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招商銀行到底好在哪裡?

招商銀行到底好在哪裡?


警告:這個帖子比較長,但是有很多很乾很乾的貨,需要沐浴更衣,靜心閱讀。在我看來最有價值的部分是集思錄低調又知名的銀行專業人士“拿個小破倫”對商業銀行和四大行走勢原因的深刻剖析。不過,你要看到最後一部分才行。

帶著你的耐心上路吧。

各位集友,一起來聊聊銀行股投資的利與弊,目前股民對銀行股投資的意見很不統一,有強烈推薦的,也有強烈反對的。下面我先說說我對銀行股投資利弊的理解,歡迎回貼交流,說說各位對銀行股投資利弊的見解:

一、贊成銀行股投資的理由

1、股息率高。目前銀行股股息率平均差不多達到5%,低估的銀行股甚至超過6%,已超過長期國債、銀行理財、5年定期等收益。

2、收益穩定。銀行股收益每期基本穩定,沒有大幅波動,10多年來,收益基本上每年穩定小幅上升。

3、銀行股估值在底部區域。銀行估值雖然不能說在最低點,但說是底部區域,相信各位都沒有大的意見,如果再跌下來,股息率勢必繼續上升,到時肯定是長線資金入市的首選,比如社保基金等。

4、承擔國家金融穩定責任。我們的銀行股,特別是五大國有銀行,實際上承擔著我國金融穩定,社會穩定的責任,國有控股,不可能出現黑天鵝事件,就算出現經濟衰退週期,國家第一個要救的是金融穩定。

5、ROE穩定。目前銀行股ROE穩定在12%以上,可以預見銀行ROE下降空間不大,銀行股ROE可以參考貨幣增長及社會各行業平均ROE水平,個人認為銀行股平均ROE後續幾年最低值不會低於10%。

6、銀行股市淨率低估。目前很多銀行股市淨率小於0.7,最低的都到0.4左右,在收益穩定前提下,再降的幅度將不會很大,接下來必定會隨著淨資產上升,推動股價上升。

7、銀行週期回升。從最近一年銀行各項指標看,銀行股已經走出低迷階段,逐漸回升。

8、銀行股是股市的定海神針。我們的銀行股市值佔A股的比例高,收益穩定,是中國股市的定海神針,各級機構重倉持有,比如匯金、證金、社保,打新配置族,股份鎖定率高,所以不會出現大幅情況。

9、銀行H股估計更低。目前港股的銀行H股,估值更是低得令人髮指,部分股息率已經超過7%,達到P2P的水平。試想拿每年收益這麼好的股份,享受P2P的收益,機會不多。

10、打新族的最愛。可以說有多少打新族,就有多少銀行股投資的支持者。享受5%以上的穩定股息率,長期股資不怕套,又能享受5%-10%打新收益。

11、銀行股投資收益預測高。各位可以自行學習參考集思錄F大的翻倍率計算。

12、銀行業務拓展。2019年各大銀行紛紛設立理財公司,開展財富管理業務,拓展了銀行收益渠道,為後期業務增長提供保障。

13、銀行股流動性好。銀行股通常都大盤股,每日交易量巨大,除了特大的機構資金,隨時可以進出,不存在交易流動性風險。

根據集友回貼及討論,再增加以下幾條贊成理由:

14、監管嚴格,財報真實。銀行業是受監管最嚴的行業,在嚴格的外部監管和審計下,銀行的財報將是所有上市公司中最真實的財報,特別是國有大行,沒有財報作假的風險,更不用擔心出現扇貝跑了,豬餓死了的情況。

15、存在盈利監管底線。根據《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試行)》說明,銀行業資本利潤率需大於等於11%,也就意味著銀行ROE盈利能力風險監管底線將是11%。可以推測,如果國有大銀行盈利能力長期低於11%,將存在加大分紅力度等可能。

16、金融科技轉型。金融行業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未來金融與科技的融合中,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深入應用,科技對於金融的作用不斷被強化,傳統的銀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二、反對銀行股投資的理由

1、股價波動小。這是很多短線交易者不看好的原因,因為銀行股漲得慢,就算牛市,也很少翻倍。

2、擔心不良貸款。每個銀行都有一定的不良貸款無法回收,擔心銀行有很多錢收不回來,或者隱藏不良貸款。

3、擔心銀行讓利實體。銀行股整體收益高,擔心國家出於穩定考慮,出臺相關政策,降低貸款利率,讓利實體經濟。

4、擔心銀行倒閉。部分小銀行高風險經營,出現銀行倒閉個例。

5、高槓杆經營。銀行經營特色之一就是資金高槓杆,如果高風險經營,出現大額不良時,容易出現資不抵債。

6、擔心銀行週期。銀行業也是週期性行業,有可能處在長期低迷週期,可能股價長期幾年在底部盤整,投資後佔用資金週期長,資金機會成本高。

根據集友回貼,增加了以下反對理由:

