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親子館成引流“標配”?實探北京傳統商圈,業內稱零售業復甦期遠未到來

親子館成引流“標配”?實探北京傳統商圈,業內稱零售業復甦期遠未到來

(北京朝陽門某購物中心 鄭婷婷攝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鄭婷婷 黃興利 北京報道

百貨商場作為零售業態重要的載體之一,是民眾日常娛樂消費的重要場所。從2012年前後,百貨商超在經歷了電商衝擊,被迫轉型升級後,一直籠罩在消費低迷、電商蠶食的陰影之下。2019年以來,互聯網人口、技術紅利見頂,電商陷入存量競爭和下沉市場爭奪的泥沼,而線下實體門店則充斥著閉店、改造的聲音。

進入2020年,傳統百貨業是否依舊低迷?日前,《華夏時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相比高端商圈,普通商圈更加地社區化,提供親子服務成為了趨勢,甚至有的購物中心的兒童游泳館月銷售額可達到30-40萬元,百貨業態似乎呈現向好發展的態勢。

不過,奢侈品(中國)聯盟榮譽顧問張培英對《華夏時報》記者指出,零售行業的復甦期遠未到來,除非有大的政策變化,百貨零售很難出現大的發展。“高端商圈和普通商圈的功能和屬性並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找準自身定位,差異化發展才是正軌。”張培英表示。

親子服務佔領商圈

日前,《華夏時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市區內幾個主要商圈,這些商圈大致可分為核心地區的高檔商圈,如北京國貿商場、北京skp、西單的君太百貨、漢光百貨等,以服務高端消費人群為主。另外便是普通社區周邊的大眾商圈,如朝陽門悠唐購物中心、中關村購物中心和奧體天虹百貨等,主要輻射周邊社區居民和中高校學生。

記者注意到,在居民區周邊的百貨和購物中心裡,面向兒童的商業服務佔有很大比例,奧體天虹百貨的負一層已被親子館、技能館和母嬰商店佔領。一層區域也有親子館的身影。

近年來,以親子體驗類消費為主的新業態成為各百貨商場的“標配”,通過增加親子業態和體驗類業態來延長消費者在商場的停留時間,吸引客流量,提升商圈人氣成為近幾年的一個趨勢。室內兒童樂園、游泳館、繪畫和跆拳道等技能館開始在各大購物中心出現。有數據顯示,過去5年間兒童業態快速增長,在購物中心佔比由5%上升至15%。

實際上,親子商業服務的湧現與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不無關係,當年出生人口攀至1786萬、創2000年以來新高。不過,在2017年,出生率降低至1723萬。2018年人口出生數量更是下滑至1523萬,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

記者在奧體天虹百貨發現,這裡是一個典型都居民社區導向的購物中心,雖然是上班日,但該商場的書法培訓中心和跆拳道館以及親子館等都不時有顧客來來往往,也有店鋪大門緊閉,門上貼著閉館通知,宣佈因租金到期閉店。

“我們店開了三年多了,盈利還可以,月銷售額30萬-40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兒童游泳館員工告訴記者。記者注意到,該游泳館內部共有三個游泳池,據該員工透露,門店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游泳培訓,每週一、二閉館,其餘時間正常開放。每個泳池在使用時會有一個教練和一個陪練陪護,週末人較多。

在該員工出示的價目表中,記者發現,會員卡種類從30次到兩年不等,價格最低近1萬元。由此推算,每月平均有30-40名新用戶繳費,當記者對這一數字提出疑問時,該店員表示,情況屬實,且目前的價格是去年暑假期間做活動後的價格,相對較為優惠,不過年後會有回漲。

隨後,記者詢問了游泳館的租金問題,該員工表示不便透露,不過總體是能盈利的,否則也不會經營了三年。實際上,游泳館並不是利潤最高的,據瞭解,繪畫和跆拳道等技能館更是動輒300-400元/課時。此外,記者詢問了一家母嬰用品商店的銷售情況,店員表示分淡旺季,八、九月換季時生意會更好。

天虹百貨是傳統百貨零售數字化轉型的代表之一。根據天虹股份財報,2019年上半年,天虹百貨實現營業收入96.76億元,同比增長1.61%;淨利潤5.03億元,同比增長3.65%。

“基本上現在的普通商超和百貨做的好的無非就是餐飲消費,以及親子系列和娛樂消費,這是他們的核心。在節假日和周邊便利的情況下,發展還是可以的,但是整體來說,確實比不了以前的黃金時期。”張培英對記者表示。

高端商圈側重商務功能

不僅是兒童服務,主題寵物館、數碼生活館、生鮮食物等模塊在業態的覆蓋越來越全面,協同聚合式混業經營,為消費者打造全新體驗式消費空間已是趨勢。一方面是由於80、90後等最具消費力群體是新零售模式等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且很多人逐漸成為新晉父母,促進母嬰等消費市場等深度轉型升級。

此外,不容忽視的是線上網紅經濟的興起對線下購物中心的影響。北京華聯集團旗下的SKP一直是全國最賺錢的百貨商場,2018年全年的銷售額達到135億元,2019年預計突破150億元。去年12月,SKP-S正式開業,這是SKP首次在北京擴容,形成南館北館隔街相望的格局。

據瞭解,SKP北館屬於典型的百貨布局,零售業態佔比高達87.1%,女裝、男裝、家電等都按品類分區排布,高密度的零售店鋪成為吸金關鍵。此外,多樣的文化藝術活動、快閃店,以及餐飲、書店等業態,又給購物者提供了更多休閒空間。SKP-S的每個樓層最顯著的位置都有獨特的藝術裝置,引起年輕消費者的極大興趣。很多時尚達人和網紅都會到SKP-S打卡曬圖。

與SKP相隔不遠的國貿商城,以及塞特百貨等,都曾是北京首家早期的高端購物中心,也在改造和擴建。此外,位於三里屯的太古裡也在擴張。

實際上,SKP和國貿購物中心等定位高端消費,更多面向的是有高端購買力的商務人士等,普通的年輕群體並沒有相應的消費力。經過網紅化改造,在最初吸引人群打卡後,如何長久化運營?

“很多高端商圈覆蓋了更多的商務功能。包括不可替代的一些交際功能。這是他們一直保持有競爭力的一個核心。類似SKP等高端商圈開始注重吸引年輕人,也是為客戶提供一個更深度的體驗。說到底,商圈有很多互聯網不能替代的沉浸式體驗模式,這也是未來商場的一個競爭的區別點。”張培英指出。

同時,張培英指出,由於目前國家仍更加側重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百貨零售行業的再度崛起時機仍未到。

“在目前的形勢下,差異化發展是百貨商超生存的關鍵點。對於高端商圈來說,聚集國際品牌只是發展的一個助力,並不是決定因素。獨有的商務和交際功能也很關鍵。而對於普通商圈,則需要進行社區化發展。不僅是涵蓋親子、餐飲和娛樂消費。也需要永輝、家樂福和大潤發等大型商超帶動。”張培英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