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人應該有遠大的抱負,但首先必須有腳踏實地的自律,對此你怎麼看?

農在天涯


遠大的抱負可以有,但可以將遠大的理想分為一個個的小目標,這樣的話,每當一個小目標完成的時候,自己既實現了目標,心裡也會得到一種滿足感,更加堅定了接下來奮鬥的決心!

自律是完成一件事的大前提,如果沒有自律性,那麼你可能連腳都沒有邁出,後來如何能腳踏實地地做事,有可能陷入“明日復明日”的拖延症中,即使進入了實現理想的正軌,缺乏自律的人也不會到達勝利的彼岸。

無論是大目標,還是小目標,都需要腳踏實地地去完成,因為成功沒有捷徑,只有自己一步步地去努力,才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要始終相信一句話,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請叫我拾柒


針對這個問題,我完全認同提問者的觀點,用我自己的話來說:人生在世,不僅要有遠大的抱負,而且在實現抱負的征程上必須自律。否則,要麼半途而廢,要麼事半功倍。

深刻認識自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提起自律,我們首先要弄清何為自律?所謂自律,就是自我約束,自我要求的意思,和“他律”是相對應的。自律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我覺悟、自我覺醒、自我警示和自我提高的一個過程。

作為自然人,都是有一定的惰性的,沒有誰會願意被動地接受“他律”,也沒有誰有時間天天盯著你、提醒你和督促你。所以,能首先做到自律,難能可貴,也必將自己終生受益。否則,就可能自毀形象,遇事不順,無所建樹,一事無成,甚至還會誤入歧途,直至走進違法犯罪的深淵。

1.自律,是規範言行、樹立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

2.自律,是確保自身安全和家庭幸福的重要保證。

3.自律,是成就事業、實現人生抱負的重要法寶。

必須樹立自律意識,提高自律能力

自律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父母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自我修養、自我保護和健康成長的主觀反映,也是實踐證明了的在“他律”基礎上的必然選擇。它需要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1.居安思危,樹立自律意識。

2.加強學習,提高自律能力。

3.學以致用,增強自律效果。

遠大抱負,就是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實現抱負,唯有自律才有保障。

為人之初,大自然和父母賜予我們的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有限的,必須通過我們自身的努力去不斷地改造世界、創造財富和財富積累才能得以保障。

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舉步維艱、困難重重,甚至連基本的生活生存問題都難以得到保障。除了我們鼠目寸光、目光短淺,沒有遠大抱負之外,還與我們平時懶惰成性不注意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改造和嚴格自律是分不開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我們有了遠大的抱負和人生目標,而又不注意自律,輕則事半功倍,重則半途而廢、功敗垂成、一事無成。

——如果我們從小到大不懂自律、不去自律,我們就會成為“野孩子”、“乞討者”,生存問題也就得不到安全保障。甚至還會誤入歧途,遭受牢獄之災。

——如果農民伯伯不自律、不勤奮,只種“懶莊稼”,導致農作物與荒草競奪雨露和土壤養分,莊稼就不會有好收成。

——如果工人和科學家們不自律和嚴格按照操作流程作業,細節決定成敗,就生產不出好的產品,科研就不會獲得豐碩成果和取得成功。

……

結語:生而為之,不僅要有遠大的抱負和人生目標,而且還要自律。否則,必將遇事不順,舉步維艱,平平淡淡,無所建樹;必將事半功倍,事與願違,功敗垂成。


葉落情未了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有理想和抱負,但是是否每個人都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與遠大抱負嗎?答案是否定的。沒有人不經歷風雨,就見到五彩繽紛的彩虹,也就是說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就能成功。要想要實現遠大的抱負,腳踏實地的自律是必要條件,明確目標、加強自律、腳踏實地、永不放棄,最終才會取得成功。

用日積月累的自律,去贏得厚積薄發的成功】腳踏實地的人很少焦慮,他們忙著實現目標,沒時間困惑。有時候,你的焦慮不過是因為想得太多,而實際做得太少。與其糾結,不如踏實努力;開始行動,才有可能成功。別為模糊的未來擔憂,只為清楚的當下努力。做好今天的事,明天才會有更多的可能

白玉霜是著名評劇演員,演技很高,被人稱做“評劇皇后”。她為了做到自知、自律,不論三伏酷暑,還是三九嚴冬,一有時間就去練功,練嗓子。有人對她說:“你已成名了,幹嘛還這麼苦練?”她笑笑說:“戲是無止境的。”並且她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不管什麼人,只要給她指出缺點,她都非常高興。如果她沒有腳踏實地地自律,哪有現在這樣的輝煌。

