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重磅!“十三五”現代金融體系規劃落地 專業解讀看過來!

重磅!“十三五”現代金融體系規劃落地 專業解讀看過來!

中經金融:follow me!

重磅!“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落地 专业解读看过来!

近日媒體報道稱,由人民銀行牽頭,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等九部委共同編制的《“十三五”現代金融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於日前印發。

重磅!“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落地 专业解读看过来!

《規劃》提出了健全金融調控體系、建立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優化現代金融機構體系、健全金融市場體系、建設高層次開放型金融體系、強化金融基礎設施體系、完善支持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體系、築牢金融風險防控處置體系等八大任務,以及提出了著力實現更高水平的金融市場化、著力推動更加全面的金融國際化、著力創新高效安全的金融信息化、著力推進完備統一的金融法治化、著力實現金融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五大戰略目標。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規劃》意義十分重大,這是指導金融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建立了金融業總體的發展框架,為我國金融業今後五年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十九大報告提出,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十三五’現代金融體系規劃強調打造現代金融體系,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措施。”

董希淼認為,打造現代金融體系,要大力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括提高金融供給的適應性,需要調整產業投向結構,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於符合政策導向、發展勢頭良好的客戶,加大產品創新,使利率、期限、額度等要素更符合市場實際需求等;還包括增強金融供給的精準度、提升金融資源供給的有效性,通過多種方式加快處置不良資產,推動企業降槓桿等;最後還需要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對於《規劃》提出的“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相互配合、各有側重,貨幣政策側重經濟和價格總水平穩定,宏觀審慎政策側重於維護金融穩定”,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對金融機構的宏觀審慎管理,當危機到來之後,就產生了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危機之後,世界主要經濟體央行在進行貨幣政策調控的同時,還逐步加強了對金融機構的宏觀審慎管理。”

“我國過去幾年對‘雙支柱’的探索收到了積極的效果,比如央行牽頭通過MPA考核對金融機構的經營進行規範等。也正是在過去理論研究、政策實踐的基礎上,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了建立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的框架。”溫彬稱。

“《規劃》從理論高度為我國下一階段金融的監管調控指明瞭方向。下個階段,一方面貨幣政策在總需求、在宏觀經濟政策管理中的作用將得到更好的發揮,另一方面通過金融監管的改革、協調,也會促使金融系統的運行更加安全和健康。”溫彬表示。

中經金融是《中國經營報》旗下專注財經領域新聞的公眾號,內容覆蓋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個金融行業,每天多條原創,旨在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