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囧媽》:搞笑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婚姻和親情的永恆主題

“有些電影驚心動魄是在提醒你它是部電影,而有些電影平平淡淡是在告訴你這是生活。”《囧媽》這部電影所呈現給觀眾的正是後者,影片中的笑點不多,淚點卻直戳心窩。

當徐伊萬的媽媽取下假髮的那一刻,蒼老的面容令人心酸落淚。

​作為囧系列的鐵粉,對於《囧媽》抱有很大期待。奚美娟這樣評價徐崢:“演而優則導,集合多方位的才華,看透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心思,巧妙運用不同角色的立場來突出矛盾荒謬;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囧媽》沒有讓人失望,搞笑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婚姻和親情的永恆主題。

​該片是徐崢”囧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講述一趟六天六夜的莫斯科之旅,兒子徐伊萬與母親盧小花在這次旅行中發生激烈衝突,最終和解的故事。影片真實反應了中國式婚姻和親情中存在且一直所逃避的問題。

對於這部影片的評價有兩種爭議,一種認為影片真實,貼近生活,不由得讓人發出感嘆:同一個世界,同一款媽。一種認為影片失敗,本該突出的“囧”力度不夠,笑點也略顯尷尬。而我個人則認為這部影片是一部值得二刷的好片,尤其是作為春節檔影片,很適合一家人一起觀看,不論是親情還是婚姻,都值得我們深思。

今天,我就從影片的故事講述方式、影片中的鏡頭語言、這兩個方面來分析這部影片的魅力,影片所呈現給觀眾的永恆主題——婚姻和親情。在第三部分,我也會結合影片談一談我對於婚姻與親情的幾點思考。

《囧媽》:搞笑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婚姻和親情的永恆主題

01、雙線交織的故事講述方式,呈現出婚姻和親情兩大永恆主題

影片以徐伊萬和張璐兩人的婚姻破裂展開,以徐伊萬和母親的親情為主線,為觀眾呈現出兩大永恆主題——婚姻和親情。

①中國式婚姻真相:鍥而不捨的改造對方,由相愛變成相害

有人說:“愛情,就是相互尋找另一半的艱辛跋涉,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找了一輩子都沒找到。”

兩個人從相愛到步入婚姻,以為就是愛情最好的歸宿,殊不知當人們尋找到另一半時,總會鍥而不捨的改造對方。其結果,由相愛變成相害。

影片中的徐伊萬和張璐僅僅因為一個檯燈就暴露了這個問題。徐伊萬修好了檯燈,他以為張璐很喜歡這個檯燈。而張璐其實從未喜歡過這個檯燈。

張璐對徐伊萬說:“你心裡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都這麼多年了,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

張璐和徐伊萬婚姻破裂的真相不是因為外在因素,而是內在因素。徐伊萬總想改造張璐且鍥而不捨,他幻想中的張璐就應該喜歡這個檯燈,這是徐伊萬設定的,可事實卻並非如此。

中國式婚姻真相,總想改造對方,還美其名曰,肯為對方做出改變的才是真愛。妻子想把老公改造成又會賺錢又顧家的好丈夫,丈夫想把老婆改造成又美麗又賢惠的好妻子。

婚姻裡的兩個人若打著愛情的旗號鍥而不捨地改造對方,那麼這段感情終會由相愛變成相害,婚姻也不會長久。

如果我們終其一生是為了尋找另一半,那麼我想兩個一半應該是互補、互愛,而非逼迫對方成為自己幻想中的一半。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哪怕是夫妻,也要尊重對方,不要打著愛的名義去改造對方。愛,首先是尊重。

《囧媽》:搞笑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婚姻和親情的永恆主題

②中國式親情的真相:我是你媽,我不管你誰管你?

有一種愛是,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愛是,你媽覺得你餓;有一種愛是,我是你媽,理所應當管你。

徐伊萬和母親六天六夜的莫斯科之旅,讓他們之間的衝突大爆發。徐伊萬用手機發送語音安排工作時,母親不停往他嘴裡塞小番茄、雞蛋等食物。旅途中,更是看著時間給他喝紅豆水、綠豆水、薏米水,就連他的膀胱幾點鐘排水都設定好了。

母親對兒子的愛更像是一種控制,管他吃喝,管他要不要孩子,管他的膀胱幾點鐘排水,簡直事無鉅細。

人在被控制的時候,會本能的進行反抗。

徐伊萬對母親說:“​在你的心裡面,住了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應該吃幾塊紅燒肉,臉上的肉應該橫著長還是豎著長,什麼時候要孩子,膀胱幾點排水,你全都設定好了,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這麼多年過去了,難道你沒有發現嗎?我並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難怪網友們感嘆:同一個世界,同一款媽。

