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有的人承包一些農民的口糧田之後一直荒著不種任何東西?

520心悅


這種承包了地又不去種的情況可能有幾種,一是騙取國家的補貼,如果是這種情況就比較可惡了,其實國家對種糧的補貼真的挺多的,而且國家還鼓勵農民進行土地流轉種地,土地流轉到一定數量是每畝也是有流轉補貼的,這些零零總總算下來真的不少。

二是流轉了土地種完之後,農產品滯銷,賠了錢,就不想再繼續種植了,但是地租了又不能退,在沒有找到下家的情況下,地也就只能荒在那了。

三是有的土地地力不行,土地和人一樣,是需要適當休息的,過度的種植,不僅在肥料方面使用量會不斷增加,費力傷財,種出來的作物還不好。所以有的人在流轉了一些比較貧瘠或者地力不太好的土地後,會先養一陣子,用些微生物菌肥之類的肥料,先調整好土地再進行種植。


愛農幫


我們當地農村就有這樣的現象。在我們這邊是丘陵地區,連片的農田也就幾十上百畝很少有幾千畝連在一起的。前年就有一個老闆承包了我們那邊200多畝地,150元/畝/年,而且簽訂了十年的土地流轉租賃合同。第一年還種了一些水稻啊油菜之類的農作物,去年下半年開始就一直荒著沒有種任何農作物,現在春耕已經開始了也沒見他在種什麼農作物。荒著不種農作物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1.種植大戶的種植補貼。

前兩年對那個種植大戶有很大的政策扶持農業補貼的支持。但有些農業補貼是第一年補的比較多但第二年第三年的也會補但是補的比較少。說實話現在種植主要靠補貼除去人工成本還有農藥化肥和其他農資成本基本上沒什麼錢賺。用老闆的話說補貼少那我就不種了。

2.土地流轉合同還沒到期,既然種植不賺錢那就荒著唄

像我們這邊簽訂了十年流轉合同,現在種植又不賺錢,又不能違約,違約金很高。這些種植大戶就乾脆荒在那裡不種任何東西。

3.農產品價格低迷,加上補貼也可能虧本

最近幾年的的農產品價格普遍低迷,補貼力度也在逐年降低。加上農業補貼也虧本所以他們不種農作物,荒著。

4.有些老闆是在屯地

像我們這邊的土地流轉價格是150元/畝/年,價格非常低廉。這點租金對他們大老闆來說是毛毛雨,他們更看重的是以後的土地升值的問題因為他們簽訂了十年的合同。很明顯的例子,在我們這四五年前的土地流轉價格是普遍在一兩百塊錢但是現在的價格普遍在四五百塊錢一畝每年。短短几年時間翻了一兩倍。

每個種植大戶的想法和心思都不一樣但很多都是套補貼和屯地。農產品的價格低和人工成本的年年上漲也是他們不種植的原因。


昕瑞生態


為什麼有人承包一些農民的口糧田之後,一直荒著不種任何東西?



對於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是有這種情況的,但是是極個別的現象,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土地開發,這個主要是開發農業,但是後續資金跟不上了,無錢投資,只能撂荒。

二、大集團圈地,他們租賃土地撂荒,只是為了後來開發,或者說等著地皮漲錢。



三、大家認為的套取國家補貼,這些人都是能人,他們有關係,只是為了土地租賃手續。

四、先知先覺的人,知道國家某個工程,或者大項目經過此地,比如說高速公路等,他們不確定什麼時候開工,只能是賭。

五、開發地下礦產資源,比如沙、石等,遲遲未動工是因為還沒有辦好手續,或者資金不到位。



總之,這些人承包了農民耕地不種地,自有他們的道理,但很少有賠本的,但大面積耕地撂荒是違法行為,這是國家明令禁止的。贊同宗元觀點請點贊!


三農一姐


之所以土地荒著不種植莊稼,其實有多種原因導致的。有些土地則是為了騙補貼,也有一些人承包土地留著升值漲價,還有一些人因為種地不划算,索性不種了。其實這種大面積的土地荒廢現象並不是很多,因為國家不允許土地的大面積荒廢。


1.土地的休養 如果是種植西瓜、藕等經濟作物,一般在種植一段時間后土地的肥力就會大大下降。這時候土地自然就會進行休養,之後再種植時也能夠提升土地的肥力。這樣一來成本就會相應的減少,產量將會提高一大截。

2.土地未來要徵收 很多人有關係,他們知道未來哪片區域將會開發,這些人提前就會鎖定這些地方,承包幾百畝的土地。這樣一來到時候土地的徵收,他們作為土地的經營者也能夠獲得一定的補償。如果是國家的工程建設劃分到這裡,那這些人可就致富了。

3.找不到下家 現在很多農民都會承包大片的土地,這些人也會種植著經濟作物,但現在的果蔬滯銷現象十分的普遍,這些人自然也就會虧本。但他們想要將土地承包出去比較難,已經付過租金了。如果種植農作物還會繼續虧損,這樣一來土地只能荒廢掉了。

4.騙取補貼 現在國家對大規模種植土地都會補貼一定的資金。如果承包了1000畝以上的土地,那補貼金最高將會領取1500元。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直接依靠補貼款就能夠有錢賺,所以很多人都會承包土地騙領補貼。這種情況最可恨,國家查到將嚴懲。

以上就是土地承包之後一直荒著的原因,相信正常人是不會讓土地荒廢掉的,畢竟現在的土地租金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大家怎麼看呢?