怎麼才能讓自己持續性的自律,變成越來越好的自己呢?比如,可以先寫下一個目標,這能讓我們更有動力去執行。執行的同時,還要學會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更容易實現的小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捨棄一些不必要的東西,集中精力在真正有意義、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短時間的自律,讓我們養成一個習慣。長時間的自律,則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曾在一本書中看過這樣一段話:你要想肆意放縱人生,就要先學會收斂、自律和剋制,從控制熬夜爭取早起,到控制食慾減輕體重,到控制各種莫名其妙的妄念,都是一種尊重事實、遵循理智的成熟態度。

堅持自律,命運會給予我們應有的眷顧;堅持自律,生活會回饋給我們應有的精緻。


洋洋v媽咪


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它的價值輸出或輸出價值的過程,理想越大輸出就越大,受眾面就越廣,自然價值意義和回報就越多了!“腳踏實地地自律”只是你實現理想一個因素,而非首要因素。

其一:你的理想是否是建立在自己興趣愛好之上,興趣愛好是你成就一件事能夠“自律”的主觀因素,古語言:愛好是人最好的導師,比如著名鋼琴家朗朗,他從八歲就喜歡上的鋼琴,為了實現鋼琴家夢,他的父親幾乎傾家蕩產,加上他自身的勤奮和那麼一點點“天賦”,最終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鋼琴家!

其二:你的理想是否具備客觀條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物理環境(成就一件事的人和物),牛頓就說過:我的成績都是踩在巨人肩膀上所得。事和物都是相互聯繫的,憑空想象那隻能是“海市蜃樓”,腳踏實地,跟巨人學習方能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其三:你的理想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大自然都是有其自身規律的,順勢而為方能事半功倍,潮流前緣是開拓者就要力拔頭籌,萬眾創業的當下,掌握事物發展規律,站在時代前緣,即高瞻遠矚又循序漸進推進,搭載信息現代化的高速列車才能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人應該有遠大抱負,這是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高度體現,也是人生意義所在。把握當下,以興趣為引導,向前輩們學習,孜孜以求,腳踏實地,克服人性的弱點,終究會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加油!謝謝!


zli陳記



河北老李


嗯,

這個從整體上說觀點木毛病,

是正確的!

但若從區分,分化的角度來說,

似乎稍微欠點正推導的合情合理,順其自然!

不管現在怎麼樣,

不管未來怎麼樣,

腳踏實地才是最基礎的穩健步伐,不然走出來的路肯定是坑坑窪窪,一點也不平展,

最終還是害了自己,掉了隊伍!

這個世界上沒有天才,

有的只是勤奮出來的天才,

有的只是勤奮學習到知識後的天才!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是一個天真無邪,

真空靈性的天才,

只不過在長大的過程中你把本就有的天才底蘊種子,

沒有用勤奮培育而用懶惰閹割了,浪費了天才的種子而已。

只有一種最傻最憨最堅最魔的一少部分人,

才無知並未有意且並不刻意的,

愚昧的,極限的,絕情的,

撞牆的,艱難的,腳踏血印兒的,無所畏懼的選擇了她。

而蒼天卻是最公的,最有情的,

看在眼裡,淚流般的在心裡去掂量並去彌足可貴的去指引他(她),幫助他(她),回饋他(她),

成就他(她),讓他(她)在血與淚中能揮斥方遒的遨遊!

所以說不能絕對的說是遠大的抱負的結果導向,

配合上腳踏實地的勤奮自律,

成就了遠大抱負!

而只能說是腳踏實地的勤奮自律一步步,一階階,一層層的為遠大抱負,

鋪了自己對自己負責任的遠大抱負的路!

這應該都懂了!

[贊][鼓掌][祈禱][玫瑰]


妙手春風


人是應該有遠大的抱負,但首先必須有腳踏實地的自律,這句話依我看一點毛病也沒有,為什麼這樣說呢,就像我們的馬爸爸說過,天天想當搏擊冠軍,你不能天天想吧,你的練,早上練,下午練,晚上練,週六日還得去找陪練這就牽扯到自律了,所謂的自律就是您必須能堅持,就像黑曼巴精神,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才行,天天堅持,那自律的前邊還有必須腳踏實地。



那什麼是腳踏實地呢?當然不是光讓你腳踏地上那麼簡單,你想反引力也不現實。



所謂的腳踏實地就是你的先活著,簡單點就是能吃飽穿暖,有物質基礎了再去當你的搏擊冠軍,也就是所謂的人生抱負,當然你家裡有礦那就算了。



當年有位先人也說過這樣一句話,抓您現抓的到的,再去抓您想抓的 ,又比如現在常說的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大概意思都一樣您的先去努力吃飽穿暖,然後再去實現您的所謂的抱負,各人觀點,可噴😂


傳遞者666


非常好的一個問題,尤其值得用心回答!

