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寶寶一週歲,爺爺奶奶建議把尿不溼去掉給孩子解尿或便便,可以嗎?

用戶103588026929


1週歲4個月,也可以慢慢嘗試讓寶寶解尿了,但是不要一下就把尿不溼斷掉,循序漸進來,給自己和孩子一個緩衝。如果寶寶的語言能力再好一點,還有的甚至能聽懂大人的指令,願意學著大人的樣子上廁所。

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18個月左右學習訓練大小便,每個孩子不一樣,也不一定硬性地去卡18個月這個標準,還要看自己的孩子的能力,順著寶寶的發展來,不強迫寶寶,寶寶學習上廁所會更容易一些。

給寶寶準備一個馬桶

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小馬桶,沒事的時候讓寶寶去坐一下,告訴寶寶便便的時候要坐到馬桶上便便,寶寶因為好奇,會很容易接受這個訓練。可是寶寶可能圖個新鮮,沒幾天就不幹了,也不要訓斥寶寶,不要唉聲嘆氣,把焦慮傳遞給寶寶。

當寶寶把便便拉在褲子裡的時候,要帶著寶寶把尿不溼扔到馬桶裡,告訴他這才是拉便便的地方。經過反覆的強化,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寶寶會慢慢認識到到馬桶上便便才是正確的。據美國兒科學會的介紹,寶寶學習上廁所大約需要1年的時間,所以寶寶最初的不配合是非常正常的,特別需要爸爸慢慢耐心地引導。

不強迫寶寶把尿

如果不想讓寶寶穿尿不溼,可以給寶寶多準備幾條褲子,防止寶寶尿褲子。當寶寶尿褲子的時候,告訴寶寶尿溼了會不舒服,要求寶寶在有尿之前告訴媽媽,帶他去廁所小便。寶寶也不是一天就學會,可能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或許接近2歲他才能表達自己尿尿的願望。

如果大人想給寶寶把尿,但是寶寶不配合、打挺反抗,這時不要硬來。如果強制性把尿,寶寶會存在逆反心理,故意不尿,當你不給他把尿的時候,他才會尿。所以,寶寶不願意尿尿時,不要強迫,要跟寶寶商量著來,在他情緒好的時候去把尿,寶寶會更加配合,把尿的成功幾率會更高,更有利於寶寶形成大小便規律。

晚上不著急斷尿不溼

在晚上的時候,建議還是穿尿不溼,因為晚上寶寶也會尿尿,如果起來給寶寶把便,不僅影響大人的休息,也影響寶寶的連續睡眠。當經過一個晚上,寶寶的尿不溼很輕甚至沒有尿的時候,說明寶寶會憋尿了,可以嘗試給寶寶斷掉尿不溼,起碼要2歲以後,也不會太早了。

總之,1歲多的孩子脊柱發育也比較完全,不用擔心把尿會傷害寶寶的脊柱,但是排洩控制肌肉還沒有完善,不一定會配合大人把尿、把便,千萬不可操之過急,耐心一些,寶寶學習如廁會更加順利。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題主提這個問題,是想問寶寶一週四個月了,現在把屎把尿對寶寶好不好?


其實,每個寶寶生長髮育的快慢程度都不一樣,體質也有所區別,但不建議太小給寶寶把尿便。跟據我兩個孩子和身邊孩子的成長情況,當寶寶有這幾種反應時,就可以嘗試給寶寶排尿排便了。

1.寶寶可以向我們表達尿不溼尿溼了不舒服或不穿了。

2.寶寶有主動大小便的意願。

3.寶寶會模仿我們上廁所的動作,在寶寶馬桶上坐一會兒。

4.尿不溼可以保持乾燥至少兩小時。

5.睡午覺醒來後尿不溼是乾燥的且中途休息需要換。


我們寶寶是在將近兩歲開始訓練排便的,快兩歲兩個月時,基本上就自己脫提褲子大小便了。在訓練時間上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根據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讓寶寶量力而行,避免因如廁訓練給寶寶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我是小羽媽咪愛baby,一個關注孩子成長的育嬰師媽媽,有豐富的育兒經驗和知識分享。養娃的同時答個題,也歡迎您的關注!


