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進入三月,帶娃牢記“不吃2飯,不睡2覺”,孩子脾胃好少生病

都說生孩子是寶媽的一個坎兒,但是,“生娃不如養娃難”,這是無數媽媽的共同心聲。從孩子呱呱墜地,吃喝拉撒每一樣都讓媽媽操碎了心,家長就期盼著,在自己的照料下,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

然而,事不如人願,大多數孩子6歲前都是“磨娘精”,臟腑還不夠完善,免疫力薄弱,稍不留神就容易生病,不讓媽媽省心。尤其是現在冬春轉換的季節,氣溫忽高忽低,空氣乾燥,細菌和病毒又很活躍,有些大人都扛不住,更別提孩子們了。

進入三月,帶娃牢記“不吃2飯,不睡2覺”,孩子脾胃好少生病

這幾天,寶媽群裡可“熱鬧”了,有人抱怨孩子在家待了個寒假,胖了一大圈,但是最近卻食慾下降,吃不好,也睡不踏實,還有的咳嗽、發燒,反反覆覆的,折騰孩子也讓家長心疼。但其實,春節過後本身就是孩子生病的“高發期”,在家裡“宅”著,活動量小,大魚大肉卻沒少吃,孩子嬌嫩的脾胃承受不住,會變得虛弱,腸道免疫力下降,自然容易生病。

進入三月,帶娃牢記“不吃2飯,不睡2覺”,孩子脾胃好少生病

進入三月,帶娃牢記“不吃2飯,不睡2覺”,孩子脾胃好少生病

1、不吃“湯水泡飯”

春季是孩子長個的“黃金期”,速度是其它季節的3-5倍,於是很多家長牟足了勁,給孩子熬排骨湯、雞湯等進補營養,恨不得整天用湯汁泡飯給孩子吃。但家長沒想過,骨頭中的鈣不是遊離鈣,極少能溶解在水裡,那些“葷湯”中最多的是水,其次就是油脂,只會給孩子的脾胃增添壓力。

進入三月,帶娃牢記“不吃2飯,不睡2覺”,孩子脾胃好少生病

而“湯飯”跟米粥有本質區別,湯汁只是單純泡軟了米粒,沒有經過熬煮,又缺乏在口腔中的咀嚼,湯汁沖淡的胃液,進入腸胃後很難消化,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積食、脾虛的情況。

2、不吃“肥甘厚味”

所謂肥甘厚味,是指炸雞、漢堡等快餐,火鍋、燒烤等油膩難消化的食物,這類食物大人吃了都容易消化不良,引起腸胃不適,孩子的脾胃本來就沒有發育完善,又剛過了一個“胡吃海塞”的春節,正處於虛弱的狀態,不宜吃肥甘厚味,飲食一定要清淡。

進入三月,帶娃牢記“不吃2飯,不睡2覺”,孩子脾胃好少生病

3、不睡“餐後覺”

孩子們這段時間不能出門,每天都是睡到自然醒,養足了精神,但是需要提醒家長,午飯後和晚飯後通常容易犯困,如果馬上喊孩子去睡覺,胃裡的食物還在消化中,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讓食物積滯在腸胃,而且,脾胃在“加班加點”運作中,躺下睡覺時腹部會不舒服,降低孩子的睡眠質量,所以家長最好讓孩子吃完飯隔2個小時再睡覺,不要睡“餐後覺”。

進入三月,帶娃牢記“不吃2飯,不睡2覺”,孩子脾胃好少生病

4、不睡“情緒覺”

這段時間孩子們都在家裡上網課,還有作業要寫,很多家長就為孩子的學習發愁,有時候輔導作業會對孩子發脾氣,孩子的心情就會低落,家長別不當回事,俗話說“憂思傷脾”,孩子經常帶著傷心、緊張、焦慮的心情睡覺,不僅容易睡不踏實、做噩夢,還會影響脾胃功能和孩子的免疫力。

進入三月,帶娃牢記“不吃2飯,不睡2覺”,孩子脾胃好少生病

春季帶娃:養護脾胃是關鍵,少生病還能長高個,照顧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飲食和睡眠都要慎之又慎,家長的餵養,要根據孩子的身體和季節特點及時調整,春季帶娃就要養護好脾胃,可以給孩子喝點焦胗棘,來促進積食的化解,清理腸道,恢復孩子的消化動力,提升腸道免疫力,也能增強脾臟對營養的運化效率,讓孩子長高的長身體、躥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