兒就不懂兵法,更不懂圍點打援這麼高的戰術。泥腿子一個,打仗由著自己性子,天馬行空,搞得後來的國軍暫七師師長常乃超很不服氣。當時,李雲龍就想著報仇,救老婆,所以率部攻打縣城。



幸好,孔二愣子和丁偉馬上心領神會,管他這些路過防區的鬼子是增援還是去拜壽,都不能讓他舒舒坦坦的過去。說明,這個時期,八路軍各部經過幾年的相持階段,人員編制增加不少,腰桿子硬了,才敢跟鬼子硬對硬的幹。平安縣城應該屬於晉西北一箇中間縣城,周圍有太古、石泉等縣城,離太原也不遠。沒想到,離平安縣城最近的是吉野聯隊,這還是個野戰聯隊。沒想到被李雲龍下面的一個連硬是擋在十五里小廟,攻擊八個小時,連一個毛都沒飛過去。

楚雲飛總結說,這個連最多就是加強連,一幫烏合之眾硬是擋住一個野戰聯隊的持續進攻。日軍的一個聯隊一般包含3個步兵大隊,加上其他人員,人數約在2000人左右。楚雲飛從這一點上分析,日本人開始走下坡路了。陳賡之前也說過,兩者雙方的對抗,一般都是此消彼長。這也充分說明中日的較量開始由相持階段轉為反攻階段。

李雲龍一打平安縣,把周圍的部隊都調動起來,連副總指揮都得聽他的,也說明八路軍各部開始在戰場上由被動開始變為主動。所以事後也得到蔣委員長的讚許。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李雲龍能打下平安縣城,那個二營長他孃的意大利炮功不可沒。沒有那傢伙,估計山本還能死扛一會兒。

以前,李雲龍手裡的傢伙什就是野雞脖子,歪把子,最多一個擲彈筒和迫擊炮,戰士手裡拿的也是老套筒、漢陽造,膛線都磨平了。能繳獲他孃的意大利炮,說明隊伍戰鬥素質和戰士素養提高了不少。


所以,縱觀這場戰役,充分說明日軍的兔子尾巴長不了,說這是一個轉折點也不為過,至少它是由相持階段轉為反攻階段的一個縮影。


長安那片月


無邀,生性喜歡對亮劍類型的問答及文章撰寫評論。

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一戰,又被網友戲稱為平安格勒戰役(事實上在歷史是不存在的)我的頭條號有一篇文章比較符合這個問答,因此直接摘錄如下:

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行動,是出自經典抗戰劇《亮劍》的片段,也被認為是亮劍裡的重要轉折點,近日許多網友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亮劍》裡的意大利炮究竟是什麼梗什麼炮,為什麼這麼紅?》之後強烈要求我寫一下關於“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這一段的梗,又稱平安格勒戰役(網友起的)。

圍點打援的部隊(結局悲壯,令人感動)

那我們就按照電視劇分析一下李雲龍當年攻打平安縣城有什麼意義?是不是二戰轉折點?網友給出來的解釋是要不是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 、讓太原的小鬼子都出動了,估計中途島之戰的結局就改變了 諾曼底登陸也未必能成功,柏林戰役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打響,所以終究前因後果,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折點是毋庸置疑的。當然以上內容都是網友編出來的梗,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一下平安縣之戰(有百科)。

平安格勒戰役重要一炮

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什麼呢?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史學界和軍史界普遍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斯大林格勒戰役(這也是網友為什麼想出來平安格勒這個詞的原因吧)。


事實上我們的民族為了二戰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就像《亮劍》裡李雲龍那樣,以及在平安縣城犧牲的秀芹那樣千千萬萬的英雄兒女的抗爭下取得到的勝利,不容抹殺!

以上內容由頭條號叔承侃歷史獨家整理創作,喜歡的朋友歡迎您的關注,評論,收藏,轉發和共同探討!各位朋友祝您幸福快樂,謝謝您的閱讀!


叔承


首先我們來看,在電視劇《亮劍》中,山本特戰隊是日本華北派遣軍特別重視的一支小分隊。華北派遣軍的高層希望他們能夠擔當起更重要的任務,在趙家峪除掉李雲龍,只是一次試探和演習。

萬萬沒想到,雖然對趙家峪進行了屠村,新一團團部也受到了嚴重打擊和破壞,但李雲龍竟然逃出了生天。

更讓華北派遣軍高層感到不安的是,山本特戰隊竟然被李雲龍部困在了平安縣城。在李雲龍部瘋狂的進攻之下,外城很快失守,山本向太原日軍發出了求救信號。

日軍迅速組織附近的大量部隊開往平安縣城,以期能夠救出山本特戰隊,而佈置在平安縣城附近的晉綏軍358團和八路軍孔捷部丁偉部,也被捲入了這場戰爭,從而引發了一場大動靜。

