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疫情繼續擴散,影院門可羅雀。

2019年大年初一,14.58億。

2020年大年初一,180萬。

可能正是這樣太過鮮明的對比,讓影院的心態徹底失衡。

面對《囧媽》大年初一在今日頭條系APP免費播放之際,全國院線行業徹底爆發,聯合發聲:呼籲電影局緊急叫停《囧媽》的這種行為。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浙江省電影行業從業者更痛斥:徐崢背信棄義。

若不撤下《囧媽》,將來凡是由徐崢和歡喜傳媒出品的電影都將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抵制。

最終,

今日頭條系還是頂住了強大的壓力,順應民意,零點準時上線,請全國人民免費看《囧媽》。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在口袋君正式站隊和發表影評之前,先讓大家投票吧

你支持囧媽在今日頭條免費播放嘛? (單選)
0人
0%
全力支持!山爭哥哥聰明,今日頭條厲害!
0人
0%
嚴厲反對!行業有規矩,徐崢這是在壞規矩
0人
0%
既不反對也不支持!我是中立派
<button>投票/<button>


毫無疑問,全力支持的投票人數,肯定遠遠多於反對的。

因為,別人免費請你看大片,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口袋君也與大家一樣:

全力支持《囧媽》在特殊時期,在流媒體免費播放!

的確,

從全國院線從業者的角度,徐崢壞了規矩。

雖然前期宣發物料是由片方出錢的,但影院也提供了人力和場地。

假設《囧媽》的最終票房是20億,全國影院就實打實地少了10億的純收入吶。

再加上現在疫情什麼結束,誰也說不清楚。

在這個如此敏感的當口,徐崢率先套現離場,影院暴跳如雷也能理解。

此時,

他們最怕的就是其他6部春節檔大片,紛紛跟風,也都選擇在線上播映。

幸好,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立刻表示:

“《唐人街探案3》肯定不會效仿,院線片就該上院線。除非是網絡大電影。”

的確,在很多人眼中,

院線電影就是比網大要高級!

流媒體VS院線的窗口期之爭,

太容易讓人想到近年來,北美院線大佬與奈飛的各種撕逼。

不過,口袋君需要明確地指出:

中國做影院的比他們的美國同行實在幸運太多。

因為,從商業模型上來看,

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今日頭條/BAT會不會成為中國版的奈飛?口袋君的觀點很明確:不會。

仔細分析長視頻三巨頭優愛騰和奈飛的會員費就能看出,兩者最大的本質區別就是:優愛騰是從13億中國內地人口中,篩選出每年能付給平臺100元人民幣的用戶。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而奈飛則是從全球60億人口中,篩選出每年能付給平臺1000元人民幣的用戶。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因此,從價值上而言,1個奈飛用戶抵10個優愛騰用戶。

目前,奈飛全球會員1.6億,會員費年收入超千億人民幣。

別看1000億人民幣很多,要燒錢的地方多著呢

3)帶寬費

4)人員工資和日常運營費。

只有這樣過千億人民幣的體量才能夠真正吃的下:投資過1億美元大片不上院線,直接在流媒體上播放。

事實上,很多數據都表明:流媒體付費用戶和每月至少進一次影院的人群高度重合。

甚至很多人去影院看片的原因,就是因為在流媒體上看到相關的內容。

根據兩個數據,2019年春節檔七天觀影人次1.3億。

《戰狼2》的最終觀影人次是1.59億。

中國流媒體付費用戶的極限是2億人。

由於優愛騰已經設置了

“每年100元”的錨定價格

加上絕大多數中國企業很不擅長做海外業務,更別提佈局全球。

今日頭條和優愛騰,毫無可能成為中國的奈飛。

因此,中國影院不必焦慮,這筆帳算下來,中國流媒體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1億投資以上的大片,只有你們能夠吃的下!

這次,

今日頭條出資6.3億請全國人民看《囧媽》

性質上和支付寶集五福發五億人民幣一樣,完全是廣告投放費

一言以蔽之,

實體店就不要Diss淘寶網了。

影院還是做好自己的商業地產生意即可。

在流媒體上付費的用戶,就是走進影院看片的消費者。

別說什麼“行業叛徒”,

徐崢之前為全國院線賺了多少錢吶,

未來再來一部《我不是藥神》,你們敢不給排片?

