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電商”先進,為何西方國家不“支持”?對實體經濟損害有多大


隨著電商的逐漸發展成熟,漸漸的開始顯現出很多“問題”,實體經濟被電商“打擊”的越來越“慘”,但是中國的電商模式已經趨於成熟,並不是說隨便就能夠放棄的。很多人說實體經濟才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正確模式,電商這種缺乏基礎經濟支撐的行業,對於人類來說可有可無,不然為何發達國家不發展呢?

“電商”先進,為何西方國家不“支持”?對實體經濟損害有多大

在全國的國家中,電商的發展應該屬中國的最先進了。“怎麼跟電商競爭?電商幾乎沒有成本,房租、人工通通不要!”這是無數實體經營者發出的哀嘆,隨著電商發展的越來越成熟,不少實體店都受到了衝擊,很多人說這和電商無關,但是歸根究底我們發現,如今還是電商的天下,實體店已經沒有了競爭的資本了!

很多人都說電商發展的不應該這麼強大,原因就是全球幾乎只有中國的電商行業這麼強大,而電商能夠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其中也有國家的支持,就好比通信業,為啥國外的電商發展不起來,最重要的就是國外的“打假能力”非常強,在中國,是個電商有九個都有假貨!

“電商”先進,為何西方國家不“支持”?對實體經濟損害有多大

繼雙十一電商節過後,緊接著雙十二又來了,這兩個節日在電商的“孵化”下已經失去了它本身的味道,完完全全的變成了一個為電商服務的節日。因此還有不少海外媒體發文,對於中國電商模式發展的這麼強大,其實是在“毀掉”實體經濟。我們從這十年的發展中可以看出,實體經濟越來越難做,但是電商很好的填補了這個空缺。

2013年的時候,蘇寧的董事長張近東就曾經發表過自己的感言:對於電商的發展,強烈要求加稅!要知道張近東也實屬無奈之舉,現在的蘇寧也是一個線下線上相結合的企業,說出這樣的建議,也是從張近東自己的錢包裡掏錢。但是電商的勢力再不加以遏制,未來可能真的沒有實體經濟的一席之地了!

“電商”先進,為何西方國家不“支持”?對實體經濟損害有多大

在眾多實體經濟經營者的呼籲下,電商法也在2019年正式出爐,1月1日的時候,《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電商收稅已經有法可依,但是真正收稅的項目卻“少之又少”。儘管法律已經對各種收稅的品種和類型進行了明確規定,但是實際上“漏洞百出”,依然有很多企業冒充個體經營者,不開發票你怎麼收稅?

對於電商的收稅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畢竟電商經營者肯定不會想給自己加個稅,但是對於經營越來越困難的實體經營者來說,電商加稅勢在必得。儘管電商發展已經很成熟了,但是對於大多數的創業者來說,創業項目首選的還是實體店。

實體店是大多數創業者的首選,但是如今的市場中我們經常看到實體店的倒閉,少則一兩月,多則半年,實體店的壽命越來越短。這樣的情況不僅讓創業者損失慘重,還讓很多未創業的人噤若寒蟬,創業激情被一桶冷水澆透,非常不利於多元化市場的繁榮。反觀國外,大多數發達國家幾乎沒有發展電商,大家覺得電商應該這麼“繁榮”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