銀花育兒


可以脫掉尿不溼了,夏天來了,本來就熱,捂著不好。當然這也看個人習慣,我就很不喜歡給孩子用尿不溼,冷天還好,夏天我是很牴觸尿不溼的,熱,捂著不舒服。

我兒子是去年6月7號晚上出生的,回家後白天給他用尿布,當然大人就辛苦點洗尿布,晚上用尿不溼讓睡的好。

今年天氣一熱我就給他去點尿不溼了,鍛鍊他自己大小便,剛開始我婆婆也說這麼小他能配合嗎?還給他用上尿布,我就堅持慢慢來,如果尿溼了就換褲子。

慢慢的我兒子很享受不用尿不溼的日子,也開始配合大小便了,就是大人辛苦點,多盯著點,孩子大小便了是不會動的,很安靜的不動,讓他學習你的動作就可以了,還有就是培養他去洗手間大小便,完了之後沖水,做給他看同時還要說給他聽,慢慢的就會了,孩子的模仿力是很強的。

我兒子這兩天就會配合小便尿不溼褲子了,大便會蹲下,不過我給他穿的開襠褲,等訓練完這個夏天,又會說話了,就完全可以不用尿不溼,也可以不用穿開襠褲了。我們這不像大城市不給穿開襠褲,不過帶我兒子出去玩還是有很多比他大的還在用尿不溼,所以主要是看家長選擇如何帶,我是選擇現在開始鍛鍊他的大小便,然後訓練他自己吃飯。


海鷗育兒


寶寶一週歲,爺爺奶奶建議把尿不溼脫掉給孩子把尿可以嗎?

個人認為對於滿了一週歲的寶寶來說是時候可以開始考慮慢慢為他們脫掉紙尿褲了,但具體時間還是得根據實際情況來看。


記得當初我家大寶從小到大唯一一次用紙尿褲還是在滿月後回我媽家時,因為有兩個小時的車程,這用尿片實在太不方便了,所以不得不選擇用紙尿褲,而那也是她唯一用過的一個紙尿褲,一直以來都是給她用的尿片,等到她五六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很好把尿了,到了一歲之後就是基本上已經形成了習慣,都是睡前拉一次尿,然後一覺到天亮,而白天也基本上都是要拉尿了她都會向我們尋求幫助,給我們提示,基本上都很少會有拉到褲子裡面的時候。

而我家二寶去年出生時本是信誓旦旦打算也給她用尿片的,可誰曾想我這一個人要照顧倆寶,還要操持家裡的大小事務,實在忙不過來,有時候還沒等你給她洗完晾著又拉了,是累的我夠嗆,所以不得不選擇用紙尿褲。


現如今寶寶已經一歲半了,記得她1歲的時候正值夏天,加上我家小寶也是屬於比較好把尿的那一種,所以整個夏天都沒怎麼給她用紙尿褲,都是穿的小短褲。可是自打入了秋之後這寶寶的尿是特別的多,而且我又還要照顧上小學的大寶,實在忙不過來,所以這紙尿褲又給穿上了,但大多數時候都是給她把的尿,雖說穿了紙尿褲,但我還是會教她學習入廁。

這不現在寶寶已經一歲半了,每當她要拉粑粑或是尿尿了就會牽著我的手直接往衛生間走,有時候是需要我抱著把尿,有時候她也會自己蹲著尿,這白天幾乎紙尿褲都是乾的,也就是晚上的時候用的紙尿褲會多一點,可即便如此我白天仍是給她穿著,以防萬一嘛,因為這大冬天的衣服實在太難晾乾了。現在她這入廁的習慣算是已經慢慢培養起來了,所以想著說等到開春之後就給她把紙尿褲徹底戒了。


如果說寶寶|歲之後比較好把尿的話,夏天的時候就可以考慮給他把白天的紙尿褲戒掉,然後晚上還是穿著,但若是在秋冬季寶寶尿比較多的話,還是穿著吧,以防萬一,畢竟這衣服幹起來太難了。

再則說滿一歲的寶寶已經聽得懂我們說的話了,所以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去教他們學習如何入廁,先把他們這練習入廁的習慣培養起來,那麼在戒掉紙尿褲就指日可待了。


