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社會責任投資:有意義有熱點,卻常為人所忽視


社會責任投資:有意義有熱點,卻常為人所忽視


責任投資又稱為社會責任投資或可持續投資,是指在選擇投資的企業時不僅關注傳統的財務指標,還著重考慮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三個要素(簡稱ESG)。根據聯合國發佈的責任投資原則,責任投資有幾條原則:一是將ESG理念納入投資分析與決策過程;二是推動企業完善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三是要求所投資的企業適時披露ESG相關問題。相較於傳統投資方法,責任投資有利於經濟社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自1971年全球首隻責任投資基金——柏斯全球基金誕生以來,全球資本市場對責任投資的關注度持續升溫。一方面,全球的金融監管者陸續出臺了眾多相關法規。比如,2010年《英國盡責管理守則》、2014年《日本盡責管理守則》等。另一方面,各大投資機構爭先將ESG要素納入投資決策,機構數量和管理資產規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數量由最初的60多家增至近2000家,資產管理規模也由7萬億美元擴大到70萬億美元,約佔全球投資機構資產總額的一半。

(如果對投資感興趣,歡迎關注我們的量化投資課程)



從全球主要經濟體責任投資的規模來看,歐洲市場獨佔鰲頭,佔據全球半壁江山。2016年初,歐洲資產管理行業責任投資資產規模達到12萬億美元,佔全球總額超過一半。緊隨其後的是美國,責任投資總額為約9萬億美元,全球佔比近四成。歐美以外市場的責任投資規模相對較小,合計佔比不足10%。從責任投資規模的增長速度來看,近兩年來日本無疑實現了一次跨越式發展,幾年時間迅速攀升至5000億美元,責任投資規模擴大了近70倍,遠高於同期全球25%的平均增速。全球最大的養老基金——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也為日本資產管理行業責任投資的發展注入了一劑強效催化劑。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在責任投資方面進步飛快。自2003年起,我國在一系列法規中對企業ESG相關信息披露做出了要求,並鼓勵上市公司披露社會責任報告,並且提出只要發生與環境保護有關並對股票價格產生影響的事件,應當及時披露。同時,國內ESG指數產品日益豐富,投資收益也明顯優於市場整體表現。據估算,近年相關投資組合平均年化收益率可達到11.3%,遠高於同期中證500指數的5.07%另一方面,責任投資相關基金數量逐漸增加。2006年,中銀國際推出國內首隻引入責任投資理念的基金——可持續增長股票型投資基金。2008年,興業全球基金更是旗幟鮮明地推出社會責任投資基金——興全社會責任基金。2010年以來,生態、綠色、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等ESG責任投資主題相關的基金產品發行熱度增加。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推動我國資產管理行業以保護環境資源、維護社會正義、強化公司治理為核心的投資,有著積極的意義,相信未來會成為一個有益的和廣受關注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