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鍾馗打鬼驅邪


鍾馗打鬼驅邪


鍾馗,是中國神話中能打鬼驅邪的神。舊時中國民間常掛鐘馗神像辟邪除災,從古至今都流傳著“鍾馗捉鬼”的典故傳說,也是道教中的著名神仙之一;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唐·賜福鎮宅聖君”。古書記載他系唐初長安終南人,生的鐵面虯鬢,相貌奇異;然而卻是個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人物,平素正氣浩然,剛直不阿,待人正直。

春節時鐘馗是門神,端午節時鐘馗是斬五毒的天師,為陰曹地府的冥神,其主要職責是專司伏鬼、護佑各路百姓家宅平安。鍾馗是中國傳統道教諸神中唯一的萬應之神,要福得福,要財得財,有求必應。

鍾馗是中國著名的民間神之一,後來被道教納入神仙體系,他的主要職能是捉鬼。

鍾馗打鬼驅邪


相傳,中國的唐朝(618-907年)時期,皇帝唐玄宗在一次外出巡遊後忽然得了重病,用了許多辦法都沒治好,皇帝非常著急。一天夜裡他夢見一個穿著紅色衣服的小鬼偷走了他的珍寶,皇帝憤怒地斥責小鬼。這時突然出現一個戴著破帽子的大鬼,把小鬼捉住並吃到肚子裡。皇帝問他是誰,大鬼回答說:臣本是終南山進士,名叫鍾馗,由於皇帝嫌棄我的長相醜陋,決定不錄取我,一氣之下我就在宮殿的臺階上撞死了,死後我就從事捉鬼的事。

唐玄宗從夢中醒來後病就好了。於是他命令當時最有名的畫家吳道子把夢中鍾馗的形象畫下來。由於這位皇帝本身就是一位狂熱的道教信徒,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此後,鍾馗作為捉鬼之神的地位就逐漸確立。

鍾馗打鬼驅邪


除了捉鬼之外,有關鍾馗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鍾馗嫁妹”等。在民間,人們用他的形象製作成各種藝術品,放置在住宅裡或大門口,希望驅逐邪惡,獲得平安。另外還有無數關於他的文藝作品,包括戲劇、小說等。

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對“唐·賜福鎮宅聖君”鍾馗的信仰,這種信仰在東南亞地區也很普遍,在中國的陝西周至(鍾馗故里)、江淮、閩南、臺灣等地這種信仰更為盛行。人們在春節、端午、開工、開盤、開地、開業、開廟、開臺、謝土、喬遷、慶豐、婚壽、祈福以及重要慶典活動時,都會懸掛鍾馗畫像和舉行儺舞跳鍾馗表演,常會有藝師打扮成鍾馗的模樣戴儺面具、著官袍、手持蝙蝠和寶劍跳儺,有迎福納祥、人壽豐年、祈福除邪、鎮宅佑安之意。有時也有操弄鍾馗之懸絲傀儡表演。人們祈盼:鍾馗鍾馗,賜福鎮宅,中榜得魁;鍾馗真神顯,送咱福祿壽禧安!在日本,鍾馗的信仰非常系統,許多村子有鍾馗神社,製作鍾馗稻草人偶,許多瓦房上還會安置鍾馗瓦,跳鍾馗儺舞,掛鐘馗旗幡,家中小孩房中置鍾馗畫像,神樂社也會表演鍾馗,還曾有一款飛機稱鍾馗型。

鍾馗打鬼驅邪


鍾馗是中國民間俗神信仰中最為人們熟悉的角色,貼於門戶是鎮鬼尅邪的門神,懸在中堂是禳災祛魅的靈符,出現於儺儀中是統鬼斬妖的猛將,由此派生出形形色色的鐘馗戲、鍾馗圖。連《本草綱目》裡,也收錄用鍾馗像燒灰以水沖服或配合其他藥面成丸以治療難產、瘧疾等症的“秘方”。據中國《民俗》雜誌報道,時至20世紀90年代,甚至還有人為治病延請巫師舉行所謂“鎮鍾馗”捉鬼驅妖、安宅保太平的儀式(施漢如、楊問春《“鎮鍾馗”儺儀記》)。

對普通百姓來說,“鍾馗打鬼”之類的故事幾乎人人熟知。鍾馗信仰在民間的影響既深且廣。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鍾馗這位神通廣大的神祇其身份來歷,恐怕就不是一般人能夠說得清了。事實上,這個問題自唐代以來就令許多學者爭論不休。隨著民俗文化熱的興起,鍾馗信仰的起源與流變等問題又被提出,眾多學人各抒己見,歧說紛見,迄今尚無定論。