中國式媽媽們對子女的愛不似爺爺奶奶般溺愛,而是一種控制。小到孩子和誰交朋友,大到孩子的興趣愛好,報考哪所學校,找什麼樣的伴侶,媽媽們可謂是操碎了心。

這種控制的愛不僅沒有讓子女感受到被愛,反而促使子女們想要逃離和心生怨恨。

《囧媽》:搞笑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婚姻和親情的永恆主題

02、影片中的鏡頭語言:結婚照旁邊的爛梨,徐伊萬捨不得摘下的戒指,龍貓的出現,這些鏡頭語言突出了角色內心的矛盾

這部影片中的鏡頭語言耐人尋味,若不細心便會忽略這些小細節。諸如影片開頭徐伊萬和張璐結婚照旁邊放著一個醒目的爛梨,這個爛梨就像他們兩人的婚姻,早已名存實亡。

梨的寓意有分離的意思,取自梨發音的諧音,有分開、離開、隔離、分別之意,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是一種會讓人的心情突然由高潮跌到低谷的感覺。

而這個爛梨恰好突出了兩人內心對這段婚姻的不滿和不快。

火車上有個場景是徐伊萬和娜塔莎兩人相約扔掉戒指,娜塔莎說扔就扔,而徐伊萬卻遲遲不捨扔掉。徐伊萬捨不得扔掉的戒指則暗示了他內心對張璐還有感情,對這段婚姻還想挽留。

之後張璐打電話給他,他藉著酒勁吐出了自己的心聲,他還愛著張璐,還不想和她分開,這裡對應上了他之前捨不得扔掉戒指的內心暗示。

龍貓的出現則是為了暗指張璐在生活中也是個愛控制別人的人。她出差前把龍貓送到徐伊萬那裡,龍貓的吃食她早已分配好,叮囑徐伊萬不許喂貓罐頭。而事實是,龍貓最愛吃的是貓罐頭。

婚姻中出現問題,不光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夫妻雙方都存在問題。張璐覺得徐伊萬總是鍥而不捨地想要改造自己,她不知道的是,自己無形中也想要去改造和安排一隻貓。

這些鏡頭語言耐人尋味,突出了角色內心的矛盾,值得細品。

《囧媽》:搞笑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婚姻和親情的永恆主題

03、基於《囧媽》帶給我對於婚姻與親情的幾點思考

①在婚姻中,學會接納和尊重對方,而不是控制和改造對方

影片中的徐伊萬和張璐缺乏溝通,徐伊萬總想改造張璐,而張璐很獨立,對於這種改造反感至極。

素黑說過:“尋找另一半一個最諷刺的結果是,當我們以為找到另一半時,又迫不及待要對方變得和自己一樣,變成自己的一部分,合二為一,這是愛情辯證法:將“你”和“我”正反合一,融合成新結晶。當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時,悲劇才正式開始,因為在整合的過程中,我們一廂情願地把兩個一半都毀壞了,各自都受傷,為的只是追求“完整”的概念。”

婚姻是靠兩個人共同經營和維護的,尋找另一半的目的不是為了合二為一,將對方改造成自己幻想中的伴侶,而是兩個人進行互補,共同成長,學習愛,經營愛。

《囧媽》:搞笑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婚姻和親情的永恆主題

②在親情中,雖然你是我的兒子,但你也有你自己的人生,我管你管多了

影片中的盧小花對於兒子的管控小到吃喝,大到膀胱幾點排水,何時生孩子,這樣事無鉅細的管控反而讓徐伊萬想要逃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即使是父母,也不能以愛的名義對子女進行管控。就像影片中說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兒孫自有兒孫福,子女長大了有他們自己的路要走,父母能做的只是提醒和引導,而非控制。明白了這一點,中國式親情中,父母和子女的相處會更輕鬆,更快樂。

③你還記得上次給你媽媽的擁抱是在什麼時候?父母老了,子女應該多陪陪他們

影片中除了母親對徐伊萬的控制,不難看出,徐伊萬忙於事業,對母親的陪伴少之又少,每次去看母親,他的手機不離手,像是去開電話會議。給母親找了個保姆,自己便可以安心忙於工作。

火車上母親對徐伊萬說:你無非是花錢來買個心安,想讓保姆替你去照顧我。

這句話其實也道出了中國大多數父母的心聲,年老的他們,只想子女能陪伴在身邊,而不是保姆,保姆再好,哪裡抵得過子女。

子女抽時間多陪陪父母,哪怕是吃頓飯,拉會家常,看會電視,他們也是欣慰的。走的時候別急匆匆拍拍屁股就走人,給他們一個擁抱,用行動告訴父母,你對他們的惦記和愛。

《囧媽》:搞笑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婚姻和親情的永恆主題

寫在最後:

《囧媽》是一部貼近生活的影片,導演搞笑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婚姻和親情的永恆主題。同時也為觀眾揭開了中國式親情和婚姻中存在的真相:“控制”和“改造”,也呼籲子女們對於年老的父母能夠多多陪伴。

影片從母親對徐伊萬的控制角度出發,又從側面反應出了徐伊萬對母親少之又少的陪伴,就像宣傳海報中寫的:看囧媽,抱媽媽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不管是婚姻還是親情,都適用。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