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意識的自殺是否人類獨有?有沒有觀察到其他高等動物有自殺行為?

耳機俱樂部小白


有意識的自殺行為並非人類獨有。

1、自爆白蟻

南美洲熱帶的法屬圭亞那有一種白蟻,它們背部天生就自帶炸藥包,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炸藥包裡的毒性酸液會越來越多,當它打不過對手,或者形勢需要時,就會自爆,以此來威脅甚至炸死對手。

2、黑熊

養熊場為了獲取熊的膽汁,都是採取活熊取膽汁的方法,這種方法極為殘忍,它的胸口會被活著開口,然後插進鋼管以吸取膽汁。有的熊不堪這種虐待,會有自殺的傾向,於是殘忍的人類就專門為熊發明了鐵衣。

3、孤獨的企鵝

2007年一部紀錄片《世界盡頭的奇遇》曾捕捉到一個奇怪的畫面,一隻企鵝脫離大部隊,獨自向群山方向進發,下面這張個鏡頭讓很多看過的人都難以忘記。

山那邊沒有企鵝賴以生存的海洋,只有死亡,但當攝製組三番五次把它帶回到安全地點,它卻每次決絕地繼續走上了這條自殺之路。不知道,它到底經歷了什麼?


4、鯨

鯨的自殺行為讓人很是不解。它們不是像羊那樣無腦只會跟著領頭羊跳崖的傻動物,它們都有發達的大腦,有著驚人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明知道前方是淺灘,它們卻會毫不遲疑的游過去,這種有意識的“自殺行為”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好玩又有趣的科普知識,歡迎關注本姑娘!


科學重口味


從科學的角度講,自殺有兩種含義。第1種是被情緒所殺死。第2種是權衡利弊之後的捨身取義。

似乎被悲觀和絕望等負面情緒影響而選擇自殺的恐怕只有人類!

我在書上讀過這樣一個近乎恐怖的科學實驗。說一個人被打了麻藥後,他被告知在他靜脈上割了一個小口,而從這個小口滴出的血液的“滴答”聲被擴大器擴大後,傳入他的耳朵。結果就在聲音消失的那一刻(血液流乾)這個人也斷了氣。而事實是,這個人胳膊上根本就沒有被割出口子,滴血的聲音也是偽造的。但這個人卻真的死去了。殺死他的是來自他腦海裡的恐俱。

我覺得這很科學的說明了人類的情緒其實可以把自己殺死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例子:兩個病人去醫院看病,結果醫生將其中得感冒和得癌症的人的病例弄反了,在那個得感冒的人的病歷上寫著,他已經是癌症的晚期,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可以存活……三個月後,得癌症的人痊癒,而得感冒的那個人卻病重而亡,這看起來像讓人迷惑,但實際上這個結論也是充滿了科學的道理。科學研究表明,人在快樂時能分泌較悲傷時更多的免疫細胞和持續的抗病能力。所以在科學上有這麼一說:樂觀是最好的良藥!



而在生物界的另一種類似自殺的行為,在科學的角度上可以是捨身取義。

在人類的歷史中,我們可以輕易的找到很多捨身取義的行為,例如為了民族的大義而捨身成仁的先驅們:黃繼光堵槍眼,董存瑞炸碉堡,邱少雲在烈火中永生,還有更多的,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的革命先烈,為了一個情報可以殺身成仁……這已經突破了科學對這種捨生忘死的行為蒼白的解釋。這是一種最高等級,以意識為導向的捨己行為。

在動物世界中我也看到很多類似的行為,但它們更多的是出於本能。

我曾經在一級的動物世界裡看到這樣一個情景,一隻小瞪羚在沿著河邊奔跑時,下意識的跳入了河裡,而一隻鱷魚聞聲極速而至,這時一個從科學的角度上,無法解釋的奇怪事情出現了。瞪羚媽媽奮不顧身的游到小瞪羚和鱷魚之間,結果可想而知……瞪羚媽媽無懼的面對鱷魚的血盆大嘴,毫無懼色……小瞪羚雖然得救了,但瞪羚媽媽卻永遠的消失了……