嘟媽貝貝


個人覺得要看寶寶誰帶的。如果你自己帶的你想怎樣就怎樣,不用尿布溼你會忙一點累一點,用尿不溼你會省心省事一些。大部分寶貝到了一定年齡段該會的都會知道,可能大人特意去教的寶貝學會的會早一點,大人隨孩子的可能會晚一點學會。我是自己全職帶娃,孩子一直用尿不溼到二十八九個月。29個月裡夏天時候在家裡我就會給他穿小褲褲,可是真的有時候我收拾屋子或著幹什麼時候會尿拉了幾次,尿的收拾還好一點拉的實在是費勁。孩爸說你自己帶就用尿不溼吧,他下班時候不帶他幫忙看著點。然後今年天氣暖和以後出去我就開始不給他帶尿不溼會自己告訴我,也有時候玩的忘記了尿過褲子,晚上基本我還是會給他帶尿不溼,大人孩子睡的都很好。今年夏天特別熱的那幾天,晚上我就沒給他帶實在太熱了我就給鋪一個小墊子可是孩子還是晚上起來喊我告訴我要尿尿的。基本沒有尿過床。小區裡和孩子差不多大的寶寶有不到一歲就開始把尿把屎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幫忙帶的。然後看到我家孩子20多個月還在用尿不溼的沒少挨別人的白眼,不過自己的孩子想怎麼帶自己的事。不能說自己怎麼帶都對也不能說別人帶的孩子都好,一個人有一個人帶孩子的方式。

再說如果你家是老人帶那麼他們願意把尿,屎的那就隨他們去唄,起碼孩子會提前學會上廁所的,也不一定是壞事。有的太早把孩子尿,屎的對孩子不好這個我們沒有確切的案例我們不敢亂說,起碼身邊很小把尿,屎的孩子大了我們看是沒事的。主要還是看帶孩子這個人自己的想法吧,也提醒一下請尊重帶孩子那個人的想法,相信大部分帶孩子那個人對孩子做的什麼事情出發點都是好的。


倩女幽魂得倩


我們家孩子剛好也是一週歲,自從天熱了開始白天不用紙尿褲的,穿開襠褲拉粑粑表情不一樣,尿尿的時候會突然停下手裡的動作靜止不動,也是經常尿褲子,但天熱了尿了也好換了,主要怕他熱。個人覺著夏季白天不穿紙尿褲更方便,冬天不行,尿溼了換衣服什麼的麻煩還容易感冒。這兩天小傢伙晚上開始攢尿了,臨睡前尿一次,一夜不尿,第二天一早尿一次,昨天想試試能不能晚上也不穿紙尿褲,結果孩子一動彈我就擔心他尿床,又給他把紙尿褲穿上了,不然太影響休息了,等他會說話會表達自己要尿尿再給戒掉紙尿褲吧😄


咕嘰咕嘰5


我想,每個由爺爺奶奶一起幫忙帶寶寶的寶媽大概都會有同樣的困惑。我當時也是有同樣的糾結。一方面心疼寶寶紅屁股,另一方面又擔心寶寶過早把尿是否會對寶寶有危害。

個人覺得,寶寶已經一週歲了,基本上快會走路了,假如寶寶學走路期間,建議不要給寶寶穿紙尿褲了,或者勤換尿不溼,因為尿不溼太大,夾在寶寶腿之間可能會影響寶寶走路姿勢。


至於寶寶屁股透氣,則可以儘量給寶寶使用輕薄的尿不溼。

寶寶還小,尿的比較頻繁,暫時不建議把尿,但是可以給寶寶把屎,次數較少,影響不大。但是還是儘量等寶寶再稍大一些,可以訓練寶寶自己大便。


暖寶寶91


寶寶一週四,爺爺奶奶想把尿不溼去掉的情況,可以理解,長輩的出發點也是為孩子好,但是拒絕把屎把尿。如果不把屎把尿,該怎麼辦?穿尿不溼紅屁股該怎麼辦?接下來為你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首先說下,為什麼拒絕把屎把尿。

第一,把屎把尿不能達到訓練孩子控制排便的目的。

嬰兒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3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在此之前,孩子是沒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的。

1歲左右的小孩子控制排便的能力還不完善,有些老人說,預計孩子什麼時候想排便了,就把一下,這樣並不是訓練孩子排便,只是在摸清寶寶排便的規律上進行不良性的干預。這就是為什麼你把尿幾個月,還是不能讓寶寶學會自己控制排便。

這麼說老人就會反駁,我帶幾個孩子都把屎把尿,也沒見身體有啥問題的啊。這其實很好理解,我們都知道吸菸會導致得肺癌,你不能說沒有得肺癌的人,吸菸就沒事了,還是會損害身體健康的。

第二,不衛生。

一歲多的寶寶一般還是穿開襠褲,愛活動,也很喜歡一屁股坐到地上,不管男孩女孩,不穿尿不溼,地上的灰塵細菌等很容易感染私處,寶寶的抗菌能力弱。穿尿不溼不僅是方便家長,也是保護孩子的健康。

