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蔓延以來,傳媒學院教師在院黨委領導下積極行動起來。他們利用手中的畫筆描繪抗疫期間的感人故事;利用視頻剪輯軟件創作抗疫宣傳短片;利用插畫技術宣傳疫情防護基本知識。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指導意見下,傳媒教師紛紛開展線上教學,把課堂搬到雲端。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他們不忘教育人,在抗疫期間將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正確的人生觀。


以筆抗“疫”

——傳媒與藝術學院副教授吳英俊

開學季到了,舉國上下依然在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特殊時期,特別對待。學生們停課不停學,任課教師們立即投入到緊張的線上教學工作,我這學期主要擔任動畫19級動畫專業《動漫色彩》課程的教學任務。在備課期間,作為一名藝術專業的任課教師,我被無數藝術家以藝術創作投身抗“疫”行動所感動,他們全身心投入創作,用優秀的藝術作品,為武漢加油,我本人也在這期間創作了《致敬!抗疫的勇士們》系列水粉畫作品,以此表達對勇敢逆行者的崇高敬意。在講授專業課的同時,我將這些優秀的“抗疫”作品列入教學教案,作為教學範畫進行教學分析講解。講授課程期間,針對作品的創作主題以及表現技法,同學們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又一次激發了他們對“抗疫”勇士們的崇高敬意,從而增強我們共同戰勝疫情的決心與信心。通過實踐,學生學習氣氛熱烈,對這些作品反映強烈,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02

以文育人 潤物無聲

傳媒與藝術學院副教授——王勝源

“這次新冠疫情,我想,不僅僅是醫護人員的戰場,也是新聞人的戰場。大家也都可以通過《財新》雜誌、通過白巖松這樣的媒體和媒體人感受到這一點。就像醫護工作者必須穿戴防護服才能進入抗疫一線,我們記者同樣需要‘技能包’才不至於‘裸奔上陣’。”“這個‘技能包’要包括什麼?我想,要包括我們不畏艱難、採訪提問、攝影攝像、挖掘事實的能力,包括我們回應關切、快速成稿、編輯製作的能力,也包括我們洞察事實、批判思考、理性表達的評論能力。” 這是傳媒與藝術學院《新聞評論學》課堂上,王勝源副教授與學生分享“新聞評論為何要學、所學為何、如何學習”課程導言中所說的話。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樣的課堂講授不是基於現實的課堂空間,而是基於“雨課堂+QQ群課堂”的在線教學手段。為了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號召,自2月中下旬起,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就迅速統籌謀劃、協同聯動,為師生提供充分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服務支持。傳媒與藝術學院也積極響應學校教學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不僅對教學計劃做了周密安排,還鼓勵教師積極探索線上教學技術手段,將雲端教學與德育、智育相結合,不斷拓展和創新課程思政新路徑,確保專業課程的價值引領功能。

智育教學有形,德育育人無聲。線上教學受制於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往往難以發揮課堂教學“言傳身教”的德育功能。這就需要授課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重新探索互動方法,構建新型教學關係。以《新聞評論學》課程為例,王勝源老師不僅做足課堂教學預案,同時採用“雨課堂+QQ群課堂”的在線教學方式,有效保障了師生之間課上課下的充分互動;新冠疫情中湧現出來的優秀評論作品,如《全面調查李文亮事件 讓正義抵達人心》(人民日報,2020-2-7),也被他及時納入教學案例。同樣是王勝源老師的《傳播學概論》課程,他會圍繞時事熱點設計隨堂及課後作業,訓練學生應用傳播學理論分析、表達社會傳播現象的能力。如針對“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這樣的理論概念,他佈置的作業題目是“請例舉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公共衛生事件中的傳播障礙與傳播隔閡,並作解釋。”而一些課前課後的問候和鼓勵,也讓這樣的網絡課堂不僅傳遞給學生專業知識,也傳遞著樸素的善意待人、樂觀姿態和敬業精神。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03

以美育人 以藝術化人心

傳媒與藝術學院講師——王奇

傳媒與藝術學院王奇老師的線上課程是《藝術學原理》和《UI設計》,她的課獨具藝術專業個性,為了做到以美育人,以美育促德育,以藝術化人心,將思政教育的“鹽”與藝術專業教育的“湯”相融合。她在線上課堂堅持立德與審美並舉,在《藝術學院原理》課上以醫務人員最美“逆行者”的“社會美”為主題入課,以全國支援武漢的醫務人員等戰“疫”英雄的感人事蹟和擔當精神為審美事例,在《UI設計》課上以”互聯網+醫療”為主題入課,引導學生在線上課堂交流積極、討論熱烈,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不辜負青春使命。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在教學中注重樹立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藝術觀,增加馬克思主義藝術觀教育的教學內容,強調立德樹人與藝德育人的融合。以文培元,以美鑄魂,有助於搭建藝術與思政的契合點和連接點。將優秀藝術作品、藝術家、藝術發展等藝術資源融入思政課堂,深挖其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深入淺出講解理論知識,實現藝術與思政理論的跨界融合,讓思政課變得“有知有味”。開展主題創作綜合訓練內容,讓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感悟,努力打通思政課和專業課的壁壘。從而確立正確的審美觀和民族自信心的審美意識。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線上教學進行時---雲端“課程思政”教育,傳媒教師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