這個問題裡隱藏著一個“達成夢想的實現路徑是什麼”的小內核。


2月14日凌晨,我在頭條寫了一篇小文章《宅家是一場突如其來的修行,我學會享受》,中間有提到我比較自律的學習和生活,以及自律給我帶來的快樂和成長。我特別喜歡“自律”的人,因為“自律”實在是一種非常難以堅持的習慣,但它卻是一種特別有價值的“好習慣”。

人擁有一個遠大的抱負不算太難,如何去實現它卻像一座大山橫亙在我們的面前。一個遠大的抱負一定需要很長的堅持去實現它,有時候甚至是我們自己的瞧不上的微末做法,經年累月的長期堅持下去,無論是“聚沙成搭”的積澱或者是“水滴石穿”的攻克,目標才有可能達成。如同登泰山,如果你一直望著山頂想著自己能飛上去,你一定很難堅持,但是如果你咬著牙低著頭只看著眼前的三個臺階,不知不覺中,也許路程已經過半,這就是腳踏實地的效果。

除了腳踏實地,還有一個“自律”。自律相當於苦修,你得有堅定的心智,一旦決定去做一件事情,無論身邊什麼誘惑都能做到不為所動。“不為所動”是多難的一件事情,比如閱讀一本經典肯定沒有刷抖音來得輕鬆,再比如在學習的過程中,突然忍不住去跟著某個微信群去“嗨聊”。這些都是因為,有很多簡單但是很容易得到短時快樂的事情,他們太容易分散我們的精力,讓我們沉迷。但這種短暫的快樂是虛假而沒有價值的,它們無法形成長期的效應無法帶給我們成長。而自律的人要克服的正是這些簡單有帶來快樂的事情,然後按自己的計劃設定,沿著自己設定的軌跡去一步步向目標接近。

腳踏實地和自律是需要相輔相成的。自律是行動力的保障,腳踏實地是正確分解行動的踐行方式。

可以去看一些故事,都是腳踏實地的自律最終終於達成自己遠大抱負的真實案例,是理想照進現實的最好說明: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冠軍雷海為,因為腳踏實地自律的學習古詩詞,完成了從“外賣小哥”到“教研老師”的轉身。董卿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我覺得你所有在日曬雨淋,在風吹雨打當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書店裡背下的詩句,在這一刻都綻放出了格外奪目的光彩。”

你們都喜歡的“黑曼巴”科比曾經說過:“我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取得輝煌,我只是想盡我所能去成為最出色的籃球運動員。”為此,他還有另一句更打動我們的話語:“你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嗎?”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終成就了一代偉大的球星。

考證狂魔演員張震,為了演好《一代宗師》苦練了3年八極拳還拿了個全國比賽的一等獎。拍徐克的《深海尋人》,為了更貼近角色,去考了個PADI潛水證,PADI是國際專業潛水教練協會的英文縮寫。在拍自傳電影《吳清源》前,張震為了演好吳清源這個角色,不僅苦學日語和圍棋,還熟讀吳清源的自傳。為了培養出圍棋宗師的氣質,張震每天都要在開拍前靜坐兩個小時,等到心情平穩、毫無雜念才開始拍攝。拍完《吳清源》後他的圍棋已能壓制專業三段。這樣腳踏實地的自律,不僅讓他取得了專業上的好成績,更為他人生則更加了厚度和光彩。當然,類似對自己專業自律到苛刻的演員很多,不一一例舉……



簡單而愉快的事情會在不知不覺中蠶食了你的精力和時間,刷微博、玩遊戲、聊八卦、刷抖音……這些都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總有一天你會有滿滿的倦怠,那個時候生命已經消耗了太多。

任何時候任何年齡都還值得給自己定一個遠大的抱負,然後通過腳踏實地的自律去達成這些高收益值,半衰期又長的目標,它最終會帶給我們的可能是影響和改變我們人生的價值。

說的太多,又有點跑題,但是很開心能把自己觀點分享出去,感謝所有閱讀本回答的朋友,共勉!


暖暖的曉風姐


非常贊同這句話!

1、有遠大的抱負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現在好多人步入社會後,稜角被磨的又平又滑,早已經忘記自己還有個理想與抱負,如果能不忘初心,保留自己內心那份最初的堅持真的很可貴。

2、話又說回來有遠大的抱負,那就要付諸行動,這個社會很現實,沒有那麼多奇遇,沒有一夜暴富,只有踏踏實實一步步往前走,不被嘲笑你的人去影響,也不要被誇大你的人迷思了方向,給自己規則,自己去自律,就算不能成功,你也是最真誠的那個自己,有著自己的初心。

很喜歡一句話,那就是“自律給我自由”這是一款運動APP上的廣告詞,真的很喜歡。

總之想實現抱負,那就一步步腳踏實地向著目標前進吧,千萬不要眼高手低,半途而廢!


凡塵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