7、存款端成本提高。從互聯網金融發展開始,受互聯網金融衝擊,特別是前幾年餘額寶、以及社會公眾理財意識增強,各銀行獲取存款的成本大幅提高,進一步壓縮的存貸差,使銀行存貸差主營收益降低。

8、缺少炒作熱錢。銀行股由於波動小,散戶介入少,A股以炒作為生的熱錢很少流入銀行股,使銀行股不活躍。

9、銀行上市增多,影響稀缺性。最近幾年,在A股上市的商業銀行增多,影響銀行股份的稀缺性,使銀粉的資金投資分散,拉低銀行估值。

拿個小破倫

中國銀行業ROE不斷下降的原因:

一、利息差下降是中國銀行業ROE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從中國GDP高增速在2007年見頂之後,隨著增速回落利率也逐步走低。利率走低利差也開始走低。

雖然說利率市場化了但是基本利率目前還在,活期存款0.35%,1年定期存款1.5%,1年期貸款4.35%。1年期存貸款利差2.85%。

無論是利率還是利差目前都是近20年最低水平,應當也是建國以來最低水平。存貸款淨利差的下降與經濟增長有著直接的關聯。

在2008年以前,基準存款貸利差大致保持3.30%到3.50%之間,GDP高速增長。

2008到2014年之間,逐步由3.30%降低到3.00%,GDP增速下滑中反覆搖擺。

2014年11月至今,直接下降到2.85%維持不變,GDP增速穩步持續下滑。

實際上在2014年11月到2015年10月的9個月時間中,央行前所未有連續降息6次,並在之後的4年時間中降低存款準備率9次。

2014年前後是經濟遇到極大挑戰的一年,但是連續6次降息中央行並沒有再繼續降低基準存貸款利差。因為2014到16年銀行業壞賬開始高速增長,繼續減少利差則銀行靠利潤吸收壞賬的能力將受到嚴重挑戰,那就不是融資的問題了。

2014年11月21日之前,1年期貸款利率為6%,經過6次降息之後降低到4.35%,下降165個基點。同期活期存款利率為0.35%,6次降息一個基點都沒降低,活期存款與定期貸款的息差就等於下降了165個基點。由於商業銀行的存款中本身就包含了相當部分的活期,所以降息當中活期存款對息差的貢獻率不斷降低。

我們說中國GDP目前並不算低,同時人民幣的國內購買力還真在不斷下降當中,15年11月以來我國實際上也採取了超低利率,千萬不能去拿美國日本歐洲這些低通脹零通脹去對比。

如果6次大降息當中,活期存款同步降息,活期存款利率會無限接近於零,那將會引發一系列的金融問題,如果經濟不景氣從現在開始繼續降息的話,我們只有0.35%的活期利率和1.50%的基準存款利率。這對經濟的刺激作用不一定有多大,但是將基本上消滅存款利率。

目前來說因為存款利率的下降空間非常有限,所以貸款利率的下降空間也很小。如果進行不對等降息或者只降貸款不降存款,繼續壓縮銀行業息差的話。商業銀行ROE就會集體跳水,進而同時間全面失去現金分紅能力,這對A股市場的影響可想而知股息率這個指標將失去意義。

我們說銀行業REO降低到8%到10%不分紅讓利實體可不可以,畢竟還是盈利的嘛,這事情根本就沒那麼簡單。

首先假設GDP還要保6%,商業銀行的總資產增速就必須保證8%,要增長就必須消耗資本,利潤填補完資本消耗之後幾乎耗盡,最多剩下一點點來增加減值準備。應對壞賬生成波動的能力就會迅速下降。再融資的頻率和數額可能會大幅度增加。。

銀行業在局部上,因競爭能力和風險把控能力上差異所造成的ROE高低,不算是個問題,但是在全局上必須保證一定的獲利空間。因為銀行業利潤的大部分都是GDP增長的擔保費而不能動用,這些錢是保證銀行業安全最基本需要,銀行動盪會傳遞到整個經濟體系。

矛盾就在於經濟增長是有債務推動的,推動債務增長的絕對力量是商業銀行(間接融資),這個問題相當長的時間無法緩解。就必須在整體上在息差上留有足夠的空間,用於保證商業銀行補充保證金。

