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快遞員”“外賣員”不能輕易進小區 長寧志願者當起了“分揀員”

  當前,居民們的“快遞”“外賣”問題,成了疫情防控關鍵階段基層社區管理較為棘手的一道難題。當居民們的網購需求直線上升,小區門口的快遞慢慢地開始雜亂堆積,給居民們找快遞帶來了不少麻煩,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居民,在兩三百個快遞中苦苦搜尋,可謂“大海撈針”。江蘇路街道是如何破題的呢?

  “封門”不能“封服務”

  隨著疫情防控戰線的深入,摸排重點地區來滬人員、口罩預約登記等工作已步入正軌。這些日子,一些居民區根據封閉式管理要求,謝絕快遞員、外賣員進入小區,但也被居民吐槽:“快遞淋了雨怎麼辦?”“大件包裹拿不動”“門口快遞找半天”……

“快遞員”“外賣員”不能輕易進小區 長寧志願者當起了“分揀員”

圖片說明:小區裡穿上“雨衣”的快遞貨架

  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確實會給居民們生活帶來不便,江蘇路街道很多居民區從為民服務的立場去打開思路,用開放式服務來提升社區的溫度。“封門”不能“封服務”,必須主動作為“找出路”,成了很多居委幹部的共識。

  社區志願者當上了快遞“分揀員”

“快遞員”“外賣員”不能輕易進小區 長寧志願者當起了“分揀員”

圖片說明:居民區及時支起大篷,社區志願者分揀快遞,方便居民快速準確收取

  長新居委會與物業先期協調溝通後,在江蘇路491弄入口處搭起了帳篷,保證快遞不淋雨。為了不讓快遞堆積在地上,居委會還搬來了五張桌子,按照門牌號碼對已收快遞做了清理,做到分區、分號堆放。為了做好對快遞小哥、社區居民的有序引導,居委會幹部和社區志願者輪流當班,做起了快遞“管理員”“分揀員”。

“快遞員”“外賣員”不能輕易進小區 長寧志願者當起了“分揀員”

圖片說明:小區門口的快遞貨架整齊有序

  這些天,小區門口自從有了快遞“管理員”“分揀員”,居民們查找快遞的時間少了,心中的怨氣也消了,小區門口人群扎堆的現象也不見了。

“快遞員”“外賣員”不能輕易進小區 長寧志願者當起了“分揀員”

圖片說明:生熟分開,安全又衛生,為行動不便者送貨上門

“快遞員”“外賣員”不能輕易進小區 長寧志願者當起了“分揀員”

圖片說明:居民區為快遞員製作了小區“臨時出入證”

  對於一些年老體邁、身體不便的居民,社區裡的志願者們還主動“送貨上門”。而在一些居民區,快遞員需要為行動不便的居民送貨,居委工作人員在小區門口為他們進行嚴格測溫之後,會給他們發放“臨時出入證”,及時連接了快遞到家的最後“一百米”。這些做法既不放鬆管理的“嚴度”,同時又體現了服務的“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