鍾馗打鬼驅邪


唐逸史載目前所知最早記載鍾馗其人其事的是唐盧肇的《唐逸史》:開元年間(713—741),唐玄宗病中夢見一小鬼盜走玉笛以及楊貴妃的繡香囊。玄宗大怒,正要派武士驅鬼,忽見一大鬼奔進殿來。此鬼蓬髮虯髯,面目可怖,頭系角帶,身穿藍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個小鬼,剜出眼珠後一口吞了下去。玄宗駭極,忙問是誰?大鬼向玄宗施禮,自稱是終南山鍾馗,高祖武德年間,因赴長安應武舉不第,羞歸故里,觸殿前階石而死。幸蒙高祖賜綠袍葬之,遂銘感在心,誓替大唐除盡妖魅。唐玄宗醒後,病也霍然而愈。玄宗令畫家吳道子按其夢中所見畫一幅鍾馗圖。圖成,玄宗在畫上批曰:“靈祗應夢,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實須稱獎;因圖異狀,頒顯有司,歲暮驅除,可宜遍識,以祛邪魅,益靜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有司奉旨,將吳道子《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廣頒天下,讓世人皆知鍾馗的神威。盧肇是唐武宗會昌三年(843)的進士,距開元時代已有一百多年,所敘未必是事實。但是皇帝賜給大臣鍾馗畫像作為新年禮物,的確是盛唐以來的慣例,如開元時的名人張說及其後的劉禹錫等,都有謝賜鍾馗圖和歷日表的作品傳世。另外,人們還在敦煌遺書中發現了唐寫本《除夕鍾馗驅儺文》,是為鍾馗已在大儺儀中扮演主角的實證。凡此,可見鍾馗信仰至晚從盛唐起已成為全社會的風尚。所以,也有人估計鍾馗故事的起源可能早於唐代。

鍾馗打鬼驅邪


宋仁宗皇祜年間(1049—1054),金陵上元縣曾發現一處古冢,乃南朝宋徵西將軍宗愨母鄭夫人墓,由碑文可知,宗愨有妹名叫鍾馗。此外,後魏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因知“鍾馗之名從來亦遠矣,非起自開元之時”(《夢溪補筆談》卷三)。明人郎瑛、胡應麟等多從其說,但結論有別。郎瑛認為鍾馗的原型就是北朝人堯暄,其人本名鍾葵,字辟邪,“馗”乃“葵”字訛傳,由於他表字“辟邪”,所以後人才附會出捉鬼的故事。胡應麟提出,鍾馗捉鬼的傳說“蓋自六朝之前固已有之”,所以堯暄曾取名鍾葵而字辟邪,南北朝時名叫鍾馗的人很多,可能都取義於此。

鍾馗打鬼驅邪


明楊慎和清顧炎武、趙翼等根據《周禮·考工記》“大圭,長三尺,終葵首”、《方言》“齊人謂椎為終葵”等資料,認為所謂鍾馗系由“終葵”演變而來。“終葵”是一種利器——椎,“大圭”是古時天子的儀仗,上端形狀像椎,故云“大圭終葵首”。齊人說話遲緩,把“椎”的發音拖成了兩個音節,乃成“終葵”。古人以椎為作戰的利器,故《後漢書·馬融傳》中有“翬終葵,揚關斧”的描繪。“蓋古人以椎逐鬼,若大儺之為耳”(《日知錄》卷三十二《終葵》)。南北朝時許多人取名鍾葵或鍾馗,是希望像古人用以刺鬼的武器終葵(即利椎)那樣,令所有的鬼魅望而生畏,這種意義到了唐代最終傳變為人格化的“鍾馗”。隨著秦漢文書大量出土,古代盛行以椎擊鬼的事實已被證明。如秦簡《日書·詰篇》雲,人被哀鬼纏上,可“以棘椎、桃秉(柄)以敲其心,則不來”;西漢帛書《五十二病方》也記有用鐵椎擊鬼治病的法術。故有人認為顧炎武對鍾馗起源的解釋是可信的。

鍾馗打鬼驅邪


鍾馗的最早原型,源於商代成湯右相伊尹。成湯死而伊尹攝政,放逐了太甲,自立為天子,據《竹書紀年》記載:伊尹即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伊尹化為惡鬼,遂為鍾馗。鍾馗的形象往往是相貌奇醜,能吃鬼,才高八斗,因為曾經擔任過成湯右相。

伊尹,乃奴隸出身。傳說成湯的妃子採桑於空桑,忽見桑林河中飄來一木盆,內有一嬰兒,遂收養之,取名“伊尹”,伊尹長於庖人之所,從小聰明伶俐,才高八斗,成湯很是喜歡,立為右相。伊尹助成湯革命,滅夏桀,勞苦功高,才高八斗,因此,伊尹也是魁星的代表。

伊尹為右相,為開國功臣,才高八斗,逐漸變得自高自大起來,他曾經為丞相,又當上了成湯孫子太甲的師保,他見太甲不遵從成湯擬定的大政方針,流放了太甲,軟禁於桐宮。後來太甲密謀除掉伊尹,潛出桐宮,殺伊尹,商朝大政遂歸於太甲。傳說伊尹被殺,怨氣很大,化為惡鬼,終日不散,是為鍾馗,伊尹在地府不服,整日鳴冤,伊尹自認為身為成湯右相,才高八斗,有功於商,為何被殺淪為惡鬼?天帝不忍,封其為鍾馗,專司食鬼。

鍾馗不僅地府食鬼,由於生前是魁星轉世,他又很有才華,當過丞相,所以讀書人也將鍾馗看做才華之人, 但是即使你魁星轉世,才高八斗,尚需天子硃筆批准才可。

鍾馗打鬼驅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