ROE低本身不算個大問題,過去8年間匯豐控股的ROE始終恆定在不到9%的水平。淨資產50多不到60元,利潤4.5元/每股。每年股息4元左右。8年時間資產規模增長9%,18年增長了6%之前7年才增長3%。沒有普通股融資還回購了不少股份。

實際上匯豐的營收能力遠低於中國銀行業,管理費佔收入的比例遠高於我們,發展停滯和壞賬少,是高比例分紅的最大決定性原因。子公司恆生銀行長期現金分紅比例70%比匯豐少很多,但是留存利潤使得資產持續增長,每股股息長期增長。取得分紅與發展的平衡。

可以形象的比喻中國銀行業,就是每週加班小時的增速減低了,但是每小時絕對工資也減少了,同時還需要幹更重的體力勞動。醫療保險的費用上升了不說,健康程度下降補充完營養後,可支配收入非常有限。

當然利息差仍然不是ROE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是體力勞動強度過大,導致醫保繳費費率上升。具體到銀行業來講,自2013年開始的金融槓桿不斷降低,才是中國銀行業ROE持續下降的核心原因。

在過去的4個季度當中中國銀行業處於存款大戰中,存款成本連續拉高。4大銀行轉嫁能力比較差。所以利差快速收窄。但是資產質量好很多,但這並不足以抵禦利息支出大增對利潤的影響。

以農業銀行舉例,2018年上半年5萬億活期個人存款的平均付息率是0.44%,19年上半年上漲到0.83%,成本上漲88.64%。5萬億佔到全部存款的28%左右。其他公司定期、活期、個人定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且漲幅不低。

剛好有人告訴我,農行去年開始個人活期存款餘額30萬以上,可以享受3.73%的年化利率。近期被叫停,後來又有人告訴我工行也有類似的做法。

這就是存款利率市場化帶來的影響,對於所謂“叫停”是否合法我就不知道了。

從2018年下半年年開始,銀行間市場利率開始迅速回落,中小銀行因同業負債佔比大此部分負債成本開始持續下降,同時開始加息搶存款。存款漲同業降對沖後,中小銀行負債成本連續4個季度下降,同時資產端持續拉昇。負債降資產漲,業績增長回升加快。

在這個過程中,4大行同業負債佔比非常低,同業成本下降貢獻率低,存款上漲作用力強。存款漲同業降對沖後,負債成本連續上漲,同時資產端收益率基本不動無法轉嫁,業績不佳。

這和2017年到18年2月底,建行漲到10塊錢是一個道理。當時除了四大行和招行,其他所有同業負債佔比高的銀行,因同業負債連續5個季度上漲全部表現不佳,不論業績還是股價表現。

再講的簡單一點。

4大行的存款佔總負債80%以上,存款上漲可以乾死4大銀行,因為其基本無法向客戶轉嫁。

股份、中小銀行同業負債佔比16年末最高達40%,同業負債上漲可以乾死股份中小行,因為同業負債在上漲當中可以每日都上漲且漲幅可以高達100%以上,轉嫁客戶根本來不及,貸款發放不能每日提價。

17年到18上半年,同業負債連續漲5個季度,4大行基本不受影響完勝股份行中小銀行。

18年下半年開始,同業降低存款漲。對沖後股份中小行負債成本總體上不同程度降低,資產收益持續上漲,形成雙擊。

同業降低存款漲,對沖後4大行負債成本總體快速上漲,形成單殺。

如果不是4大行資產質量好,必然業績負增長。

如果不是股份中小行資產質量遠差於4大行,整體業績必然增長20%。

所以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4大行完敗於股份、中小行。3、4月上漲時看的更明顯,回落後差距有所減少。

至於同業負債為什麼連漲5個季度,那是因為治理金融亂象漲價去同業。

至於存款為什麼連漲4個季度,那是因為治理同業結束後,同業負債利率大幅下降回到了上漲前的水平。既然存款和同業負債都降低了為了發展大家一起搶存款,受不了就停止了。

如果不能理解金融市場的大格局,你持有4大行從17年初到現在試試,絕對不會令你感到舒服。只能得到一個結果,建設銀行是相對最好的,且今後基本4大行中建行最優的判斷維持不變,不要按照股息率最優在4大行中選擇,長期會完敗給單持建行。對於何時選擇和放棄4大銀行不懂就別亂動了,有時你看到報表黃瓜菜都涼了。

對於銀行股的選股範圍樓上有人說的還比較好,即使在那個範圍內也看個人能力,懂的越少範圍越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