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母貓該不該絕育?

ARkam


👉🏻絕育好處:

給母貓絕育,最直觀的好處是貓不再發情,特別是不會再受母貓發情半夜“鬧騰”的困擾;對母貓來說,絕育可以杜絕子宮蓄膿的患病可能,還可以大大降低換乳腺腫瘤幾率和肛門腫瘤患病率。

👉🏻絕育壞處:

同時絕育手術也是有一定風險的;絕育後的貓容易肥胖,又會因肥胖引發糖尿病、骨骼疾病…

👉🏻一些建議:

在鏟屎官不準備晉升為“系統繁育人”的時候,建議在正確的時機,科學的給毛孩子們做絕育手術!

👉🏻注意事項:

1、鏟屎官因充分了解術前準備工作、手術方案及風險、術後觀察和護理等事項;

2、有條件的母貓,最好能在第一次發情後再進行絕育手術;

3、選擇一家正規寵物醫院和一位有耐心的醫生;

4、恢復後注意及時調整毛孩子的飲食結構,杜絕過度肥胖。


76Grams是CFA註冊專注繁育精緻異國短毛貓(加菲貓)貓舍,有相關問題歡迎隨時諮詢,定當知無不言!

最後祝鏟屎官和毛孩子們安康!


76Grams異國短毛貓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做絕育手術,對貓咪的損害肯定是有的,任何一個種族都有繁衍下去的權利和意義。那麼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做絕育手術”和“不做絕育手術”這兩種選擇的區別在哪。大家都覺得,做了絕育之後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不會通過性行為傳播疾病。不做絕育的話公貓和母貓在發情期會不分晝夜的大聲嚎叫且持續5-10天。二且公貓還會到處噴尿,給環境帶來惡劣影響,而且會導致流浪貓的數量越來越多。

這些都是現在比較普遍的人們擔心的幾點,但是我們想說的是哪樣對貓咪最好,而不是哪樣對環境最好,哪樣對鏟屎官最好,其實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心裡也都有數了,大家現在普遍認為的都只是做了絕育手術之後的好處,可是有沒有誰想過做了絕育手術之後的壞處呢,好處是避免了一些疾病的產生,那當然了,器官都沒有了當然避免了,可是壞處呢,難道不會刺激另外一些疾病的產生嗎,絕育之後貓咪身體激素和內分泌紊亂,那麼肥胖就首當其衝,肥胖會導致什麼疾病呢,相信大家都知道的。

那些想要給貓咪絕育的網友們,大部分都是在城市裡養貓的,城市養貓的確是有很多難處,所以絕育也是迫不得已的。那貓咪該不該絕育呢?如果有足夠的經濟條件,能忍心且有愛心那也是可以的,不做絕育任其自然繁殖當然也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以上三個條件有其中一個滿足不了的話,還是去做吧,但是就不要打著為貓著想的幌子了,畢竟人家心裡可並不覺得突然少了個器官是件好事。



酷可小咪


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利的事情,必然有弊。

要知道公貓絕育只需要3分鐘,母貓最多也就半個小時,可是鏟屎官們在貓咪絕育後,需要照顧貓咪十幾年。

所以作為主人,一定不能只知道給貓咪絕育的好處,弊端也要知曉,並且加以防範,和規避。

絕育弊端一:肥胖

筆者個人認為,貓咪絕育的第一大弊端就是肥胖,大量案例表明,多數貓咪在絕育以後會變成易胖體質。

由於貓咪胖一些可愛,所以很大一部分人將貓咪絕育以後會發胖,當成了給貓咪絕育的優點,但是您知道貓咪為什麼在絕育以後會發胖嗎?

這是因為貓咪絕育以後,生理需求產生了改變所導致的。

貓咪在未絕育前,有兩個主要生理需求,第一是:繁衍後代,第二是:食物。

並且貓咪的第二需求是為了給第一需求提供便利,最重要的是,第一需求非常消耗貓咪體能。

但是在貓咪被絕育後,第一需求沒有了,此時第二需求成功上位,從此以後,食物成了貓咪的第一追求,於是,有些貓咪絕育後,在肥胖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可是各位鏟屎官要知道的是,胖一些的貓咪確實可愛,但是太胖的貓咪壽命反而很短。

因為如果貓咪太胖,關節炎,心臟病,脂肪肝等疾病的發病率會直線上升。

所以,如果您家貓咪絕育以後快速發胖的話,請各位鏟屎官務必通過各種手段控制貓咪體重,別讓貓咪太胖。

絕育弊端二:麻醉風險

任何貓咪在絕育前,都需要全身麻醉,既然是全身麻醉,肯定會有一定的風險概率。

在近10年的貓咪絕育歷程中,偶爾會出現貓咪麻醉絕育後,有醒不過來的案例。

但是這種風險出現的概率非常低,據統計,大概1萬隻絕育的貓咪中,只會出現一隻醒不過來的貓咪,並且這些醒不過來的貓咪大多是因為其本身帶有某些生理疾病。

所以貓咪絕育前的全面體檢很重要,因為全面體檢,能讓大部分貓咪避開全身麻醉後醒不過來的風險。

絕育弊端三:太小絕育骨病幾率增加

筆者之前詢問過寵物醫院,貓咪多大做絕育合適,他們給出的時間是貓咪7-8個月就可以絕育。

可是據國外某寵物機構公佈的數據,1歲前給貓咪絕育,貓咪在進入老年後,患骨癌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貓咪的生殖器官會分泌一種激素,這種激素會幫助貓咪骨骼發育,但是如果過早絕育,就會導致貓咪的生殖器官不再分泌這種激素,因此貓咪的骨骼也會停止發育,甚至一輩子都是半成熟狀態。

