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做盆景是先等枝長粗還是先造型?

ld夾谷山8898


做盆景不是單一的長粗枝條,也不是單一的去造型就能出好的效果。主枝要一主幹有大小的比例過渡。二級枝以一級枝條同樣需要比例的協調。做盆景是結合造型牽拉定位枝條。放養出枝條的過渡,才能達到效果。

截乾的時候首先選取以主幹有過渡比例的枝條。先縮枝將徒長脫節的大主枝做適當的縮短,然後放養主枝上的二級枝條。枝條生長出來以後,結合鋁線先將枝條的走向以及出枝角度做適當的調整。

主幹上出枝位置合理的主枝,在還沒有達到以主幹有比例過渡的時候,先使用鋁線蟠扎造型,打彎或者調整出枝的角度。先給與造型,然後放養。等到以上一級枝條有比例過渡的時候,在進行縮枝,放養二級的枝條。

總結:做盆景需要做到放養枝條以造型相結合。並有有先來後到的順序。枝條已經有過渡,就先縮枝蓄養二級枝條。枝條沒有過渡,就先造型定位放養。


喧城靜屋園藝館


做盆景,枝葉粗細不夠會太過柔弱,無法進行造型的創作。若是過於粗壯則硬度提高,造型創作困難。想要平衡以上兩點,全憑一個時機的掌握。

張老新得一老樁,看著它的模樣,就忍不住期待著未來的造型的風采。然而,光禿禿的它,可是讓張老有勁也無處使。作為玩了多年的老盆友,張老心裡清楚的很,現在這個階段,成活是第一要求,長旺是現階段的追求,只有待其枝條長到一定程度,才能滿足造型需求,那時下手創作才是時機。玩盆景玩的就是個耐心,急不得。

張老對這個事情可是手到擒來了,熟悉的很。通常,新得的老樁第一年會進行地養,大水大肥的供應上,給老樁的任務就一個,盡情的長吧。放養是為了未來的收穫。

話說,這個收穫來的並不太久,確切的說,當年的秋季棘可以滿足需求。但是,這個時間是不適宜修剪的,張老一般會等到來年的春天時候,開始進行給其修剪蟠扎等造型的工作。

這種情況,是先讓其長到一定的粗度,然後再進行造型。對於那些過嫩側枝條,也是如此反覆。

李老最近也是很開心,那天在花卉市場淘到了一株特別喜歡的盆景素材。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李老淘到他的時候就是一株樹而已,充其量之內算是盆栽。至於盆景?那是要李老加工過以後才算。

這是一株已經有一定大小的小苗。李老這兩天是沒事了端詳著它思考,心想,給它做個什麼樣子才好呢?是得抓緊時間進行了,否則待其枝條再粗壯一些,就不好拿彎操作了。

這個時候,小苗的粗細已經滿足造型的需求,那就別待其長粗了,太粗的話,枝幹硬還脆,造型不易不說,還容易造成傷害。

看吧,素材的不同,決定的方式也不能一樣,所謂的“先來後到”,一定是要根據情況才能做出恰當的選擇。並且,造型的方式還多種多樣,有蟠扎為主、修剪輔助的。也有截幹蓄枝,完全不用蟠扎拿彎的。但是,這都是建立在同一個前提之下,那就是要滿足要求後再開始。

所以,別糾結應該先怎樣,應該看是先符合什麼樣的需求。不能造型要待其長粗,符合情況的先抓緊造型,

我是大曹,一個在盆景路上越陷越深的小夥,每天分享自己對盆景的一些瞭解,愛盆景、愛生活。我的口號,要平心浮氣躁,盆景老樁很妙。歡迎【關注】,一起交流讓生活更美好

農村大曹


做盆景應先造型再壯枝,若待盆景枝杆長粗壯了,也就定型了,再造型有些困難。

對於一個盆栽,在植株細小時,就開始造型,根據理想中的造型加以修剪,然後用細鐵絲將細嫩的枝杆按照心中的造型固定下來,經過半年至一年的生長,枝杆的造型會固定下來,取掉枝條上的鐵絲,造型也不會變形。

在盆栽造型後的生長中,不僅要注意澆水施肥,更要注意修剪。日常護理中,除了控制主杆的延伸外,要及時修剪生出的繁茂的側枝,不要過於稠密,也不要過於稀疏,稠密了不易透氣,消耗養分過多,不利於枝杆的生長,過稀了造型不好看,要疏密有致,恰到好處。

盆景要勤於修剪,及時剪去老枝,扶植新枝,剪去多餘的枝葉和影響造型的枝葉,使盆栽始終造型輪廓清哳,形體優美,充滿藝術感。若長久不修剪,枝葉得不到及時修整管控,盆栽會長的很紛亂,容易失去藝術性的造型。

盆栽大都喜陰,日常中也要適當照照太陽,進行光合作用,但切忌讓過強的陽光直射,強光容易灼傷枝葉。同時澆水不要過多,潮溼過度,葉片會發黃脫落。施肥要量少次多,二十天施肥一次為易,給盆栽提供充足的生長養分,使其枝葉茂盛,翠綠光豔,茁壯成長。在日常管護中若發現病蟲害要及時防治,及時除治,使盆栽健康生長,不斷釋放綠色的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