我還聽老獵人給講過這麼一個故事,他曾經在一次狩獵中,用陷阱套住了一隻雄狐狸,他沒有把雄狐狸殺死,而是希望用它來吸引其他的狐狸。傍晚,熊狐狸悽慘的叫聲和另外一隻狐狸的焦慮的叫聲,相互應和著……等到天一亮,他發現在陷阱的不遠處一隻體型嬌小的雌狐狸在來回的遊蕩。很顯然這是一對兒。當老獵人上好子彈,準備擊殺她。但在不遠處的石頭後面就出現了幾個東張西望的小腦袋,老獵人看清那幾個小傢伙以後猶豫的鬆開了扣著扳機的手指,那是幾隻還未成年的小狐狸,它們似乎還沒有明白,即將面對的是一生中最大的變故。雌狐狸,回頭望了望幾隻幼崽,堅定的轉過身來,用力的抖了抖身上在寒夜裡結下的冰凌……堅定的向著獵人的槍口跑來,老獵人說這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不可思議的一幕,他的手不由自主的抖起來,連開了兩槍,都只打在雌狐狸身邊的雪地上,他心裡暗想這絕對不科學,這隻雌狐狸無異於自殺 ……這時陷阱裡的熊狐狸已經沒有了聲音,在拼命掙扎過後,死在一片血汙中。老獵人最後只取走了陷阱把雄狐狸的留在那裡。最後雌狐狸拖著雄狐狸的屍體,和幾個小傢伙消失在茫茫雪野中……


老獵人感嘆,這似乎驗證了,動物都是有靈性的,但是說實話,他也是有生以來第1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儘管這樣的事情從科學的角度上解釋不通,但是我們看起來又和人類捨身取義的行為如此相像!

可以說在動物身上也有類似自殺的行為,但是這種行為從科學講只是出於一種本能,(是母愛對幼崽的捨身保護)在這種行為發生的過程中似乎遠遠沒有人類的情緒和情感爆發的那麼強烈。


星光之霖


動物自殺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狗、牛、鯨、海豚、企鵝等等,都被觀察到自殺的行為。

我們其實需要探究的,是它們行為背後的意義。

不妨跟著我一起看一下這段小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file_sign": "d24e12a8a4893e59a7539a70159aad90\

不入流的大劉


會有

動物學家經過研究分析,動物也會有自殺的行為。目前動物學家正在做關於“動物是否會自殺”這一問題的深入研究,此次研究對象主要針對的是發生在19世紀的幾件疑似動物自殺的事件,例如:一隻情緒低落的紐芬蘭狗下意識的讓自己溺水死亡;一隻母貓在發現產下的小貓死亡後,將自己吊死;一隻想要從野狗群中逃脫的牧鹿,無奈跳下懸崖等等。

瞭解在我們將現代的生活中,身邊也發生著動物自殺的事件,比如果蠅(又稱豌豆蚜蟲)的生命在受到瓢蟲威脅時,果蠅的身體就會炸開;狼蛛心甘情願的讓幼崽吞噬自己的身體,為幼崽奉獻自己的生命;以及故意將自己擱淺在岸上的鯨魚;被人們用作實驗對象的章魚,毫不留情的咬死了自己。據動物學家研究發現,動物們也會產生憤怒,抑鬱,精神錯亂等消極悲觀情緒,這些情緒的產生足以證明動物遠比人類設想的要更加人性化。因此動物是完全有可能有意識的進行自殺行為的。


SCiENCE


有意識的自殺確實是人類特有的,人與動物的不同,在於兩個方面。第一,人有意識、思想而動物卻沒有。第二,人能自己生產勞動。在於第一點就不會出現有動物想著自殺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