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區塊鏈騙局,正在重走“非法集資”毀了P2P的老路……

區塊鏈會重蹈P2P的覆轍嗎? ”

區塊鏈騙局,正在重走“非法集資”毀了P2P的老路……

歷史又一次重演

5年前, 眾多金融精英投身於P2P創業大潮中,風投瘋狂追捧,幾乎一天就有幾家公司拿到融資的新聞出來。行業火了之後,“e租寶”“中晉公司”等披著P2P外衣的公司開始行“非法集資”之實,等到最後被警察端掉,幾乎每家都留下一個數百億規模之巨的“深坑”,迄今投資者都爬不出來……然後,整個行業迅速凋敝,眾多P2P企業紛紛改名,避P2P不及……

如今,這一幕恐怕會在區塊鏈領域再次重演。

2016年,有“恆星幣”網絡傳銷案......

2017年,有“亞歐幣”騙局案。

而時間進入2018年,這一類案件被查獲的頻率忽然高了起來。不到半年時間,就先後有西安警方破獲的“大唐幣”非法傳銷案;還有最近深圳南山警方通報了的區塊鏈非法集資案件:深圳市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普銀集團)通過“趣錢網”P2P平臺,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目前受害者超過3000人,騙取被害人約3.07億元,有集資詐騙嫌疑。

隨著公安部最近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相信更多打著區塊鏈、數字貨幣名義的“非法集資”的雷會一一爆掉。

01

“普銀區塊鏈”騙術高明在何處?

以“普銀區塊鏈”為例,騙術本身並不高明,但是通過使用“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新興概念,還是吸引了不少缺乏風險防範意識人群的參與。

普銀幣的發行籌備工作自2016年11月開始,於2017年1月9日以0.9元/枚的價格正式上線運行。

區塊鏈騙局,正在重走“非法集資”毀了P2P的老路……

2017年6月15日,深圳南山警方接到群眾舉報稱,普銀集團存在非法集資情況。

隨後,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根據深圳CID(深圳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局(刑事警察支隊))消息,普銀集團通過“趣錢網”等互聯網平臺,對外宣佈其擁有一大批普洱茶,同時通過聘請一家無鑑定資質的公司對該批茶葉的一小部分樣品茶進行“參考評估”,其價值10億元。通過資產數字化,普銀集團創立了“普洱幣(普銀幣)”。

和空氣幣不同,“普銀幣”並非純虛擬的數字貨幣,其背後綁定的資產,是價值10億元的普洱茶。

不得不承認,這是普銀集團增加投資者信賴度的一個砝碼,即投資了普銀幣,就等於購買了相對應的普洱茶。

區塊鏈騙局,正在重走“非法集資”毀了P2P的老路……

與此同時,投資者投資的這些普銀幣,還可以放在數字資產交易平臺——聚幣網上進行交易。

不過,2017年10月19日,聚幣網已經停止了全站服務。目前,普銀幣可在龍幣網上進行交易,但是對於普銀幣,龍幣網於5月18日發佈了風險提示公告。

區塊鏈騙局,正在重走“非法集資”毀了P2P的老路……

區塊鏈騙局,正在重走“非法集資”毀了P2P的老路……

收益怎麼來呢?根據南山警方消息,普銀幣的價格變動並非受市場影響,而是由該公司派員使用投資款來進行操盤,一度將普銀幣的價格從0.5元/枚拉昇至10元/枚。

當普銀幣升至10元/枚時,普銀集團會對其進行物理拆分,即投資者持有的普銀幣數量擴大10倍,普銀幣的價格從10元/枚回落至1元/枚。如此進行了兩次操作後,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擴大100倍,其價格也隨之降低。

區塊鏈騙局,正在重走“非法集資”毀了P2P的老路……

“當大量投資人進場之後,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導致投資人手中普銀幣毫無價值,損失慘重。”南山警方如此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普銀公司物理拆分普銀幣時,每一次拆分,普銀集團都會投資10倍的藏茶以做補充。

也就是說,兩次物理拆分後,普銀集團共投資了100億藏茶作為普銀幣的資產支撐。但是根據南山警方消息,普銀集團背後只有少量的藏茶庫存。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深圳CID所稱,普銀集團並未取得由國家行政部門頒發的金融許可證。

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今年3月28日,南山警方開始對普銀公司一案進行收網,目前已成功抓獲潘某東、熊某龍等犯罪嫌疑人6名。

而由於普銀集團加入了新興的“區塊鏈”、“電子貨幣”的概念,以及線上運行的特點,所以讓案情比過去的理財騙局更為複雜。

02

普銀集團:從賣茶葉到區塊鏈

其實拋開普銀幣來看,普銀集團也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

2015年9月的時候,普銀集團還只是一家批發與零售茶葉的企業,彼時,公司名稱還叫做深圳普洱銀行茶葉有限公司(下稱:深圳普洱)。

區塊鏈騙局,正在重走“非法集資”毀了P2P的老路……

區塊鏈騙局,正在重走“非法集資”毀了P2P的老路……

賣茶葉賣了大半年時間後,2016年3月,葉強代替曾文英成為深圳普洱新任CEO,這家公司也開始新增了股權投資、受託資產管理等金融業務,不再侷限於原先的茶葉批發及零售。