不把屎把尿,該怎麼辦?還是建議穿尿不溼。

我們對尿不溼有一個最大的誤區,就是認為不透氣,事實上,正規品牌的尿不溼,一般都是透氣的,這從材質上可以體現,尿不溼的材質一般包含:無紡布、高分子吸收樹脂,PE透氣膜。材質比例不一樣,尿不溼效果也會不一樣。孩子尿溼之後,你摸到外面也是潮潮的,也是一種透氣的表現。

有些劣質尿不溼裡面是以劣質絨毛漿填充,只有少數甚至沒有高分子吸收樹脂,所以寶媽在選擇尿不溼的時候,儘量選擇正規的品牌。

另外就是要勤換尿不溼,保持屁屁乾爽,給寶寶用上護臀膏,正確護理,是不會容易紅屁屁的。

如果紅屁屁了怎麼辦?可以讓醫生開些治療寶寶紅屁屁的藥膏,基本上兩三次就有效了,我們家寶寶就是這樣,最主要的還是要用心護理。

當然,如果是寶媽自己帶孩子,炎熱的夏天,不外出的話,在家裡把地拖乾淨,給寶寶去掉尿不溼,在家裡自由活動,尿了媽媽就費心多清理幾次,外出的話還是建議穿尿不溼。

什麼時候適合訓練自主上廁所。

以前的人會認為孩子過早地會獨立上廁所,獨立吃飯,越早獨立,媽媽就越“稱職”,因為那個時候的父母實在太忙了,除了帶孩子,必須手洗一大堆尿布,曬乾,還要出去幹活,有時候還不止一個孩子,當然希望寶寶越早獨立越好。

在《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裡,建議孩子可以晚一些進行訓練上廁所,理由是:較晚接受訓練的寶寶比早早接受訓練的寶寶學得快。

理論上講,一歲半可以試試訓練寶寶自主上廁所。從一歲半到3歲,不同的寶寶訓練結果不一樣,寶寶學習能力也有快慢分別,可以根據自己寶寶的情況,以及排便信號,父母給予引導。對孩子來說,這是個複雜的技能,這中間需要父母的很多耐心和理解,以及準備工作。

哪怕孩子快3歲了還不會,也不要急,只要孩子生長髮育正常,早晚都會的,也許前一天還不會,第二天就給你一個驚喜。


七七媽媽育兒


答: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才1週歲就不用尿不溼,是指白天不用夜裡用呢,還是從此就不用了?這個年齡的寶寶,還是需要尿不溼的。

1、 夏天白天可以偶爾讓寶寶的小屁股透透氣,然後兜上尿不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不能控制大小便,如果不用的話,很容易隨地大小便,久了養成習慣了就難改了。同時媽媽設想一下,寶寶走到哪尿/便到哪,這是多麼崩潰的場景。

2、 把屎把尿不建議,因為寶寶的括約肌還沒成熟,把屎把尿所謂的成功,只能說是蒙準了幾次,而且這是一種人為干預的行為,久了之後寶寶會聽大人指令,而不是自己大小便。

3、 夜裡如果不用的話,想想畫地圖的酸爽,想想經常洗床單被子的崩潰……

4、 沒有尿不溼的保護,寶寶的下體更容易受傷、著涼。

5、 至於紅屁股,小南的觀點是,首先要買正規的尿不溼,同時夏天天熱,要勤換尿不溼,不要讓寶寶的小屁屁長期捂在屎尿裡,白天可以適當讓小屁屁透透氣,而不是因噎廢食就此不用尿不溼了。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你好,一般是不建議太小給寶寶把解尿或便便的。

大部分寶寶在 18~24 個月就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一般來說寶寶會給你“信號”,表明他準備好了:

能聽懂簡單指令,如“寶寶去尿尿!”;

能聽懂如廁步驟的詞彙,如“去衛生間”“坐在馬桶上”等;

對如廁和穿小內內表示興趣;

能夠說出想尿尿或者拉粑粑;

尿不溼能夠保持 2 個小時或者更長時間是乾燥的;

開始嘗試用手拉掉尿不溼;

可以坐在馬桶上,並且能站起來。

但同時也要注意:

如果寶寶對學習如廁沒興趣,不用擔憂,可以延後幾個月。在此期間,給寶寶示範如何用馬桶,讀如廁相關的繪本,寶寶接近或者坐上馬桶時,立馬錶揚寶寶,給他貼一個貼紙,並說:寶寶真棒。

如果寶寶身體不舒服,或者家庭正在旅行就適當推遲如廁訓練。有醫生建議讓寶寶夏天練習如廁,因為夏天寶寶穿的少,但是如果寶寶準備好了,不要刻意等到夏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