正如那句流行語所言,

在雪崩發生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能夠倖免。

這次疫情,旅遊、餐飲、零售等實體經濟行業的損失,每個都是千億級的。

國難當頭,產業鏈上下游應該互相理解。

站好了隊,

口袋君再來談下看完《囧媽》的觀感。

3星/65分。

第一時間刷完後,不得不感嘆:徐崢的運氣真不錯。

如果沒有疫情,

《囧媽》這次肯定被《唐人街探案3》《奪冠》《緊急救援》碾壓到地上摩擦。

口袋君更加理解徐崢選擇套現離場的邏輯了。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回顧歷史,

《囧》系列對於中國商業電影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8年前的《泰囧》,一舉斬獲12.67億票房。

將華語片帶入10億+的新時代。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2015年,《港囧》同樣給力,拿下16.14億票房。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到了這次的《囧媽》,橫店影視保底24億。

然而,從最後的成片來看,

即使沒有疫情,《囧媽》能打平《港囧》16億的票房,也要謝天謝地了。

因為,《囧媽》是《囧》系列“笑果”最差的一部。

核心原因:放棄了這個IP的兩大精髓。

1)少了王寶強(他去演唐人街探案3了)

2)場景切換太單調。

2010年之前,徐崢的咖位和郭濤差不多,只能算是二三線的普通男演員。

他在《瘋狂的賽車》中的扮相,被很多人誤認為是湖南臺主持人汪涵。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正是《人在囧途》,讓徐崢找到了自己商業價值最大化的角色:

遭遇中年危機的中產階級精英男。

在公路片中,遭遇各種囧事,從而產生笑料。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無論是王寶強飾演的農民工,還是包貝爾飾演的自嗨小舅子,所處的社會階層都遠遠低於徐崢。

王寶強在上飛機安檢前,將整整2升裝牛奶一飲而盡的爆笑場景,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因此,這些笑料的本質就是對於階級的諷刺。

讓觀眾產生的優越感,往往就是爆笑的前奏。

然而,《囧媽》為了“劇情創新”,徐崢選擇了以母子情為主線。

老戲骨黃梅瑩演技的確很強!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但無論是好萊塢還是華語片,在各種大賣公路片中,很少用母親與兒子的組合。一般都是2-3個男人一起上路,還能加入“獵豔”的性元素。

2014年大賣11億的《心花路放》以及好萊塢的《宿醉》三部曲就是最佳例證。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因此,徐崢和黃梅瑩的化學效應,遠遠不如他和王寶強。

“爆笑公路喜劇片”的IP精髓,變成了暖心母子親情片。

毫無疑問,前者的票房價值遠大於後者。

聰明的徐崢其實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用很多話劇感十足的臺詞來強行加強“笑果”,顯然這種硬拗臺詞的爆笑程度,遠不及他與王寶強當年無比誇張的表情和肢體動作來得強烈。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除了少了王寶強這樣能夠幫徐崢捧哏甩出包袱的干將之外,《囧媽》還拋棄了此係列的精髓:走馬燈式的快速場景切換。

這次的《囧媽》的前1個小時全在綠皮火車裡!

場景之單調感覺像在拍《東方快車謀殺案》。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除了那個俄羅斯大胸美女飈成語,以及賈冰飾演的綠葉列車員講段子,幾乎沒什麼亮點。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平心而論,

公路喜劇片就該像當年《人在囧途》那樣:飛機不行換火車、火車不行換汽車、汽車不行換馬車、馬車不行換牛車。

場景切換一定要快,要有特色。

最詭異的是,

《囧媽》的英文片名雖然叫《Lost in Russia》。

但從成片看,徐崢肯定沒有拉到莫斯科旅遊局的贊助。

因為紅場、克里姆林宮這麼著名的景點居然沒拍,而是重點拍攝了聽都沒聽說過的紅星大劇院。

這方面,上海男人徐崢的確不如瀋陽男人陳思誠和美國男人阿湯哥有魄力。

《唐人街探案》系列就真投錢,找來當地工會,在紐約時代廣場和東京新宿街頭實拍!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碟中諜4》裡,阿湯哥更是直接把克林姆林宮給炸了!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由於片中各種植入廣告有點多,

口袋君特地去搜了搜徐崢有沒有恰旅行社的飯。果然搜到北京青年旅社的《囧媽》軟文。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2020年4月15日,從北京坐K3火車去莫斯卡。要價13880一個人。

徐崢太精明瞭!

影院痛斥徐崢背信棄義!中國流媒體其實根本不是影院的對手

總體而言,

這部《囧媽》只能算是勉強合格的賀歲作。

想要探討的主題有點多:

兒子婚後與母親的關係處理、忙於事業的夫妻漸行漸遠、人到中年的種種危機。

的確能讓觀眾觸景生情,甚至打動淚點低的觀眾。

但比起前三部《囧》系列,精髓盡失,笑果為系列最差。

徐崢是幸運的,賺的盆滿缽滿套現退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