惠農圈


這種情況完全是騙取國家農業補貼,可以舉報

現在,惠農政策眾多,很多人打著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返鄉創業等旗號,騙取補貼。相關補貼大致梳理如下:

一、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涉及種養殖和設施農業項目,花卉、食用菌、果蔬、茶葉等農產品加工項目,儲存保鮮以及產地批發等流通項目。補貼金額80-160萬;

二、農業科技成果類,現代種業、食品加工、鄉村物流、飼料加工、林業等農村改革項目。補貼金額100-300萬;

三、農產品促銷類,出口加工、國內市場農產品產銷對接、網絡促銷及市場開拓等。補貼金額10-80萬;

四、菜籃子工程,重點扶持蔬菜廉扶茶葉、水果,規模200畝以上。補貼金額5000每畝,總的不超過300萬;

有的合作社報了項目,實際規模並沒有那麼大,比如果蔬項目報300畝,實際種植也就百來畝,但補貼確是全額申報。一是這類合作社打擦邊球,二是對於合作社的申報監管不力,從而導致流轉土地後依舊荒廢的結果。

補貼金額資料來自土地流轉網!


下壩毛哥


因為當他承包之前已經摸清了門路————即大面積承包農村農民的良田,然後從當地政府那裡套取承包田地政府補貼和農機工具及其它各種優惠,待各種好處到手後,也就自然而然的不用種田地,將其閒置著。他得了好處,當地政府肯定也有好處費,不然也不會憑白無故的把政府的補貼給他(承包方)呀!

勿容置疑很受傷的便是國家了!但下面的人就皆大歡喜!


天涯飛虹836




農民是否拿到了補貼這是最重要的。至於承包人把地荒著不種任何東西,那有政府的政策管理著,到期之後,政府會處理和干預的,承包者自有承包者的想法和做法,我們沒辦法知道他們的意圖和做法,只能是靜觀其變了。


豐澤倉儲文具


有些人承包一些農民的口糧田後,一直丟荒不種任何東西。這一現狀肯定有其原因及有利之所圖,絕不是有錢任性的一種做法。

一:騙補。各個地區的基本農田,特別是在紅線內的農田,都有國家及地方政府財政上的各項補貼(補貼項目及標準有地方性差別),項目有,基本農田補貼、農路修建補貼、水利設施補貼、作物種類(品種)補貼、自然災害補貼等等等等。承包人通過關係及手段等拿到的各項補貼款,比承包款高,座收漁利。

二:盤積土地。看到該地塊農田,近期有增值的可能性,把農田使用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再二次轉發包,從中賺取差價而獲利。

三:待徵收。有內部消息渠道,知道該地塊在近年來有被徵收開發的可能,到時可領到一大筆各項補助款及青苗補償費,還要承包合同期未滿剩下的時間上補償。

總而言之,承包別人的土地後又不種,肯定有其目的。


第三隻眼看世間百態6


我是江蘇興化人,我也流轉了四十多畝地想圍田養蟹,花了五萬多,但鄉里不讓,偷挖了兩次都中途被叫停,挖好的溝又被填,我鄉與我一樣流轉了土地的還有幾戶,另外十來戶已成功開挖,栽了水草,放了蟹苗。我們幾戶只好讓田荒著,任其長滿荒草。我們興化是頒發了文件,不許圍田養蟹,但除了我鄉還似管非管的管著,其他鄉幾戶放任不管了。四年前就發此文了,但我們這是水鄉,養蟹能快速致富,所以屢禁不止此文成了一紙空文。本人也覺得受到不公平待遇,上訪及網上投訴又沒用。至於流轉的田地,本人又不會種田只懂養殖,不荒著又有什麼辦法!


雨潤草木


第一種情況,土地需要休養生息。一般情況下,糧食作物,蔬菜作物,經濟作物,都應該讓土地休息一年。我們的農民太勤勞了,基本是年年耕種沒有輪休。

第二種情況,是承包人流轉土地但是行情不佳,種一畝賠一畝,乾脆就讓地那麼荒著,還能減少損失。要知道現在糧食作物基本就是賠錢的節奏。

第三種情況,靠土地套取國家政策補貼,也就是俗話說的投機取巧。比如糧食補貼,油牡丹,雜交枸樹,速生榆樹之類一畝地補貼300,500不等。

第四種情況,希望土地升值,變相做房地產,文化旅遊地產,以及振興鄉村戰略下的項目建設,變基本農田為非基本農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