半成熟的骨骼在貓咪年輕的時候不會出現問題,但是一旦貓咪上了年紀,患骨癌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因此給貓咪絕育,筆者推薦等貓咪1歲半或者2歲以後,此時貓咪骨骼已經完全發育完整,所以絕育並不會增加貓患骨癌的風險。

以上3個貓咪絕育的弊端,是各位飼主務必得知道的,在養科學養寵日益完善的今天,作為鏟屎官的我們,必須得懂得一些寵物醫療知識。

那個寵物醫生說什麼,鏟屎官們就聽什麼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並且對待任何寵物醫療,筆者一直信奉的是,有利就有弊,就像寵物絕育一樣,鏟屎官們除了需要了解寵物絕育的好處,更需要了解寵物絕育的弊端,這樣才能遊刃有餘的做出規避。

例如等貓咪1歲半以後再去絕育,再例如絕育前給貓咪做全身檢查,這些都是悉知貓咪絕育弊端的好處。




魏扶蘇acc


母貓做絕育手術在6-8個月,在8個月、12個月、24個月之前絕育可以使乳腺腫瘤分別降低91%,86%,11%,大多數貓的乳腺瘤超過85%為惡性腫瘤;同時覺悟,手術還會避免夜間叫貓,子宮蓄膿,卵巢腫瘤的發生。

為何要為貓咪絕育?

1、壽命延長

絕育貓較少走失,被車輛撞傷

減少因打架引起的死傷,降低細菌感染的機會,子宮感染,乳腺瘤,及其他腫瘤的發病率大大下降

2、行為改變

未絕育的貓在發情期會擾民,用尿液的強烈味道劃分自己的地盤。



寵物醫生大劉


貓咪到6-8個月就可以絕育了,一般是第一次發情以後。如果你想讓家裡母貓生寶寶,也可以等生完再絕育。不過一般母貓發情都比較痛苦。絕育對貓咪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

第一、可以減少疾病發生。

貓咪因為生理構造的不同,發情和生育可能引起很多疾病。

  對母貓來說,發情頻率過高會造成卵巢囊腫,生育過的貓咪更會有子宮蓄膿、乳房腫瘤、卵巢腫瘤、子宮肌瘤等問題。為貓咪實施絕育手術可以從根本上減少貓咪的健康隱患,是對健康有好處的。

   第二、絕育後的貓咪不會感染通過性行為傳播的疾病,如貓愛滋(一種貓咪的免疫系統疾病)等。

第三、讓貓咪從因發情而引成的緊張、煩躁、食慾下降的情緒中擺脫出來,恢復原來的活潑天性。

第四、提高居住質量,母貓發情的聲音一般都比較慘烈……


Big貓貓俠


各有利弊。公貓:發情期的公貓會噴尿、試圖走出家門、和其它公貓打鬥等。研究表明絕育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減少公貓的這些行為,但是10%依然會有噴尿行為(1)。 另一項研究表明,在公貓性成熟前絕育有助於減少噴尿、膿腫、攻擊性的幾率(2)。當然,絕育也不能保證100%的消除公貓的這些令人討厭的行為,比如,領養一隻成年公貓後再進行絕育,由於學習和習慣,這隻貓有一定的可能性會保留雄性行為(3)。 母貓:未絕育的母貓在一年中會有多次發情期,它們會到處遊蕩、噴尿、頻繁地身體親密接觸、持續性地喵叫等。絕育可以基本上消除母貓的發情行為(4),95%的母貓會停止尿液標記(1)。


青眼藍蜂


為了貓咪的健康,一般來說是要給貓咪做絕育手術的。

從貓咪自身的身體因素來說,無論是公貓還是母貓,都是建議要做絕育手術的,因為到了發情期的話,對於貓咪來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對於公貓來說,到了發情期,公貓會產生攻擊性,會情緒比較暴躁,他的情緒會極不穩定,而且時間一長會使公貓的身體產生很多的不良反應,對於母貓來說,如果不給母貓做絕育的話,可能會導致貓咪子宮蓄膿,乳腺炎症等等有害貓咪健康的疾病,所以說無論公貓或者母貓發情期都是持續的,這樣造成的影響就會比較大,所以說建議給貓咪及早的做好絕育。


貼心寵家


樓主你好!

如果你只養一隻母貓的話,建議你在適齡去給母貓絕育。母貓發情是很痛苦的,發情期的母貓,會離家出走,晚上會叫得很悽慘,相當擾民。而且發情期不配種的話,母貓會容易患子宮炎或者子宮蓄膿。

如果你家裡有公貓,你可以選擇不絕育,但是也不要過度繁育,對貓貓身體會有很大的傷害,最好是一年兩胎或者兩年三胎,哺乳期也要對母貓格外的注重營養。其次照顧小貓也是很麻煩的事,所以這些如果都能做到,不怕麻煩的,你可以不給母貓絕育。

以上是我的建議,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米米的媽咪呀


若不打算配種的話建議絕育,絕育手術會切除母貓的卵巢和子宮,可以有效防止卵巢囊腫、子宮蓄膿、子宮積液、子宮內膜炎等疾病,可以減少因發情而出現脾氣暴躁、食慾減退、亂跑亂尿等行為,但絕育後貓咪容易懶惰、容易肥胖,所以應嚴格控制食量,多增加運動量。


傷透的小雨


如果你沒有規劃好貓咪以後生了崽子怎麼辦的話,建議給貓咪做絕育,尤其是母貓,一方面減少母貓發情期的煎熬,同時也能避免貓咪得一些婦科疾病。

另外,當母貓絕育以後會變得更加粘人,也會胖起來,更加的可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