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今年蒜價6毛一斤,有投資者虧了400多萬元!怪誰?

今年,大蒜收購價6毛/斤左右(去年是2.5元/斤),是2008年以來的同期最低價。不少蒜農表示,自己辛辛苦苦種了大半年的鮮蒜,到頭來卻賣出這樣的價格,連1.2元/斤的種植成本都沒賺回來,虧大了。

今年蒜價6毛一斤,有投資者虧了400多萬元!怪誰?

有意思的是,這麼低的蒜價,正是客商出手的好時機,然而事實卻相反,他們幾乎都不願意買蒜。據悉,在金鄉縣(國內最大的大蒜種植基地),客商和收儲商的積極性都不高,每天僅有十幾輛車在市場交易,雲南和河南等地的大蒜交易市場也一樣。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蒜價大跌的情況?客商又為何不願買蒜!

事實上,今年大蒜暴跌的情況,在前兩年已經埋下伏筆。業內人士表示,從2016年開始,國內蒜價大漲,農戶種蒜熱情大漲,種植面積一增再增。以素有蒜鄉之稱的中牟縣為例,今年的種植面積總計50萬畝,比2017年增了16.72萬畝。就今年的鮮蒜市場而言,明顯供大於求,大蒜價格暴跌就不足為奇了。

除此之外,去年大批商人囤積的老蒜過多,也加劇了今年蒜價大跌。據悉,蒜農、客商看到2016年大蒜價格大漲,就一擁而上,拼命造冷庫囤積大蒜。在2017年中旬,我國大蒜入庫量為310萬噸,較2016年上漲120萬噸,增幅達63.16%,是5年以來的最高記錄。

今年蒜價6毛一斤,有投資者虧了400多萬元!怪誰?

今年種的大蒜過多,去年囤積的大蒜又賣不出,蒜價跌到6毛一斤左右,是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按照如今的市場狀況,即使蒜價觸底反彈,漲幅也不會很大。國際大蒜貿易網研究員石正科表示:目前鮮蒜交易平淡,有一定的蒜交易量、價格略有好轉,但也很難影響後市的看法,種植戶虧損已成為定局。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還打算炒蒜的客商們都變得謹慎起來,控制大蒜的收儲量。而對於去年大量囤積大蒜的客商而言,如今賣得越多就越虧本,但也不得不為(保質期有限,冷庫成本也高)。一位去年囤積了1000噸大蒜的客商表示:2017年的收購價為2.5元/斤左右,存到冷庫裡成本價能達到2.8元/斤左右,原以為今年能像前幾年一樣,大蒜價格會翻倍,可沒想到跌到連1塊錢都不到。大蒜如今都出手了,一共賠了400多萬元,今年要緩緩了……

今年蒜價6毛一斤,有投資者虧了400多萬元!怪誰?

綜上所述,只要大蒜市場上,供求關係出現逆轉,就有可能出現蒜價的突然暴跌。不論是對於蒜農,還是客商等投資者而言,帶來的災難都是不言而喻的。一位業內專家表示:按照蒜農“賺一年,虧三年,平三年”的說法,此輪低價或將持續至明年。因此,還想著“炒蒜”大賺的投資者,可要長點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