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活禽交易,因野生動物慘遭“連坐”

2月2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佈會,介紹全面禁止濫食野生動物和堅決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相關情況,凡是沒有列入畜禽遺傳目錄的野生動物一律禁止食用,不管它是不是屬於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早在2月8日,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和中國獸醫發佈發文稱排除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已知家禽冠狀病毒的可能性,但是近期活禽銷售卻還是因為野生動物的原因慘遭“連坐”。

江西全省累計清理活禽宰殺流動攤販530個

截止至2月中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西全省累計清理活禽宰殺流動攤販530個,販賣野生動物流動攤販25個,其他流動攤販3.2萬個。江西省住建廳廳長盧天錫16日在該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上述信息。


活禽交易,因野生動物慘遭“連坐”

工作人員準備掛雞屠宰。謝敏君 資料圖

按照江西省應急指揮部聯防聯控工作要求,該省進一步加強了城市建成區佔道攤販管理,管控住了佔道活禽宰殺、販賣野生動物和其他流動攤販。

山東關閉1494個市場活禽交易區 4922個活禽宰殺點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在2月28日下午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到,截止2月5日山東全省共關閉市場活禽交易區1494個、活禽宰殺點4922個,目前一直處在關閉狀態。

據介紹,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把疫情防控作為首要任務,一手抓監管、一手抓服務,迅速行動、主動作為,堅決扛起維護市場秩序的政治責任,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斷源頭,全力阻斷可能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從1月23日開始,會同相關部門在全省開展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專項執法行動,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交易。截至目前,檢查經營場所38.5萬個(次),檢查經營戶43.6萬個(次),監測電商平臺(網站)、網店3.4萬個(次),督促平臺下架(刪除、屏蔽)野生動物交易信息1054條。到2月5日全省共關閉市場活禽交易區1494個、活禽宰殺點4922個,目前一直處在關閉狀態。

活禽市場需規範管理,不應操之過急一刀切

受地方生產和消費習慣影響,以兩廣地區為例,兩廣家禽產品很少經專業屠宰廠屠宰銷售,所有禽類總量大約 60%以上是以活禽形式與消費者見面,有些是 在批發市場簡易屠宰房屠宰後趁新鮮賣給消費者。屠宰後銷售的產品大都為中低檔國雞和水禽,中高檔禽類產品基本上是以活禽形式銷售。取締活禽交易市場,不僅會毀了家禽產業,影響數以千萬計的農民就業,也會毀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影響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

其次由於消費群體和產品特性的不同,國雞銷售模式相對於白羽肉雞來說完全不同, 沒有配套足夠的屠宰廠。廣東從 2014 年就啟動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但進展緩慢,市場不認賬,冰鮮雞銷量不能達到預期,社會投資屠宰廠積極性不高。到目前為止,全省家禽屠宰場 屠宰能力滿負荷運轉都不能達到每日 100 萬隻,不到出欄量 30%。國雞屠宰場大都開工不足,虧本經營。據在一些禁活農貿市場調查,市場私宰熱鮮雞成了生鮮雞最大的 “勁敵”,除了市場外圍有“走鬼雞”,部分冰鮮檔主也會偷偷售賣 “私宰熱鮮雞”,而有的雞檔檔主甚至賣的全部都是私宰熱鮮雞。相對於生鮮雞,這些雞更便宜,也更符合部分市民的“鮮活”喜好。

另外,部分市民強烈的需求催生了一些“走鬼”活禽攤檔,他們每日利用城管監管空隙,大量隨意售賣和就地屠宰活禽,這與政府初衷背道而馳。我們的體會是,“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政策本應是 一個改革創新的利國利民利企的好事,但政府必須審慎,起步階段目標低些,試點範圍儘可能小些,有計劃、有步驟推廣。切忌操之過急、過猛,取締活禽銷售市場遠未到時候。

活禽交易,因野生動物慘遭“連坐”

當前,較為實際的做法是,在各縣區保留活禽批發市場,在零售市場附近(50-100 米)設立集中屠宰點,屠宰點根據零售商要求, 在短時間內將屠宰好的熱鮮雞及時送到零售檔口銷售給消費者,保證熱鮮產品與現宰活禽無異。集中屠宰間必須裝配帶過濾裝置的排氣扇,必要時可以在打毛機上設置吸塵罩,將屠宰產生的廢棄物集中收集,由專門有資質的公司運輸並進行無害化處理,加強屠宰環節的管理,保證屠宰間的整潔衛生。整個屠宰環節不跟消費者見面。


來源:新禽況,中新網、聯合日報、廣東省家禽業協會,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新聞:“1110”護航活禽交易 戰疫保供


在廣東,“無雞不成宴”的傳統源遠流長。往年,每到春節前後,親朋聚餐井噴的消費需求,疊加“雞”“吉”諧音的美好意頭,都會讓雞鴨等禽類銷售進入一年中最旺的時節。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之下,曾經熱鬧非凡的廣東活禽交易也驟然冷清下來。不過,在復產復工政策暖風的吹拂之下,新的希望也在頑強生長。