早在之前,李雲龍和孔捷、丁偉在喝酒時,就曾經對三支軍隊的鐵三角陣形防守和進攻問題交換了看法。

他們共同認為,在眼下他們所統轄的地方區域,日軍不管從哪個方向組織進攻,都要從他們相鄰的防區經過。在當時通訊落後的情況下,如果等到上級命令後再出擊就會失去戰機。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看到日軍來了,就馬上組織進攻和防守。

而358團團長楚雲飛則是李雲龍的好朋友,兩人雖然從屬於不同的陣營,但在抗戰血與火的交鋒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當他看到日本人進攻的時候,就明白,李雲龍可能在搞什麼動作,自然也不可能坐視不管。

就這樣,在晉西北的平安縣城附近,日本人、八路軍和晉綏軍都投入了大量兵力,並爆發了一場規模不小的戰鬥。

在友軍的支持下,李雲龍部五千餘人對平安縣城發起了猛烈攻擊,最後用二營的意大利山炮,消滅了最後的全部敵人,而李雲龍的妻子香芹也在這次戰鬥中犧牲了。

雖然這只是小說中虛構的一個情節,但基本上還原戰爭的真實畫面。

戰爭並不是規劃好了,然後就會按照事先的規劃去發展。它會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並最終按照它自己的方向去發展。

一個優秀的指戰員一定要做對事,而不是做對的事。做對事是要根據事情的變化及時地去做出正確的調整,做對的事就是聽上司的話,嚴格執行軍紀和軍隊高層的指揮,而不能隨意自作主張。

在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機會稍縱即逝。優秀的指戰人一定會抓住難得的機會,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取得最大的戰果。

而聽話的乖孩子一定不是一個優秀的將領和指戰員,他們只是上司戰略戰術的機械執行者。

最後向抗戰中犧牲和做出傑出貢獻的軍人致敬: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


新知傳習閣


由於亮劍本身是電視劇,打平安縣也是劇情需要,那麼我們就得結合劇情裡的臺詞來解讀!這個可以從山本大佐的話來得到解釋。山本大佐在給上司發電報時曾說過,由於日軍在太平洋戰敗,使得中國軍人空前的自信,並且準備策劃對日軍的反攻,而一旦這個勢頭起來了必然難以壓制,所以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平安縣城,不然中國的抗日情緒必然更加高漲。因此,平安縣之戰就可以理解為,一個想要鼓舞士氣,一個是要阻止被鼓舞士氣。八路軍總部想要藉機鼓舞士氣以及民眾抗日情緒,所以,不惜一切代價去阻敵增援;日軍則想要阻止戰事發生,不惜一切代價增援平安縣

但是這起因雙方都想錯了,李雲龍可沒那麼大理想的,他就是單純的想要救老婆,給被山本殺死的將士百姓報仇。由此可見,平安縣之戰其實是由一起雙方高級將領的誤會引起的!不過也可以因此看出李雲龍的獨到之處。


優己


1這個問題的答案一言以蔽之:牽一髮而動全身。


李雲龍是爆竹脾氣,一點就著,打仗像個土財主一樣精於算計,是個從不吃虧的主兒。現在山本帶領一支幾十人的特種隊,靠獨立團唯一的叛徒告密,鑽了李雲龍新婚的空子,偷襲獨立團,打傷政委趙剛,捉走李雲龍愛妻秀琴,還血洗趙家峪,是可忍,孰不可忍?八路軍在百團大戰後,又打敗了岡村寧次的囚籠戰術,李雲龍獨立團已壯大到萬人,擁有意大利炮、重機槍等許多重武器,翅膀早就硬了!李雲龍立刻把被友軍楚雲飛炸飛汽車、躲進平安縣城的山本所部包圍。

山本是日軍的明星軍官,當年華北日軍司令部就曾專門組織了軍官觀摩團來看山本等明星軍官表演,誰知運氣太差,遇到了“調皮大王"李雲龍,後來變成了看李雲龍表演,李大主角脾氣又差,“咔嚓"一下,把一百多名日軍官組成的觀眾團全部殺了!李雲龍算是在日軍司令部掛上了號,現在李雲龍又攻“敵之必救"的眼珠子山本,加之根據劇情日本對陳賡的386旅早就恨之入骨,把“專打386旅"的標語寫在坦克上,而尤以恨李雲龍的獨立團為最,只愁找不到李雲龍,現在李雲龍部大模大樣屯兵平安堅城之下,日軍司令部救山本、滅李雲龍是摟草打兔子一順帶。於是幾個日本聯隊趕往平安縣。

晉西北本是一盤棋,李篾匠(李雲龍)、孔二楞子(孔捷)、丁偉八路軍三團長本是戰友,防區也互成犄角之勢!加之友軍晉綏軍楚雲飛,抗日堅決,與李雲龍惺惺相惜,本身防區也和我部犬牙交錯,四位團長雖信仰不同,但愛國大同,且軍人守土有責,一損俱損,必須抱團取暖,大家拼著老命一起上!

於是,平安縣城的一場戰鬥演變成李雲龍大鬧晉西北的平安戰役,李大團長儼然成了晉西北平安戰役的李大總指揮,此一役打得驚天動地,觀眾眼淚狂奔!

望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