同一時間,由曾文英擔任第一大股東(控股86%)的深圳豐匯國際彩寶有限公司成為深圳普銀的大股東,100%控股深圳普銀。

2017年1月,深圳普銀更名為深圳普銀區塊鏈有限公司,隨後3月份又更名為普銀集團。至此,深圳豐匯國際彩寶有限公司成為普銀集團第一大股東。

而就在深圳普銀更名為深圳普銀區塊鏈有限公司之際,該公司便開始將區塊鏈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納入其業務範疇。

而其唯一的區塊鏈項目,便是前文所提到的普銀幣。

事實上,普銀集團只是葉強對區塊鏈的佈局之一,葉強名下的深圳引力波區塊鏈有限公司,就是在2017年才新增了區塊鏈業務,其最開始只是一家做實業投資的公司,公司名稱也是幾經變更——從深圳市世藏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到深圳上尚文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再到深圳引力波區塊鏈有限公司。

此外,在2017年3月,葉強還註冊成立了一家貴陽區塊鏈金融有限公司,主要業務為做資產鏈,是一個資產數字化平臺,其發行的幣叫做AAC。

從普銀幣到AAC,不得不說,葉強深諳區塊鏈的套路。

早在2017年9月,央行聯合七部委就發佈公告,將ICO定性為“一種未經批准的非法公開融資行為”,同時,“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活動。”

普銀集團發行普銀幣的操作,本身就已經與國家政策相悖,其通過暗箱操作的方式拉高幣價,更是違背了市場公平性原則。

此外,普銀集團還在招商廣告中發佈了“普洱幣的創世區塊鏈有豐匯國際集團現有30億的藏茶作為本位資產”等不實內容,同時利用網站發佈有投資回報預期的商品(普洱幣),通過回購對普洱幣的未來收益做出保證性承諾。

這明顯違反了《廣告法》第四條“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及第二十五條“對未來效果、收益或者與其相關的情況作出保證性承諾,明示或者暗示保本、無鳳險或者保收益等”的內容。

也因此,普銀集團被深圳市市場稽查局做出行政處罰,罰款120萬元。

03

偽區塊鏈的投資風險

但就是這樣一個被監管層稽查的公司,依靠區塊鏈+茶葉騙了超3000名投資人,涉案金額約3.07億元,最高單個損失約300萬元。

雖然在今年2月,北京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發布了關於“虛擬貨幣”、ICO、“虛擬數字資產”交易等相關風險的提示,但卻並未對投資者構成多大警醒作用,對於虛擬貨幣依然趨之若鶩。這除了反映出投資者的投機心理之外,也折射出投資者對於區塊鏈項目的認知不清晰。

泛娛鏈聯合創始人、超鏈科技產品副總裁、哈希資本合夥人、臺灣KTrade顧問、方魚視訊創始人鄒治龍告訴獨角區塊鏈,真正的區塊鏈項目要看項目背後的實現能力和風險排除能力,包括髮起團隊、行業資源、技術能力、運營能力以及社區領導能力等。“區塊鏈項目往往採取倒序融資模式,即按照未來的願景讓投資人為你的夢想買單,所以真正的區塊鏈項目需要有逐一排除從0到N箇中風險的能力。”

另外,鄒志龍還向獨角區塊鏈表示:“依靠郵幣卡、傳銷、機器人以及發糖果等方式強行建立的社群,根本不是因為滿足社區不可或缺的剛需而發展壯大,那這就是偽區塊鏈項目。”

而投資區塊鏈新項目也不能用投資二級市場的邏輯來對待。

“二級市場投資,主要看大盤走勢、個幣K線、換手率和交易深度,以及多空力量對比等因素,”鄒志龍向獨角區塊鏈講到,“區塊鏈的新項目投資,內在要素需要看技術架構、經濟模型、團隊實力、行業資源、共識基礎;外在要素需要看顧問團隊、投資機構、首發平臺,以及第三方評級和輿論信息。”

事實上,從今年春節過後,不論是BAT等互聯網巨頭跑步入場,還是近期工信部信息中心正式發佈的《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都足以證明區塊鏈技術備受社會關注。

因此,在項目繁多的情況下,投資者需要具備項目方思維,具有一定的知識面和識別能力、具備獨立思考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無論項目方還是大咖、分析師,消息要儘可能全面接收並且用自己的獨立思考進行加工,然後再去指導投資,同時,需要掌握包括Github、(自)媒體、K線分析、量化交易、指數、評級等工具”,鄒志龍告訴獨角區塊鏈,“區塊鏈項目方也應意識到無論融資與否,只要涉及Token,都具有面向全球公開市場的資本市場屬性,同時,項目方也應教育投資人具備識別和管控二級市場風險的能力,並且教育他們利用財務模型、金融工具和第三方數據去進行風險對沖投資。”

而“區塊鏈騙局”頻發,也讓人不免擔心,區塊鏈會不會走上P2P的老路,劣幣驅逐良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