2月11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省交通運輸廳及省公安廳三部門發出《關於維護“菜籃子”產品及農業生產資料正常生產和流通秩序的緊急通知》。其中提出:“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鼓勵和支持活禽經營限制區外活禽經營市場及早復產復工。”

2月25日,一份關於恢復活禽產品交易(宰殺)市場的通告被掛上了紫金縣政府網站的醒目位置,也為該縣已經休市9天的活禽交易按下了重啟鍵。得知這一消息,紫城鎮養殖戶廖生壓在心頭的愁雲一下消散了許多:“前段時間搞村莊封閉式管理,養的雞賣不出去,的確有些艱難。”對他來說,每天騎著摩托車載上雞籠到市場販賣的日子又將成為生活常態。“還好這次休市時間不算長,損失還不大。”廖生說。

在疫情防控壓力下,紫金縣活禽交易恢復並非一下敞開閘門,市場監管有形之手構築的安全堤壩仍然穩穩矗立。達到疫情防控要求並經縣市場監管局現場確認,成為該縣活禽交易市場重新開業的前置條件。除了市場要做好基本的消殺、防護等之外,凡進場交易的活禽都必須持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同時,經營者必須建立並執行進貨查驗登記制度,憑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採購和銷售,查驗並保存相關證明材料。市場經營戶還要配備加蓋的廢棄物盛放桶等設施設備,對活禽糞便等汙物進行無害化處理。除此之外,嚴格落實“1110措施”,作為一項常態化、兜底性規定,更是成為紫金縣活禽市場啟市後必須做好的基本功課。

“1110措施”,即:一日一清潔消毒、一週一大掃除、一月一休市、當日活禽零存欄。這是近年來廣東為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摸索出的一項機制創新,不僅在全省得到嚴格執行,更作為推向全國的廣東經驗在大江南北不少地方落地生根。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1110”不僅成為撒在活禽交易(屠宰)環節阻斷病毒傳播的一張免疫大網,更成為廣東一些活禽交易市場在疫情期間仍然獲准持續營業的一道免閉金牌。

每月20日,是湛江市坡頭區活禽交易市場雷打不動的休市日。2月20日,該區市場監管局出動執法人員78人次,對10家農貿市場和38家活禽經營者進行全面檢查。結果顯示,各市場和經營者均落實了休市日清潔消毒措施。坡頭綜合市場更是自我加碼,規定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單每月20日休市,逢農曆一、四、七也安排活禽交易休市並進行清洗、消毒。

莫智在湛江市麻章區經營一家活禽交易檔口。他告訴記者,雖然疫情期間市場並未休市,但監管力度明顯加大,“政府人員幾乎每天都過來檢查。”在麻章區,有4個活禽銷售檔位因為消毒措施不到位被要求整改。而在廣東家禽養殖重鎮開平市,2月5日,由於存在未及時處理家禽糞便羽毛、進出市場車輛未進行有效消毒的情況,綠皇家禽批發市場、振華農產品批發市場分別被處以罰款和責令立即整改的處罰。這也是疫情防控期間當地開出的首批罰單。

疫情防控是否一定要與關閉活禽交易掛鉤?在廣東,這一條並沒有一刀切。有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伴隨《廣東省家禽經營管理辦法》等出臺,廣東活禽交易市場規範化建設實現了質的飛躍,特別是“1110措施”落地見效,已經基本能夠保障交易環節的生物安全,“此次一些地方要求活禽市場休市,主要是因為受到嚴查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拖累’。”在廣東,相當一部分活禽交易是在綜合性農貿市場進行,在這其中,不排除有野生禽類等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藏身其中的可能。1月29日,廣州市白雲區江村農貿批發市場存在山雞等野生動物交易的情況被當地媒體曝光。隨後,白雲區宣佈全區活禽交易市場臨時性休市。

不過,無論是暫時休市,還是持續營業,疫情發生以來,在廣東,依託實體市場的活禽線下交易的確在數量上一度出現大幅下滑。為緩解這一情況,幫助家禽養殖企業和農戶儘快渡過難關,廣東除通過出臺對收儲本省家禽的屠宰、物流企業等給予每隻2元獎補等“硬核”政策以打通收儲渠道等之外,還通過搭建“保供安心穩價”數字化平臺,將家禽交易更多搬到了網上。伴隨銷量的逐步釋放,廣東家禽產品價格也在企穩回升。2月17-23日,全省黃羽雞價格平均每公斤上漲了6元,其中慢速雞、中速雞、快大雞出欄價均超過生產成本線。


活禽交易,因野生動物慘遭“連坐”


圖為廣東省開平市市場監管部門正在對一家活禽交易市場進行檢查

來源: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中國農村雜誌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