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生性懶惰?是病得治

生性懶惰?是病得治

雲私塾倡導“易經決策生活”之理念

今天為您分享的是第804期內容

龐子博先生經典系列解讀之

《弟子規》專欄 之十四

生性懶惰?是病得治

生性懶惰?是病得治

“父母命,行勿懶”

生性懶惰?是病得治

龐子博先生:“父母命,行勿懶”,命是什麼?遣派、指派曰命。“父母呼”是招呼你,“父母命”是命令你。呼和應、命和行是相對的詞組。

“應勿緩”下面是“行勿懶”,什麼叫懶?一個人為人很懶散、沒有規矩、散漫無度,這是過去有家教的老人們最煩的。 “懶”字左邊一個豎心,右邊一個賴,指的是神散。

生性懶惰?是病得治

慵懶無度的人很多都是天生中氣不足的,有些小孩一生下來就反應慢、慵懶,總是瞌睡、吃不夠、睡不夠。中元不足是最可怕的,因為能成就大事業的人,第一個先決條件是身體好、活得長。

生性懶惰?是病得治

關於慵懶,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要特別小心,如果都成人了還是這毛病,天天睡不醒,吃不夠,一定離出大事不遠了;但如果這個人吃得很少,覺也少,精神還足,必然長壽。

人不管胖瘦,只要兩眼有神必然長壽。

生性懶惰?是病得治

河南人最大的養生秘訣就是喝麵湯,鑑別你是否為河南人的第一條就是會不會打麵湯。不會!不是河南人。打麵湯是養脾胃最容易辦到的一件事情,喝上三個月面湯比喝一年人參都強。

今天你們可以在正常的日光下拍個照,然後連喝三個月面湯,每天至少保證一頓,三個月之後再拍一張照,看看有沒有變化,好的一個月氣色就變了。中原的麥子,尤其河南產的麥子是最好的。

生性懶惰?是病得治

中國的中央是屬戊己土的,土在其中,麥作其合,合五臟、保腸胃、厚腸壁,會令心肝脾肺腎能夠交合,不但能夠讓你吃飽,而且會讓你的腸壁增厚,變得特別有力,利於消化。現在經常有這兒結石、那兒穿孔的人,就是因為腸壁太薄了,整個臟器都非常脆弱。

生性懶惰?是病得治

養生其實很簡單,不是我要多吃什麼,而是一定要少吃什麼,亂七八糟的補藥別吃,就吃正常的五穀。

生性懶惰?是病得治

往期《弟子規》內容:

生性懶惰?是病得治

生性懶惰?是病得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