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湖南“村村響”傳遞防疫“最強音”

央廣網長沙1月28日消息(記者鄧文輝)今年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湖南省廣播電視局組織各地發揮農村廣播“村村響”的獨特宣傳優勢,把黨和政府防控疫情的聲音傳遞到千家萬戶,正確引導輿論,加強政策宣傳,及時播報疫情防控知識,增強群眾自我防病意識,築起防疫鋼鐵長城。截至27日9點,湖南省“村村響”累計播發稿件超過100萬條(次)。

面對春節期間返鄉人員多,農村防控疫情意識弱,基層醫療水平有限等實際情況,湖南各地利用農村廣播“村村響”系統覆蓋面廣、通俗便捷的優勢,積極進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宣傳,發揮好“村村響”的應急廣播功能。

株洲市文旅廣體局要求各縣市區做好利用農村廣播“村村響”系統進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宣傳,隨後,又再次專門部署利用廣播電視媒體進行疫情防控宣傳。農曆小年剛過,遍佈茶陵縣16個鎮147個村田間地頭的“村村響”大喇叭就響起了這樣的聲音“加強防疫宣傳,避免人群聚集,動員群眾防控,搞好個人防護”“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十六不準,請同志們遵照執行......”

岳陽市要求及時將各級黨委政府在防控方面的指示精神,通過“村村響”傳入千家萬戶,進一步穩定人民群眾,為打贏防疫攻堅戰做出積極貢獻。疫情發生以來,華容縣全縣14個鄉鎮“村村響”應急廣播3200只喇叭早中晚高頻次播放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指令、部門倡議書、疫情動態和防治知識等內容,144個村場廣播室滾動播發縣鄉指揮部防控指令、預防知識、防控措施,讓村民第一時間知曉指令,互通信息,聯防聯控。云溪區融媒體中心專門組織人員錄製市、區指揮部的指令和有關疫情防護知識的音頻,及時在“村村響”平臺進行播出,區文旅廣電局組織技術小分隊對“村村響”終端進行及時維護,並在早、中、晚固定時段外提高播出頻次。

懷化市山多地廣,各自然村錯落分佈,人口居住分散,居住在農村的老年人比較多,接受能力相對較弱,難以通過網絡等新途徑、新方式獲取最新的應急信息。自疫情發生以來,該市充分利用“村村響”廣播系統的覆蓋優勢,清除了廣大農村信息接收的盲區,將防疫工作進展和疫情防治方法及時傳遞到各家各戶。春節前,市文旅廣體局提前部署,要求各縣市區廣播電視管理部門對“村村響”系統進行檢修調試,督促對故障設備進行更換,確保設備運行正常。在疫情初始階段,市、縣文旅廣體局明確專人值班,重點保障全市“村村響”系統播得響、喊的應、不掉線。該市“村村響”廣播採用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提升群眾防疫信息的接收率和歡迎度。靖州、芷江縣等地結合本地方言編制了通俗易懂的疫情防治順口溜,每天定時播報,朗朗上口,婦幼悉知,宣傳效果超出預期。通道侗族自治縣製作了普通話和侗語雙語版的宣傳節目,還邀請深受侗族群眾喜愛的侗族琵琶歌省級傳承人吳永春用通俗的侗語,以琵琶歌的方式傳播防控知識。會同縣連山鄉,每天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定時播放疫情防控知識,引導群眾“出門戴口罩、回家就洗手、不去人群裡、取消走親戚、不組織聚會、防患於未然”,實現防疫知識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漵浦縣大江口鎮通過“村村響”廣播用方言向村民普及疫情防控知識,並將“村村響”播放疫情防治的內容拍成短片上傳至抖音,大大擴寬了傳播渠道,提升了傳播效率。

長沙市瀏陽市“村村響”總控中心從1月25日開始,每天定時播出防疫信息7次,播出時間分別為8點、10點、11點、14點、16點、17點和18點。通過“村村響”的廣泛、及時宣傳,瀏陽村民取消了聚餐、聚會和上門拜年;通過權威消息的發佈,村民不造謠,不傳謠,不恐慌;村上有從武漢歸來的人員主動配合醫生檢查,居家隔離。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州8縣市“村村響”應急廣播平臺每天上午8點開始,每天4次對全州115個鄉鎮、1567個行政村近1萬個播放點進行定時滾動播出,及時把權威疫情信息向群眾發佈,把防控知識傳播給群眾,讓廣大群眾不信謠不傳謠,正確掌握防控方式。

“廣播天天響,村幹部天天來,都是為了我們老百姓自己好。” 龍山縣茨巖塘鎮包穀村村民向德珍聽“村村響”廣播瞭解了疫情形勢,欣然將女兒的婚期延後。截至26日,龍山全縣各鄉鎮街道勸阻宴請860起。

農村廣播“村村響”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一項重要舉措。在此次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村村響”發揮了引導輿論、傳遞信息、凝聚民心、鼓舞士氣的良好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